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 27 章

道教乃是大唐开国国教,大多人还是信道教三清的,不过自从当今陛下推崇佛教,许多达官显贵及家中亲眷便也信起佛教,举国上下多了许多寺庙。

陶家品级符合在家中布置家庙,但家中长辈遗愿都是落叶归根,他们在老家族地建了家庙,供族人祭祀。

宅子里便有一块地方空着。

早年家中并无人信两教,后来家中的掌事娘子年纪渐大,接触多起来,便也有了兴趣在家中布置一番。

原本后花园前的一大片院落拆改,家中最大的院落一分为二,左边佛堂供奉的是佛教的佛陀菩萨,右边道堂供奉的是道家的三清,中间以曲折环廊通往后花园,分隔开两边。

家人还特地到寺庙宫观中请来座像,家中人有需要静心,就可去虔诚礼拜抄经。

陶融知道家中有这样一个大道堂后,便亲自去到道堂,将里面重新打扫了一遍,并换上了自己亲手制的香粉。

又将自己从门中带来的祖师像请到了这边,早晚课都到这边做。

他自己院中的道堂,只作打坐修行之用。

今日开始教两位小道友,他便想先带她们去拜道教三清,正式给祖师介绍这两位小弟子,借一丝灵通。

道堂中常年有奴仆打扫负责,更换新鲜的供果,以及保持常年的香火不断,所以一走进去便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香火气息。

陶融带吴窈娘与薛真妃在外净手,又让她们看备好的供品。

“香乃通真达灵之媒介,灯为“道炁光明”之征兆,清水表“清净无染“之道心,鲜果象征“自然馈赠”。“陶融语气清泠平和的讲解着日常供奉的象征。

无论是对这些早已知晓的薛真妃,或是从未了解过的吴窈娘,都认真的聆听。

陶融手捧供品走在前,带领二人缓步进入道堂,动作利落的将前一日的供品换下。

然后带着二人正式的向三清与元清派祖师分别行三礼九叩。

两个人跟在他身后,依他的样子尊敬虔诚的叩拜。

“祖师,这两个小娘子还未正式入道,不过我看出她们在修道方面十分有天赋,接下来这段日子我便带她们修行,望祖师庇佑,借一点灵通,望弟子早日通窍。”陶融又一拜。

他站起,走到香炉旁投入香粉,炭火缓慢燃烧,一股香烟缓慢向上。

“再拜。”陶融道。

两个没有道长指示不敢动的人,听言又虔诚的再拜。

一股无形的目光从祖师像中落到叩首的二人身上,陶融看着直直向上的香烟,看出祖师的心情还不错。

“祖师对你二人的天赋也是认可的,起吧。”陶融道。

薛真妃跟吴窈娘方才不敢直视上方,她们感受到了一股玄之又玄的压力,如今听陶融说能起来,终于松了一口气。

从道堂离开后,他们一行便到竹林开始练功。

昨日陶融便说过今日要教他们修习功法,今日无论是吴窈娘还是薛真妃穿的都是较为修身的月色练功服。

两人身上的衣服都是这几日赶出来的,从前薛真妃爱穿道袍,衣箱中除了一些普通小娘子会穿的衣裙,便是道袍,却不知还有练功服。

这是陶融听黄灵飞说要替他给未来师妹置办衣物,他直接给了制式后,黄灵飞便让院中针线好的人,给小儿跟他未来师妹,分别做了换洗的几套道袍跟练功服,陶凝听闻后,也让贴身奴仆跟着赶制了几件。

