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 17 章

寻英刚踏进詹府小院,就见安禾坐在廊下缝敷料,手里的针线穿梭得比前些日子利落了不少,背上的伤痂虽还未完全脱落,却已能挺直脊背。

见寻英回来,安禾立刻放下针线迎上来,眼尖地瞥见她怀里的医书和手里的鸡蛋篮:“姑娘,今天又跟着许大夫学本事了?这鸡蛋看着真新鲜。”

“可不是嘛!”寻英把鸡蛋篮递给安禾,又掏出詹舒阳的信递过去,“边关百姓受了风寒,骁神将让咱们多做些敷料和草药包送过去。你伤好得差不多了,要是不累,就帮我招呼丫鬟们一起准备?”

安禾接过信,眼睛亮得像淬了光:“姑娘放心!我早就好利索了,这就去叫小翠她们来!” 说着就抱着信快步跑向丫鬟房,廊下只剩寻英和桌上那本泛黄的医书,书页边缘都被翻得起了毛,里面还夹着许大夫师父手写的批注,字里行间满是“治外伤需先清淤,再敷药”“草药配伍忌寒热相冲”的实用经验。

寻英正翻到“风寒症治方”那页,就听见屋门外传来许大夫的大嗓门:“寻丫头!在家没?我给你带好东西了!”

许大夫一说要教寻英医术,来詹府倒是来得勤,詹府的佣人一听见许大夫的声音,就知道又来找寻英了。

她赶紧迎出去,就见许大夫扛着个半人高的布袋子,额头上满是汗,身后还跟着个药农打扮的汉子,手里提着两筐晒干的草药。

“许大夫,您这是……”

“给你送治风寒的草药啊!”

许大夫把布袋子往地上一放,拍了拍灰,“昨天听你说要做草药包,我连夜去后山药田收了些紫苏、生姜,还让老李头把他家晒好的艾叶也送过来,这些都是驱寒的好东西,比城里药铺卖的新鲜!”

那药农汉子也笑着点头:“大家都说姑娘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要帮边关百姓,我这艾叶不要钱,全给姑娘拿去用!”

“哪能不要钱?你钱是地里自己长起来的啊?”许大夫反驳药农汉子说。

寻英连声附和,她知道武泉郡军民一心,詹家不仅厚待士兵,还多次为郡内百姓发放物资补给,郡内百姓也为边关尽了不少心。

寻英赶紧把两人让进院,安禾和小翠也闻讯赶来,七手八脚地把草药搬到廊下。

寻英看着丫鬟们分拣草药,突然一拍大腿:“对了!我还琢磨出个法子,把草药磨成粉,混在棉花里缝进小布袋,既能当暖手宝,又能驱寒,比光喝药方便,边关天寒,百姓揣着这个,比啥都强!”

“这主意好!”

许大夫眼睛一亮,立刻让小翠拿来石臼,和寻英一起捣草药。

寻英不禁想起在骨科实习轮转的时候,也有护士做这样的小布袋,若是能用在武泉郡也算是物尽其用。

许大夫捣药的力道大,石臼里的紫苏和生姜碎末溅了他一脸,他却毫不在意,一边捣一边说:“丫头你记着,紫苏要捣得细点,不然驱寒效果差;生姜得留些碎粒,这样味儿才足……跟你做月事布似的,每一步都得讲究!”

寻英忍着笑点头,手里的动作却没停,鼻尖满是草药的清香。

安禾和丫鬟们也学着她们的样子,把艾叶剪成碎末,混进消毒后的棉花里,再用细棉布缝成巴掌大的小布袋……不到一天,院里就堆起了小山似的草药包和敷料。

正忙得热火朝天,就见薛佳带着几个士兵来搬东西,看到院里的景象,忍不住惊叹:“寻姑娘动作真快!骁神将说要是不够,还能再调些人手来。”

“够啦够啦!”许大夫抢着开口,“有我们这些人帮忙,再多做一倍都没问题!对了,薛副官,你跟詹骁神将说,要是边关有治不好的外伤,就让他们派人通知我们,我和寻丫头一起看,保准药到病除!”

薛佳笑着应下,士兵们也赶紧动手搬东西,院里顿时热闹起来。

等最后一个草药包搬上车,许大夫突然拉着寻英的手说:“丫头,过两天我带你去后山采药,教你认些治外伤的草药!边关多战事,懂这些能救更多人!”

寻英刚要答应,就见许大夫的药童匆匆跑过来,手里拿着块染血的敷料:“许大夫,前院打杂的张婶子砍柴时砍伤了手,流了好多血,您快去看看!”

许大夫心里一紧,立刻跟着药童往前院跑,寻英也紧随其后。

到了张婶子住处,就见她手按在伤口上,鲜血顺着指缝往下流,脸色苍白。

许大夫赶紧让小翠打来温水。寻英

又回忆起怀里那本书,想起“外伤止血方”那页——上面写着“三七粉止血,辅以干净棉布按压”,她立刻让安禾去取三七粉,自己则用温水轻轻清洗伤口。

“张婶子,别怕,很快就好。”

寻英一边清洗一边说,指尖动作轻柔,生怕碰疼她。

许大夫在一旁看着,突然开口:“丫头,你再往伤口周围抹点红花油,能防止淤血,记住,止血后得先活血,不然伤口容易肿。”

寻英赶紧照做,等安禾拿来三七粉,她小心翼翼地撒在伤口上,再用改良敷料轻轻按压。

没过多久,血就止住了,张婶子也缓过劲来,拉着寻英的手感激地说:“多谢姑娘!要是没有你,我这手怕是要废了!”

