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融到了西市后,便觉得今日的模样与第一次自己来到这里的时候有些不同。
下午在正街上摆摊的少了许多,仅剩的几家镈饦、蒸饼的摊子前的客人也稀稀落落的。
但一些正店,比如售卖布料、皮料还有香料药材的店铺里,却生意不错。
西市这边的店铺不像东市,那边面向的是富贵的人家,卖价也更加高,无论是店里的店家或是进出的客人,身后跟随的奴仆,穿着打扮都整体的比西市这边的好。
西市这边在店里进出的,大概都是一些商人之流。
陶融骑着骡子,去寻那家自己吃过的镈饦摊子,可惜按记忆找到位置,只看到一块空地。
不知是下午不摆摊,或是店家有事。
他掏出随身带的铜钱,三枚铜钱起落三次,他微微皱眉仔细算着卦象,得出今日他能得偿所愿的上卦,嘴角泄露一丝笑意。
周围经过的路人,目光忍不住往他身上落。
陶融早就察觉出人群中的不同,他仔细观察了一下那些人来的方向,站在路边试图感应一番与自己是否相关,不过大概是方才铜钱算卦已经将他今日的灵气耗尽,他丝毫没有灵感,正准备直接往那边看看,便邮一群卫兵手中拎着东西急匆匆跑向人群相反的方向。
陶融直接跟在他们身后。
正街不能骑行,他牵着骡子观察着人群骚动,很快就找到了这些卫兵的目的地,一家绸缎行门前的空地前,围了很多人。
眼熟打扮的金吾卫手中握着大刀,气势如虹的盯着被他们打趴的人,一些高鼻深目的胡人倒在地上,他们被卫兵压着,新赶快来的卫兵已经将他们用绳索捆上。
金吾卫警惕的盯着他们,不敢松懈,生怕他们又莫名反抗,万一他们若再挣扎起来再打一次,让他们一而再地在他们的武力压制之下逃脱,他们刚才使尽全力压制的样子,真的太狼狈丢脸!
陶融走到街道,视线扫过去,便看到了在里面之中仿佛鹤立鸡群的人。
宋熙站在人群中央,低头看着脚边躺着的人。
被卫兵从附近拽过来的医者,正在小心给地上已经开始有些僵硬的胡商检查身体。
陶融目光只在宋熙脸上停留了一瞬,然后便被他手上染满红色的布条吸引。
这个状态,可见医者已经给他处理过,却未将他的伤口止血,如今还在流血的状态。
陶融眉心一跳,他快走几步,隔着人群招呼:“宋中郎将。”
宋熙抬眸,就见身着藏青道袍的年轻道士亭亭立在人群外。
守在外围的卫兵,原想将这个突然出现的道士拦住,但见他对自家中郎将打招呼,便转头看向自家中郎将,确认他的态度。
张获一眼就认出了陶融,这样年轻还长得像俊秀的道长,他这段时间就只见过一个,而且陶融给他算的那一卦,他还记挂在心上呢。
他在宋熙出声前,连忙招呼着让卫兵放行,他心里想着陶道长给他们中郎将送的那个符,难不成那刀剑之祸应在今天了?
“陶道长之前你说的那个刀剑之祸用符可以挡,但是咱们中郎将今天还是受伤了。”张获脸上的络腮胡都遮掩不住他脸上的忧愁。
陶融没有说话,他绕过那些被捆起来的人,直接走到了宋熙身边,举起他受伤的左手。
他盯着手背包裹的‘红色’布条,集中精神抬起左手开始施法,食指与中指并行虚悬在手背伤口上一寸的位置,然后开始诵念咒语。
“太阳出来一滴油,手持金鞭倒骑牛,三声喝令长流水,一指红门血不流。”
陶融重复诵念了三遍,他语气很平静,但是被他抬起手的宋熙却觉得,随着他咒语念出,失血后仿佛有些失控的手,在陶道长一次次送念诵中回温了,只剩下吸满血液紧紧包裹的满手恶心黏腻。
陶融最后在宋熙手背上空悬着画了一个‘井’字,然后便将他的手放下。
“好了,如今你的血已经止住,让医者重新给你亲清理包扎一下,再涂一些药膏,这几日注意别碰生水,很快就能长好。”陶融从出血量就判断出这个伤口并不严重,只是正好伤在脉门上一时止不住,等血凝固之后,这个伤口很快就能自己长起来。
都不用他给宋熙开药。
陶融思索了一下,又对跟上来的张获道:“若是担心你们宋中郞将,之后盯着他喝一些补血的药或是多吃一些肉多补补,他很快便能长好。”
依着宋熙这个好体质,还有他身负紫气这样的运道,之后连疤也是不会留的。
张获看着那洇红了血液的布条,下意识的点头应承下道长的话,这血看起来真是可怕。
白禄见到陶融的出现,也走了过来,他看着那被染满了血的包扎布条,很是好奇,是不是真如陶道长所说的那样已经止血了。
