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尘世俗人

在餐馆打工,看起来是粗活,实则粗中有细——收纳的学问,打包的技巧,盖餐的窍门等等。看别人做得得心应手易如反掌,亲自动手方知个中艰辛。

虽说是在油腻腻的工作环境里干活,每个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干着烂熟于心工作时却有种说不出的优雅。一系列的流程是那么顺畅,像是大型机械加工厂互相咬合着的齿轮,牵一发而动全身。

前台接单后将一式三份的单子挂到斜后方的操作台架上,负责油锅的师傅看单着手准备需要炸的东西。不忙的时候,炒菜的师傅会上来瞥一眼再退回去,备好相应的菜品和餐盒。站在操作台旁负责打包的人则眼睛盯着单子,手上准备酱料并选择大小合适的牛皮纸袋。

大约等个10分钟,最上面的单子会被转移到里面的操作台架上,师傅便开始炒菜。不忙的时候我喜欢往后面跑,在烟雾缭绕中看他们在油星四溅的灶台旁游刃有余地挥舞着铲子,听油水相遇发出的滋啦滋啦的声音。

师傅们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他们有着相似的习惯和小动作:在快出锅的时候踮起右脚,左手端着锅把儿一个转身,右手在锅里舀满满一勺菜倒在背后操作台上早已摆好的餐盒中。重复上面动作一次后,用勺把锅里残留的菜品刮落;再在锅沿儿上磕打两下,使黏在勺中的菜品落回锅中。稳稳地添上最后那一点儿菜,不多不少,刚刚好一盒。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娴熟自在,看得人痛快。

这时包餐工从前面走过来将半成品端走,在返回包餐操作台的途中根据不同菜品的要求洒上不同的佐料,然后选择适宜的盖子将成品盖好放入牛皮纸袋中,等待下一道菜的到来。

如此反复,直到菜品齐全。

包餐工用装订器封袋后,伸手够下头顶上剩余的两张点餐单,一手把浮上的那张剁在钉架里,一手将□□在牛皮纸边缘比好,咔哒一声,装订完毕。最后给纸袋穿上一层 “塑料衣”,再扔一张菜单到里面,完美。

整个机制井然有序,每个人都像是八音盒里上了发条的机器人,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精巧却不免枯燥。

后厨的师傅不会讲英文。对他们而言,说英语是奢侈品而非必需品——在店里工作,三餐不愁还能养家糊口,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不明白“□□”为什么在正文显示不出来,心塞……

这一章的题外话说点儿题内话:

这一章其实最开始起的名字是“俗世奇人”,但是后来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实在没法儿和冯老的相提并论,况且我写的也确实是稀松平常的事,没什么稀奇的。

不管怎么说还是受到了启发,索性叫了“尘世俗人”,也算是向冯老致敬了。

话说当年真是被《俗世奇人》迷得不行,太喜欢其中的人物和京味儿了,那时候真是为那种近乎白话的语言风格拍手叫绝。看了之后欲罢不能,恨不能掘地三尺,找出来第二部。

哈哈,我就是这样,看了什么精彩的书也好电影也好,非得要集齐七颗龙珠召唤神龙,好像那样才过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尘世俗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