许大夫在一旁笑得胡子都翘起来:“你这丫头,学得真快!这手法,比我刚学医时强多了,以后我这济世堂,都能交给你打理了!”

寻英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心里却满是成就感……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能独立处理外伤,她知道,自己真的在慢慢成长。

等送走许大夫和张婶子,天已经黑了。

安禾端来一碗热汤,递到寻英手里:“姑娘,快喝点汤暖暖身子。边关的物资准备得差不多了,过几日就能送走,您也该歇歇了。”

寻英接过汤,喝了一口,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全身。

第二天一早,寻英跟着许大夫前往武泉郡外一座野山上去寻找药材。

许大夫背着背篓在前面慢悠悠地走,寻英气喘吁吁地在后面追。

「妈耶,五旬老人健步如飞,二旬壮年要死不活……怎么走这么快!」寻英心里吐槽道。

许大夫有时停下给寻英讲解如何辨认植物,解释其药性,有时又和寻英唠唠家常,但大多数都是他自言自语,因为寻英累得只能回应他单个字。

“嗯……嗯……哦……啊……”

好不容易停下来歇歇脚,寻英一下瘫坐在小溪边的石头上。

许大夫趁机在周围四处转转,“你这娃娃,年纪不大,身体这么虚的?也罢也罢,你在这休息一会,为师四处寻觅一下。”

寻英闭目养神,任凭溪水冲刷着她的手指。

忽然寻英感觉有毛状物夹杂在水流中触碰着她,她正准备睁眼,一只手猛地抓住她。

寻英被吓了一跳,只见眼前小溪中躺着一女子,腹部的衣服被血染红了一大片。

寻英立马把人捞上来,许大夫还没回来,她只得先看看这女子的情况。

「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先检查生命体征!」寻英心里嘀咕着,探了探温度,触了触鼻息,数了一下脉搏,贴在胸前听了一下心跳。

寻英大致判断了一下女子的生命体征还不算太糟后,立马查看她的伤势——寻英小心翼翼揭开那女子腹部的衣服,只见那女子右腹部有一处箭伤,左腹部还有一处刀伤……

寻英从背篓里拿出刚摘的仙鹤草和马齿苋,取前者的全草及后者的茎叶,放入两石头间,捣烂,再混合随身带的三七粉,敷于伤口处。

那女子脸色苍白,全身开始发抖,寻英从背篓里拿出衣服给她换上——那是许大夫出门前特意叮嘱她带的,担心出门在外被雨淋湿还有的换,没想到现在派上用场。

那女子换上衣服,四肢还是发冷,寻英抱着她还是觉得升温太慢。

「要不生个火?」寻英心想。

「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寻英看着四周环境,莫名想起这句话。

「救人要紧,先不管这么多了!」寻英拾取了一些干枯的树叶和树枝,取出火折子,慢慢生起火来。

「这火折子真好使!」

不一会寻英就顺利生好火,她把那女子挪到火源旁,又抱着她,帮她保暖。

等到许大夫回来,那女子稍微恢复了一点意识,但还是虚弱得很,嘴里溜出来几个字都费劲得很。

许大夫回来立马查看那女子的伤势。

“先把她送回郡内再取箭头。”许大夫交代说,又从背篓里拿出改良的布条给她缠上,“你这布条我倒是习惯随身携带了,不错,挺好用的。”

“这里离郡内还有段距离,她目前伤势稳定,我先下山让人派车马过来,徒儿你再去取些蒲公英,捣烂取汁,给她服用。”

寻英见那女子面色稍回复,便将其放在火堆旁去寻蒲公英。

等寻英摘取蒲公英回来,却发现那女子已经离去,小溪旁只留下衣服被水冲走后遗留的一条手链,一堆熄灭的柴火,和一小摊血迹……

寻英四处找寻无果,沿着原路返回山下,正好遇上刚到许大夫。

许大夫寻英二人又携带着一批人上山去寻找。

“算了,人各有命,她离去定是有她的道理。”许大夫看着寻英忧虑的神情安慰道。

寻英摸了摸怀里的手链,暗自为她祈祷。

又过了几日,备好物资后,寻英跟着薛佳一起送物资去边关。马车轱辘碾过碎石路,车厢里装满了草药包和敷料,还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

寻英一进入骁神将的营帐内,就看见詹舒阳一脸愁容盯着手里的战报。

有一批残兵仍游离在武泉郡的边界线,意图不明……前几日还趁士兵换班之际,匈奴军潜伏突破进入第一道防线,不过很快被发现,双方展开交战,詹家军虽没人死亡,但不少人受了伤,被抓住的匈奴军也闭口不说话,不久都自尽于牢中……詹映西命令詹舒阳调整前线部署,以防被匈奴军摸清规律,再次渗透……今日又在防守线外发现一批匈奴军鬼鬼祟祟的身影,这不禁让詹舒阳提高警惕……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