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的集市在早上六点多就挺满了,他们在来之前耽误了时间,现在站在集市入口的时候已经上午八点。
这时间的人正多,周围看见他们这样装备的都拧着脖子看,怪稀罕的,毕竟现在很少有人推板车、赶黄牛来集市。
原先他们来的时候还说要占个好地方,这样卖石榴卖得快、价钱也高,能赚个小二百块钱,到时候捎一袋大米回去,还能剩下好多,能留着以后改善伙食。
但现在计划有变,集市上的好位置都被人占了,他们只能往犄角旮旯里钻,就是这样也不一定找得到位置。
老伯在前头喊了他们一声,正看见俩人从板车上跳下来。
“前面太挤……”楚明河说到一半,脸色很难看的顿了下,看了一眼赵行简。
他是腿麻了,后半程的路上赵行简一直圈着他,他不敢乱动,盘着腿坐了一路把两只脚压麻了。
赵行简在他旁边犹豫着,最后还是伸手过去想要扶一下,可楚明河没注意到,忍着那股针扎似的麻转身去抱他的石榴。
“前面太挤了,这车和牛进去也不太方便,”他把筐拖到自己跟前,“老伯在这边找个阴凉的地方待会儿吧。”
老伯往前看了看,确实进不去,喊了一声应下了。
楚明河拖着筐想把筐撤到地上,还没动手旁边赵行简就把筐拖到了他那边。
他顿了下,看赵行简要往起扛赶紧叫停,从里面把那一袋土豆和水都拿了出来,帮他减了些重量。
等他拿完,赵行简稍一用力就把筐架到了肩膀上。
老伯掉头赶着牛走了,他们两个往这里一站仍然吸引了很多目光,两个人往旁边靠了靠。
来的路上他们是没戴设备的,这会儿到了地方就要正式录制了,他拿出来帮赵行简别了一颗在领口,然后抬头看看他:“我开啦?”
赵行简低头看他:“开吧。”
墙根贴着的跟拍摄影师行踪还挺隐蔽,没引起很大的骚动。
因为赵行简扛着筐石榴,楚明河走在他架筐的那一侧帮忙护着,然后迅速挑着能让他们插空进去的摊位。
这十字路口附近的人流量大,再往里面走就不行了,楚明河在一众人里穿梭,最后看到个水果摊,而且摊子上还没石榴。
他帮赵行简开了条路,挤到卖水果大姐的摊子和卖饼干零食的摊子中间,先扶着筐让赵行简放下才转头看了看大姐。
大姐看着有点凶,正盯着他们呢。
楚明河把装土豆的袋子和水放进筐里才去交涉,赵行简被他留在这儿看石榴。
大姐的摊子长,楚明河过去说话他甚至听不清他们说的什么,但是看大姐的表情总觉得情况不太妙。
他正想过去看看,旁边来了个大姨,捡了几个石榴看了看觉着还不错。
“你这卖不卖啊?”
赵行简这才从楚明河身上移开视线,看大姨已经挑了两个又大又红的胖石榴出来。
“卖。”赵行简说,但他忘记节目组说的价格,当时只顾着注意楚明河了。
大姨看这卖石榴的长得俊,站的直挺挺的,怀疑道:“多少钱啊?”
赵行简顿了下,努力回想才想起来个数字。
“八块一个。”
“八块?”大姨惊了,“这一个石榴八块?按个儿卖啊?”
“是。”
赵行简说价格像开会时候给产品定价,大姨听着都感觉没还价的可能。
“你这什么石榴啊这么贵?还没水果店里的便宜。”
赵行简:“自己种的。”
“自己种的啊?”大姨语气缓和了点儿,又挑挑拣拣的看了看框里的石榴,“怎么种的啊种这么大个儿,甜不甜啊?”
