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斯·韦斯莱精神奕奕地等在礼堂门口,脸上挂着标志性的笑容。
几乎每个路过的学生——不论年级——都会向他打个招呼。尽管有些他根本不认识,但这并不重要。在加里斯眼中,他们都是潜在客户,无论是魔药的还是羊皮纸的。
而客户,都是朋友。
空闲时,他瞥了眼前厅角落里的学院杯,默默估算着格兰芬多的宝石大概有多少是因他“偶尔的魔药事故”被扣掉的。
最近塞巴斯蒂安都没被关禁闭了。加里斯撇撇嘴,觉得这个朋友真不够意思——肯定是掌握了什么避人耳目的技巧,却偏偏不肯分享。
今天他等得有些久,但出奇地有耐心,因为这是一笔“大单子”。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金发的斯莱特林女孩——莉莉娅·马尔福——踩着优雅的步伐走了进来。她眉头微蹙,因为雨水溅脏了她那双白色的羊皮靴。
一见她,加里斯立刻迎上前,笑容殷勤,双手奉上一只精致的粉色盒子:“你要的东西都在里面。当然啦,价格方面……你知道的……”
莉莉娅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张泛着柔光的粉色羊皮纸,边缘缀着一圈细细的银丝花纹,微微卷起。
她用魔杖轻轻一点,纸张中央便浮现出她的名字——用古典的花体字写成,笔画优雅流畅。背景隐隐显出马尔福家的家徽,微微闪动。
加里斯在她耳边絮絮叨叨地介绍起来,各种功能一股脑地倒出来:“……这可是最新一代的韦斯莱羊皮纸,延迟控制在一秒以内,几乎是丝滑体验的极限——谁用谁知道——”
但莉莉娅根本没打算听完他的推销。她冷冷地递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微微扬起下巴,转身优雅离开,连一句话都没留给他。
加里斯颠了颠手里的钱袋,听着金加隆碰撞的清脆声响,眉开眼笑。马尔福家的钱,真是太好赚了——只要换个颜色,加点华而不实的小功能,价格就能翻好几倍。
不过就在加里斯得意地掂着钱袋、满脸轻松的时候,他的余光瞥见礼堂门口走出一个人——甚至不需要真正看清面孔,他就知道是谁。因为每次她出现,周围的喧嚣总会平息瞬息。
“加里斯——”
还不等对方开口,他猛地一拍脑门,装出一副懊恼的样子大喊:“哎呦,我的魔药课作业拉下了!”说完刷地一声跑远了,动作快得像是逃命。
加里斯最近实在不敢面对克莱尔。
她托付的事,他一件也没完成。不是他有意敷衍,而是——那些游戏,那些突如其来的灵感,实在太诱人了。他早就一头扎进各种稀奇古怪的新点子里,乐此不疲。
更别说,他还不小心“借用了”克莱尔最初设想的“符文消消乐”的灵感,悄悄自创了一系列不学无术的娱乐小游戏,统统塞进了新版韦斯莱羊皮纸中。
什么“教授消消乐”、“布莱克连连看”、“逃离布莱克”,还有“谁在暗恋你”纸上随机告白游戏——这些课堂底下偷偷传阅的小玩意,很快在学生之间传得火热。
克莱尔的符文游戏没火?这怎么能怪他。加里斯心安理得地想着:不是我不努力,是学生们就喜欢不正经的东西嘛。
不过,真正让他这款羊皮纸卖疯的,还不是游戏。
而是它能绕过魔法墙的监管。
魔法墙是霍格沃茨官方设立的信息公告系统,所有张贴内容都会通过一套繁复的“内容净化”咒文。凡是涉及“作业代写”、“魔药私卖”、“教授绰号”乃至“吐槽校长”等等的敏感内容,统统会被魔咒吞掉,连灰都不剩。
但加里斯另辟蹊径。他偷偷设计了一个自编码机制,把学生写下的“敏感话题”转化为一串看似无意义的字句——例如,“整蛊魔药”会变成“第七楼北塔的龙”,看不懂也就无法被净化。
而在接收方的韦斯莱羊皮纸上,那些文字则会自动“解码”,恢复原貌。
这项创举,才是真正让新版韦斯莱羊皮纸畅销全校、供不应求的原因。
当然,加里斯也知道自己迟早会被克莱尔拦住。毕竟,他和她还在一个教室上课,能躲多久呢?
只不过,这一天来得比他想得早得多。
——黑魔法防御课刚一下课,他正打算从最后一排偷偷溜走,却冷不丁一转身,就对上了塞巴斯蒂安·萨鲁的脸。
他这位一点都不讲兄弟义气的朋友,不知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地站到了他背后,嘴角带笑。
“韦斯莱,堵你可不容易啊。”塞巴斯蒂安悠悠道。
加里斯打了个寒颤,只能硬着头皮凑到克莱尔面前,“克莱尔~听说你找我有事?”
