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七零知青(19)

当天下午就约了房东完成了交易,正所谓上面有人好办事,唐敬武给人打了个电话,赶在房管局下班前,就完成了房子的过户,甚至新房产证都顺利的拿到了手。

两套房子,二进的年前就能修整收拾出来,旁边一进的那个就要费事些,但又不急着住,所以年后再慢慢收拾也就是了。

郑汤歌:“那么大的两进院,你们就四个人住着不安全,给我留间房,我搬过去和你们一起住,多个人多份安全不是,我要住的地,修整上我肯定上心,你就放心吧。”

而唐胜元和孙长恒夫妻表示,他们偶尔也可以过去住,给房子增添安全,所以也要有他们的房间,修整他们也会看着的。

当然他们只是负责把控进度和监工,真正干活的事被唐敬武继续一事不烦二主的托给了小贾。

第二天,程再言想去北京的百货大楼和友谊商店去转转,给家里人买点礼物,却被郝刚死活给拦了下来。

自从见了妹夫眼睛都不带眨的就把一万三千块钱花出去后,他怎么还敢让他去逛百货大楼和友谊商店。

程再言看着拦在门口的郝刚,无奈道:“大哥,我把包房唐叔家,身上就带一百块钱,多了不带,来京市一趟,啥也不带回去,真说不过去。”

郝刚瞪着眼睛:“一百?你要给多少人买东西,用得着一百,最多五十,不,三十,你带三十,我就让你出门,否则免谈。”

程再言向看热闹的几人投去求助的眼神,可惜无人替他出头解围,无奈只能自己劝说。

“大哥,一百块钱不能再少了,京市怎么说都是首都,来一趟回去不带点像样的东西,咋能说的过去。

就算不买别的,京市特产的糕点总是要的吧,就买点心匣子的京八件,一件得一块多,叔伯兄弟家,还有亲近的人家,最少也得十几盒吧,这就得十几块。

还有京市的衣裳,比家里可要漂亮,这马上就要过年了,怎么着不得给娇娇和丽丽还有姑奶、爸妈、爷爷都买身喜庆的衣裳,大哥陪我来一趟,不给嫂子和平平安安买不合适吧。

不买那些贵的大衣裳,就买单外套,五十都不一定够。

还有过年了,给叔伯他们都带瓶酒,不说茅台了,一般的五块以内的,来六瓶,这又得三十。

就剩几块钱了,我见京市小女孩过年都带会带小绒花,我也想给丽丽买个。

这一算,一百还有点不够,大哥,要不我带一百一十块钱出去吧。”

程再言不带喘气的一通嘚吧嘚,听的郝刚耳鸣眼晕,一百块,村里一家十口人,两年都花不了一百块,怎么在妹夫嘴里,就这么不禁花了呢。

知道来京市一趟,不买东西不合适,最终他只能妥协,不过妥协是有前提的,“就去唐叔家旁边不远的供销社就行,我看那供销社就挺大的,啥都有,不用去百货大楼和友谊商店。”

程再言:“行,我答应,咱现在能去了吗?”

郝刚:“不行,你先让我检查下你身上的钱,咱在去。”

程再言无奈脸,胳膊向两侧抬起,接受了大哥的搜口袋检查,把多余的毛毛票票全部拿走,真的只留下了一百块钱和各种票。

空间里当然还有钱,不过既然答应大哥了,他自然会说话算话,反正年后再来,大哥就不会跟着了,到时候想买什么,再买也不迟。

程再言:“唐叔,你们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

唐胜元:“我们就不去了,老了,到底不如你们年轻人了,昨天转了一天,一晚上可歇不过来,你们去吧。”

最后,就连唐敬武也不打算跟他们去,只让司机小刘开车送他们去,怕他们买太多,两人带不回来,让小刘在供销社外等着,等他们买完东西,连人带东西一起拉回来。

京市的供销社确实比他们县城的东西既多又全还好。

按照来前说的,点心匣子装的京八件买了十二盒,一盒一块二毛五,花了十五块钱。

点心匣子是用硬纸板做成的盒子,上面印着花团锦簇的图案,盒子上面放张红纸,里面装了大小八件。

大八件是福字饼、禄字饼、寿字饼、喜字饼、枣花酥、太师饼、黑麻饼、萨其马。

小八件是枣花酥、玉蝶酥、小卷酥、合欢饼、甘露果、芙蓉糕、粉衣、蛋黄酥。

售货员用纸绳一横一竖捆好,一盒里面会装两包,绳子最后面会再打个提手,方便提着,售货员的动作十分麻利,绑得即漂亮又结实。

十二盒摞在一起一人高,两人小心的给抱了出去,放在了车上。

然后接着又进了供销社,开始选衣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得郝刚想夺门而逃。

在他们县城,基本都是买布回家自己做,一匹布四十五块钱,他们全家一人一套衣裳还有的剩。

就算成品衣服,普通衣服3-8元一套,而中山装贵一些15-18一套。

而这的衣服,一件毛衣35,一件大衣200,郝刚只看了这两件,就想拉着程再言走人。

“再言,衣裳不如咱们到县城再买?”