“在自己家后院儿种的,”赵行简说,想了想他拖着出名额摘石榴又补充,“人工采摘。”
大姨奇怪的看他一眼,也没在意这点驴头不对马嘴的回答,“看着滴溜儿圆,个头儿也大…不甜我可给你送回来啊。”
送回来就送回来,无非是没挣到钱原路返回,再把一筐石榴分一分,录制节目结束前把这些消灭干净。
赵行简一口答应下来。
大姨只挑了三个卖相好的,这么贵的石榴也不敢多拿,主要是等着中秋上供用的,红彤彤的好看才是第一位。
“有袋儿没,给拿个袋儿装上。”
赵行简正转头看楚明河呢,他们还没交涉完,听到大姨说话才回:“没有。”
大姨都气笑了:“你这生意做得,没袋儿让人揣兜里走啊?”
赵行简这才回过神,看大姨手里还提着两袋菜,“我帮您拿着,您和菜装一块儿吧。”
大姨:“……”
赵行简强调:“现在提倡环保,塑料袋污染环境,这两个袋子够装了。”
大姨还没办法反驳,给了二十四块钱走了。
不过大姨没走远,去了那大姐摊子上挑水果了。
那时候楚明河正和大姐聊着他们这儿水果定价一般都是多少,见人来了自觉靠边让人先做生意。
大姨看中一盘香蕉,整盘的,也是漂亮得很,“这多少钱?”
“三块一斤。”
这一把香蕉能有四五斤重,大姐给放到电子秤上称了称:“十七。”
大姨“呦”一声,“比我买的仨石榴还便宜好几块,装上吧。”
楚明河一愣,下意识的先去看赵行简,一转头正对上赵行简看他的视线。
大姨的声音又传过来:“现在的年轻人都会赚钱,什么人工养殖,人工采摘的就把价儿提上去了,咱还不能不买,马上中秋了看他这儿卖石榴卖的最好看,也不知道打没打药,为了摆盘好看买也就买了。”
楚明河回神,看大姨袋子里的三个石榴,到嘴边的话一转,想问这几个多少钱的话被咽回去,说:“我们家的石榴没打药,也确实是人工采摘。”
这些肯定都是赵行简说的,虽然这个人工采摘有点离谱,估计没有哪个石榴是被竹竿儿打下来的,但两个人做生意就是要统一口径,他甚至都没办法去改赵行简定的价格了,不然一人买是这个价,另外一撮人买是那个价,那不得掘地三尺也得把他俩挖出来要个说法。
大姨听见他说话还愣了愣,转头看看这两个人,诧异道:“你俩一家的啊?”
楚明河笑笑:“是一家的,我们家石榴长得好,您找不着第二家。”
“我们总共也就这一小筐,卖完可没了。”
大姨带着点儿尴尬,笑两声跟着说:“是挺好,比店里的新鲜,还好看。”
大姐在一边儿磨蹭着找塑料袋,边装香蕉边看戏。
大姨转移刚才的话题缓解尴尬,笑着问:“你们哥俩不是本地人吧?”
楚明河摇头:“不是,您看人准。”
大姨这才乐了,而且这个比刚刚那个看着乖,像好人,话匣子也打开了。
“这好认,听你们说话没这边儿口音,你们哥俩这是卖石榴创业呢?”
【夫夫变哥俩】
【谁有赵总惨啊,大姨一句话媳妇儿没了公司也没了】
楚明河笑说:“没有,没园子,够不上创业。”
大姨连应了好几声,大姐才把香蕉递过去让人走了。
现在好了,也不用问价格了,和大姐套个近乎说一声在她旁边卖石榴就行。
不过大姐虽然看着凶但还是很善良,给他们腾了一小块地方出来,摆在自己摊子上卖。
这样更好,楚明河道了谢才转头喊赵行简:“哥,来这边。”
赵行简站在原地一时没法适应这称呼,过后脑子里第一时间想起来的也是楚明河喊过的为数不多的几声“老公”,两相对比才琢磨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来。
大姐眼神里逐渐露出一丝同情:“咋,你哥耳朵不好啊?”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