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将陈松带回驿舍。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庭院中放着四具尸体,都用白布蒙着。旅客们都已经惊醒了,在一楼的厅堂里或站或坐。那驿舍的长官正对旅客们讲解经过,急得满脸虚汗,见剑客抱着陈松进来,忙叫人给陈松热汤来,又有人给她披上一件外袍。
陈松看见庭外白布下露出一只胳膊,正是英妈妈的,不由发起怔来,任由别人摆布。昨日遇见的阿布也被家人带下来,身边环绕着数名魁梧的披甲武士,坐在兄长身边,频频地望她。
剑客问道:“舍长,捉到了吗?”那舍长一脸苦相,说道:“未曾,两个贼子都有马。风雪又大,进得林地里,不出片刻就踪迹全无了。”
他见陈松一双眼睛看向他,又叹气道:“我手下这三五个人,就是流民多了,也只敢紧闭门户,怕他们聚众冲击。就算是能聚齐这驿舍里所有的武士,要散出去寻找流寇,又从哪里寻起!”
剑客问道:“死者都是何人?”
舍长说道:“两位护卫,两名家仆,都是韩女郎一行中人,还伤了一名杂役。”
剑客道:“怎么都是她家中的人?”
舍长说:“韩女郎两间屋子里的行囊,全被一扫而空。恐怕是他们一行人少,途中便被歹人盯上了。”
说到这里,又看一眼陈松,道:“韩家女郎也没有寻到。”
剑客讶然道:“她能到哪里去?”
“正是这么说!”舍长道,“我们追赶贼人时,也没见他们掳走了人。回来清点人数,才知道她不见了。附近寻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但若是逃跑时走失了,也不该这么远呀!”
陈松见他们说到三姐,便想把自己知道的线索告知他们,几次要开口,只发出沙哑的气声,还使得肺腑灼痛不已。剑客与舍长说话,并未察觉,倒是一旁有人提醒道:“这小女儿有话要说。”
是一位满面病容的中年男子,身边也站着若干武士。陈松看见他身边坐着一个身量瘦长的男孩,才想起昨日见过。
那男孩神态颇为拘谨,见陈松看他,转眼看向一边去了。
剑客低头见了,问道:“你能写字吗?”
舍长苦笑道:“这孩子不过六七岁,可识字吗?”
剑客脸上有一丝笑意,转瞬即逝,轻声道:“韩家的孩子,不论男女,拿得起笔时便开始学书了。”
他不说时,陈松没想到这点。她看那驿舍的牌匾,与现代文字差异颇大,就算是会写,也是错漏百出。但此时情急,也顾不得许多了。她身边有半盏放凉的温水,用手指一蘸,在深色木几上写道:“贼未来时,姊已不在房中”。
她写到这些文字,隐隐觉得有另一种古体写法浮现,仿佛心中不知,手上却仍记得。于是跟随直觉下笔。前几个字尚且生涩,写到后半句时,已经颇为流畅。她几个字写完,俱是方正的隶字。众人俯身看过来,也没有疑惑神色。看来韩家的女儿,的确是小小年纪就会书写了。
舍长奇道:“她不在屋中,去了哪里?”
陈松摇摇头,又蘸水写道:“圈中有马,可有回信”。
她记得昨夜逃亡时,从二楼掉进了后院,看见马厩前有若干马匹。之前三姐要马去送信。如果马已经回来,或许三姐是接到信才离开的。
她原本想写厩字,但这个字的写法居然想不起来,落笔也毫无记忆,写到一半,只好换了一个。大约不仅她是半个文盲,原本的韩小妹也不会这个字。
舍长见了道:“亥时之前便回来了。原本不是急件,是不走夜路的。但因为韩家女郎拜托了,特别吩咐信使回来。”
于是唤来一个信使,问道:“可把回信给了韩家女郎?”
那信使面色疲惫,看上去一宿未眠,说道:“没有回信,属下已报与韩女郎知道了。”
“没有回信?她可说了什么?”
信使道:“不曾,她仿佛在意料之中。”
剑客问道:“收信的是何人?”
