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林这个名字,别人不知道,但凡在这里待了超过五年的可以说每一个人都知道的清清楚楚。韩驰更是在老孙说出“刘伟林”这三个字的那一瞬间眼疾手快的将孟嘉文摁在了椅子上没让他一下站起来。孟嘉文也及时清醒了过来,这种时候上头没有用,只有耐下性子来研究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刑侦支队掌握的有关情况都已经说明的差不多了,现在开始轮到禁毒以及经侦那边进行说明了:
“刘伟林我们是一直都在跟的。一个月前刘伟林突然失踪,我们也是那个时候才发现经侦的同事也一直在监控着他的公司。我们非常的确定,一个月前刘伟林失踪前一天的晚上他已经回家了,小区的监控还有其他进出口我们那个时候都在进行着监控,确定刘伟林回家后一直都没有出过门,但是人在第二天早上就是这样神秘消失了......”
“而根据我们掌握的一些实际情况,刘伟林失踪我们也把怀疑对象的排查在最后锁定到了三个人的身上——何嘉微、陈嘉扬以及高嘉铭...”还没等对面的同时说出名字,韩驰摁着孟嘉文大腿的力度在暗中又紧了紧,“而且这三人与刘伟林之间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五年前的一场目前还没有结案的车祸,而这场车祸在五年前就已经认定是一场雇凶的谋杀。当时的两位伤者,其中一个当场死亡,另外一个在送医后伤重不治。送到医院的这名死者何远年,正是我们目前排查的其中一个怀疑对象何嘉微的养父,而另外两个也同时与何远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何嘉微,今年30岁,在2001年的时候就已经被何远年所收养。而另外两个人,陈嘉扬今年26岁,高嘉铭今年24岁。一个在10年前一个在7年前,都是那个时候被何远年在暗中救下的。一直到5年前何远年去世,与何嘉微一起相当于是左膀右臂跟在何远年的身边......”
“之所以能将这几件事情联系起来并且把怀疑的对象锁定在他们几个人身上,是因为早在5年前何远年发生车祸的时候刘伟林就已经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里,但是当初没有实际的证据或者说是线索支撑我们的这种推断。说实话,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刘伟林有很大的问题,但我们必须要有事实证据作为支撑......”
“车祸发生之前我们通过我们手上的案子追踪一些线索刚刚锁定了何远年及其手下的动向,他们两个就发生了车祸。也是因为这场车祸,我们根据线索把怀疑的对象锁定在了那会儿同样出现在我们侦察视野里的刘伟林身上。刘伟林有过多次违法记录,而且是我们那边一直在挂着的属于是何远年对家的手下,最后一次从里面出来之后才开了这个不大的汽修公司。因为没有实际证据所以我们一直在监控刘伟林,但是也是在监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高嘉铭可能与刘伟林那边的团伙存在着某种联系...可同时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在此之前何远年下葬的时候高嘉铭就已经不知去向了,而且这五年也非常的奇怪,高嘉铭可以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而我们也是因为何远年的车祸案,刘伟林又没有受到什么实际影响,因此这几年最担忧的就是还在我们监控下的何嘉微与陈嘉扬会不会对刘伟林进行打击报复...”
“...但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现在已知线索的初步推断我们排除了这种可能。所以按照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虽然也有可能是黑吃黑或对家报复,但是目前围绕何远年进行的打击报复疑点最多,可能性也最大。所以在我们这边何嘉微与陈嘉扬被初步排除了嫌疑的话,这种可能最大的嫌疑对象因此也就只剩下高嘉铭了......”
说话的是禁毒支队的同事,他们能这么说就证实了他们对一些事情存在怀疑并且已经掌握了一些线索或者说是证据。不管怎么样再想反驳也不能再现在这种情况下,毕竟没有实际的证据,要想推翻也得有事实证据作为支撑。既然想要证实什么,那就把证实的这种可能性钉死在墙上。更何况都是要奔三的人了,说话做事不能再这么冲动了。
冷静了冷静孟嘉文终于没有了冲动的想法。不过冷静下来的孟嘉文是没事了,这倒也是苦了韩驰,觉得自己左边胳膊都要麻了......