今日这才能一起穿上了。

练功这事,并不需要多话,陶融找到了合适位置后,直接开始演示起门中锻体所炼的功法。

唐融犹如一株青松般立在原地,然后舒展开手臂,他的动作平稳流畅,仰首双手托天,抬足跨步,犹如鸟兽一般展翅。

他的动作看着游刃有余,一动一静之间仿若是画中的仙人,但是仔细观察他的出手能察觉到,他的手臂力量很足,下肢站立稳当,拧腰抬腿之间每一步都是稳稳当当的。

元清派这个锻体功法一共十二式,选自山林动中的飞禽野兽,有凶猛、灵巧、轻盈之变化,各自发力锻炼的部位不同,气势也不断的改变。

陶融展示完十二式,收回手重新站定,然后看向眼神都有些凝滞的二人,问她们看懂没有。

薛真妃跟吴窈娘听到了陶融的声音都有些回不过神,刚才在看的时候只顾着赏心悦目,她们二人从前都并无机会看这样轻灵如舞的功夫,完全看不懂那些动作是如何连贯到一起的。

一大一小两个小娘子脸上流露出赧然。

陶融对她们的反应意料之中,他当年学的时候,也是跟着师父学了半个月,才记下动作的。

他开始教她们分解学习一个个动作,并且告诉二人这些动作到底是取自于哪一个动物,她们的什么动作用到了自己身上锻炼到的是什么部位,身上的正确反应等等。

这样一步步拆解了之后,听的二人也容易记了许多。

等拆解带练了一遍之后,二人就记下十二式分别是叫什么名字,锻炼到的身体部位了。

教完拆解动作,陶融最后带着两人用慢速连续的练了一遍。

刚才看这十二式由陶融耍出来式轻盈灵活,但拆开跟着亲身学了之后,才知道有多难。

薛真妃这个从小就不缺衣少食,少有自己动手的贵家小娘子,感觉举手抬足都很是吃力。

吴窈娘这个从小就有许多活要做的人,也没好多少,她自觉自己手脚也是灵活的,但跟着做了之后,也只能说是勉强跟上,动作不说丑,她也能感受到自己离正确的姿势还很远。

这些动作看着很迟缓,实则对身体和四肢的控制力要求都很高。

陶融自然没有勉强要求她们第一天学习便会,毕竟光是将动作记下来就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事情了,等到她们记下了动作,然后将这些动作都做到位,至少要一年起步。

练完功,陶融还是一身清爽,但两个小娘子却已经出了一身的汗,脸都红了。

站在不远处,担忧的看着自家小娘子的奴仆也不敢动作,垫着脚恨不得赶紧过去给小娘子擦汗。

这时练功服用的能吸汗的布料,好处便出现了。

陶融让她们坐下休息,自己也找了块石头盘腿坐下,开始讲经。

道教经典《道德经》《清静经》是入门与日后研学不可绕开的两本经文,陶融知道昨日薛真妃已经给吴窈娘读过,他便开始讲这两本经书的来历,又拆开讲这些经文的意思延伸出‘道生万物,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刚接触这些东西,只听是无法理解的。

陶融自顾自的讲完,又给二人讲了一些自己刚开始听课时的想法,并让她们可以顺着他的思路打坐思考。

经文中传达出来的思想,入门者,特别是字都识不全的入门者,是没办法领悟的,但修道便是修心,修道的过程,便是寻。

竹林被风吹动,发出沙沙声。

陶融打坐运转体内的真气修行,运转真气一周天后,他便收功了,站起来看教的这两人打坐有没有悟出些什么。

“沉下心来静静想之后,能更快的将这些经文理解透彻,若还是不懂,便联系一下自己亲历之事,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关联。”陶融提示。

他想起了自己从前的修炼日常,他也是跟着师父师兄他们外出后,遇事多了才在感悟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理解,慢慢将经文理解得更深刻。

吴窈娘终于有话回答,小声道:“道长,我将经文与我经历过的事做对比,发现很对。”

薛真妃早就对这两本经典烂熟于心,但静坐时仔细思考,她只觉得天地间这种仿佛只剩下自然的感觉,有些玄妙。

她也有新的感悟:“祖师说天人合一,人处自然中,也能借力。“

陶融看着薛真妃面相上的改变,可能真是祖师庇佑,今日成了一个契机,让她能悟到天地之间那一丝不同的灵气。

小小年纪就开始学习经典,并且已对经典有自己的理解,果然不简单。

陶融没有点破薛真妃的状态,他说了声好,鼓励她们继续用心体悟,日后早课晚课都有打坐修行的时间。

第一日的学习,是有计划的,陶融卡着在打坐开始让疲倦身体不适的时候,让她们结束。

然后一行移步到花园湖边的水殿中,开始教授符箓。

对于从未涉猎的人来说,符箓就是看不懂的一团浓墨,但是对于专业学过的人来讲,符箓是有不同部分构成的。

第一天陶融不准备教太深的东西,拿出了从门中带出来的符纸。将一些比较简单的如平安符、清心符、护身符拿出来,让二人看真符箓的样子。

天赋就在这种时候显现出来了。

陶融说了这些符的构成之后,让二人熟悉他拿出来的符纸。在薛真妃还在分辨的时候,吴窈娘就已经能一眼看出这种已经写好的符箓上,不同部分的构成。

对于吴窈娘来说,它们很明显就有不同的形状、颜色、感觉。

就犹如看相之于陶融。

吴窈娘留意着一旁蹙眉认真看的薛真妃,自己也继续仔细研究。

“画符箓首要注意,要保持洁净的氛围,可以斋戒沐浴,在画符前念咒清扫污秽,以确保让神感受到你的虔诚,那么你的符箓就会如有神佑般,会更加顺利,成符机会更大。”