“我只是替韦斯莱教授转达,她希望你立刻去她的办公室。”说完,克莱尔就和塞巴斯蒂安一同走远了,步伐轻盈,头也不回。
加里斯望着他们的背影,整个人瞬间蔫了。
但这,还不是最糟的。
赫卡特教授也饶有兴致地看着加里斯。她手里拿着一张加里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羊皮纸——纸张边角印着一个歪着头微笑的“W”,那是他的标记。
“点子挺不错的。”赫卡特教授一边用魔杖划着纸张,一边微笑,眼神意味深长,“你们给我起的外号,我很喜欢。”
加里斯嘴角抽了抽,脑子里迅速翻过所有关于赫卡特的匿名段子,脸色从绯红变成灰白。
赫卡特教授收起羊皮纸,语气温和得吓人:“你先去一趟韦斯莱教授那里。回来后,我们聊聊——怎么把你的点子用在黑魔法防御术学习上。”
加里斯咽了咽口水,腿脚一软,几乎要跪下。
这位看起来和善的女教授补充道,“我的很多同事都有相同的想法。”
加里斯脸上的血色彻底褪尽。
接下来的日子,他就这样被几位教授毫不客气地“征用”了。谁也没问过他愿不愿意,就直接把他当成工具人般驱使——做项目,调魔咒,修补漏洞,整合各种学科内容……以“将功补过”的名义。
更惨的是,羊皮纸没法绕过监管了。他的客户们分分抱怨,有些还要求退钱,搞得他一个头两个大。
他的凄惨暂且不提,毕竟他现在连“哼唧”一声的勇气都没有。
不过,他的大客户之一——莉莉娅·马尔福,倒确实觉得自己的每一枚金加隆都花得值。
莉莉娅原本对“韦斯莱羊皮纸”没什么兴趣。偶尔瞥见格蕾丝在刷羊皮纸,她还会冷哼一声,在心里鄙夷:“格兰芬多的低级玩意。”
但真正拿到手之后,她只用了一会儿,便立刻意识到其中的妙处——随时随地,畅所欲言;各类最新消息,一纸在握。哪堂课改了时间、谁有了新的恋情、舞会的裙子流行色是湖水蓝还是月影银,她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她尤其钟爱那些关于舞会、服饰、珠宝搭配的帖子,甚至还匿名投稿了几篇推荐自家定制款长袍与发饰的“小贴士”,反响还不错。
而最让莉莉娅暗暗满意的是只有她的那一张羊皮纸是粉色的。
不是那种廉价的草莓粉,而是带着银色细微光泽的“淡暮樱”。不得不承认那个看起来不怎么靠谱的格兰芬多的品味还不错。
不过莉莉娅会去买韦斯莱羊皮纸,真正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它功能有多么实用,也不是那专属粉色有多么精致——而是因为格蕾丝的音乐俱乐部太过成功了。
莉莉娅忘不了情人节那天,格蕾丝站在临时舞台上,头发盘得高高的,眼睛发着光,在掌声与灯光中显得光彩照人。那一刻,她不得不承认:她确实嫉妒了。
更让她无法释怀的是,后来她无意间听见格蕾丝在和人聊天时轻描淡写地说,音乐俱乐部的灵感、招募、排练时间协调,很多细节——都得益于韦斯莱羊皮纸的信息流通与讨论空间。
莉莉娅当时没有表现出什么,私下里却立刻联系了加里斯,下了一张私人定制单。
她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在模仿谁。她只是“偶然”在某个晚上,用匿名的方式,在羊皮纸讨论区中轻描淡写地抛出一个话题:
“霍格沃茨是不是也该有一个歌剧俱乐部?”
她使用的当然是自己的匿名——毕竟歌剧在许多巫师眼中还属于“麻瓜世界的东西”,她可不想被贴上什么标签。但她确实动了心。
莉莉娅自小就爱华服,爱那些金线银缎堆叠出的浮夸舞台感,最喜欢站在正中央,在无数注视中一字一句地说出属于她的台词。歌剧带来的,不正是这种感觉吗?
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个话题一经发出,竟引起了出人意料的热烈回应——甚至在斯莱特林内部都掀起了小范围的讨论。
有人说应该有独唱练习,有人提议仿照巫师童话改编剧情,甚至还有人开始畅想如何用变形术快速换装。
一时间,音乐俱乐部的热度被压了下去,歌剧讨论成为风头最劲的新话题。
唯一的美中不足是没人会唱歌。
但人一多,点子自然也多。
“唱不了歌,念台词不行吗?”
