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迟刚把骨头项链塞回衣领,屏幕就再次闪烁起来。
【休息时间结束】
【第二轮焦点案件即将发布】
【请各位做好准备】
背景音乐又开始装神弄鬼,公共聊天频道里,刚才那些亢奋的ID又开始刷屏,大多是庆祝自己支持率上涨,或者嘲讽选择C选项的人太怂。
温迟没理会这些噪音,她注意到,那个代表“社会正义值”的总体进度条,因为上一轮多数人的“有罪”判决而下降了一小截。
这规则,果然是在鼓励站队和情绪输出。
播报音响起:
【今日第二案:网红餐厅‘宠物友好’争议事件】
【案件简述:网红博主‘爱宠君’带大型犬进入某知名餐厅,邻桌顾客小孩受惊吓哭闹,博主称餐厅标识‘宠物友好’,自己合规,孩子家长指责犬只未戴嘴套,威胁安全,双方发生激烈争执】
【现有证据:餐厅内部监控片段(无声)、博主手机拍摄视频(带解说)、家长手机拍摄视频(片段)】
【审判目标:判断网红博主行为是否妥当,及餐厅管理是否存在过失】
【审判选项:A. 博主全责,漠视他人安全 B. 餐厅全责,管理混乱 C. 家长过度反应,博主无大错 D. 情况复杂,需更多信息】
【投票时限:15分钟】
这次的选项更加复杂,温迟快速点开三段视频。
餐厅监控角度固定,能看到狗确实在桌子下,孩子哭闹时狗有站起来的动作,但看不清具体细节。
博主的视频明显经过剪辑,突出餐厅标识和自己温和讲理的形象,家长的视频则聚焦在孩子受惊吓大哭和狗看似龇牙的画面。
聊天频道又炸了。
“带那么大狗进餐厅还有理了?投A!”
“餐厅写着宠物友好怪谁?投C!”
“狗又没咬人,小孩家长戏真多!”
“楼上养狗的吧?吓到孩子还有理?”
温迟无视这些,开始逐帧分析,她注意到餐厅监控里,狗站起来时尾巴是摇动的,不像是攻击姿态。
博主的视频里,背景音有孩子突然尖叫的声音,早于狗站起来的动作,家长的视频则刻意避拍了狗大部分时间安静趴着的画面。
信息被各方选择性呈现,真相被切割得支离破碎。
她正专注看着,一条私聊信息突然弹了出来,来自一个陌生的ID【逻辑猫】
【逻辑猫】:观察者,怎么看?
温迟挑眉,是上一轮那个分析时间线的,她回了个问号。
【逻辑猫】:觉得你上一轮分析挺冷静,这案子我建议各打五十大板,但选项里没有,D选项太模糊,容易吃亏。
温迟想了想,回复:【信息不全,偏向任何一方都武断】
【逻辑猫】:同意,但系统规则逼我们站队,我打算选D,并详细说明双方问题和管理漏洞,赌一把系统会不会认可这种分析。
温迟正要回复,另一个私聊窗口也弹了出来,ID是【数据控】
【数据控】:观察者,合作吗?我查了该餐厅母公司旗下所有分店的公开评价和投诉记录,有37%涉及宠物相关纠纷,博主‘爱宠君’过去三年有11次因带宠物进入公共场所与人争执的历史,但均未造成实际伤害,家长方面,暂无公开不良记录,数据分享给你。
温迟有些意外,这两个人,一个重逻辑推演,一个重数据挖掘,效率倒是挺高,她快速整合了一下信息。
【沉默的观察者】:数据收到,逻辑猫的方案可行,建议联合提交补充说明,增加权重。
三人迅速达成共识,各自开始在投票理由框里输入详细分析。
倒计时还剩三分钟时,温迟选择了D,并附上了基于监控细节,双方历史行为和餐厅管理漏洞的综合分析。
逻辑猫和数据控也做了类似操作。
就在这时,公共频道里,一个ID为【你爹】的发言瞬间刷屏:
“吵什么吵?带个狗怎么了?吓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我就站博主,C选项,谁反对谁傻X”
“那个装深沉的观察者,上把就你怂,这把还敢选D?找死是吧?”
“还有那个逻辑猫,数据控,装什么大尾巴狼?数据能当饭吃?”
这人的攻击性极强,一下就点燃了频道里的对立情绪,支持A和C的两派吵得更凶了。
温迟直接屏蔽了【你爹】的发言,噪音过滤,世界清净。
投票截止。
结果公布:
A. 博主全责: 35%
B. 餐厅全责: 8%
C. 博主无大错: 45%
D. 需更多信息: 12%
【根据多数原则,本次审判结果:博主行为无重大过错】
【社会正义值-1%】
【个人支持率结算中……】
温迟看到自己的支持率从96%微降到95%,逻辑猫和数据控也略有下降。
而那个【你爹】的支持率则猛涨了一截,显然他的极端言论迎合了不少人的情绪。
【你爹】在频道里更加得意:“看见没?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不对,是掌握在老子手里,观察者,服不服?”
