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 38 章

“静贵人竟然把缎子都给退回来了!”

珍嫔一惊:“真的?”

“我还没见过这宫里有谁这么下过旁人的面子,真有意思,诶,姐姐知道吗?她肯定想听。”她马上就搁下笔要去隔壁一墙之隔的长春馆。

安露追在后面拦她:“不是说不去了吗?马上就要用晚点了主子。”

珍嫔脚步轻快地迈下台阶:“没事儿,我跟姐姐一块儿吃,正好我还有事问她呢。”

主仆二人嗒嗒嗒迈着步子登了长春馆的门,舜玉这边还没有上晚点呢,三公主睡在寝殿的摇篮里,舜玉在次间儿捏着一卷书看。

珍嫔进去坐在她身旁,倚着舜玉的肩头看了几眼,舜玉偏过头来,看到珍嫔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

“那会儿不是说不来了,怎么一阵儿一阵儿的,正好我这里上晚点,你跟着我吃。”

珍嫔不过装着看几眼,闻言嘻嘻笑起来:“姐姐,你知道我得了什么新鲜事儿?”

“我宫里的看见祥妃打发人给新来的静贵人送几批好缎子,谁知那静贵人竟然全都给退回来了,一匹都没留,那宫女回来时气得脸通红!”

“真的?”舜玉面色一怔,眼中有了几分思索:“看来这位静贵人之傲,比起我以为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过刚易折,这样不留情面的性子,怕是以后要吃苦头。”

“谁知道呢?”珍嫔只在请安时同这位静贵人打过照面,连她长什么模样儿都没仔细看过:“不知道祥妃心里会怎么想了。”

“你不是一向称作‘祥姐姐’的,今儿怎么改口了?”舜玉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丝细微的变化。

珍嫔面上有几分被戳穿后的无趣,她瘪了瘪嘴巴,转眼又欠儿欠儿地凑过来:“怎么啦,原来姐姐之前在吃醋啊?”

舜玉一脸儿嗔怪地把她的头推远,才听到她又说:“也没什么,我就是觉得祥妃这么快就急着争宠了,对二公主也不怎么喜欢,我过去看过她几次,不是在试衣裳就是挑首饰,忙着弄什么花儿啊粉儿啊的,从不跟我一块儿逗逗公主,那底下的人都是惯会察言观色、偷奸耍滑的,亲身的额娘都不上心,底下人更不花心思了,我瞧着那孩子都可怜,每每饿了,哭声儿跟吃不上奶的猫儿似的,细声细气。”

舜玉听着都有些不忍心:“二公主果真这么不好?若是真的,怕是要请皇后娘娘一块儿去看看,敲打这些下人一番,祥妃也是的。”

她叹了口气,向珍嫔说了几句心里话:“我瞧着华音这一路也是磕磕碰碰的,如今好不容易生养了个公主,慢慢好起来了,偏她孕里发昏节食,弄得孩子生出来就弱,如今瞧着是个公主,还不上心。”

“其实我觉得,她向来就有识人不清的毛病,不在看不清他人,而在看不清自己,行事看不透根本,所以瞧着总是莽撞。心是个好的,只是脑子糊涂了些。”

剩下几句话,舜玉留在心里没有说。

祥妃的问题在于,做事没有章法,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搞得舜玉现在都看不清她到底要什么。

这宫里,这些有着鲜活**的女人们,皇后,是为了贤孝的名声和一国之母的责任,和妃,是心向权力和荣耀,一心为儿子筹谋,自己嘛,则是为了不为他人鱼肉,偏偏祥妃……

似乎一入宫就是奔着得宠来的,可是得宠的背后,是为了得到什么好处?她不像自己,有太后可以托底,无论如何不会过得不好,难道……

只是因为喜欢皇上?

舜玉嘴角抽了抽,那也太惨了……

皇帝很显然不喜欢她这一挂啊,从前初入宫时的打扮皇帝不喜欢,有段时间不知怎么忽然通了,转了性子扮了一阵儿文雅,后来……

好像是从怀孕开始,祥妃又开始了原先雍容华贵的装扮,倒是身姿越发纤细起来,结合她不大爱护二公主来看,她一心想生个皇子。

可是她跟太后绑得太紧了,即便她生出皇子,皇上那边能不能喜欢还两说呢,本来人俩儿就不是亲生母子,隔着一层的。更别说她还多埋了一个炸弹——顺贵人。

如果皇帝知道顺贵人是祥妃引荐给太后的,啧啧啧!

