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女性就业歧视案爆发,双A的协同破局

《女性权益保障条例》立法通过的第二天,君澜接到一起新的求助——瀚海河市最大的电子厂在招聘中明确标注“只招男性”,有女大学生带着简历应聘,被保安直接赶出门,还放话“女人干活不如男人,来了也是浪费工位”。她立刻带着实习生去电子厂暗访,录下了人事部经理“女性要生孩子休产假,我们不养闲人”的嚣张言论,还发现工厂存在“男性员工薪资比女性高20%”的隐性歧视。

报道发出去的当天,电子厂就发声明“否认歧视,是招聘信息表述失误”,还动用关系让部分媒体撤稿。君澜没慌,一边联系省妇联寻求支持,一边整理“电子厂历年性别薪资差”的数据,准备做深度报道。而此时的沈砚之,正在主持“优化营商环境”会议,会上有企业代表提到“电子厂是纳税大户,建议政府不要过度干预企业招聘”,他直接反驳:“企业纳税不能成为歧视员工的借口,《女性权益保障条例》刚通过,就有企业顶风作案,必须严肃处理。”

散会后,沈砚之让市人社局牵头,联合妇联、市场监管局成立专项调查组,进驻电子厂核查。他没联系君澜,却在调查组的工作方案里,特意加入“允许媒体全程监督”的条款——他知道,君澜需要这个“监督权”来做深度报道,也知道只有媒体和政府联动,才能让歧视问题彻底曝光,避免后续企业效仿。

君澜收到调查组“允许监督”的通知时,正在整理女大学生的应聘记录。她立刻带着相机去了电子厂,正好遇到沈砚之也在。他正在和调查组负责人交代“要重点核查薪资台账和招聘记录”,看到君澜,只点了点头,继续部署工作。君澜也没打扰,专注地拍摄调查组核查的过程,录下电子厂负责人“承认隐性歧视”的录音。

当天下午,君澜的深度报道《电子厂性别歧视调查:招聘拒女性,薪资差20%》和人社局的“电子厂涉嫌就业歧视,罚款50万元”通报同时发布,引发全网热议。省妇联借此机会,在瀚海河市召开“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座谈会,邀请君澜做主题发言,沈砚之作为市政府代表出席。

会上,君澜结合采访案例,提出“建立企业性别平等认证制度”的建议;沈砚之则当场表态,市政府会将“性别平等认证”纳入企业评优、税收优惠的考核指标,从政策层面推动性别平等。两人一从媒体监督角度,一从政策制定角度,一唱一和,把女性就业保障的话题推向了新高度。

散会后,两人并肩走出会场。“你的建议很好,我已经让法制办研究‘性别平等认证’的具体细则了。”沈砚之说。“你的政策支持也及时,不然光靠报道,很难让企业真正整改。”君澜回应。夕阳落在两人身上,影子拉得很长,没有暧昧的话语,只有对“把事做好”的默契——这才是双A的相处模式,彼此欣赏,彼此成就,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又在需要时,成为对方最有力的支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