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田峻很意外的是,田峻竟然是在一片水稻田中见到了沮授。jiujiuzuowen
汉代的冀州,主要种粟为主,水稻也开始小面积推广。
此时正值春播,田野中一片忙忙碌碌的景像。
沮授并没有下田劳作,而是站在田埂边看着下下人们劳作。
……
“小侯爷亦知农事之重要否?”
双方见礼之后,沮授随口问田峻道。
田峻道:“夫天下之治理,无农不稳,无兵不安,无商不活,无工不富,无才不兴。田某虽愚,亦知农事乃国之首要根本,百姓无粮,则天下必乱!”
沮授和田丰都是一惊,没想到田峻会说出这番话来。
沮授道:“侯爷之言,虽廖廖数句,却道尽治理天下之根本。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今这天下……唉!”
沮授长叹一声,欲言又止。
田峻从沮授的神态中看出了沮授心中的无奈和失落。
难道……沮授看到了天下将乱?
田峻试探着问沮授道:“沮伯父可知当今天下之隐患?”
沮授闻言,没有立即回答,只是非常认真,甚至有些惊讶地打量着田峻,似乎要重新认识这个少年一样。
从田峻的身上,沮授能感受到的不止是英武之气,而是比寻常少年多了一份属于成年人的稳重和睿智!
“侯爷且试言之。”沮授又把皮球踢回了田峻。
不知不觉中,沮授已不再叫田峻为“小侯爷”,而是改口成了“侯爷”。
田峻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蹲下身来,在新翻的泥地上捡起一块结成一块的泥巴。然后,将这一块坚硬的泥巴塞到沮授手里。
沮授诧异地伸手接过泥块。
仔细地打量了半天,也不明白有什么玄机。抬头看了看一脸严肃的田峻,似乎又不是开玩笑。
旁边的田丰见状,从沮授手里接过泥块,看了半天,也没有发现泥块中有金子之类的奇怪的东西……
“这……这就是一块普通的泥块啊,有何不妥?”田丰诧异地问道。
田峻道:“我想说的不是这个泥块,而是这个天下。”
“天下和这块泥巴有什么关系?”田丰愈发不解。
“有的!”
田峻非常认真地说道:“结块的泥巴多了,禾苗就长得不好,泥巴大面积的结块,禾苗也就没了生机!”
沮授有些震惊地看着田峻,又与同样震惊的田丰对视了一眼,才迟疑地说道:“侯爷不妨直言。”
田峻对沮授和田丰的表情洞若观火,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田丰和沮授已经看出了这天下将乱!
田峻不敢在这个时候对任何人暴露自己的野心。
现在还是公元178年,离黄巾之乱还有将五年多时间,所以,田峻只能试探。
通过刚才的试探,田峻大致摸清了田、沮两人的想法。这才叹了口气,满脸凝重地开口说道:“天下之患,亦在于“结块”二字。不过,结块的不是泥巴,而是“世家”!”
沮授大惊,低声喝道:“人多口杂!侯爷慎言!”
然后,沮授让周围随从全都退下,才对田峻道:“现在只有我们三人,侯爷不妨直言。”
田峻点了点头道:“当今的社会,首先是一个由豪强世家组成的“结块社会”。这些世家大族互相联姻,盘根错节,兼并土地和人口,使得“结块”现象越来越严重,其直接导致的后果有三点:
其一,国家财税越来越恶化,无力养军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的官员奉禄。
其二,结块的豪族势力庞大,便会削弱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朝廷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则天下难安。
其三,百姓没有土地,没有粮食,除了饿死,就只能造反。
遇上风调雨顺的年景,百姓或许还能勉强求活,若是……若是遇上大的旱灾、蝗灾,百姓会何处何从?”
田丰和沮授闻言,都震惊无言。
他们之前虽然也看出了一些问题,却从没有田峻这么清晰的想法,也从没有意识到问题会如此严重!
虽然两人也都是世家,但是,天下兴亡,孰重孰轻,两人还是分得清的。
何况一旦天下大乱,世家未必就能讨到什么好处!
家国天下,何处何从……?
看着茫然发呆的田丰和沮授二人,田峻没有再说话。
沉默了半晌,田峻突然出手!
一把从田丰手中夺过那块大泥巴,高高举起,狠狠地砸在田埂上,又用脚踩上去,使劲地碾了几下,将泥块碾成粉末!
然后,才对沮授和田丰笑了笑道:“时间不早了,该启程了。”
沮授和田丰似乎什么都没听到,都怔怔地看着被碾成了粉末的泥块……
良久,田丰走上前去,撕下一块衣袍,将那一堆泥土粉末细心地包了起来,揣在怀中,然后拉着沮授的手,沉声说道:“走吧,去辽东!”
沮授也紧紧地拉着田丰的手,坚定地说道:“好吧,去辽东!”
