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意图谋反,借机行事

同一时刻,蓝府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蓝明正凝重的面容。

“老爷,小姐近日确实反常。”青竹跪在地上,声音发颤,似是害怕又似是担忧,“她……她突然懂了很多以前不会的事,举止言谈也与往日大不相同。”

蓝明正眉头紧锁,沉声道:“还有什么异常?”

青竹犹豫片刻,咬了咬嘴唇道:“小姐近日常独自发呆,有时会突然笑起来,还会……自言自语,还有,她似乎对陛下的事了如指掌……”

“够了。”蓝明正抬手制止,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事不可外传。你回去继续观察,有任何异常立刻禀报。”

青竹领命退下后,蓝明正独坐良久,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映在墙壁上,显得格外孤寂。

最终,他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封好后交给心腹:“速送西北,交予锋儿。”

-----------------

慈宁宫内,太后端坐在凤椅上,手中捻着佛珠,眼神却透着一股阴鸷。

德全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汇报着。

“陛下近日确实反常。”德全低声道,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批阅奏折到深夜,还常召见一些平日不受重用的老臣。最奇怪的是……”

“是什么?”太后冷声问,声音如冰刃般寒冷。

“陛下突然精通琴艺,还知道很多……本不该知道的事。”

太后眼中闪过精光:“继续盯着皇帝。另外,查查皇贵妃近日动向。”

德全领命退下后,太后独自站在窗前,月光洒在她阴沉的脸上,宛如一层寒霜。

“蓝家……”她喃喃自语,手中佛珠捏得咯咯作响,仿佛要将那佛珠捏碎一般。

-----------------

“陛下!臣有本奏!”赵巍的声音如惊雷炸响在大朝会上。

蓝瑛端坐在龙椅上,扫过这位兵部尚书涨红的脸,心中已然明了,风暴将至。

“讲。”她简短道。

赵巍大步出列,手中高举一封密函,那密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臣获密报,蓝明正勾结戎族,意图谋反!此乃戎族大酋长亲笔密信,上有蓝明正印信为证!”

朝堂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蓝瑛握紧龙椅扶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强迫自己保持镇定。

前世今日,正是这份伪造的“密信”将蓝家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呈上来。”她声音冷冽,如寒风般让人不寒而栗。

德全接过密信,双手奉上。

蓝瑛展开细看,信中内容与前世所见分毫不差——“蓝明正”承诺在秋分时节打开北城门,放戎族大军入城,共分天下。

“荒谬!”蓝明正扑通跪下,老脸煞白,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老臣冤枉!此信必是伪造!”

赵巍冷笑:“证据确凿,丞相还想抵赖?陛下,臣请立即将蓝明正收监问审!”

几位赵党大臣纷纷附和,要求严惩蓝家,声音此起彼伏。

朝堂上乱作一团,蓝瑛却注意到李琰——现在以“皇贵妃”身份列席——正悄悄对她摇头。

蓝瑛会意,猛地一拍龙案,那声音如洪钟般响亮:“肃静!”

殿中瞬间安静下来,大臣们纷纷噤声,不敢再言语。

“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草率。”蓝瑛沉声道,目光扫过群臣,眼神中透着一股威严,“蓝卿乃两朝元老,朕不信他会谋反。但既有此密信,也不可不查。”

她故意停顿,目光在群臣脸上扫过,:“着三司会审,十日内查明真相。在此之前,蓝卿暂禁足府中,不得离京。”

赵巍急道:“陛下!此等大逆……”

“赵卿!”蓝瑛厉声打断,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是要教朕如何断案吗?”

赵巍脸色一变,慌忙跪下:“臣不敢!”

“退朝!”蓝瑛拂袖而起,不给赵巍再开口的机会,转身离去,只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大臣。

-----------------

回到御书房,蓝瑛刚关上门就一拳砸在案几上,那案几上的茶杯都被震得晃动起来。

前世她无力阻止这场构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蓝家走向灭亡。

如今虽争取了十天时间,但危机远未解除,她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陛下,皇贵妃娘娘求见。”德全在门外通报。

“宣。”

李琰脸色凝重,快步走进来,“赵巍出手比预计的早。”

“他等不及了。”蓝瑛冷笑,“看到蓝锋在西北连战连捷,他怕夜长梦多,所以提前发难。”

李琰点头:“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赵巍伪造证据的实证,否则蓝家危矣。”

“我已经派人去查他城外别院。”蓝瑛揉了揉太阳穴,眉头紧锁,“但时间紧迫,不知能否在十日内找到证据……”

“还有一个突破口。”李琰压低声音,“赵巍的心腹,兵部侍郎马庸。此人胆小如鼠,若被抓到把柄,必会招供。”

蓝瑛眼前一亮,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但如何抓他?”

