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杀队总部,随着“十二鬼月”威胁的迫近和主公产屋敷灯利哉全力推行呼吸法普及的命令,修炼场上的气氛前所未有的热烈。
以往,呼吸法更多是柱级剑士及其继子们掌握的高深技巧,如今却要向广大普通队员推广,这无疑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肩负起这一核心指导责任的,自然是公认的呼吸法源头——继国缘一,以及其衍生出的月之呼吸的创始人继国岩胜。
然而,在训练开始后不久,一个令人惊讶且耐人寻味的现象逐渐显现:能够领悟并初步掌握日之呼吸的队员,数量己经超过队员总数的三成。
而能够踏入月之呼吸门槛的弟子,却寥寥无几,甚至可以说少到令人发指。
缘一的教导方式,与他的人一样,纯粹、直接,近乎于“道”的展现。他并没有繁复的理论或苛刻的招式分解,往往只是平静地演示。
在宽阔的修炼场中央,缘一静立如松。当队员们围拢过来时,他平静地说:“看。”
然后,他拔刀。没有惊天动地的气势,没有华丽炫目的光影,只有一种极致的内敛与和谐。
他的每一次挥刀,每一次呼吸,都仿佛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阳光洒在他身上,似乎都变得更加温顺和专注。
那动作至简,却蕴含着无法言喻的韵律与力量,仿佛揭示了世间万物最本真的运动规律。
“日之呼吸,并非创造火焰或光芒,”缘一的声音平和,却能清晰地传入每个专注聆听的队员耳中,“而是引导、融入并增幅你们体内本就存在的‘生命之火’,与太阳的律动共鸣。感受呼吸,感受心跳,感受血液流动的力量,将它们与意志合一,贯注于刀锋。”
他的教导,直指核心——内在的生命能量与意志的纯粹结合。
令人惊奇的是,许多资质看似平平的队员,在静心观摩缘一的演示后,竟能隐隐捕捉到那种独特的韵律。
他们闭上眼睛,尝试调整呼吸,放空杂念,努力去感受自身内在的“光”与“热”。
一名年轻队员,在数次失败的尝试后,某天黄昏,当他身心彻底放松,不再执着于“学会”而是专注于“感受”时,他手中的日轮刀刀身,竟然微微泛起了一层极其淡薄、却真实存在的金红色光晕!虽然转瞬即逝,却让他激动得浑身颤抖。
“我…我好像感觉到了!”他惊呼道。
像他这样的队员不在少数。日之呼吸的入门,似乎更看重一种“悟性”和“纯粹的心境”。
它不要求复杂的身体操控或激烈的情绪波动,反而需要练习者沉静下来,回归本源,找到那种与生俱来的、与太阳同频的生机勃勃之力。
这种相对“平和”且“内在”的路径,反而让许多心无旁骛、意志坚定的普通队员找到了切入点。
虽然能达到缘一那种境界的万中无一,但初步引动日之呼吸的力量,强身健体、增幅斩击,却并非遥不可及。
修炼日之呼吸的队员周围,往往洋溢着一种积极、温暖、充满希望的氛围。
而与日之呼吸修炼区的“顺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岩胜负责的月之呼吸区域。
这里的气氛,从一开始就显得凝重,而冷清到让人心如止水。
岩胜的教导,与缘一截然相反,充满了精确、冷厉和极高的门槛。
他首先会详细讲解月之呼吸每一型的发力技巧、角度、呼吸节奏的微妙变化,以及如何将斗气转化为那凄美而致命的月刃。
他的演示也极具冲击力:刀光闪烁间,无数大小不一的新月形和圆月形刃风呼啸而出,轨迹刁钻,变幻莫测,充满了华丽而危险的美感,威力惊人。
“月之呼吸,在于掌控。”岩胜的声音冰冷,眼睛扫过在场的队员,带着审视与挑剔,“掌控每一分力量,掌控战斗的节奏,掌控敌人的恐惧。需要极致的专注、冷静的计算,以及…将内心深处的力量,哪怕是黑暗面,也转化为刃锋的觉悟。”
他的要求极为严苛。步伐差之毫厘,呼吸稍显紊乱,挥刀角度不够精准,都会招致他毫不留情的冷斥:“愚蠢至极!”
“连这种程度都达不到,还想领悟月之呼吸?”
“你的心杂乱不堪,如何映照月辉?”