宋熙没犹豫,直接单手解开了自己手上的纱布,就见原本包扎之后还是迅速将布条染红的伤口,如今已经不再涌出血,而且被匕首戳开的伤口上的皮肉还有了收敛愈合的模样。
陶融话不多,行动那样迅速,效果这样立竿见影,让盯着伤口的人,都惊得忍不住暗暗倒吸气。
蹲在一旁,代替仵作的功能先粗略查看胡商死亡方式的医者,看到中郎将手上的伤口,他也略微的松了口气。
医者看惯了伤口,他一眼就知道这血真的是止住了。
他在年轻道长出现时,便忍不住注意起来。
自古医道到不分家,他也听闻一些道门功法中会有一些不可为外人道的特殊治病法门,但他从未见识过,如今亲眼看到年轻道长念了几句咒语之后,原本他觉得十分棘手,撒了伤药后,完全止不住血,他硬着头皮说要靠中郞将自身才能止血的伤口,就这样止住了。
他原是西市这边一个医堂的挂单医者,是被卫兵临时揪过来的。
他所会的医术就是给附近坊市的百姓,开些治头疼脑热的病,方才忙了半天没帮中郎将止住血,又被他安排给死者验伤,他整个后背都在冒冷汗,如今来了位道长,中郞将的伤口确实无事了,他彻底的松一口气,也终于感到身后的布料贴在身上,一股冷意。
医者赶紧打开医箱,要给中郞将再次清理伤口,他发现这个手背的伤口相比刚才已经好了许多,从刚才不断的涌出鲜血到现在口子周围的皮肉都收敛,也不再出现涌出血液,这道医的法术真是神了。
医者也不敢再给中郞将包上布条,就怕等一下他包扎伤口的时候挤压到伤口,再次让他的伤口出血又止不住,清理干净后,往上撒了治伤的药粉,便说好了。
宋熙看着自己被清理干净血迹的手背,看起来确实没那么恐怖,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他们的目光又忍不住搜寻起陶融的身影。
陶融在他们目光都专注在宋熙身上时,他的注意力已经转到地上那个满身宝石的胡商身上,还走近了几步,目光仔细的打量一番。
张获他们目光搜寻年轻道长的时候,他已经将瞪着眼睛,似乎有些死不瞑目的胡商看完,又将目光看向不远处那个打扮同样奢华的胡商。
陶融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的问:“宋中郞将,需要我帮忙吗?”
宋熙眼神示意张获、白?先去忙其他的,带着陶融往无人的一角走了几步,他看着他:“道长,你能帮些什么?”
“这个死者跟那边领头的有兄弟关系,不过他们两个因为家中长者原因稍有不合。身份比较特别命中带贵气,不是普通的胡商,不过他的死亡是意外,你们不用太过担心,按正常流程查清楚就行。”陶融语气淡然,将自己通过胡商面相跟穿着打扮总结的信息说出。
宋熙听了他的话,看向旁边那个刚才有些失魂落魄,但现在已经恢复了精神,并且开始用有些磕磕绊绊的大唐官话试图跟金吾卫沟通的胡商。
离得不算远,胡商说话声音大,虽然磕绊,但依旧能大致听懂,他在表达他们是跟着使团到长安祝贺陛下登基的,如今出现了问题,金吾卫不能随意将他带走,必须先去通知使团那边。
胡商身边也有比较熟悉官话的人,毕竟跟着主人出来总不能全部人都不能与当地人沟通。
胡商找回神智说话后,跟着他出来才买的管事。这些人里面说话说最流畅的人,听到主人开口之后,他也赶忙用更流利一些的大唐话传达。
“官爷,我们并非有意闹事,我们都是跟着辛希国使团来的,虽然两边有些不和,但来了贵国,绝不敢乱犯事,今日只是为了争抢着这批好的绸缎,所以发生了意外。在贵土上发生争执并不是我们的本意,但我家主人绝非是故意伤人者。”
宋熙迈步走过去。
“会有人去通知你们使团的人,但你们要先去司邢寺一趟,查清之后不论是按大唐的法律还是依照你们国土的法律,都会给出合适的处理。”宋熙对着说话最利落的管事说完,之后便挥挥手示意金吾卫将他们羁押走。
与此同时绸缎行的人,还有围观的人,也都要跟金吾卫走一趟,
与这件事有密切联系的绸断行的店主,以及两边的店主跟离得最近的几个围观路人,他们肯定是清楚事态的发展的,也必须跟他们走司邢寺一趟,记录下口供之后,方便他们之后的审理。
毕竟这事不是小打小闹,若真如陶融所说也暗合了他们之前的猜测,这两个带着闹事的胡商身份不简单,更需谨慎处理。
