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是周五考完的,南安中学老师改卷速度出奇的快,周天的时候卷子就改完了,周天晚自习的时候所有人就知道了自己的成绩。
周天晚自习第一节课下课,每个人的成绩就以短信的形式发到了每个人的手机上面。
A班这次整体考的还行,没一个掉下四十五名的,于是这次换班A班没有变动。
唐卓安是第一个看到消息的,他一边解锁手机查看自己的分数,一边催促江道旻快看自己考了多少分。
江道旻原本在看考试卷子,闻言也停了笔,从抽屉里将手机拿了出来。
江道旻解锁手机,点开短信,最新的一条短信上写着:平南市南安中学祝贺您,在本次月考中您成绩为:
语文:133 数学:150 英语:142 理科:297
总分:722
排名:年纪第一 全省第一
“我靠。”
早看完自己成绩,挤过来看江道旻成绩的唐卓安轻声爆了一句粗口。
“这是人能考出来的分啊。”
唐卓安再看一眼自己690多分的成绩,有点心梗。
上高中后,他就没上过700,一直在680、690徘徊,而唐卓安身旁这位,上700就跟玩似的,唐卓安就没见过江道旻下710。
江道旻按灭手机,歪头平静的给了唐卓安一击:“这次考试很难吗?”
江道旻的眼睛圆长,眼尾高于眼头,微微睁大看人时给人有一种无辜感,江道旻补到刀:“上700很难吗?”
唐卓安看着江道旻慢慢扯出一个笑:“江道旻你再说我就死给你看。”
江道旻丝毫不惧,一摊手:“请。”
靠!
唐卓安想带着这混球一起死!!
奈何唐卓安刚伸出手上课铃就响了,他只得收回手,没再继续作死。
.
第二节课下课后,夏韵初被叫到了办公室,回来后,手上拿着语文答案,然后叫另外五科的课代表去办公室领答案。
六科卷子的答案被打印成卷子发到每个人手里,A班一直以来都是这样,考完先发答案,让学生对着答案找自己错误的地方,看能不能自己想通,不能想通的就等老师上课讲。
周日过后就是漫长的两天评卷,第一天的一上午全是理科,A班作为理科实验班,卷子上就没多少错题,所以还算轻松。
下午午睡一起来就是两节语文课。
语文老师徐遥华踩着铃声进了教室,一进教室,她就把一踏厚厚的答题卡往讲桌上一拍。
班上大班人的困意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徐遥华扫过台上如鹌鹑般的众人,一个二个的头恨不得埋到桌子里,长久的寂静过后,她冷笑一声。
“各位,考的好啊。”
无人敢接话,一片死寂。
班上不少人从高一开始就在这个班,和徐遥华也相处了快两年,自然知道这是徐遥华发火的前兆,换成姜媛、郑儒胆子大的还敢活跃一下气氛,但到徐遥华面前除了沉默还是只有沉默。
徐遥华拍了拍手,语调拉长,她说:“考的好啊,全都在前四十五没一个掉出去,说明各位都用了功的,但你们这种上进心能不能分一点在语文上面啊?全年级理科,两个实验班、六个平行班、两个基础班,你们除语文外的其他科目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偏偏语文给我考第三?!想干什么啊你们。”
“我就知道你们的德行,背书从来都是敷衍,背过既忘,这次古诗词默写全是必修的内容,四十五个人里,就五个人拿了满分,十三个人零分!零分!你们怎么考出来的啊。”
