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回到家,顾琼看到她,立刻松了口气:“今日怎的去了这么久?母亲马上便要回来了。” 帮着她散了头发重新梳好 :“你这爱往外逛着的性子什么时候能改改,年岁也大了,要是给父亲知道,定要打折你的腿。”

顾瑜搂着她的胳膊,轻轻把头靠在姐姐肩上,笑嘻嘻道:“还不是阿姊总帮着我,要不我哪能这么轻松混过去。”

顾琼身上有股甜甜的味道,是为母亲熬煮甜羹带上的蜜糖味儿吧。这味道无端让她想起长姐江凌。

“你爱热闹,等大哥休假回来,一起去瓦子看戏便是,就是逛逛夜市也不打紧的,可别再悄悄溜出去啦。” 顾琼给她带好两只绒花,细细端详:“真好看,咱们瑜儿也快是大姑娘了。”

天色将暗的时候,小方氏身边的扣儿进来,说太太回来了,请姑娘们去用晚饭。

进了正屋东边暖阁里,小方氏正坐在窗下油灯旁看账,见姐两儿进来,便撂下账本子笑道:“快来快来,吃了饭咱们得好好收拾一番。过了十五,陈家老太太要去隆庆寺还愿,请了咱们一道儿去呢。咱们老太太最近身子不爽利,便不去了。”

顾瑜心中一动。陈知县的夫人和老太太向来喜欢顾琼,见了面总要夸赞。一道去隆庆寺,会不会醉翁之意不在酒?毕竟顾琼这个年纪,很多姑娘都要开始议亲了。

只是如果能去隆庆寺,她还是高兴的。隆庆寺在临县宜春县郊,自前朝起建,本朝屡次扩建,已是江南三大名寺之一,香火鼎盛。只要有机会能离开吴兴县,接触外面的世界,顾瑜求之不得,也方便她打听些消息。

顾琼笑道:“母亲,我绣了一副金刚经前四品,也一并拿去佛前供奉。”

小方氏点头道:“琼儿心细,这自然是好。” 又撇了一眼顾瑜:“你这丫头,今年只怕还没捻过针线吧。罢了,你善书写,多抄几卷经文便是。”

顾瑜想着能出门游玩,自然答应:“抄经又有何难,母亲尽管放心就是。” 看着丫鬟摆放碗筷,奇怪道:“瑛妹怎的不来一道吃了?”

小方氏平日并不喜欢两姊妹和顾瑛太亲近,今日请安时也和顾老太太商议了:“瑛儿这孩子,在这屋里总是拘着不好好吃饭,近日瘦了许多。以后她就和管姨娘在西厢用饭了,她自在,也多陪陪她娘。” 顿了顿又道:“她还小,礼佛需虔心祝祷,此次不随我们去了。”

管姨娘固然不是什么善茬,但是顾瑛却是正经顾家小姐。江沅以前也有几个庶妹。虽然父亲母亲偏心嫡出女儿,庶出的姑娘在婚事上选择也少,但是吃的用的学的,是没有分别的,大户人家也不会有苛待庶女的事儿发生。更何况,姑娘都是娇客,日后就算嫁人了,也是姑奶奶,从没轻待的道理。

顾瑜无法勉强母亲疼爱一个她不喜欢的孩子,只好在心里记上,回来的时候定要给妹妹带点礼物。

过了十六,两家寻了个出行的吉日,四五辆马车,连着一队六人的护卫,向宜春县行去。小方氏带着丫鬟扣儿坐一辆车,顾琼顾瑜和豆儿坐另一辆。

因是第一次出远门,稳重如顾琼,也忍不住挑开帘子,兴致勃勃的观赏沿途风景。小丫头豆儿也才十岁,一脸的兴奋。

顾瑜靠在车壁上,慢慢的出了神。

她的外祖母德阳大长公主,笃信佛法,江沅自小便跟着母亲,侍奉外祖母礼佛。周云旃却是个不信的。他常说,若是求神拜佛有用,永定河边,岂会有连天的枯骨。

这一两年,顾瑜在大盛兴酒楼也听到了很多关于自己的故事,和周云旃的故事。

江家二娘,是个被嗟叹的悲惨故事:出身高门,得嫁如意郎君,才子佳人,琴瑟和鸣。然一朝风云突变,佳人命丧山匪之手,弃尸东海,芳魂渺渺再不能寻。

周云旃却是不同,他还是那么耀眼,是传奇的中心,无论是大胜归来的百战将军,怀念亡妻的风流诗人,还是游戏花丛的情场浪子。

只是真的如此吗?魏齐是跟着周云旃上过抗击大月战场的,十分得他信任,怎会轻易背叛?

或者,杀死江沅,也有她曾经枕边人的一份功劳。

毕竟,江沅逝去,周云旃续娶了兵部尚书的女儿,很快收拢了河西河东两路军权,如今已经是大权在握的西北都督了。

她从来没懂过他。

第二日傍晚时分,马车停到了隆兴寺的山门口。隆兴寺建在宜春郊外的栖华山半山腰上,数次扩建,规模宏大。前殿由大雄宝殿,天王殿,药王殿组成,殿宇巍峨,古朴深远。后殿有僧人功课和供奉长明灯的数座楼阁。东侧则是一大片客舍。因着接待周围数城的香客,客舍足足有三四百间,更有数十个单独的小院子,专供女眷们短居礼佛。

山后,沿着石阶向上,则是经楼,钟楼和鼓楼,山上崖刻也是十分有名,有前朝书法大家的真迹。

江沅曾经的收藏中,也有隆兴寺的崖刻拓片。

知客僧引着一行人到了客舍中一处安静的小院,又由小沙弥送上斋饭,行礼后离去。

不知是因为在车上颠簸了两日,还是因为这素斋格外美味,顾瑜将一碗杂菌素面,并着两三碟小菜吃了个精光。

顾琼也赞道:“早就听说,这隆兴寺素斋院十分有名,每逢初一十五,宜春县礼佛的人会把整个素斋堂坐得满满当当,甚至有人站在廊下食用呢。”

“那是自然。” 顾瑜满意地啜了口茶:“你看这小小的一碗杂菌素面,用了数十种不同的菌子,菌汤中尝得出鲜笋的味道,想必也是加了各种山货细细熬煮,极费功夫。”

“你当真是狗鼻子,这是怎么尝出来的?”

