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盯着手机屏幕上那些越来越不靠谱的提议,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这些网友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巴不得他立刻上演一出车.震。
但如果真的这么简单,他也就没有这么发愁了,像沈北岛这种又帅又多金的男人,身边盯上他的肯定不会少。
他越想心里越没底,莫名的心跳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燥热不安。
他推开车门,打算下车透透气。
“我只是去参观一下博物馆,可不是为了看他。”
也许是太着急,也许是心思全在某个男人身上,他关门的动作快了些,他才意识到车钥匙没在自己手里。
“坏了!”
林逸扒在车窗上,看着那串钥匙“躺”在副驾驶座上,仿佛在嘲笑他是个恋爱脑。
他懊恼地拍了拍自己的额头,下一秒,一个念头突然闪过脑海。
车被锁了,开不成了。
但这不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吗?
如果沈北岛工作结束后,因为车被锁不能直接送他回家,那他们岂不是可以待得时间更久一点!
林逸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得意得像是一只刚修炼飞升的小兔子。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沈北岛的电话。
“车里太闷了,我也想去博物馆参观一下,你在哪里?”
此时,沈北岛正准备开始工作,小声对服务志愿者说:“稍等我一分钟,麻烦把我学生叫来一下。”
他故意遮挡了手机听筒,等志愿者小跑过去跟李锐打招呼的时候,他才对电话那头的人说:“我在F区,你可能要问一下工作人员,场馆有点大。”“
“好,那我去不会影响你工作吧?”
电话那头的沈北岛似乎轻笑了一下:“不会,不过你可能要站在旅游团最后了,今天来访的有八十多人。”
“没事!我长得高,最适合站在后面。”林逸回答里还带着点小得意。
“嗯。”沈北岛的声音里温柔,随即挂断了电话。
就在沈北岛结束通话的瞬间,穿着志愿者服装的李锐走过来:“沈老师,您找我?”
“嗯,”沈北岛语气平静地交代道,“上面领导说A区那边需要志愿者引导,你过去帮帮忙。”
李锐有些疑惑地眨了眨眼:“A区?那边是现代艺术馆,这个时间点应该没什么人才对……”
“可能是有重要人物过来参观,你去看看情况,确保万无一失。”沈北岛说。
虽然他心里不太情愿,但李锐还是点了点头:“好的,我这就去。”
现在正是游客来访的高峰期,A区又在隔壁那一栋,他只好转身走向员工通道,心里疑惑地嘀咕:“A区能有什么重要人物。”
这一切的安排,恰好让李锐完美错过来F区的林逸。
当林逸找到F区时,沈北岛正站在一个展示柜前,用流利的德语向围观的游客们讲解。
他面前是一件通透璀璨的水晶杯,在博物馆特意调暗的灯光下,散发着莹润透亮的光泽。
林逸的目光从水晶杯缓慢的滑向沈北岛。
他那身丝绒西装上的金丝细线泛着微妙的光泽,与历经千年沧桑的文物奇异地交融在一起,仿佛将千年文明折射在他周身,整个人化作了一件流动的、温润的传世珍品。
他的声音透过耳边的麦克风传来,低沉而清晰,带着学者特有的从容:
“Vor uns liegt der Kriegerische Kristallbecher – ein nationales Kulturdenkmal der ersten Klasse und zugleich das Schatzstück des Jiangzhou-Museums......”
(在我们面前的是“战国水晶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江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90年在半山石塘出土,是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
林逸完全听不懂那些复杂的德语词汇,他的全部注意力都被沈北岛开合的唇形吸引了。
那薄厚适中的唇瓣在说话时微微翕动,在灯光下泛着健康的红润色泽……
林逸:叭叭啥呢,嘴唇好性感。
他痴痴地站在原地,直到大部队跟随着沈北岛移步到下一个展品前,他还沉浸在刚才的神颜中。
回过神来,林逸看向展示柜里那件晶莹剔透的水晶杯,突然想起了沈北岛在车上说过的话:“后座冰箱里有红酒,可以尝尝……”
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如果他们此刻是在车上,喝着那瓶红酒,在微醺的氛围里,借着酒意,是不是可以……吻上那双看起来就很适合接吻的唇?
这个想法让林逸猛地打了个冷战。
他环顾四周,发现原本拥挤的人群已经散去大半,只有零星几个游客还留在原地。
“不妙,真是不太妙啊!”
林逸止住思绪,发现他好像真的对沈北岛产生了痴迷,这种强烈的吸引和渴望,超出了他以往任何一段随性的关系。
林逸告诉自己,要想在一段感情中占据主导权,前提就是不能太过投入,不能太喜欢对方......
他强迫自己转身,打算去休息区冷静一下,再思考怎么做。
然而,他的脚步刚迈出去一步,又不争气地迈了回来。
要不是沈北岛的声音太好听,我才不会听他啰嗦这些。
先批判一句,然后快步跟上了已经走远的队伍。
此时,沈北岛正站在一对精致的银鞋展柜前,切换成了中文,为几位散客讲解:
“这是南宋铭文银鞋,1974年出土……每只鞋由三块银片焊接而成,鞋头微微上翘,鞋底錾刻着精美的线纹以及一个古代女子的名字。
据考证,这很可能是墓主原配夫人的名字,将爱人的名字刻在随葬的银鞋上,表达了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人群,恰好落在刚刚挤进来的林逸身上。
沈北岛的唇角弯了一下,随即侧身,用德语为外国游客重复讲解:
“Der silberne Schuh mit Inschrift aus der Südlichen Song-Dynastie wurde 1974……”
他刚说完,一位德国游客就饶有兴致地提问:“请问,那个时代是一夫一妻制吗?”
