轻轻抖落旧年的尘埃,某个时刻,我们总要停下来,用一种很难说清的心情回顾过往,怀旧曾经的举动。静静地回想曾经一些得失,一些对错,或许时间已把它们冲淡。光阴的帷幕落下,才发现岁月永远年轻,沧桑的只是我们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永久地封存在记忆的文档中。
一声声音律在耳边跳动,高音的主旋律演绎着它匆忙而又精彩的故事,低音的浑厚也伴着旋律一圈圈萦绕,逐渐在空中回响。久违听到这乐声,不觉惊讶又欢喜,引领少年怀旧上个冬天那轻狂奋斗的年华。
两年半前的夏夜,那是自己的第一次怀旧。曾经那个少年或有过辉煌,或历经风雨,也将走向人生中的又一个十字路口,为前方的路做出选择。少年不曾看清未来的路,或许在犹豫不定之时,选择怀旧,在历史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那个足以说服自我的答案。随,往者也是往者,一去不复返,能做的,或许只有怀旧。
乐声出处来自于外部。夜晚,某一时刻,在书桌前就会听到某户人家演奏出的乐声。曲调风格与幽深的夜相匹配,迎着漆黑的夜,星空也似飘渺而迷离。音,有那段情感寄托,有那处奋斗的痕迹,有那个在不断反思而斗志昂扬的少年。少年也识愁滋味,也食人间烟火,踏过千山万水,也跌跌撞撞。
正到读书时,少年拼过、走过。曾想起秋转冬早早降临黑夜的日子,在班会课后放学匆忙赶校车的一面。曾在车上与其他同学谈论成绩,而少年总能独占鳌头,有些许高光时刻,尽管还未达到理想之势。那年,少年在校车上遇见初三的学姐。很庆幸,少年也与她们成为朋友,尽管未能知晓彼此的姓名,但也成为搭话的对象。现如今,她们已上高中,少年也目送了她们一年。一年了,岁月不待人,少年也走上了初三。
依旧是隐约听到钢琴纯音乐,少年依旧奋笔疾书,纵使孤寂、心存不满,也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乐声简洁。高音有清脆空灵之音色,少年有幸也在这旋律中找回了自己。背着双肩书包,手提书袋,脚步匆忙。路灯不知何时开启,金黄色光芒在黑色下更加明亮。
是夜,活跃着思维。笔尖磨砂纸张的声音未曾停止。乐声来之不易,少年也不会放下纸笔记录点滴。
那天,面对眼前的十字路口,少年做出了她的选择。少年从年少轻狂变得有所退缩,从曾经的激进到那时保守,或许受到了些许影响。少年在挑战与定式之中最终无勇气接受挑战,然则盘桓于定式之中,走着顺理成章的路。
终是今日,打破往日之平淡。时间来到高二,曾经的少年也变成了现在的青年。两年半后的现实足以击倒往日的想法。曾经的选择,在两年半后也有不同的看法。或许是现实中的事与愿违,或许会感慨曾经的心不在焉,或许是对未来没有很好的把控,或许是那时的自己失去理智。青年已是意识到那些促成的遗憾,感慨那怀旧之日的选择。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何为怀旧,或许是在未来才发现曾经的错误与不足,或许是现实把曾经飘渺的臆想吹尽,又或许怀旧从前给现在的自己以安慰的理由。
青年能理解少年曾经抱有的幻想,若已是遗憾就随时间散去,只是希望现在的青年变得理性,做清醒之人。
正所谓:“真正让人无法释怀的,是那段时光,和时光里的自己。”自己清楚,怀旧不是让自我沉湎于过去无法自拔,只是借以短暂寻求安慰和满足。从旧时光中获取新力量,随后在现实中继续奋斗,这也许才是怀旧应有的意义。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