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怀中掏出一只海棠发簪,“海棠,不惧春寒,独自芳华,最为衬你,本是打算做你的生辰礼的,便提前送了吧。静姝…”
话未说完,远处传来警报声。孙逸文不得不匆匆离去。静姝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雪夜里,泪终于落下。
战争岁月漫长而残酷。静姝辗转香港、东南亚,最后定居伦敦。她始终积极参与抗战支援工作,并坚持绘画,以笔为枪,宣传救国。期间消息隔绝,她只零星听说孙逸文仍在坚持斗争。
1945年秋,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时,静姝正在画一幅梧桐图。泪水模糊了墨色,她终于可以回国了。
然而踏上故土,迎接她的却是噩耗——孙逸文已于三年前牺牲。孔庆昌交给她一个铁盒:“先生嘱咐,若他不能亲手交给你,便由我们转交。”
静姝颤抖着打开铁盒。里面是整整齐齐摆放着礼物,算上头上簪的海棠簪,刚好二十六件——始于她的十八岁,止于他的三年前,一年都不少。盒底藏着一封泛黄的信。
“静姝卿卿:
见字如面。
提笔千钧,皆因藏匿心底多年之语。世道崩摧,前途未卜,我身若浮萍,恐误卿一生,故始终缄口,此心煎熬,望卿体谅。
庭中梧桐,其枝繁叶茂,实因见证与你共度的时光。你立于树下身影,早胜世间万千风景。
你道我授你新思,引你前路。实则,你之勇气与澄澈,方照亮我征途。西山别苑外你毅然回首时,我便深知,平生挚爱,唯卿一人。
此行艰险,若未能归,望卿勿悲。
山河破碎,身不由己。
但曾与你同行,已是此生至幸。
逸文绝笔”
静姝抱着信笺,泪如雨下。“原来他是爱我的,原来那就是我。你们为何要骗我…”静姝痛的无法多言,他们之间牵绊太多,又错过太久。原来先生早已爱上她,如同她爱他一样深沉而隐忍。
不久后,静姝重新买回画室旧宅,那棵梧桐树依然挺立,枝叶茂盛。静姝轻轻抚摸树干,仿佛触摸到那些未曾言说的爱与时光。
后来,她终身未嫁,专心致力于国画艺术,培养了许多优秀学生。她的画作中以梧桐为主题的最为著名,每一幅都深邃含蓄,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
每年生辰,她总会独自一人坐在梧桐树下,沏一壶茶,置两个杯盏。
风吹叶动,沙沙作响,如故人低语,相伴余生。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