那天下午的案情分析会开了很久,等到散会之后看窗外,感觉天都已经有点变暗了。破案是第一要务,但是不能因为没有线索就在局里熬夜死等。李局开捋了一下目前的情况,还是决定让今天出现场的晚上也不值班的同事们先回家休息明天早来。刚说散会,孟嘉文就迫不及待的离开了会议室,韩驰见状,虽然胳膊麻了腿也有点麻,但还是尽力在第一时间跟了过去。临走还不忘跟老孙小声嘀咕一句:“手麻脚麻,两顿饭啊...”
此时也算是到了下班的时间,但是孟嘉文肯定不是想走的那个。韩驰明白,出了这样的案子,结案之前孟嘉文是绝对不会回家的。自从五年前发生了那样的事情,没案子时要不是韩驰在不上班还有孟嘉文不值班的时候强制把他送回他父母或者姑姑家,他这五年简直就是要以局里为家,回家的次数都要屈指可数......
“不是都说了吗,规矩还是你定的。就算是有案子不去外面吃顿大的,请新同事在食堂里吃顿饭也没什么问题吧?”
韩驰没有怪孟嘉文的意思,此时的他更像是一个操心不已向老孙看齐的老父亲。刑侦支队那些知道孟嘉文定下的这个规矩但又来了超过五年的同事在今天的案情分析会结束后也没有再说什么,心知肚明的找了各种家里有事的原因回去了。
“你今天替我去吧。我现在真的没有什么心情也没胃口。我留下来再顺一遍案情思路你们明天早上一上班就能够看到......”
案情分析会后,孟嘉文好像一只泄了气的球,说话都有些有气无力的。作为孟嘉文多年来最好的朋友,韩驰也明白多说无益,只能在走之前帮孟嘉文点了一份他喜欢吃的煲仔饭外卖。除了值班的同事以外都走光了,不算孟嘉文这个不值班但是又不想走的,也就只剩下沈漾和被请的江嘉林还在场了......
“你从江陵到林洲现在还在找房,那你这段时间和你妹妹你们两个人住哪里啊?”
“其实你们早晚也会知道,我也没什么可遮掩的,我也从来没有觉得这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其实我小时候是在福利院里长大的,我也是林洲人,后来才去到的江陵。我妹妹目前的工作就是在林洲福利院当老师,也是江陵那边的院长和林洲这边的院长有一个共同的朋友的房子想要挂出去卖掉,我们趁着他挂出去前还没有处理家具的时候先应一下急。”
“对了师兄我还想问你呢,师哥今天在案情分析会那会儿一直到下班是什么情况?这也太反常了一点也不像他......”
听到江嘉林的一些成长经历的时候,韩驰手上的烧烤签子因为突然联想到了一些事情就差点没掉下来。而沈漾和他关系相对来讲还是不错,也能和孟嘉文一样对韩驰开同样的玩笑,但平常称呼他要么以语气词代替要么直呼其名,只有在极少数特别严肃的情况下才会用“师兄”以及“师哥”的称呼来区分他和孟嘉文。沈漾现在是这个态度,队里目前还有着那样一个案子,他知道的与此有关的还有一些别的事情,对于沈漾以及江嘉林这两个来队里的时间少于五年的同事来讲又是必须要知道的。晚知道不如早知道,更何况从私人情感的角度来说无论是他还是孟嘉文,都还有着一些别的考虑......
“公共场合人还这么多呢,安心吃饭。吃饱了找个安静的地方我再跟你们说...尤其是你......”韩驰单独点出来了江嘉林,搞得对方一头雾水......