“还有,有些人的字啊,我也是懒得说了,丑的千奇百怪,在座诸位日后有多少人是要读工商管理、金融,接手家里的产业的?”徐遥华一边说一边抽了几张答题卡走到投影仪旁边,“就用这样的字去签合同,丢不丢脸啊。”
江道旻的答题卡第一个被投影出来,徐遥华移动着屏幕,说:“你们看看江道旻的卷面,字迹工整、逻辑清晰,每道题都完美的踩在了答分点上,还有默写江道旻就是为数不多全对的人之一。”
徐遥华将答题卡翻了个面:“有些同学觉得你们是理科生,只要理科好就行了,光理科好你考的到全省第一吗?全省前100都进不了。”
“作文字数这事我都不想说了,说了千八百遍了不要刚好写在八百字的横线处,多写两行,多写两行,跟要你们命一样,还有我说没说过要适当引用名人名言,实在是没有乱编两句上去,没让你们乱编作者。有些人才写了个古诗上去,忘记作者了那就不写作者这么简单的道理脑子都转不过来吗?写个李白上去。”
徐遥华手撑在黑板上被气的短促的笑了一下:“人李商隐写的变成李白真的是人才。”
徐遥华将江道旻的答题卡抽走,投影下一张:“看看人家写的字。”
这张答题卡是洛千山的。
比起江道旻的字要规整一些,很明显的行楷。
徐遥华又投影了几张其他人的,投到夏韵初的答题卡时,她还专门将作文投影出来让众人看。
“夏韵初是理科班唯一一个语文上了135的,作文拿了58分,好好看看人家怎么就能拿58分,你们怎么就上52都困难。”
“叶婧雪。”
坐在夏韵初身边的女生举手:“到。”
徐遥华从手提包里抽出三张复印纸,叶婧雪赶忙起身走到讲台旁。
“各学科成绩分析也出来了,你们自己去看,到时候语文作文低于45分的,就到叶婧雪这里选一份作文抄一遍。”
徐遥华将作文递给叶婧雪:“这是文科A班三个拿了59分的女生的作文,人字写的也很漂亮,拿过来给你们开开眼。”
叶婧雪拿着作文下去后,徐遥华关了投影仪,她抬手看表,看离下课还有5分钟,徐遥华突然想起什么,她说:“既然你们记不住,那好,下节课我随机抽背,答不上来的抄20遍。”
教室里顿时哀嚎一片。
徐遥华迤迤然坐下,她用粉笔敲了敲桌面,然后将粉笔扔回粉笔盒,拍了拍手:“有时间在这鬼叫,不如抓紧时间背两首诗。”
江道旻不是很慌,他背过的东西就很难忘记,只要徐遥华不抽江道旻记忆储存范围之外的,他都能答的上来。
陈愈才是真的想死了,他就是徐遥华说的13个零分之一。
陈愈是典型的短时间记忆,背过就忘,这次看到默写全是高一的时候学的人直接当场石化,好不容易想起了两句,结果两句里面全是错别字。
通假字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恶心的东西。
陈愈在一旁鬼哭狼嚎,扭成蛆,显洛千山不慌不忙,给人一种超脱于世界之外的感觉。
陈愈抱怨半天后,突然想起自己身边坐着个学霸,他可怜兮兮的凑上前:“洛神。”
洛千山其实并不喜欢别人洛神洛神的叫他,但因为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加上后来的一点私心,就随他们去了,爱叫什么叫什么。
“怎么了。”洛千山回。
“你会背这些古诗词吗?”
洛千山不敢托大,他斟酌了一下:“大部分会。”
洛千山这句大部分会,在陈愈耳里自动翻译成了全部都会。
陈愈一把按住洛千山肩膀,满脸的信任:“洛神等会就靠你救我命了。”
洛千山张了张嘴,但看到陈愈一副‘你敢拒绝我就死给你看’的模样,最终答应了下来:“好。”
.