“洗漱一下,咱们得赶紧睡。”顾瑜打着呵欠岔开话题,“明早四更,便要起来做早课。咱们可不能迟了。”

“这么早啊,天都没亮呢。”豆儿惊呼,手头不停的收拾着床铺,服侍姐妹俩睡下。

这客舍装饰素净,火盆里燃着上好的银丝炭,毫无烟尘。窗下的香炉里点着的檀香味道深厚悠远,也是上品。可见寺院常常接待江南的达官显贵。

比起京郊的相国寺,也不差什么了。

第二日,陪着陈老太太做完早课,天色仍旧灰朴朴阴沉沉的,云朵像铅块一样低垂。

因起的太早,顾琼只觉得困,头晕脑胀的,眼下微微发青。

小方氏看着顾琼有些疲累的样子,便提出带着她们回客舍休息一番:“供奉长明灯通常是在下午,这会子早上前殿香客也甚多,你们两个丫头先回去略睡一睡吧。”

顾瑜却兴致勃勃,丝毫不见疲态:“难得来隆兴寺一趟,怎么不去观赏一下寺中美景?听说往上走,过了经楼,有一处瀑布,称作小飞龙。还有摩崖石刻,不去看看,岂不是白来了。”

小方氏略皱一皱眉:“你这孩子玩性太大。四处乱走撞见什么人便不好了。女孩子家,更要小心,不可贪玩坏了名声。”

顾瑜反复保证,她只会沿着山径向上,去经楼和崖处观赏,不出半个时辰,定会回去。

小方氏拗不过她,想着小女儿平日最爱热闹,但却没什么机会出门游玩,便让豆儿服侍顾瑜四处看看,千万叮嘱早点回客院。

小方氏没有说出口的是,昨天在路上,陈老太太提起了她娘家的一位子侄,刚中了秀才,一表人才,在宜春县也有良田数百亩,是耕读传家的清白门户。若是小方氏有意,此次便可叫那后生过来,让小方氏暗中观察一番。

顾琼的美,是显而易见的。

私下里,顾宣霖和小方氏提,琼儿的婚事不宜早定。小方氏总觉得,夫君对于顾琼的婚事,有着极大的期盼,并不会仅仅满足一个普通人家。更何况,陈知县病病歪歪已经数年,家中并无其他人出仕。

若要有个词,形容夫君对女儿婚事的态度,那便是“奇货可居”。

小方氏推脱了一番,只说这事要问过老太太。且顾琼因着母亲早逝,格外在顾老太太面前尽孝,家里舍不得她早早嫁出去。

陈老太太见状,有些不豫,只是平日确实喜爱顾琼,不好多说什么。

顾瑜带着豆儿沿着山路慢慢向上攀登。登高向下俯瞰,亭台楼阁,飞檐连绵不绝,更有一番不同滋味。顾瑜边走边赏景,不知不觉已经走到灌云亭,远远可以望见经楼的红色琉璃顶和一星灯火。

只是她运气实在不好,这会子细碎的雪花竟飘落下来,洋洋洒洒,风也呼啸起来,一声长一声短,有些渗人。

主仆两在灌云亭内歇歇脚,本想等雪停了,再向上走一走,没想到雪越来越大,稀碎盐粒子般的雪花,慢慢变成鹅毛大雪。山径之上,迅速铺满了一层银白。

豆儿急得眼泪都出来了:“二姑娘,这可如何是好?积雪地滑,这山径如此陡峭,咱们怎么回去呀? ”

顾瑜安慰了他几句,远远向上望去,经楼的灯火在风雪织成的白幕之中,明明灭灭。这景象似乎是在哪里见过。

“咱们现在走下山去,已经太远了。不如再向上走走,到经楼避雪。”

主仆俩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雪中蹒跚了一盏茶功夫,才终于走道经楼前。顾瑜的裙角和鞋子已经完全湿透,身上的斗篷也积了一层薄雪,豆儿因没穿斗篷,更是狼狈,头发上的雪化了,湿答答的头发粘在脸颊上。

一位僧人远远看见她们,立刻迎了上来,引两人至殿中避雪,又端来热茶给两个姑娘暖暖身子。经楼底层的东殿中,平时只做僧人帮忙借阅录用典籍之用,因着经楼中藏书颇丰,此处为防走水,未设火盆。豆儿已经冻的嘴唇微微发青,说不出话来。

“大师,经楼后头抄经的暖阁,能否让我们进去避避?此处太冷,我们衣衫都湿透了。” 顾瑜从窗口可以看到,经楼后的暖阁,窗上亮着数点烛火。

僧人竟微微一犹豫,念了一声佛号道:“暖阁中有炭火,本该请了两位施主过去,只是......”

吱呀一声,暖阁的门被推开了,一个人影站在门口,一把极清冷的声音传来,说的是悦耳圆润的京都官话:“两位姑娘请进来吧,此处有炭盆,这雪来的突然,勿要着凉生病了。”

逆着光,顾瑜看不清听他的形貌。只隐约觉得,是个少年的身形。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