那么她跟和妃起了龃龉,想必应该是这个原因罢,她俩都是为了权力?如此一来,一旦自己再次怀孕,只怕势必要成为两人的眼中钉了!

得提前想个法子预防,抑或化解其中某一人的心思。

舜玉心里还是希望化解的好,毕竟如果事态恶化,对付一个总比对付两个容易。那么化解谁好呢,和妃那是一家子都钻在钱眼儿里的,背后牵扯较多,她自己也是宫里多年的老人了,个人三观也早已根深蒂固,想改变她不太容易,而且自己已经在贝勒府留了暗线,事态紧要之时随时可以启用以牵扯和妃心力,那么这边就不用担心了。

至于祥妃嘛,她家里就一个哥哥,阿玛还是个五品官,舜玉心里这么一合计,估摸着是背后这家人想靠女儿升官发财!

否则的话,如果是祥妃本人有强烈的权欲或是对皇帝的爱慕,凭着她刚入宫时身上那股子傲气,去年那段时日,是受不了整日与自己姐妹相称的。她看得出来,那时的祥妃与她二人是真心相待。

不错,舜玉觉得自己分析的**不离十,前年祥妃的额娘攀上了和妃母家,不想短短一年那一脉遭遇重创,眼下苟延残喘之际,可不知富察氏又会有甚么打算呢?

这边出了神虚,却瞧那桌上已摆了晚点,某人跟在自己屋里似的,已经头头是道的指挥上了。

“把这梗米粥放近些,姐姐费心照顾公主,该是容易饿的,这碟烫面包子挪开罢,她胃不好,这会子吃了怕积食儿,放远些她瞧不见就想不起吃了。”

珍嫔立在桌边一张小嘴翕动:“把这几样小菜放在跟前,这牛乳糕放我这儿罢,我爱吃这个。”

“这鸡丝燕窝汤放这头儿,一会儿给姐姐先盛一碗喝,”她仔细检查了一番,最后补了一句:“把那道如意鸭羹旁边。”

舜玉欲言又止,憋了半天最后仔细瞧了瞧殿里的铺设,是长春馆没错啊!

这边珍嫔一阵儿指挥终于是满意了,连忙转身请了舜玉上坐,两个人鸡似的一样儿叨了几口饱了,剩下几桌子照例直接抬下去给下面人吃。

珍嫔还算脸皮薄些,觉得自己吃了就走有些失礼,便又略坐了坐。看见妈妈里把次间儿的鹅绒帐子勾开,便道:“这是做什么?”

“回珍主子的话,午后日头毒,便把帐子拉上挡着暑气,现在热气散了才勾开来通通气儿,这会子也凉快,不然小公主要热出痱子了,这还不要紧,最怕的是中暑,若是小儿弱些,发了热是最难医的。”

珍嫔想起正事来:“诶哟,我还说给三公主做个围嘴,差点把正经事忘了,我瞧瞧你这儿的妈妈里都绣的什么花样儿,我好绣个不一样的,左右我闲着也无事,权当打发日子的。”

好容易送走了这位姑奶奶,天色渐黑,舜玉叫了芸惠在跟前,摊开笔墨:“河道上为了保住漕运,想了‘盘坝接运’的法子,孙玉庭又上折子请一百二十万两,前前后后算起来,已经搭进去三百万两了,黄河水涨,说不好今年又有水涝,眼下掏空了国库,若是年后甚么地方再起天灾,盐课、税务的亏银又补不上,到时候赈灾的银子又要从哪里出呢?”

“皇上想开海运的路子,可是孙玉庭、魏元煜等人咬着河漕这块‘肥肉’不放,即便皇帝发下谕令,朝中也无人敢议,这样胶着着,不知何时才能有进展。”

“大人说,英和建议各退一步,提议海漕并治,这倒也算个法子,只是御史那边,眼下一个说得上话的自己人都没有,实在不好,年下保送御史的时候,请务必仔细挑看。”

舜玉提笔,写下最后一句:上尝自诉有如卫庄姜也,用臣不良,朝中少德音良行,宜广结志士,张宣圣听,吾亦当寻机劝上为是矣。

芸惠见她这样写,不由道:“主子真要向皇上建言么,后宫干政可是大忌,从前咱们也只是听些风向消息,从不曾插手过,万一引得皇上不喜,岂不是得不偿失?”