温迟直接关闭了频道界面,跟这种人浪费一秒钟都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短暂的间歇期,她靠在椅背上休息,这个副本的节奏很快,几乎不给喘息时间。
突然,隔壁的隔板传来“咚”的一声闷响,像是有人用力捶了一下,接着传来一个清冷的女声:
“观察者,听得见吗?”
温迟一怔,这隔板的隔音效果这么差?
她没吭声。
那女声又响起来:“你挺有想法嘛,不过跟那群蠢货讲道理,你也是够天真的”
温迟微微蹙眉,这人是谁?语气这么冲。
她依旧没回应。
外面的人似乎也不在意她回不回答,自顾自地说下去:“逻辑猫和数据控那两个家伙,脑子还行,但胆子太小,你观察力不错,就是太闷了”
这时,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第三轮焦点案件即将发布……】
隔壁的声音戛然而止:“哦,又来活了,希望这次你能让我看点不一样的”
温迟皱眉:“莫名其妙”
屏幕亮起,新案件出现:
【老人小区内摔倒,扶不扶?】
【案件简述:老旧小区楼道,一名老人倒地不起,疑似突发疾病,监控显示,先后有三位年轻人经过,表现各异:甲快步离开;乙犹豫后上前查看并拨打120;丙拍摄视频后离开,老人最终获救,但家属追究甲、丙责任】
【现有证据:楼道监控完整视频(无声)】
【审判目标:评判甲、乙、丙三人行为的道德责任与社会影响】
【审判选项:A. 仅甲有责,冷漠逃避 B. 仅丙有责,消费苦难 C. 乙值得赞扬,甲丙应受谴责 D. 情况特殊,不应简单归责】
【投票时限:12分钟】
这个案子更棘手了,聊天频道里瞬间分裂成好几派,争论“道德绑架”“人性本善/恶”“法律与道德边界”,比前两轮更加激烈。
温迟仔细看完监控视频,甲确实走得很快,几乎没停留;乙蹲下查看了很久,打了电话;丙拍摄了大概十几秒。
她正思考着呢,隔壁那个女声又响了起来:
“经典难题,一群自己遇到事可能跑得比甲还快的人,在这里审判别人道德?真有意思”
温迟忍不住了,对着隔板方向低声回了一句:“你就不能回你的工位上去?还有,你到底想干嘛?你的结论又是什么?”
隔壁安静了一瞬,随即传来一声轻笑,似乎对她的回应很满意:“我的结论?简单,甲是人性常态,丙是时代产物,乙是稀缺资源,但用道德大棒把所有常态和产物都打死,只会让稀缺资源更稀缺,所以我选D”
这个分析,虽然刻薄,但一针见血,和她初步的判断接近,系统规则确实在鼓励一种非黑即白的粗暴审判。
“你呢?观察者”隔壁追问。
“D”温迟言简意赅。
“理由?”
“道德评判需结合具体情境与个体能力,泛化批判无意义,且可能产生反效果”温迟平静地回答。
两人都没再说话,各自投了D票。
投票结果:
A: 20%
B: 15%
C: 40%
D: 25%
多数人还是选择了谴责甲和丙。
【社会正义值-3%】,这一次降得更多。
温迟的支持率降到94%,她看到【你爹】在公共频道疯狂刷屏辱骂选D的人“圣母婊”,支持率却再次飙升。
就在这时,一条系统公告突然弹出,鲜红加粗:
【警告,检测到玩家【你爹】多次发表极端煽动性言论,严重干扰审判秩序,挑起对立!】
【根据规则,给予一次严重警告,支持率扣除20%,若再犯,直接抹杀!】
【你爹】的支持率瞬间从高点跌落,频道里顿时安静了不少。
系统并非完全放任,它有它的底线,但这种方式,更像是以暴制暴。
三轮审判结束,屏幕暂时暗下,进入了较长的休息期。
温迟感到一阵疲惫,不仅是精神上的,还有生理上的,饥饿感和口渴感变得明显起来,她想起规则里提到“支持率与生存资源挂钩”
她尝试在桌面和抽屉里寻找,果然,在键盘下方一个隐蔽的凹槽里摸到了一小块压缩饼干和一小瓶水。
分量很少,大概只够维持基本生存,支持率越高,资源会不会越多?
她正小口喝着水,隔壁又传来了敲击隔板的声音。
“喂”那个女声再次响起,语气比之前随意了些,“吃的喝的找到了吧?”
温迟:“嗯”
“省着点用,这鬼地方,支持率就是命”对方顿了顿,忽然说,“认识一下?我叫祁桉”
温迟沉默了一下,回答:“温迟。”
“温迟……”祁桉在隔壁慢慢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然后轻笑一声,“名字不错”
温迟没接话。
祁桉也不在意,继续说:“看了你三轮投票,脑子还算清醒,怎么样,接下来合作?”
温迟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反问:“为什么找我?”
“看你顺眼,行不行?”祁桉的语气又带上了那种欠欠的调调,“再说了……”
她拖长了语调,“你一个人闷着多没意思?有我这么个聪明又好看的队友,你不亏”
温迟:“我不知道你长什么样”
“四个字形容,美若天仙”
温迟嘴角抽了抽,没继续接这个话题,而是换了个问题:“你的系统ID是什么?”