此刻,两人虽然身还在冀州,心却到了辽东。
因为,在辽东,那里将是一片新的天地:世家很少很弱;朝廷皇权很远;幅原辽阔,土地肥沃。
只要有一支强军做为百姓的蕃篱,就可以去建设一个他们想像中的社会,然后,以此为蓝本,来推动大汉朝廷的改革!来改变这个充满危机的社会!
……
此时此刻,这两人还是有些忠于朝廷的,还是对复兴大汉充满幻想的。
田峻摇了摇头,田峻心里清楚历史的走势,可田峻现在还不能说。
其实,事情又哪里会像沮授和田丰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世家“结块”是天下祸乱的根源,可是,导致世家“结块”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是文化知识的垄断!
世家对文化的垄断,又导致了官员选拔只能找士族世家。从而士族越有文化,就越有权利,越有权利就越有文化。
世家因垄断了文化而累世做官,累世做官的结果是财富(田产)和人脉(门生故吏)的积累量越来越庞大,从而使整个社会变成了世家豪族组成的“结块社会”。
那么,再多问一句:导致文化知识被垄断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成本太高!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落后,导致学习文化的成本高昂,只有少数富贵人家才能学习文化,这就造成了世家对文化的垄断。
所以,在当前情况下,这个“结块”问题是无解的!
……
历史上是谁打破了社会的结块?
是隋朝,是隋文帝杨坚的科举制度,造纸和刷术发展得比较好了之后,再用科举制度打破世家对官吏的垄断,社会的“结块”现象才稍有好转,才有后来的唐宋盛世。
……
这些想法,田峻只能放在心里,以后再慢慢推进。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现在,还不是谈那么多的时侯。
三个人都没有说话,默默地走在田垄间,彼此想着自己的心事。
……
午后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很舒服,空气中传来新翻的泥土气息。
孩子们穿着沾满了泥浆的衣服,在新翻的水田里抓小鱼,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快的叫声。几个老农驱使着耕牛,正在忙碌地翻地。
突然,田峻停了下来,对着正在翻地的老农施了一礼道:“这位老丈,能不能让我来试试?”
“这是我们这些下人干的粗活,公子哪里能干?”老农有些惶恐地说道。
田峻笑了笑,脱了长衫,卷起裤管便下了水田。
从老农手中接过犁架,又夺了赶牛的棍子,“啪”地一声抽在牛屁股上,在所有人震惊的目光中,熟练地耕起地来……
前世的田峻,本名就叫王耕,一听这土得掉渣的名字,就不是什么“城里人”。
王耕的母亲,就是在耕田的时节,把孩子生在了田垄里,才给孩子取了王耕这个名字。
那是改革开放前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农民很苦很苦……
王耕从小干农活,一直到考上大学,寒暑假还得在地里干活,所以,田峻对于耕种之事,不仅熟悉,而是精湛!
驱着耕牛在田里翻了一圈地之后,田峻将犁架交给老农,又走向了另一位正在播种的老农。
这是一位年岁很大的老爷子,看到田峻走来,立即放下手里的竹篓,对田峻施了一礼道:“这位公子有何吩咐?”
田峻看了看篓里的稻种,又看了看秧田,开口问道:“稻种下田之前,不浸种发芽吗?”
老农摇了摇头道:“浸种是啥意思?”
“呃……”田峻愣了一下,又问道:“老伯可不可以给晚辈讲一下种稻的过程?”
老农闻言,恭敬地道:“先是整一块秧地,然后撒上谷子,待谷子长成三寸秧苗,分而栽之。”
田峻又向道:“分栽之后,待秧苗长高一尺有余,会不会排水烤田?”
老农皱了皱眉道:“公子所言,草民从未听说过。”
田峻又问道:“亩产如何?”
老农道:“盛年可达两石半,寻常年间,只在两石。”
在汉代,一石约2995kg,两石是599kg,若按平25石计算,亩产才749公斤!
这与田峻前世了解到的大致相当。根源前世的一些记忆资料,汉朝水稻亩产是63kg,魏晋是90kg,唐朝亩产138kg,宋朝亩产225公斤;明朝亩产333公斤,
而到了田峻所在的时代,普通稻亩产达到400~500公斤,杂交稻亩产800~1000公斤。
……
“候爷,你这掌犁之术又是如何学到的?”沮授很是奇怪。
田峻笑了笑道:“本侯幼时贪玩,故习得此道。”
田丰眉头一皱,不解地向道:“侯爷重任在身,却在此耽误半天时,是何道理?”
田峻笑了笑道:“若我有办法将水稻产量增加一倍,变成亩产四石(120公斤)呢?”
正在跳转到汉末孤峰 第34章 沮授田间论国事绿色阅读 - 汉末孤峰 看书神 - 看书神小说阅读网 ...,如果没有自动跳转请点击[跳转]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