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晏辞书房内那一场简短而意义深远的对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涟漪迅速扩散至榆钱巷那方温暖的小院。
明薇归来时,夜色已浓。百合正就着灯核对着书坊的账目,秀儿则在哄玥儿入睡。见明薇神色间带着一丝不同往日的凝重与决断,百合立刻放下算盘,秀儿也轻拍着玥儿,投来询问的目光。
“薇丫头,怎么了?顾大人那边情况不妙?”秀儿压低声音问道。
明薇坐下,将顾晏辞面临的江南困局,以及自己主动提出借助她们的力量进行暗中查探的想法,简明扼要地说了出来。
百合听完,杏眼圆睁,非但没有惧色,反而兴奋地一拍桌子:“好!早该如此!整天对着这些账本笔墨,骨头都快生锈了。这才是真正该做的大事!”她眼中闪烁着精明与冒险的光芒,“我这就修书给我爹在江南各大码头的总掌柜们!”
“百合,”明薇按住她急切的手,冷静地分析,“此事需极其谨慎。不能直言为顾大人查案,需找个合情合理的由头。”
百合眼珠一转,笑道:“这有何难?现成的借口!我就说,近来京城对江南特产需求大增,尤其是笔墨纸砚及新奇话本,但担心货源不稳或有人以次充好,故需他们暗中留意几家大供货商的背景、口碑,特别是……是否与当地官司讼狱有牵连,免得惹上麻烦,影响咱们‘薇风堂’的声誉和供货。这理由天衣无缝吧?”
明薇点头赞许:“这个由头极好,合乎商贾逻辑。重点打探这几方面:一,与顾永承发生争执的那位盐商之子的家族背景、平日为人、近来有无异常;二,案发画舫的底细,东家背景,当晚还有其他哪些人在场;三,当地官府对此案的态度,有哪些官员尤为积极。”
“明白!”百合立刻铺纸研墨,笔走龙蛇,用的皆是商贾间常见的密语和暗指,即便信件被截,也难窥其真正目的。
秀儿也凑过来:“我能做些什么?虽然我不像百合家底厚,但咱们书坊来往的学员家眷里,也有几位是江南来的,或许能旁敲侧击些风声?”
明薇沉吟道:“秀儿,你心思细,不妨在与那些江南籍的学员家眷闲话时,以‘听说江南出了桩大案,京城都传遍了’为引子,听听她们口中的版本,特别是对顾家公子和死者风评的民间说法。流言往往能反映部分真相,或是有人刻意引导的方向。”
“包在我身上!”秀儿郑重点头。
接下来的几日,榆钱巷小院表面依旧平静,烹茶煮香,校订书稿,但暗地里,一张无形的信息网已悄然撒向江南水乡。
江南,百合家绸缎庄后堂
总掌柜曹瑞收到京城大小姐的密信,不敢怠慢。他唤来两名机灵且绝对可靠的心腹伙计,低声吩咐:“大小姐有令,让你们去查个人……”他将要求一一说明,最后叮嘱,“记住,只带耳朵和眼睛,不准带嘴巴,打听来的消息,直接报于我,不准对任何外人提起半分。”
运河码头茶寮
一名伙计扮作等活的力夫,与码头上的老江湖闲扯:“听说了吗?城里那桩人命官司?啧啧,那个盐商的儿子,好像叫钱老三的,以前常来这边赊账吃酒,前阵子突然闹气起来了,听说在‘畅音阁’包场子呢!钱哪来的?”
另一名伙计则接近画舫上的杂役,借着帮忙搬货的机会套话:“那晚可真够乱的……除了那两位爷,舫上还有哪些贵人?哎,要是冲撞了哪个,我们东家以后这生意还做不做了……”
江宁府,某位与秀儿相熟的学员娘家
秀儿托人带来的“风物故事”征集信,成了女眷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一位夫人对自家妯娌感叹:“京城来的那位顾公子,怕是惹上大麻烦了。听说跋扈得很,当街行凶呢。还是我们家老爷说得对,子弟教育最是要紧……”而另一位娘家与盐商有些远亲的人则悄悄透露:“钱家那小子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赌债欠了一屁股,他爹都快不认他了,谁知怎么就死了,还死得这么‘是时候’……”
零碎的信息,如同溪流,从不同的方向,开始向几个关键点汇聚。
数日后,第一批加密的信件通过百合家的商队渠道,快马加鞭送抵京城百合手中。百合与明薇关起门来,仔细解读着那些用商业暗语写就的回报。
“薇丫头,有眉目了!”百合压低声音,难掩兴奋,“曹掌柜信里说,那个死的盐商之子钱老三,是出了名的赌徒加无赖,案发前确有人帮他还清了赌坊的巨额债务,来源不明。还有,出事的画舫‘锦瑟舫’,真正的东家与苏州通判的小舅子有关,而那通判,是李相门下那位致仕的周阁老的门生!”
明薇眸光锐利,快速将这些信息与秀儿那边反馈回来的“顾公子跋扈”、“钱老三死得是时候”等流言结合。她铺开纸笔,将这些线索清晰罗列:
一死者可疑:有被收买充当死士的重大嫌疑(债务莫名清偿)。
二案发地点可疑:画舫背景与李相势力关联紧密。
三办案官员可疑:主管官员有李相背景。
四舆论导向可疑:民间流言一边倒,似被引导。
虽然仍缺乏直接指认李相的铁证,但一个“构陷”的框架已经清晰地勾勒出来。这不再是顾永承单方面的“失手杀人”,而是一个针对顾家的、多方配合的阴谋。
明薇将这份梳理好的线索摘要,用最普通的纸张誊写,未落任何名款,然后寻了个顾晏辞来小院探望的时机,借着递茶的机会,悄然塞入他的手中。
顾晏辞微微一怔,触及她坚定而清澈的目光,立刻了然。他不动声色地将纸条收入袖中。
回到书房,他展开纸条,越看,眼神越是深沉锐利。明薇提供的这些线索,与他通过石坤的官方渠道艰难获取的零星信息完全吻合,甚至更为具体、更触及核心!她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通过民间网络,摸到了如此关键的脉络!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心头,是震惊,是感激,更是一种深刻的认同与慰藉。他不再是孤身一人在迷雾中摸索。
他提笔,给远在江南的石坤去了密信,指令变得更加明确和具有针对性:重点查证钱老三债务清偿的来源、画舫东家的真实背景及与周阁老的关系、以及办案通判近期的人员与财物往来。
有了明薇提供的方向,官方的调查终于可以摆脱盲目,直刺要害。
江南的暗流,因这两位京城女子的介入,开始加速涌动。而榆钱巷内,明薇与百合相视一笑,金兰之情,在共同应对风浪中愈发坚不可摧。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