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战术推演:她的坐标与我的前路

引擎的轰鸣声被隔绝在车窗外,车内只剩下自己尚未平复的呼吸声。萧毅没有立刻驶离,他双手紧紧握着方向盘,目光却仿佛穿透了挡风玻璃,落在虚空中的某个点上。刚才与沈亦柔短暂交锋的每一个细节,都在他脑中以慢速镜头反复播放、分析。

他强迫自己从那股宣告般的冲动中抽离出来,如同在任务前审视情报地图,开始进行冷静的战术推演。

第一,关于顾景然:“如果是呢?”

她的反问,不是一个肯定的“是”,这就留下了巨大的战略空间。以他对沈亦柔的了解,她性子清冷直接,如果真是男友,她大可以干脆地承认,那句“如果是呢”更像是一种试探,甚至是一道设置在他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她在看他的反应,看他是否会和十年前一样,听到一点“不可能”的风声就轻易放弃。

结论:敌方(顾景然)与目标(沈亦柔)的关系状态,判定为“疑似亲密,但未确认”,存在极大争取空间。此关卡非死路,而是考验。

第二,关于十年的“失联”与质问。

假如她真的毫不在意,怎么可能将“高考失联”和“大二咖啡厅”这种细节记得如此清晰,并在十年后精准地作为武器掷回给他?真正的漠然,是连提起都懒得。她会愤怒,会质问,恰恰证明她在乎过,那份他当年的“消失”和“疑似新欢”,曾真实地伤害过她。这非但不是坏消息,反而是十年来,他收到的关于她心意的、最积极的信号。

结论:目标曾对主体产生情感波动,历史遗留问题为“误会”,而非“无感”。此为突破口,而非断头台。

第三,关于她今天的态度。

如果她厌恶他,大可以对他的等待视而不见,一脚油门绝尘而去。但她停下了车,降下了车窗,接过了早餐,听完了他的解释。她给了他时间和开口的机会。这在一个做事干脆、不喜纠缠的人身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愿意给他一个窗口,哪怕这个窗口开得并不情愿,但它确实存在。

结论:目标对主体并未完全封闭沟通渠道。当前好感度判定为“复杂”,但绝非“负值”。行动被默许。

推演至此,萧毅深吸一口气,胸腔里那股因“如果真的是呢”而产生的冰寒窒息感,已被一种更加滚烫、更加坚定的东西取代。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她心里有他留下的印记,她仍在观察他,考验他。

那么,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战略决策,变得清晰无比。

第四与第五,关于错过与付出。

他已经错过了她十年,人生有几个十年?为了国家与梦想,他付出了整个青春,无愧于心。那么为了她呢?为了这个照亮了他整个少年时代、并让他寻觅了十年的身影,他难道连一次豪赌的勇气都没有吗?

转业,固然是一场巨大的冒险,是斩断自己过去的根基。但是——

“她值得。”

这个念头如同定海神针,落在他心海中央。然而,就在这决心落定的瞬间,一个冰冷的事实如同狙击枪的准星,骤然锁定了他——时间。他只剩下一个月假期。

一个月。

假如这个假期没有给这个机会见到她,他或许还能靠着那点渺茫的希望和军人的理智,继续在边陲守望,将那份思念压在心底最深处的角落。

可是,他见到了。

活生生的沈亦柔,带着清冷的香气和复杂的眼神,就站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理智?在失而复得的珍宝面前,在可能再次失去的恐惧面前,还有什么理智可言?!

他几乎能预见到,一个月后,当他必须归队,再次陷入那种与世隔绝、通讯断绝的状态时,他会变成什么样?他还能像以前一样,心无旁骛地执行任务吗?当他趴在边境的草丛里,当他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他的脑海里会不受控制地浮现她的脸,会恐惧在他“失联”的这段时间里,另一个男人正以他无法企及的从容,走近她,拥有她。

这种念头会让他分神,会让他犹豫。而猎鹰的尖刀,不允许有任何犹豫。那会害死自己,更会连累战友!

一股混合着绝望和恐慌的火焰,瞬间将他刚才所有的冷静推演烧得灰飞烟灭。所有的分析、所有的结论,在此刻都汇聚成一股不容抗拒的洪流,冲垮了他心中最后的堤坝。

他不能再等另一个十年了。他甚至等不起这一个月后的分别。

想到这里,萧毅眼中最后一丝属于“猎鹰少校”的清明彻底被一种近乎偏执的疯狂取代。他猛地拿出手机,不再有任何犹豫,指尖飞快地在屏幕上操作起来。他不再需要借助任何人,他要亲自、立刻、马上,启动他所有的资源和能力。

他登录内部加密网络,开始检索“军官转业安置政策”、“特殊人才引进条例”。

他调出电子地图,将省发改委和锦溪苑的坐标牢牢锁定。

他在脑海中快速筛选着在江市、在相关系统内,可以不动声色动用的人脉关系。

哪怕他以上所有的分析都是自作多情,哪怕最终一败涂地,至少,在这一个月里,他要倾尽所有,用尽一切办法,靠近她。

“她值得。”

“而我,已经没有时间再浪费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