“前面所说的都是普通道士用的方法,如果是有天赋的话,很多时候会方便一些,比如在画符箓方面正常来说要选择好比好墨,好纸,还要在画符的时候挑选吉日,但是你若有天赋并且受神灵庇佑的话,你随意挥墨也能一笔成符,很有可能当你紧急时刻,凭空就能用真气虚空画出你想要的福禄。”

“我在元清派主修的祈神、相面以及道医,这方面,我就自觉比较有天赋。我在早晚课以及敬神求神时就能很快得到神灵反应。”陶融不客气的拿自己做例子:“普通天赋者,在看相时,可能要结合经文推算,但我深入感应的时候,能清晰的感知到面相信息传达出的意思,道医方面,我能用利用真气与自然五行之气,抽取病患所需部分,给他们补充所缺,以便让他们活蹦乱跳的坚持到我对他们实施其他救治。”

说了自己的厉害之后,陶融又鼓励两人,让二人好好学习,等开发出自己真正的天赋后,她们的进度也能一日千里。

被鼓励的两个小娘子也恢复了一些信心,虽然今日上课上了之后才发现修道与自己从前想的那些都有不同,并不是努力就能达到的,还要一些小小的运气,还有小小的天赋。但有了陶融的话,两个小孩子便觉得,她们努力也是能够到前方的目标的。

第一天上课没有压的太紧,就这样结束了上午的教学时间。

陶融回自己的院子,到书房给师父写信,写这几日自己的所为,还有虽没教上徒弟,但自己已经感受到了当年师父与师叔带徒弟的不易。

今日让他想起了许多年前,还年幼的自己。

陶融在下笔时,便没考虑许多遣词造句,随意想到哪里便写哪里,写好后又招来送信的鸟儿,喂了香火跟水果作食物,托它上路。

做完这些,陶融出门去务本坊。

给陶满做好针灸之后,又享用了东市大酒楼的美食,能做到长安的大酒楼,里面的菜式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每日做针灸,陶满订的都是不同酒楼的拿手菜,让陶融都有些不舍七日后便再不用来。

午后,陶融继续给吴窈娘与薛真妃上课。

他们在陶家的后花园里面转了一圈,陶融实地取材,给她们讲风水堪舆。

陶融在这方面稍微比星象及占卜强一些,能够根据实地现象说到改变方式,会造成的后果,说时还结合他自己从前所遇到的一些奇闻异事,

听得两个跟着他学习的小娘子,比上午听课时都精神了许多。

“好了,今日给你们讲课就到这里,你们接下来是自己回去学习还是如何,就看你们。吃过晚食之后,我们再在花园这边集合,今日如果有星星的话,我们就学习观星,若没有,我就给你们讲占卜。”陶融语气轻松的安排好。

听了一天他说话,陶融在两个小娘子心里的分量又变了,虽然他外表看起来依旧是年轻的,但因为他懂得的东西实在太多,莫名有了一丝仙风道骨之气。

听他的安排,二人也不敢有置喙,两人三言两语就决定接下来空闲时间,她们回去学药书。

吴窈娘要学识字,这是陶融推荐的开蒙书,而她们二人都要学药书,虽然很难,但她们还是要努力。

陶融结束了一天教学工作后,也不想再在宅中呆着,他决定出去逛逛。

这几天他不是在家中就是到务本坊给陶满扎针,也没有遇到一些什么需要他出手的事情。

所以出门他就准备好去远一些的地方,看看不能不能碰到有缘人。

崇仁坊附近所住的都是官员显贵,还有文人豪富,他们要做什么事。也不会随意被人看到。

骑着骡子出门后,陶融就决定,他要去远一些的西市看看。

那家有茱萸酱的汤饼铺,不知做不做夕食。

本文又可名为《道士日常》原本是准备写一本灵异古风文,然后开写变成了轻恐怖的玄学妖邪文,正文又朝着熟悉的美食日常风跑了,有大纲也不知不觉开启日常,可恶[心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第 27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