绸缎行的店主忍不住皱起眉,但是看到面前身着四品中郎将服饰的将军之后,他也不敢说些什么,只好苦着脸安排店里面的人今天暂且休息一天。
发生了这种事关人命的事,他们店面再开着,估计也不会有人光顾,他还要跟着去做口供,家中人也没能做主顾上这边,干脆关了。
陶融远远看着宋熙安排好人,又往回走到他面前,又问了一遍要不要他帮忙。
“之前那卢家的事,陶道长担心会危害到普通百姓主动出手,如今这事难不成也有鬼祟?”宋熙目光定定看着陶融。
“并非,中郎将误会了,只是我天生有一双能看到特别东西的眼睛,方才我便见到那死者身边跟着他的鬼魂,我观他的魂魄看起来并非是被杀害的。也许我有些小办法,能给你们一些关键线索,让你们查起来会简单许多。”陶融眼神诚挚,事情已经碰上,他既能帮得上,便出手一帮,也无愧他所学。
宋熙微微一愣,没想到他在应对阵法有自己独特办法,又会看相,他甚至连鬼魂也能直接看到。
他垂眸思索,余光瞥到手背,手背清理好后的那个伤口只不过片刻如今已经结了一层薄痂,看起来明日便能好全,不必顾忌。
见了两面,他就已经领教了这位陶道长各方面的厉害之处,他思索是否要将他牵扯到案件中。
陶融却以为他还是不信任自己,于是主动提起到之前给他那个平安符。
“上将见时送你一张平安符,说你这段时间会刀剑之祸,你今天受了伤,可能觉得我给的平安符没有用,不过如果没有符,你今日受伤便不止如今这样一个小伤口。如今出血有些多,但是我处理之后并不影响生活。”陶融微微偏头,看向宋熙胸口位置:“怀舜兄不妨一看。”
宋熙稍一回想,如果不是他在躲闪时,那匕首如有神助一样被他的刀鞘鎏金铜件的位置挡住,根本不会偏移,那么造成的伤口可能会比如今大很多,可能会将他的手伤的更大,可如今的伤口,就算是没有陶融的出现,等他伤口的血自然止住之后,最差便是要喝一些补血的苦汤药。
他颔首:“确实要多谢陶道长。”
陶融眨眼睛继续问:“你有没有将平安符带在身上?”
宋熙直接用没有受伤的那只手直接摸了摸胸口,他是将符箓放在那里了,虽然他往日是不太相信这些的,但是当日陶融将这个符箓交给他,他能感受到他是纯粹的好意。
所以这段时间上职他都鬼使神差的,将那平安符放在了胸前。
如今往放着符的地方一摸,将符拿出来,只看到了半张已经燃烧过的符箓。
看到他脸上出现的微愣还有意外之色,陶融忍不住笑了:“相信我给你的符产生作用了吧。”
“自然,我并未怀疑陶道长。”宋熙将符折了折,又塞回胸前。
“那需要我帮你吗?”陶融再问,他已经展现出自己能力,相信面前人不会再拒绝他这个白来的帮手。
年轻道长表情沉稳,但眼中却是跃跃欲试,宋熙继续自己刚才考虑,是否要避免将陶融扯入到这件事中,这件事无论怎么说,也是在他们金吾卫的眼皮子底下出现的意外,无论这件事情的凶手到底是谁,金吾卫肯定要担一个失职的名头。
但宋熙很快想起当日送人归家时,陶融说起他回长安历练的话,也许这就是他参与到这件事中来的原因,冥冥之中的缘分,那他也不必去拒绝他伸出的援手。
“多谢陶道长了,既然你主动相帮,我便不再推拒了。”宋熙端正的向陶融一揖。
陶融这几日出门都没有收获,今日总算又能出手,心中略感愉悦,接下来师父回信时,他又有可写的了,不至于显得回到长安之后做事懈怠。
此刻,金吾卫跟卫兵们已经将捆起来的胡人都聚拢到一起,接下来就将他们押送回司邢寺。
尸首要等板车来单独运送。
人跟物收整好,不能继续将街道堵着,这两个商队里的普通仆役由卫兵压着,胡人护卫跟那了他们中郞将的人,则由金吾卫盯稳。
今日这案子里剩下的这个胡商,身份可能有特别之处,所以便由白?盯着。
忙碌完一通以后,压送队伍终于开动,张获见他们中郎将跟道长说话氛围似乎不错,便又凑了过来,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宋熙瞥他一眼,交代张获将人给压到了司邢寺之后,尽快的联系使团那边的人,然后尽快让人给他们录口供。
张获听到正事,很正经的应了一声是。
然后他便听他们宋中郞将与陶道长继续说话。
“道长方才所说我已记在心中,不过不知道长有没有办法让那人亲自开口,让小吏亲自录到口供之上呢?”