抽人采用的是电脑随机抽选的方式。
A班人管这叫“速度与激情”。
45双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屏幕,上面的名字快到只能看清残影,徐遥华扫了一眼台下众人,很满意这种紧张的氛围,她随意一点,一个名字显现在屏幕上。
刘寒。
没被抽到的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刘寒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徐遥华看着他说:“三个问题,错一个20遍,两个40遍,全错一百遍。”
此话一出,班里一阵哗然。
谁也没想到徐遥华竟然会临时改规矩。
班上只有寥寥几人还算平静,江道旻甚至还在悠闲的转笔。
对于徐遥华会临时变卦这一件事江道旻早已预料到了。
南安中学会给每一个新生发放入学守则的同时还会夹带着一张假期作业。
江道旻他们那年的假期作业中有一项是自行背诵必修一的所有古诗词。
而这项任务前面标了个选做。
众所周知,选做就等同于不做。
于是这个假期,江道旻三人写完作业后,从国内玩到了国外,尤其是唐卓安,玩的异常开心,作业都是用吴止和江道旻的拼凑出来的。
徐遥华开学前半个月只字不提背诵的事,众人也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在大家都遗忘的差不多的时候,徐遥华又笑眯眯的提起了这件事。
她说只抽几个人看下大家背的怎么样,没有惩罚。
最后站起来了小半个班的人,唐卓安很不幸的成为了其中之一。
唐卓安凭借着危急关头迸发出的超强记忆力,成功回答出了前两句诗,然后死在了第三句。
结果徐遥华说话不算话,在临近下课时让他们没背出来的每个抄20遍。
唐卓安刚好死在的是一首巨长的古诗。
当天晚上,唐卓安在寝室里撒泼打滚,鬼哭狼嚎,要江道旻和吴止帮他一起抄。
那时他们和白衡还没有多熟,白衡只是愣愣的看着这一幕,然后被吴止推回去继续写题。
吴止不为所动,给了唐卓安两个选项,要么自己老老实实抄,要么硬气点不写,总之他不会帮忙。
江道旻则是不堪其扰,最后帮唐卓安抄了五遍。
结果交上去后,徐遥华很容易就看出来是两个人的字迹,压着唐卓安在办公室里重抄了20遍。
这事被唐父知道后,差点没给唐卓安腿打断,幸好唐卓安哥哥赶巧从国外回来,拦住了唐父,但不可避免的唐卓安被关了半天的禁闭。
徐遥华等他们闹过了,拍了拍手,做了个停的手势,开始抽问。
“熊咆龙吟殷岩泉下一句。”
“…栗深林兮惊层巅。”
“池鱼思故渊上一句。”
“羁鸟恋旧林。”
“恰同学少年下一句。”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好坐下,下一个。”
整节课A班同学的心提了放,放了又提,有几个答的磕磕绊绊的被徐遥华加问了两句,身侧人拼了命的提醒才安稳坐下。
江道旻被抽起来已经临近下课,徐遥华连问了江道旻六个,江道旻都在第一时间答上来了。
“很好,”徐遥华展露了今天的第一个真心实意的笑颜,“坐下。”
徐遥华抬手看表,还有三分钟下课,她说:“最后再抽一个人。”
班上人的心又再次悬了起来。
名字飞速变换,徐遥华轻轻一按,洛千山的名字出现在大屏幕前。
洛千山站了起来,徐遥华再次变卦:“你把我前段时间布置的背诵扬州慢背一遍。”
全班再次哗然。
扬州慢是在月考前一天布置的,那时候大家都忙着复习,谁也没去背。
“咳咳,”陈愈低声咳了两下,小声道,“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然后陈愈也记不到了,他们的书都按照徐遥华的要求放在地上,根本做不了弊。
洛千山庆幸自己在上课前看过扬州慢,但能记到的部分不多,只能背多少算多少。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洛千山停了一下,他努力回想:“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还剩最后两句,洛千山实在是想不起来了,正当他想对徐遥华说放弃时,一个本子被陈愈小心翼翼的推到了他的桌面上。
陈愈偷瞄了一眼发现徐遥华低着头,于是凑近洛千山说:“江神给的。”
其实不用陈愈说洛千山也认得出来是江道旻写的。
江道旻的字和人一样,处处透露着狂妄和傲气。
本子上写着的正是洛千山想不起来的两句。
.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
“淮左名都…年年只为谁生。”—《扬州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拉扯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