“对啊,为什么非得唱?”
“换成话剧不就行了?”
莉莉娅先是一愣,随即觉得这建议妙极了。是啊,台词和咏叹调,本质上不都是在表达情感吗?那就叫——霍格沃茨话剧社!
她当天便写了一份正式的俱乐部申请书,提交上去。
出乎意料的是,韦斯莱教授立刻就批准了。
更让她头皮发麻的是,教授签字时还特意看了她一眼,那眼神温柔得仿佛在看一只终于改邪归正、重新走上人生正道的……失足斯莱特林。
莉莉娅:“……”
她决定无视这种目光。
然而很快,莉莉娅意识到——成立话剧俱乐部,是众多麻烦的开端。
她有钱,有人脉,初步的筹备也已经在推进中。但是她没有好剧本,也没有专业的布景设计,服装设计,更不知道怎么调动一群学生彩排——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正逐渐成为她华丽蓝图的拦路石。
正当她为此苦恼时,斯莱特林七年级的凯特·莱斯特兰奇给了她一个建议:“我听说克莱尔·斯托克斯好像总是有很多灵感,不只是礼服设计搭配,据说魔法墙就是源于她的想法。你为什么不问问她呢?”
莉莉娅的脸色瞬间僵住了。
莉莉娅对克莱尔斯托克斯的感受一直很复杂。她经常暗暗地鄙薄她的血统。但她心里很清楚,克莱尔确实优秀——成绩出色,长相出挑,连一向挑剔的教授们都对她青眼有加。
更让人难以下咽的是——她还是塞巴斯蒂安的女朋友。
莉莉娅倒还不至于迁怒于情敌,做一些没有格调的事情。当然,尽管如此她也确实没少给克莱尔脸色看。
所以,她不确定对方会不会帮她——更确切地说,她不确定自己是否愿意放下身段去开这个口。
“除了她呢,难道就没有别人了吗?”莉莉娅皱着眉。她还是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凯特沉默了一瞬,掩饰住眼中的一丝失落,轻声道:“我当然很乐意帮你。希望我的能力不会拖累你的进度……不过我也只能在布景和服装设计上尽力了,至于其他我真的不太擅长。”
她没说出口的是,她其实一直想找个机会认识克莱尔。只可惜她想太多,迟迟没有行动。
而与此同时,克莱尔最近也在刷羊皮纸。那还是加里斯制作的第一版样张。她本来很少使用,因为她的炼金眼镜就有类似的功能,甚至更强大。但眼镜最近被留在霍格莫德的“三把扫帚”,正用于收集数据。
克莱尔一直在默默关注自己那几个不温不火的帖子。
她很快就发现了关注度低的根本原因——她为自己设定的两个匿名身份,“游侠”和“不差钱的人偶师”,发言频率太低,也几乎没有和热门话题互动,自然引不起关注。
不过,有一个人倒是引起了她的注意——匿名用户“亚瑟王”。
从名字和帖子风格,再加上内容中透露出的细节,克莱尔很快就推断出他是谁——赫奇帕奇的亚瑟·普利拉姆,探险寻宝俱乐部的创办人,为人热情、爱解谜,喜欢带人一起寻找宝藏。
亚瑟曾邀请过她加入他的俱乐部,不过被她婉拒了。
这次,她匿名私信了他,请他帮忙转发自己的帖子。对方很爽快地答应了。
果然,帖子一经转发,立刻就有了热度。
克莱尔打开评论区,一条一条翻看,认真收集每一条可能与古代遗迹相关的线索和猜测。当然很多信息本身就很有趣。
不过,在浏览的过程中,克莱尔注意到一个细节。
许多热门帖子的评论区底下,总会出现一条重复的留言,像是一道被忽视的低声呼喊:
“求助:迪克的朋友失踪了!求求好心的巫师小少爷、小小姐们帮帮忙!”
语气急切,语句却显得有些幼稚。可几乎没人真正回应。顶多只有零星几位格兰芬多或赫奇帕奇的学生礼貌地回复一句:“发生了什么?”、“希望能找到”,但大多也只是出于善意的安慰,没有人真正跟进。
克莱尔微微一怔。
当初她向韦斯莱教授建议魔法墙时,特意将适用对象扩展到了霍格沃茨所有学生和工作人员,包括家养小精灵。韦斯莱教授虽然对此颇感意外,但最终还是同意了。
然而,至今为止,她从未见过人类以外的生物使用魔法墙。不对,幽灵倒是偶尔会留下信息,可家养小精灵……这还是第一次。
她顿时对这条求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