这种高压式的教导,让许多队员望而生畏。更关键的是,月之呼吸的力量,似乎源于一种更为复杂、甚至矛盾的心象。
它并非单纯的黑暗或负面情绪,而是一种极致的“求道者”的孤高、执念、以及对力量近乎偏执的渴望与掌控欲,混合而成的独特心境。
它需要修炼者在绝对冷静的外表下,蕴藏着汹涌澎湃的内在力量,并能将其精确地引导出来。
绝大多数队员,要么心性单纯,无法理解也无法产生那种复杂的心境。
要么被岩胜的严厉和月之呼吸自带的凄冷气息所震慑,内心充满畏惧和自我怀疑,根本无法进入状态。
要么尝试去模拟那种执念,却只得其形,不得其神,反而导致呼吸混乱,差点伤及自身。
几天下来,能够在岩胜面前完整施展出一个月之呼吸基础型而不出错的队员,屈指可数。
而能够初步凝聚出微弱月刃的,更是只有一个——一名性格孤僻、眼神中带着强烈不甘和野心的年轻队员。
即便如此,他在岩胜眼中,也仅仅是“勉强及格”。
月之呼吸的修炼区,常常弥漫着失败的气馁和冰冷的压抑感。岩胜看着那些“不成器”的队员,内心中的失望与不耐日益加深,周身散发的寒气也愈发浓重。
他无法理解,为何缘一那看似简单直接的方法能吸引那么多人,而自己精妙复杂、威力强大的月之呼吸,却无人能承继。
缘一与岩胜的无声对比,训练间隙,两位指导者偶尔会遥遥相望。
缘一那边,队员们往往围着他,虽然敬畏,但眼神中充满了求知的光亮和获得进步的喜悦。
缘一虽然话不多,但会耐心地纠正队员的动作,偶尔甚至会用他那粗糙的木雕,比划着解释某种发力感觉,氛围相对融洽。
而岩胜这边,队员们则对他敬而远之,训练时紧绷着神经,结束后往往迅速离开,不敢多待片刻。
岩胜通常独自一人,擦拭着他的日轮刀,或者冷冷地注视着远方,背影孤高而寂寥。
这种鲜明的对比,无疑像一根根尖刺,扎在岩胜的心上。他追求的是极致的、凌驾于众生之上的力量,他坚信月之呼吸是比日之呼吸更优越、更强大的道路。
然而现实却是,代表着“本源”和“纯粹”的日之呼吸更易于传播,而代表着“进化”和“复杂”的月之呼吸却曲高和寡。
这种反差,加深了他内心的某种失衡感。他看着缘一被众多队员环绕(尽管缘一本人可能并无此意),一种难以言喻的烦躁和…嫉妒,在他心底悄然滋生。
他越发认定,不是月之呼吸的问题,而是这些队员资质太过平庸,不配继承他的剑道。
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其他柱和主公的注意。
炼狱焰寿郎挠着他火焰般的头发,有些困惑:“唔姆!真是奇怪!缘一先生的日之呼吸明明感觉更厉害,怎么反而学的人多?岩胜先生的月之呼吸看起来也很强啊!” 他更多的是不解。
黑井千霆则一针见血:“心性契合度。日呼需净,月呼需执。寻常人,净易得,执难控,且易入歧途。” 他看出了本质。
主公产屋敷灯利哉虽然目不能视,但通过汇报,对情况了然于胸。他心中暗叹:果然如此。
日之呼吸作为一切呼吸法的源头,其纯粹性反而降低了入门门槛,如同阳光普照万物。
而月之呼吸作为极致的分化与演变,对修炼者的心性要求太过特殊和严苛。
这并非力量孰强孰弱的问题,而是传承普适性的差异。
他意识到,大规模普及月之呼吸可能并不现实,或许未来只能作为少数特殊资质队员的进阶选择。
而日之呼吸,则真正有望成为鬼杀队新一代的基石力量。
同时,他也隐隐担忧,这种差异是否会进一步刺激到继国岩胜那颗本就敏感而骄傲的心,为未来埋下不确定的种子。
修炼场上,日之呼吸的金红色光晕与月之呼吸的凄冷月华,交织出一幅奇异的图景。
这光与影的传承差异,不仅关乎着鬼杀队未来战斗力的构成,更悄然影响着两位呼吸法始祖的心境与命运轨迹。
在看似平静的训练日常下,暗流已然开始涌动。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