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早晨的系统提示音照常响起。
【休整期结束,新的一天开始】
【当前时间:第七日,上午8:00】
【重要通知:因玩家数量降至阈值,今日起将启用‘生存竞技’模式】
【模式规则变更如下:】
1. 审判环节保留,但投票结果将直接影响玩家个人生存资源配额。
2. 取消人气值竞拍,每日基础生存资源将根据当日审判表现进行“绩效分配”。
3. 引入‘淘汰机制’,每日支持率排名末位且低于60%的玩家,将被直接淘汰。
4. 开启‘合作任务’,每日将随机发布一项需玩家协作完成的任务,任务结果影响全体资源总量。
从“审判”直接转向了“生存竞争”,合作任务看似是协作,但在淘汰压力下,协作又能有多少诚意?
【小甜甜】:它怎么不直接发把刀让我们互相砍呢?演都不演了
【沉默的观察者】:规则变了,投票不再是理念之争,而是生死抉择。
第一场审判开始,案件是关于“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专业且情感冲击力强,证据复杂,家属、医院、药品供应商各执一词。
放在以前,这会是一场激烈的辩论,但今天,公共频道里的气氛却与以往有些不同。
发言很少,每个人都字斟句酌,生怕自己的观点触怒多数派,影响“绩效”,甚至出现了大量“跟投”现象。
一些人迟迟不投票,等着看排名靠前的玩家如何选择,然后跟随。
【逻辑猫】罕见地保持了沉默,【你爹】也不再带节奏,而是选择了一个相对中庸的选项。
温迟快速分析了案情,发现医院在流程上存在明显瑕疵,但直接认定“全责”过于武断,两人都选择了C(责任需细分,多方核查)
投票结果公布,选择C的成了多数派,但并不是因为大家都认同这个判断,而是因为这是一个看起来“最安全”、最不容易出错的选项。
绩效分配结果随即公布,选择C的玩家获得了标准份量的食物和水,选择A(医院全责)和B(医院无责)这两个极端选项的少数玩家,只获得了减半的资源。
“看到了吧?”祁桉私聊,“都学精了,‘正确’不重要,‘安全’才重要”
上午的第二场审判,案件是“环境污染与居民健康关联性争议”,这一轮的投票结果更加诡异,选项分布十分平均。
仿佛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地试探风向,不敢轻易站队,绩效分配也变成了按投票阵营比例分配资源。
午间,系统发布了第一个“合作任务”。
【合作任务:信息破译】
【任务内容:系统将提供一段加密信息碎片,分配给十位随机玩家,玩家需在30分钟内,通过私密频道共享碎片内容,并协作破译出完整信息】
【成功奖励:全体玩家今日额外获得一份营养补给】
【失败惩罚:无额外补给】
【注意:任务期间,公共频道将暂时关闭】
温迟和祁桉都被选中,各自获得了一段毫无规律的字符碎片。
任务开始,私密协作频道开启,十个玩家聚在一起。
【逻辑猫】率先发言:“时间紧迫,请大家立刻共享碎片,我来负责拼接和初步分析”
【影子】立刻贴出了自己的碎片。
温迟和祁桉也迅速贴出。
大部分玩家都配合了,但有一个ID【潜行者】迟迟没有动静。
【你爹】催促:“【潜行者】快点的!别耽误大家吃饭!”
【潜行者】:急什么?我怎么知道共享出去会不会有坑?
【逻辑猫】:任务成功对大家都有利,请以大局为重!
【潜行者】:大局?谁知道是不是陷阱?我先观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因为缺少【潜行者】的碎片,破译无法完成。
祁桉私聊温迟:“总有人怕吃亏”
温迟:“意料之中”
最终,因【潜行者】拒不合作,任务失败,系统提示【合作失败,无额外补给】
协作频道关闭的瞬间,【你爹】立刻在重新开放的公共频道破口大骂:“【潜行者】我X你大爷!自私鬼,害大家没饭吃!”
【潜行者】也不忍着,直接反骂回去:“谁知道是不是你联合系统做的局?想骗我信息?没门!”
争吵迅速升级,其他玩家也纷纷指责【潜行者】,刚刚勉强维持的合作氛围瞬间消失。
下午的审判在一种互相猜忌的氛围中进行,绩效分配依旧不温不火,但所有人都清楚,真正的考验在日终的“淘汰”
傍晚,最后一场审判结束,系统开始结算当日最终支持率排名。
每个人都在等待命运的宣判。
排名列表滚动显示,温迟排在第5,祁桉排在第3,暂时安全,【逻辑猫】排在第8,【你爹】排在第12,都在淘汰线以上。
当最后一名显示出来时,频道里响起一声绝望的咒骂,是【潜行者】,他的支持率只有58%,低于60%的淘汰线。
【系统公告:玩家‘潜行者’支持率未达标,予以淘汰】
【潜行者】的ID瞬间灰暗,然后消失。
没有惊心动魄的挣扎,没有最后的遗言,只有冷冰冰的公告。
第七天结束。
“温迟”祁桉的声音隔板传来,没了白天的戾气,带着一种冷静的疲惫,“这么下去不行”
“嗯”温迟应道,淘汰机制逼得人不敢表达真实想法,合作任务也因极度的不信任而破灭,系统用恐惧扼杀了所有活力,只剩下死气沉沉的“安全”投票。
“绩效分配是按投票阵营来的,对吧?”祁桉继续说,“选‘安全选项’的人最多,所以大家都能分到标准资源,饿不死,但也别想多吃,选极端选项的,风险大,收益或损失也大”
“是这样”
“那如果我们能准确预判哪个极端选项是‘正确’的呢?不是随大流选安全C,而是精准地选那个风险高,但最终会被系统判定为‘对’的A或B?”
温迟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想钻绩效分配的空子?用高风险换取高回报?”
“对,系统不是喜欢玩‘旧案重审’吗?不是喜欢用新证据打脸吗?这说明它自己有一套‘正确答案’,我们要是能摸到它的判准逻辑,哪怕一次,就能捞到一大笔资源,拉开安全距离,不用天天担心被淘汰”
在人人求稳的环境下,主动选择高风险选项,无异于赌博。
“难度很大”温迟冷静分析,“系统的判准逻辑不透明,而且可能随时变化,旧案重审也带有随机性”
“所以才要试”祁桉来了精神,“你看,前几天那些案子,虽然复杂,但仔细复盘的话其实都有迹可循”
“系统偏向于‘程序正义’和‘证据链完整’,它讨厌情绪化审判,但也不喜欢和稀泥,那个‘医疗事故’案,如果我们当时坚持选A,但把理由写得极其充分,直指它流程漏洞的根本性,你说系统会不会反而高看一眼?”
温迟陷入沉思,祁桉的观察很敏锐,系统虽然看似混乱,但内核似乎确实有一套近乎刻板的逻辑,它欣赏理性,深度和敢于基于证据做出决断的勇气,厌恶盲从情绪和摇摆不定。
“可以尝试”温迟最终同意,“但需要小心谨慎,选择一两个关键案件进行突破,不能每次都冒险”
“明天我们就找机会试一把,总比现在这样温水煮青蛙强”
温迟应了一声好,很快隔壁传来祁桉躺下的声音,呼吸也开始变得均匀。
温迟却依旧睁着眼,在黑暗中梳理线索,祁桉的方法风险很高,但确实是打破目前僵局的一线希望,她们需要更仔细地复盘过往案件,寻找系统判决中那些可能被忽略的偏好。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