原本按照之前的那些经验,大家会先互相介绍一下之后聊点别的,但是今天这一次,话题很明显在三人做完基本情况的介绍之后彻底冷场。好在这顿烧烤吃的也比较快,因此也没有造成长时间的冷场,尬了没几分钟三人就买单离开了。
今天晚上考虑到当下的实际情况,谁都没有喝酒。所以下班韩驰也是开着自己的车带着另外两个人过来的。一直到韩驰找到了一个可以停车的地方之前,车上没有一个人说话。不知不觉,韩驰把车开到了林洲海边步行道公园附近。在公园停车场把车窗打开看了一会儿广场舞大妈一直到她们散场全部离开了之后,韩驰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终于开口了:
“其实微微啊...就是今天案情分析会禁毒那边的同时给出的怀疑对象之一何嘉微,严格意义上讲,是孟嘉文不算女朋友的女朋友...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即将下定决心正式走向下一步的时候,微微的养父,也就是何叔出了车祸。详细的内容就是下午在案情分析会上你们看到的那样,”想到这,韩驰与此时此刻的孟嘉文的表情一样的不甘心,“指天为誓不掺杂任何个人感情,但凡在队里待了超过五年的同事态度都是如此。没有一个人相信何叔有问题更遑论涉毒,而且也没有证据支撑这一点。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又明确的线索指向何叔不简单并且与刘伟林及其背后的集团有关。可现在只有这一点的线索指向,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无论是钉死何叔有问题还是钉死何叔是无辜的都没有事实证据做支撑,再加上高嘉铭突然下落不明,五年前的线索就这样断掉了......”
“我记得我刚来的时候看过过往未结案子的卷宗,记录的车祸相关的线索是当时何远年...何叔当天收到了一条未知发件人的短信,是后来技术那边恢复他手机的数据才发现的,”沈漾进刑侦支队这些年虽然短,但是也从孟嘉文以及韩驰过往的一些对话中听到过他们两个都对一个已经去世了的姓何的长辈非常的尊重,看来就是他了...因此沈漾在个人感情上也免不了跟韩驰他们一起叫了。更何况现在是下班时间在场的一共只有三个人,还都是同单位同部门的同事,“我记得那条短信上说,对方有20年前河滨路43号大火何叔感兴趣的一些内容。根据发信息的时间以及何叔出门的时间判断,他应该是收到信息没多久就匆匆出门了,紧接着车祸就发生了......”
“河滨路43号大火,江嘉林你肯定是不知道了,我记得我小时候......”
“河滨路43号大火我怎么可能不记得,我是很小就去了江陵后来在江陵长大的没错,但大家都是同事,说出来也没坏处,我是当年河滨路43号大火的幸存者之一......”
韩驰还没说完,江嘉林就已经打断了他的话。对于沈漾来说,小时候听过父辈说过很多次这场一直未破案的离奇大火,但是韩驰不一样。听到江嘉林这么说,他仿佛确定了什么似的,马上接过话茬来想要问个清楚:
“...等会儿,你等会儿...你说你是河滨路43号大火的幸存者,但你刚刚在烧烤摊的时候也说你是在福利院长大的...你下午来对队里介绍的时候提到过,你也马上是27岁,那你在年龄上跟我还有孟嘉文是同年;你姓江,又叫这个名字,河滨路43号的幸存者、在福利院长大、很小的时候去的还是江陵...当年河滨路43号大火的幸存者因为联系不到亲属最后被送进福利院的只有六个孩子...2000年9月11号,中秋节的前一天,河滨路43号9号楼一单元五楼...你的亲生父母在邮局工作,你本来的名字...叫江林,对吗?”
江嘉林听到了有人说出了自己的确切身份,激动的什么似的,连忙问韩驰是怎么知道的。听到了这些二,此时的韩驰在他的心里已经成为了当年在林洲火车站就已经失散的好朋友。但没想到韩驰跟他说了一个并不是他心中所想,可同样让他觉得无比喜悦地好消息:
“我如果说孟嘉文,你肯定不知道是谁。但如果是高维呢?河滨路43号9号楼一单元二楼高家,有一个儿子叫做高维,生父生母都是高中老师。火灾发生时高维只有6岁,离他7岁生日仅剩不到两个月......”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