李琰嘴角微扬,“交给我。太后今早召我……召‘皇贵妃’去慈宁宫,我正好借机行事。”

蓝瑛心头一紧,担忧之情溢于言表:“太后召见?她怀疑什么了?”

“不清楚。”李琰摇头,神色凝重,“但这是个机会。马庸每日申时都会去慈宁宫向太后汇报兵部事务,我可以在那里设下陷阱。”

两人迅速商定计划:李琰以“皇贵妃”身份去慈宁宫,设法引马庸入彀;蓝瑛则继续以皇帝身份牵制赵巍,让他无暇他顾。

“小心。”分别前,蓝瑛忍不住叮嘱,眼神中充满了担忧。

李琰挑眉:“你在担心我?”

蓝瑛嘴硬道,脸颊却微微泛红,“我是在担心我自己的身体。”

李琰轻笑一声,转身离去,裙裾在晨光中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

-----------------

慈宁宫内,檀香袅袅升腾,如轻柔的薄纱般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太后端坐在主位之上,身姿端庄,眼神却透着几分审视,声音不冷不热道:“皇贵妃近日气色不错。”

李琰恭敬地行礼,身姿优雅而谦逊:“托太后洪福,臣妾方能安好。”

“听说皇帝近日对你恩宠有加?”太后轻抿了一口茶,茶香在唇齿间散开,可她的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意有所指。

李琰垂眸,长长的睫毛在脸颊上投下一片阴影:“陛下念臣妾思家心切,偶尔垂询家父近况,以慰臣妾思乡之情。”

“是吗?”太后突然变脸,手中的茶盏重重地搁在案上,发出清脆而刺耳的声响,“那为何有人见你深夜出入御书房?你可知后宫干政,可是死罪!”

殿内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紫苏虽已被处置,但太后身边又多了几个面目阴沉的嬷嬷,她们如恶狼般虎视眈眈地盯着李琰。

若是真正的蓝瑛,此刻或许已经惶恐跪地,瑟瑟发抖。

但李琰是谁?他可是从十五岁起就在权力漩涡中摸爬滚打、历经无数风雨的帝王!

“太后明鉴。”他不慌不忙,声音反而提高了几分,“臣妾确实常去御书房,但非为干政,而是奉陛下之命,研读《女诫》《内训》,以备来日教导后宫嫔妃之责。”

太后眯起眼睛,狐疑道:“哦?皇帝何时关心起这些了?”

“自太后训诫后。”李琰直视太后,目光坦然而无畏,不卑不亢道,“陛下说,太后为后宫操劳多年,他身为人子,理当代母分忧。”

这番话既巧妙地抬高了太后,又合理解释了“皇贵妃”频繁面圣的原因,让太后一时竟无言以对。

太后神色稍霁,正要再问,门外传来通报:“兵部侍郎马庸求见。”

“宣。”太后转向李琰,眼神不耐道,“你且退下。”

李琰行礼告退,却在转身时“不慎”碰翻了茶盏,茶水全洒在裙摆上,湿了一大片。

“臣妾失仪!”他故作惊慌,声音轻颤,“请容臣妾暂借偏殿更衣。”

太后不耐烦地摆摆手。

李琰匆匆退出,却在偏殿门口与马庸擦肩而过。

他假装绊倒,轻呼一声,身体微微摇晃。

马庸下意识伸手去扶,李琰趁机将一张字条塞入马庸袖中,动作迅速而隐蔽。

马庸一怔,待看清是“皇贵妃”,慌忙行礼,眼神中尽是慌乱。

李琰匆匆离去,留下马庸一头雾水地进入正殿。

偏殿内,李琰迅速换上宫女准备的干净衣裙,却没有立即离开,而是躲在屏风后,透过缝隙小心翼翼地观察正殿动静。

“……西北军情稳定,蓝锋所部连战连捷。”马庸正在汇报,声音低沉而谨慎,“但赵大人担心……”

“担心什么?”太后的声音如冰刃般寒冷。

马庸压低声音:“担心皇帝偏袒蓝家,不肯严惩蓝明正。”

太后哼了一声,“皇帝近日确实反常。你回去告诉赵巍,哀家自有主张。”

“是。”马庸犹豫片刻,“还有一事……城外别院那边……”

“闭嘴!”太后厉声打断,压低声音呵斥,“这种事也敢在慈宁宫说?”

马庸吓得扑通跪下,身体瑟瑟发抖:“微臣失言!”

太后冷哼一声:“滚吧!”

马庸慌忙退下,经过偏殿时,李琰看到他偷偷掏出袖中字条查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计划成功。

李琰嘴角微扬,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