信使垂首行礼道:“是本郡齐郡丞。属下交与府衙外,不久便传话说没有回信,可以回去复命了。”
厅中一人道:“是齐东山的子侄吗?我等前日途径梁城,听说东山先生亲自守在彤岭,甚是佩服。”
舍长叹道:“他老人家若不在,本郡出逃的百姓恐怕还少些。”
他这话出口,自知失言,登时有些局促,赶忙转换话题,说道:“若是平常日子,韩女郎走失了,我把事情上报到郡里,可以令各乡亭派人寻找,郡县都留心查看……但是如今这时候,怕是组织不起人手。韩小娘子若有亲眷在附近,不如且去投奔。我在此处,平日为你留意。若是你姐姐寻来,便把你的去向告诉于她。”
他虽然这么说,陈松看他神色,知道他是觉得不但三姐必定不会回来,他自己能否得免也是未知数。她一路听到这里,心里也明白了,此时局势非常混乱,人人自顾不暇。没人能耗费精力寻找一个消失的女郎了。
她想到那路边的女尸,心里一阵发冷,想到:不到一日之前,三姐还是座中讨论礼仪的人,难道此时,她已经在道旁的雪沟里了吗?
又想到:今日之后,我又落到哪里去呢?
阿布忽地说道:“韩妹妹要是无处可去,可以与我们一道走,去我家住一阵。”
她说完便拉扯兄长衣襟,眼中满是恳求之意。那兄长脸上有一丝无奈,转而也对陈松正色说道:“阿布虽然不懂事,但是情意都发自真心。小娘子若与我们同去,家中上下一定当你是自家姐妹,尽力照顾。”
一旁有人轻咳一声,是先前那位病容男子,说道:“我看这位小娘子身体虚弱,两位要去漠北,恐怕她受不了一路的严寒。”
他说话时语气平淡,但机锋暗藏。阿布兄妹都露出诧异之色。那兄长尚没有答话,阿布已张口就问道:“你怎知道我们要往哪里去?”
那人并不回答。又对陈松道:“我姓徐,在涌泉郡的彭将军帐下做事。彭将军在郁州时是你祖父的学生,必然会精心招待你。你不如与我们一同南下,未来打听到家人的消息,再与他们联系。”
两人看陈松年纪小,都讲得十分浅显,却并不轻慢。陈松不料这些旅客不过一面之缘,却都愿意庇护她,心里既诧异又感动。可听这些人说话,似乎都认为三姐已经遇害了。
她一夜惊魂,已经知道身处乱世,生死只在转瞬之间。但要立刻接受三姐已经死了,开始另谋出路,还是颇为艰难。
何况此事颇有蹊跷。
以她的想法,既然三姐的信件是送到梁城。不如去梁城问问。但她也知道,这时候人出行不便,只是去前方问个讯,来回就是两天的时间。能带着她一路离开已经是高风亮节,怎么可能带她去找人呢?
她神思郁结,坐在原地发呆。众人见她为难,也不催她。过了片刻,那剑客忽然道:“你若是不愿就此南下,我便带你去梁城。”
他又道:“韩女郎信中或许有透露去向。我与齐郡丞有旧,到了梁城,便去询问他是否知道。若是有了线索,也可请他派人帮你寻找。这不过是几日间的事。待找不到时,我便再带你联系别的亲眷。”
他说得很有条理,舍长却道:“参军这话说得不明白。”
他面色犹豫,片刻才继续说道:“参军来我驿舍时,用的是连守义的令牌,说的是向西南,怎么又去梁城?何况,韩家要找亲眷,恐怕不是容易的事,又要如何联系上?不如让徐先生带她南下的好。”
他说得十分委婉,陈松听了个大概:他觉得剑客所言并不可信,多半是哄孩子的,若不是当面不好直说,可能还要说他是想拐骗小孩。
但陈松觉得这剑客十分亲切,没有加害她的意思。
剑客说道:“我是个闲散人,为连将军搜集南北消息,并无时限。虽说不会照顾孩子,但梁城大半日便到,到时便可请齐家安排人照料,并不为难。”
他说到此处,看见陈松目光灼灼望来,不由一笑。那徐先生见了,知道陈松心意,缓缓道:“韩家女儿往何处去,本来该由她自己决断。但恐怕她年纪幼小,不能分辨好坏,我等既然看见了,不得不替她参详……古往今来的义士当然有,为不相识的妇孺枉费心力,毕竟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足下若与韩家有什么渊源,不妨在此说出,也让我等放心。”
剑客叹道:“倒也不是什么隐秘,只是说来有些难堪。”
他伸手从剑穗上解下一件东西,继续说道:
“在下少年时十分顽劣,不爱读书,只愿意舞刀弄剑。偏偏家中规矩严厉得很,我与父亲日日争吵,十六岁上便从家中逃走了……”
他弯下腰,把那东西递到陈松面前,是一个墨玉坠子,精致非常,闪着流光。陈松觉得非常眼熟。她看了一刻,醒悟过来,掏出脖子上三姐给她的挂坠。
只见两个坠子并在一起,明显是出自同源,都雕着叶子,不过一枚细长,一枚是分叉的羽毛形状。陈松翻过来看,羽状叶子背面刻着一个“芷”字。她抬头看这剑客,才看出他眉目间与三姐确实有几分相似。
众人见了,都十分惊奇。徐先生饶有兴趣,问道:“早年听说郁州先生有一幼子,生来与神仙有缘,入山学道去了,莫不是足下吗?”