张获精神一震,道长居然还有办法加快查案速度?
宋熙看着陶融,期待着他说出解决之法,若只有陶融一个人能看得到鬼魂,能根据他们的面相看出这场案子里面并没有哪个人是真正的凶手,他愿意相信,可这种话直接跟司邢寺记录口供的小吏说是不作数的。
陶融眨眨眼:“自然有办法。不过白日普通人并不能看到已死之人,要晚上。”
宋熙直接点头:“好,那便请道长跟我稍后去一趟司邢寺,等他们录好口供之后,你来出手,在大家见证之下看看,让已死之人说口供。”
到底是死了一个人,尽管周边的人十分的想要围观一下到底出了什么事,但是死人的同时金吾卫也来了,周围人也不敢太过放肆,在金吾卫将涉案的这些胡人跟尸体押送走时,附近的人只敢远远的探头探脑。
所以宋熙说的‘让已死之人亲自开口’,只有离得最近的张获听各清清楚楚,藏在茂密胡子里的脸都藏不住惊讶。
虽然见过陶融使一些神鬼手段,但上次他们也只是看到了他跟和尚隔空斗法,符箓无风自动漂浮在空中,还有刚才给他们中郎将止血也是很厉害,可是让他们这些普通人也能够看到死去的鬼魂,这事着实超出了张获的见识。
注意到张获目光落到自己身上,包含着一股不敢相信的意味,陶融摆摆手:“是个简单的小窍门,只是能暂时的让你们见到神魂,并无他用。”
那胡商并非唐人,他死后灵魂便一直跟在他身旁,陶融来时便见他的魂魄迷迷糊糊贴着自己的尸身站着,想来会一直跟在他身边,招魂都不用,只是让魂魄现身说话,要他动动脑筋。
“凡人死后都会有一股模糊的时期。我给他开开灵智将他死前的问题说清楚,便知道到底是谁对他动手,或者说他是如何死亡了。”
有了死者亲口说口供,便能省去许多要查的事。
听着他这样轻描淡写的话,宋熙张获都忍不住对今天晚上他施展功法,让已经死了的人重新自己清醒来录口供的工作,有了一丝期待。
对于亡者,他们还保有敬畏,但他们更想赶紧将案件查明。
虽说金吾卫的主要职责,是维护京都的安全及抓捕不法者,审理这方面的活更多是司邢寺来做,但是如果他们能够提供助力将事情解决,速度更快的破案,不但能避免将这事升级到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也能够将功补过,弥补了他们金吾卫在这件事里面反应不及时的祸患。
反正自从宋熙升任金吾卫中郎将后,在别人的眼里都是过分积极办公,并且有抢功劳之嫌,这次事关他们自己的名誉,他们积极解决掉事情,其他队伍也说不出什么花来。
工作有望提前解决,宋熙身上紧绷的情绪便暂时告一段落,他眼神柔和了一些,落到了陶融身上。
“陶道长到西市,可是有自己的事情?若未办完,可有用得上我的地方?”
陶融有些苦恼的:“与你见面那日,我在西市这边吃了放茱萸花椒酱的镈饦,可好吃了,不过我今日来的时候并未见那家摆摊。”
张获在长安住了许多年,都还未吃过茱萸味的馎饦呢,听道长说好吃,他忍不住想象了一下茱萸放到汤里的滋味,两道眉忍不住锁起。
宋熙语气温和:“不知你说的是哪家,我知道西市有一家店面专做镈饦生意,不知与你说的是不是同个滋味,不妨道长随我去吃一顿,以谢道长出手之情。”
陶融眼底亮起,不知宋熙说的馎饦店味道如何,能够吃到辛辣口味他就挺感兴趣的,他直接答应了邀请。
虽然他这两次出手相帮,都是出于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不是为了他人回报才出手,不必宋熙请客,但是他还挺想多认识一家有辣味的馎饦店。
这几日在家中吃的饭菜都好吃,但往日他偶尔随师父出门下山,都能吃到放茱萸的菜,蜀地人爱吃茱萸与花椒,如今正经饭食中少了这味道,他便有些想。
他今日去认认门,日后想改换口味也有去处。
看着陶融清澈眼眸中漾开的喜意,宋熙心中哂然,虽是厉害的道长,亦是遇到自己喜爱之物便能轻易暴露喜恶,果是还比他小一岁的年轻人。
晚安[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第 29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