程再言:“大哥,那两件都是羊毛的,所以贵,这边棉布的,价钱和家里差不多,款式还更好看一些。”

郝刚上前看了看,确实如此,才放下了心。

冬天大家穿的袄和棉裤的外面,会套一件薄的好洗的外套,所以虽然是冬天的衣服,却也是单衣,只是比夏天的衣服更宽松一些。

京市的衣服比县城稍微贵一些,这种单的一套差不多都在5-10元左右,小孩子的便宜一些,大人的贵一些。

给丽丽、娇娇、姑奶还有爸妈和爷爷,外加嫂子和平平安安,各买了一套,丽丽的最便宜5元,平平安安的是6元,女人的是8元,男人的10元,一共是59元。

衣服被牛皮纸一件件的包裹起来,然后放进几个纸袋子里,提着放回了车上。

然后就是酒,这时候的白酒都没有外面的纸箱包装,而是光瓶一个。

除了茅台比较贵,其余的都在2-5元之间,听唐敬武说京市人喜欢喝西凤,于是买了六瓶西凤,一瓶3块,一共是18块钱。

买完三样大头的东西,手上就剩8块钱了,又去买了两对小女孩带的绒花,牡丹和桃花的造型。

剩下7块钱,又买了三条红丝巾,一条2块,就剩1块了。

郝刚欲言又止,程再言把仅剩的一块买了半斤红虾酥糖,一百块钱花了个干净,程再言意犹未尽,郝刚心慌慌,坚定的拉着还想再看看的程再言走了。

本来打算在留他们住几天的,带他们去转转的,郝刚坚决拒绝了老首长的好意,让唐敬武托关系给他们定了第二天一大早的火车票,说什么都要赶紧回家。

妹夫花钱的能力,超出他承受的范围,他怕再待下去,钱就跟流水似的,哗啦啦的流个干净。

于是连去带回四天,他们就回来了,下午四点就到了县城,因为倒腾猎物,郝刚在县城发展了几个可信赖的战友,让他们帮忙找了个板车,两人才把东西拉回了家。

两人背着人,从程再言家后面的山脚处拉着车回去。

家里人没想到两人这么快就回来了,程再言家门锁着呢,显然没在家,郝刚让他把板车拉回到东墙那边等着,自己回家看看,小妹是不是回娘家了。

这个点已经下工了,很快郝刚就带着家里人呼啦啦的都过来了。

到家后一阵嘘寒问暖后,就是礼物发放的环节,点心现场一家一盒,分完后还剩下三盒,姑奶收了起来。

之后是衣服,每个人的到手后,都迫不及待的比了比。

王桂花:“不愧是京市首都啊,瞧这衣裳多漂亮,这领子,这袖口,还有着扣子,做的可真精致。”

黄秀娥:“颜色也好看,料子也软,哎呀,拉一拉还有点弹性,这好,再厚的棉衣裳也能套上。”

爷爷:“给我买干啥,我这老头子,还穿新衣裳,不是浪费钱吗?”说着推拒的话,脸上的笑却一点没落下,手上还扯着衣裳比了比,把口不对心变现了个淋漓尽致。

郝勇:“爷爷,咱俩身量差不错,你不喜欢,可以给我,我不嫌弃。”

爷爷抬脚就踹,“你那小身量,从哪看出来和我差不多了,给你美不死你,去去去,这是你姐夫给我买的,少惦记我的,想穿新衣裳,自己挣去。”

三个小孩子对新衣裳喜爱的表达方式就是,当场就给换上了,丽丽的衣服颜色最亮,是大红色的,还做了娃娃领,程再言把大红的牡丹绒花给她带在头上。

丽丽自觉自己漂亮无比,像个花蝴蝶一样,在众人见穿梭,逢人就问:“我漂亮吗?”

每个人都好呵呵的哄她:“漂亮,像个花仙子一样漂亮。”

“哎呀,这么漂亮的小姑娘是谁家呀?”

平平和安安的则是一身军绿色的仿军装的套装,穿上后,两人自觉挺直身板,仰着头,别提多神气了。

分发完衣服,就是酒了,爷爷、大伯、三叔和爸一人一瓶,剩下两瓶照样被姑奶收起来。

三条红丝巾给了强嫂、胜嫂和军嫂一人一条,纯来凑热闹的三人,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份,纷纷把丝巾围上,且不遗余力的夸奖着。

强嫂:“这颜色红的真正啊,带上它,看着人起色都好了。”

胜嫂:“手感滑滑的,我都不敢使劲摸了,我这糙手在给刮坏了。”

军嫂:“过年带上,可不得让人羡慕坏了,哈哈哈。”

半斤红虾酥糖被交给了郝强家的老大团团,“团团,带着弟弟妹妹去吃糖吧,你最大,分配糖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团团同志,你能做到公平公正,带好你的小队伍吗?”

郝强家的团团和杰杰,郝胜家的繁繁,以及坚定认为贱名好养活的,郝军家的大蛋和二蛋,五个孩子除了对平平和安安的小军装羡慕了一会,全程眼神都在糖上面。

至于点心,包装太严实了,看不见闻不到的,不知道里面是啥,他们自然没兴趣。

团团的眼神都黏在糖上,快拉丝了,却还努力保持住自己大哥的风范,尽力表现出严肃的样子:“姑父放心,团团保证完成任务。”

程再言:“好,去玩吧。”

半斤糖,重要的是半斤随他们自己分配,属于他们的糖,让几个孩子欢呼着跑了出去,冷风呼啸着,这挡不住他们高涨的情绪。

礼物全部分发完毕,郝勇眼巴巴的瞅了半天,“姐夫,我的呢?你帅气的小舅子,难道不配拥有一件礼物吗?”

程再言摊了摊手:“买礼物的钱,被大哥严格限制了,只够买这些,所以,我帅气的小舅子,不是姐夫不想给你买,而是我有心无力啊!”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七零知青(19)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