剑客苦笑道:“别的不知,若说到不成器的浪荡子,怕就是本人。”
他又道:“阿柳是我二兄的长女,昨日里便看她眼熟。但我一走十余年,怎么好自称长辈,觉得不便相认。原本就想一同北上,暗中照顾。不料出了这样的事。”
徐先生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一行人一路向南,从芜县至灵川。韩参军若是不嫌弃,从梁城出来,十日之内,还赶得上与我们同路。”
陈松听了,知道他还是不太放心,所以告知路线。这样韩芷如果找不到可以寄托的人家,还可以赶上他们。
她心中感激,却见徐先生又侧过脸,对他身边的男孩说道:“韩家小女儿还没有剑高,危难中不愿抛弃亲友。古人说言传身教,怎么会是虚言呢?”
他这话说来,虽然是赞誉,但隐约有叹息之意。言罢振袖起身,对厅中众人洒然一揖,带着一行人离开了。
剑客既然坦白自己是韩家姐妹的长辈,其余人便不再多问。阿布依依不舍,见陈松的行李不见了,均给她两套暖和的衣物,还一并送了鞋履。两人作别后。这新鲜出炉的小叔问道:“你还有什么要带上的吗?”
陈松犹豫片刻,指了指楼上。
韩芷也不多问,带着陈松上楼。地面还没有清理,只见一排小巧的血色足印,一直引向卧房。屋内家具倒伏,血花四溅,触目惊心。
陈松忍着血腥味,在房间里看了一圈。她想找三姐留下的被涂掉的字条。不料连那些纸片也没有了。
那蒙面人为什么连写过的字条也要拿走?真的是为了劫财吗?
她心中困惑更甚,又隐隐生出恐惧。韩芷轻拍她肩,牵着她下楼去了。
两人路过庭中,雪片纷飞,看见几具尸体仍躺在远处。韩芷说道:“已经委托舍长为他们安葬了。”
陈松点点头,又回头去看道旁的沟渠。半日的大雪之后,那些隐约的黑影已经消失不见了。
韩芷看出她的心意,说道:“只怕葬不尽天下的可怜人。”
舍长已命人给三姐驾来的车套好了马,又派一人为他们驾车,到梁城后返回。韩芷谢过了他,把陈松领到车前,问道:“你排行第七,家里如何称呼?”
陈松还是不知道这韩七娘叫什么名字,她原本有些担忧被人发现。但一番生死过后,觉得不过都是小事,于是伸出手来,在积着一层薄雪的车辕上画了一个“松”字。
韩芷看了道:“我兄弟四人,都以芳草为名,却没有一个如父亲所愿,成为朝廷栋梁之才。孙辈出生时,他便以树木命名,并说道:大厦将倾,芳草易腐,吾愿汝等生为乔木。”
他说到这里,仿佛心中怅然,抬头向庭院中望去。
这庭中原本种着许多良木,但时至寒冬,四下飞白一片,百木都形态萧瑟,光光秃秃,并没有什么可观的。
唯有一株积雪的大树,枝干虬结,压下一支苍绿,与旁树疏为不同。
韩芷注目那枝干,说道:“可叹这老朽越发痴了,这是多么重的名字。”
陈松不明所以,仰头望他。韩芷笑了笑,伸手一捋她的额发,说道:“我还是叫你小七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雪上书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