她莫名有点好奇这个说话又冲又欠的人,会起个什么名字。
隔壁安静了两秒,然后传来一个有点别扭的声音:“……小甜甜”
温迟:“……”
隔壁的祁桉似乎能想象到温迟此刻的表情,语气立刻恢复了刚才的那种的语调,似乎在强行挽尊:“怎么?不行啊?名字可爱点还能降低敌人警惕性呢……”
温迟默默咽下水,然后非常客观地评价:“嗯嗯,那很萌了,战术也很…显著”
显著到让人完全无法把她和毒舌的形象联系起来。
“喂”祁桉抗议了一声,“不许笑……算了,你想笑就笑吧,反正这破名字我也受够了”
温迟其实没笑,只是觉得有点荒谬,她整理了一下表情,回到正题:“合作可以,但怎么合作?隔着板子喊话?”
“简单”祁桉见她说正事,也收起了玩笑的语气,“下次案件出来,我们私聊频道沟通,分析线索,统一投票策略,必要的时候……嗯,也许可以想办法搞点小动作”
她最后一句说得意味深长。
温迟立刻捕捉到了关键信息:“私聊频道?你怎么知道下次会开放?”
祁桉的声音带着点小得意:“这种生存游戏,前期逼你孤立,中期总会给点团队合作的渠道,不然怎么考验人性?等着吧,快了”
正说着,屏幕突然亮起,但不是新案件,而是一条系统公告:
【检测到部分玩家已形成初步协作意向】
【临时组队功能限时开启:可邀请1名玩家组成临时小队,共享部分信息,开启私密通讯频道】
【小队成员投票一致时,支持率奖惩将有小幅加成】
温迟和祁桉同时沉默了。
几秒后,祁桉敲了敲隔板:“看,我说什么来着怎么样,组队邀请,接不接?”
温迟看着屏幕上弹出的【收到来自玩家“小甜甜”的组队邀请】提示,心情复杂地点了【接受】
【组队成功!您与“小甜甜”已成为临时队友】
【私密通讯频道已开启】
同时,祁桉那条带着她本人语气特色的文字信息弹了出来:
【小甜甜】: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偷偷说别人坏话了,你觉得“你爹”怎么样?
“我没爹”温迟回复道。
【小甜甜】:……你这天聊得,我差点接不住,我的意思是,咱们第一个“照顾”目标,就选那个【你爹】怎么样?
温迟看着屏幕,这才反应过来,她刚才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没想到被误解了。
【沉默的观察者】:可以,他太吵了。
【小甜甜】:OK,下次投票,咱俩得想办法让他吃点苦头,不过得用点策略,不能蛮干。
温迟回了个“嗯”,表示同意。
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屏幕亮起:
【第四轮焦点案件即将发布……】
【案件简述:知名作家被指控作品抄袭多位网络写手,证据为“调色盘”对比图,支持者认为证据确凿,反对者认为属于正常借鉴范畴】
新一轮审判开始了。
这次涉及的是更专业的领域,聊天频道里虽然依旧吵闹,但明显多了很多让人看不懂的术语和看似专业的分析。
温迟和祁桉立刻进入状态。
【小甜甜】:调色盘我看看……啧,这重合度,说没“参考”我都不信,但法律上不构成抄袭两说。
【沉默的观察者】:需要看具体对比内容,很多“梗”和“套路”本身具有公有领域属性。
两人交换着意见,一个从情感和舆论角度分析,一个从逻辑和定义上切入。
虽然角度不同,但结论居然高度一致:证据看似唬人,但缺乏决定性要素,倾向于“不构成抄袭”
【小甜甜】:那就选“不构成”?等等,你看那个“你爹”跳出来了。
果然,公共频道里,【你爹】又开始大放厥词:“抄袭狗都该死,支持原创,投有罪!谁洗地谁就是抄袭狗的共犯!”
温迟皱眉,祁桉则发来一个坏笑的表情。
【小甜甜】:我们选“不构成”,但理由要写得特别专业,特别客观,然后……我去拱拱火。
温迟疑惑,下一秒就看见祁桉用【小甜甜】的ID在公共频道发言:“哎呀,人家觉得这个调色盘好像有点问题呢,有些地方是不是过度解读了呀?有没有懂行的哥哥姐姐来分析一下呀?”
她这一发言,立刻吸引了火力,【你爹】马上怼过来:“小甜甜你懂个屁,一看就是脑残粉!”
祁桉也不生气,“呜呜,人家只是提出疑问嘛,你那么凶干嘛……你看,观察者小姐姐好像也这么觉得呢@沉默的观察者”
温迟配合地在理由框里输入了极其专业的法律和文学理论分析,然后投了“不构成”
投票结果公布,“不构成”占了少数,但因为他们理由充分,支持率只掉了一点点。
而【你爹】因为言辞过于激烈,缺乏逻辑,再次被系统警告,支持率又跌了一截。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