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宫内,华妃离去后的气息似乎仍在空气中诡谲地盘桓。烛火轻轻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像是潜伏的暗流。宁诗涵与宁宇宸相对而坐,红木桌案上的茶盏升腾起袅袅热气,却暖不了这凝重的氛围。
宁诗涵率先打破沉默,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这华妃,自始至终都是石家安插在宫中的关键棋子。”她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一下又一下,似在叩问这深宫内的权谋真相。
宁宇宸微微点头,眉头紧蹙,目光中满是思索与警惕:“石家在朝堂上权势滔天,党羽众多,华妃作为他们最宠爱的女儿,从踏入宫门的那一刻起,就背负着家族的期望与使命。她自幼在石家的权势庇佑下成长,骄纵任性,行事作风也极为跋扈。”
宁诗涵轻轻叹了口气,神情中满是忧虑:“石家在朝中的势力错综复杂,根基深厚,他们将华妃送入宫中,居心叵测,妄图通过掌控后宫,进而左右朝堂局势。古云‘外戚之祸,历代有之’,远有汉时吕氏外戚专权,吕氏一族把控朝政,大肆诛杀刘姓皇族,险些颠覆汉室江山;近有本朝先皇时期,也曾有外戚妄图干预立储之事,险些酿成大祸。石家此举,怕是也有此等狼子野心。”
“阿姐所言极是。”宁宇宸神色凝重,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华妃入宫后,行事愈发肆无忌惮,在后宫掀起了不少腥风血雨。先皇后病重之时,她更是目中无人,诸多嫔妃都对她敢怒不敢言,只能忍气吞声。”
宁诗涵的眼神变得有些悠远,仿佛回到了那段灰暗的日子:“先皇后一生贤德,温婉大度,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犹如一盏明灯,照亮着这深宫内的诸多女子。只可惜,病魔无情,最终还是被夺走了生命……”她的声音渐渐低落,眼中满是惋惜与悲痛。先皇后病重期间,华妃仗着石家的权势,在后宫肆意妄为,打压那些不顺从她的嫔妃,许多正直的宫女太监稍有不慎,便会遭受责罚,一时间,后宫之中人人自危。而石家也趁此机会,在朝堂上进一步打压异己,排除那些对他们不利的大臣,巩固自身的势力范围。
“如今父皇又病重,朝堂与后宫都陷入了这般混乱不堪的局面。”宁宇宸眉头紧锁,话语中满是忧虑与无奈,“父皇向来勤勉,夙兴夜寐,一心为国,不知为何突然身染重病,且病情日益加重,太医院的太医们却对此束手无策。”
宁诗涵轻轻摇头,神色间透着一丝疑惑与不安:“父皇的病来得太过蹊跷,太医院的太医们会诊多次,却始终难以找出病因。我暗中差人查访,却一无所获,仿佛这背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刻意掩盖真相。”她心中隐隐觉得,这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大的阴谋,只是目前还没有任何线索,一切都被迷雾所笼罩。
“难道是有人暗中使坏?”宁宇宸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与愤怒,“石家的势力如今遍布朝野,他们会不会……”他没有把话说完,但两人都明白彼此心中的疑虑。
宁诗涵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冷峻:“并非没有这种可能。石家如今权势滔天,若想进一步掌控朝堂,父皇便是他们最大的阻碍。只是这一切都还只是猜测,我们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能轻易妄下定论。”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气氛凝重而压抑,仿佛有一块无形的巨石,压在他们的心头。窗外,夜风吹过,吹得树枝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混乱的局势而叹息。
宁诗涵深吸一口气,打破沉默,眼神中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宸儿,如今局势虽然艰难,但我们不能自乱阵脚。我们必须加快联合各方力量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风暴中寻得一线生机。”
宁宇宸坚定地点点头,眼中透着决绝:“阿姐放心,我定会全力以赴。只是这过程中,我们还需小心谨慎,不能让石家察觉到我们的计划。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那是自然。”宁诗涵目光坚定,语气沉稳,“我们行事要更加隐秘,暗中联络那些对石家不满的大臣,以忠义与家国大义相感召。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石家的一举一动,他们若是有任何异动,我们都要在第一时间知晓。”
夜渐深,万籁俱寂,唯有太子宫内的灯火依旧明亮。宁诗涵与宁宇宸在这灯火下,继续商讨着应对之策。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