沈北岛从容回答:“南宋时期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那这还能算是爱情吗,沈先生?”提问者带着善意地调侃,引得周围几个人也笑了起来。
沈北岛的神色依旧温和,声音清晰道:“Ich halte es für unangebracht, die Wahrhaftigkeit der Liebe an der Menge“ zu messen......”
“我认为,不该以「数量」去衡量爱情的真挚,或许他在遇到真爱之前,曾经历过许多人,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寻找爱的历程。”
他微微侧身,目光不经意间掠过林逸的方向,将接下来的话特意用中文说出:
“我想,「爱情」这件事,与经验多少无关,在遇到真爱之前,那只是你寻找爱的权利和自由,而非定义真爱的标准,也不参与最终决定。”
说完,他才用德语解释了这样一段话:Die Liebe fragt nicht nach der Herkunft. Alles Vergangene ist nur ein Prozess, und nur er ist die Antwort.
(爱不问来时路,所有过往皆是过程,唯有他是答案)
德国游客们听完若有所思的点头......
站在人群中的林逸,却因为这番话陷入了沉思,沈北岛的话轻轻打开了他心中某个一直紧锁的角落。
他不停地更换男朋友,其实只是为了某个自私的想法……
半个小时后,讲解暂告一段落。
沈北岛走向独自坐在休息区长椅上的林逸,递过去一瓶矿泉水:“在想什么?我看你一直在发呆。”
林逸猛地回过神,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切换回平日里明媚的笑脸:“没什么!就是觉得你好厉害。”
他接过水,眼睛亮亮的:“你讲德语好流畅,跟电视里的广播员一样标准。”
沈北岛在他身边坐下,拧开自己那瓶水喝了一口,语气平常地说:“我父母常年在德国生活,我十五岁之前也是在德国读书的,所以德语对我来说不算难。”
“那你……现在是自己住吗?”
话一出口,林逸就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
这问题也太**、太迫不及待了吧!
然而沈北岛并没有表现出不悦,他很自然地回答:“嗯,我住的小区就在学校附近,中午和晚上我都会回家做饭,顺便运动。”
“你还会做饭?”林逸有些惊讶。
“外卖不太健康。”沈北岛侧头看他,“如果你哪天有空,可以去我家,我给你做……”
“就今天吧!”林逸几乎是抢着回答,说完他自己都傻了。
“嗯?”沈北岛显然也没料到他会答应得这么爽快,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林逸竟然这么轻易就答应去家里?这算是……好事吗?
看到沈北岛略显诧异的表情,林逸立马又说:“是不是有点打扰你了?”
他垂下眼,手指不安地抠着矿泉水瓶的标签。
哪有人第一次约会就去未来男朋友家里的,这也太着急了!
“不……”沈北岛刚想说“不打扰”。
“那个……还有一件事!”林逸却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急忙打断了他,“我不小心把你的车钥匙锁在车里了。”
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不敢看沈北岛的眼睛,“我刚才查了一下,可以拨打道路救援电话……费用我来付。”
沈北岛看着他这副欲盖弥彰的模样,又想起他刚才急切地想去自己家,瞬间明白了。
小孩好像是在故意制造机会,想和他多待一会儿。
这个认知让沈北岛的心软了一下。
看了一眼手机,自动退出了可以线上解锁汽车的「Mercedes me」APP。
林逸主动拨通了救援电话,低着头,递给了他。
沈北岛配合地接过电话:“嗯……是……没有备用钥匙,沈北岛,身份证号是……嗯,好的。”
沈北岛面无表情地把手机还给他,“联系好了,救援车大概要一个小时才能到。”
“一个小时啊……”林逸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只是单纯地陈述,而不是窃喜。
“时间有点久,那我们去外面逛逛吧?我看旁边有个公园,好像还不错。”
沈北岛看着他眼中掩饰不住的期待,点了点头,声音温和道:“好。”
文中文物参考(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错误请指正,鞠躬)
1:战国水晶杯:国家一级文物,杭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1990 年杭州半山石塘战国 1 号墓出土,是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其器口微敞,平唇,杯壁斜直,底圆,圈足外撇,整体呈喇叭状,略带淡琥珀色,2002 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2:南宋 “罗双双” 铭文银鞋:1974 年出土于南宋咸淳十年史绳祖墓。银鞋每只由三块银片焊接而成,鞋头翘,口沿錾忍冬纹,鞋面錾宝相花,鞋底錾刻线纹及双钩 “罗双双” 字样。据研究,“罗双双” 大概率是史绳祖的原配夫人,史绳祖将其名刻于银鞋上陪葬,反映了对前妻的深深思念。
此文背景多与杭州有关,但只是借鉴参考,现实向题材大多来源于现实很难凭空编造,希望读者宝贝们理解。
没有特意标明地点、位置、风俗文化等等,全文都是虚拟地点,仅是作者个人创作,与城市无关。
因为作者没有学过德语,翻译来源于网络,如有错误感谢指正(锅盖顶头.jpg)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