舜玉点点头:“所以,我若是能等到皇上给我递话头才好,好比前几日,皇上胸中郁结,才松口漏了几句,不过,皇上想通海运的念头已经起来,又有英和、陶澍等人支持,眼下,他只是拿不准,也逼不得孙玉庭一派松口罢了,只有等‘引黄济运’、‘盘坝接运’的法子实在不可行,局面退无可退的时候,事情才会有转机。”

“可是如此一来,岂不是还要从国库里拨出一大笔银子,更耽误了今年的漕粮?”

“是啊,”舜玉抬头欣赏地看了芸惠一眼:“朝中势力的相互倾轧,不仅白白浪费了国库里的银两,还会耗费参与河工的大量劳工民力,不过,日后若是不成,定会惹怒皇上,自然要下旨令这一干人等返还银两的。”

已经折了一个张文浩,孙、魏一干人等,只怕已是穷途末路了!

“看来,天下大事也不是表面上看起来,是由皇上一个人说了算的!”

舜玉一笑,朝她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嘘,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话!”

仔细吩咐了她盯着祥妃家里的动向,芸惠领了命正要回去做事,却突然想起了什么,走到半道又折回来给舜玉说了个消息。

“梁氏有喜了!”

皇后向着恬嫔道:“我这心里呀算是一块儿石头落了地,和妃那头儿也费心了不少时候了,终于是等到个喜事儿。”

“说是已经两个月了,太医过去诊了脉,梁氏胎像很稳,奕纬身子也没有去年那么差了,今年连丸药都少拿了些。”

恬嫔没有子嗣,理解不了两位额娘的心情,一点不留面子的扯开话题,说起新来的静贵人。

一聊起这个,皇后就有些头疼:“我问了她,这位肚子里倒是也有主意,说是自己如今是贵人,用妃位主子用的东西只怕是逾制了,这原是她们两个在家时的交往,如今入宫侍奉,却不好这样,担心有结党营私之嫌,惹得皇上不喜。”

皇后揶揄地瞧着她:“我看呀,跟你那会儿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我哪有她做事这么没有分寸?”恬嫔有些炸毛:“瞧着跟我也差远了,最好是别生出闲事来,让人没个清净的。”

“刑部员外郎的女儿,想是肖了阿玛的性子,”皇后说着说着不自觉又偏到奕纬身上:“我瞧着还算懂事,无妨,左不过还有贵妃协理呢,我这几日先瞧瞧有什么赏了奕纬的好东西。”

恬嫔与舜玉还算说得上话,心偏得不算厉害:“贵妃还操心着公主,又要侍奉皇上,那边还有个坐不住的丫头缠她,也是个忙人!”

“瞧你说的,怎么我还像躲起清闲来了?”皇后有些不满,皱起眉头瞧她。

“好了,才刚说着要做皇玛玛的人,怎么还耍起小性子来了,”恬嫔哄她:“我前几日记得你说过,大阿哥如今功课和骑射都有长进了,听说是身边的随侍伺候得好。”

皇后操心不到奕纬课业上的事,他身边随侍的人,一向也是皇帝留心着。

此刻皇帝正与舜玉在“坦坦荡荡”的韶景轩观鱼。

韶景轩是“坦坦荡荡”北面一座高台,由三座鱼池环抱,北面两座较小,自两韶景轩两旁绕南全包的大池,足足有后世游泳馆里的泳池那么大,此处也是圆明园内最大的金鱼池。

皇帝随手扔了一把鱼食下去,有一搭没一搭地说道:“何况历年来经管漕运的官员中饱私囊之事泛滥,朕在宫中恪行节俭,竟不知是省给这群尸位素餐的东西了!”

舜玉知道自皇帝登基以来,南北灾祸不断,心中难免消沉,自觉是末路之景,加之天降谴告之说,担心皇帝就此破罐子破摔了。

她打好腹稿,正要说话。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