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雾散

陆莜宁从前没有家,幼年便身中剧毒命不久矣,自诩不需要亲情。

可此刻她想,老天待她也并非全然无情。

她幼年救下的女孩,还跟着她走南闯北,拼死救来的死囚大部分时候都还不错,愿意帮她护着她想保护之人,偶然收养的女童,如今也真心接受了她。

就像她在雍州同许昭容说的那样。

她有一个哥哥,有两个妹妹。

"最近天气冷了许多"她向饭桌走过去。

朱霁南看了眼她肩上披风,显然不是她的尺寸。

他把澜玉放在板凳上,帮她系好披风,应了声:"明日我跑一趟东城,去做几件衣裳回来,准备过冬"

"可以"陆莜宁点了下头。

到了深夜,已经不是用饭的时刻,但四个人兴致都还不错,陆莜宁用了点东西,又饮了半壶酒。

碧珠和澜玉熬不住,先回去睡觉了。

只剩她和朱霁南还坐在庭院中。

"这是什么东西"她问朱霁南

手里的瓶子通体瓷白,轻轻一摆手,便能听见晃荡的声响。

朱霁南淡淡扫了一圈,目光钉在她脸,深了几分。

陆莜宁面上还是滴水不漏,不经意笑着

"你瞒的并不好"他覆手为她把脉。

手下脉象却是一种不属于她的沉稳,有力,规整。

他一颗心沉沉坠下,心中起了一阵的惊涛骇浪,最后尽数归为平稳

"陆莜宁"朱霁南一点点抬起眸,一个字一个字叫她

已经许久未有人唤过她的名字

她收回手,乌睫垂下,看不清眸底全部情绪。

朱霁南起身,什么都不欲再说,走出她五步之外,心中终究压抑不住。

这个女子,是何等大的胆子,何等的胆大包天,竟然给谢矜下了同心蛊。

一死俱死,从此共感,她倒是聪明,以为自己从此攀上那人,复仇之路便可无性命之忧?

她不是一向聪明,怎么行如此蠢事。

"你错了"他回头,脸上无悲无怒,只有一片漠然:"你不该同他做这桩买卖的。"

语气淡极,可她知道,他现在应是十分生气。

这句话陆莜宁未曾在今夜,再琢磨下去,她这几天实在累极,回到房间后便沉沉睡了下去。

睡得半梦半醒之间,思绪游离,她想到了什么。

朱霁南给她的瓶子里装着的药,她再熟悉不过。

从前每次毒发难耐,师兄和师父都会给她喂上一粒。

她在一贯应该去堂前坐诊的时候醒过来,梳好头发,褪去前几日一直穿在身上的华服,着一身青衣。

走出房门前,那瓶里的药却还是一粒未动。

她不知师父身份,也看不透朱霁南,或许也斗不过谢矜。

可她知,师父待她好,朱霁南对她也不错。

至于谢矜如今也只剩王绪言,她必须要争上一争。

她陆莜宁的命还是在自己手里,可她不会再执着去当那所谓的棋手了,不再要去摸透些什么。

败冬堂今早来看病的人不少,朱霁南戴上易容的皮具帮她打下手,收的几名学徒围着她七嘴八舌说着话。

看起来是十分静谧平常的画面,平常到叫人几乎要忘记。

这医女是半月前景曜王世子当街拦下护走的女子,也让人几乎察觉不出,医馆之外,赵妤梅的人手虎视眈眈,只不过金羽卫悄无声息又围了一层护着医馆

陆莜宁看的分明,待休息间隙,她自坐诊桌下抽屉中找出两包茶药,兀自放在了药篮中。

医馆中直到午时都是井水无波,朝堂之上今日,确从一早便是惊涛骇浪。

在今日卯时两刻,天边第一缕阳光打在威严的宫殿,谢矜一身红色朝服,身姿挺拔修长,已立于午门之前,冷清灰蒙的日光也未剥夺他丝毫光华。

他是亲王之子,战功加身,先百官一步踏上通往奉天殿的台阶,越发蓬勃的日光照在他半边肩膀。

晚他半刻来的官员匆匆下了马车,还需抵抗一瞬冷寒秋风,正了正头顶乌纱帽,揉了揉还惺忪的睡眼。

再定睛一瞧,便见一辆通体紫黑色的华贵檀木的马车。

懈怠睡意顿时消散。

百官几乎同一时间望向那通往奉天殿的台阶,那是道极为年轻的背影,肩膀宽阔平直。

犹如冬日垂垂重雪下的松柏,清冷凛冽。

他是大盛百姓口中最大的福泽,也是百官心中最大的变数。

悉日景曜王奉命回京时,万民开道登金銮。

立于高台之上的背影便是这般。

百官沉沉一叹。

远处马车驶声传来,思绪渐渐回拢。

马车的人着正二品官服,已过不惑之年,正是前些日子痛失爱女的中书令,眉目冷硬立于凉风之中。

以他为首的文官立刻行至他身后,一步步登上那至高点。

朝堂之上,剑拔弩张,陆逸初一派文官揭竿而起,尚书令纪衡之一派表面中立,实则暗地却为谢矜开脱。

只有谢矜,明明这乱作一团的场面因他而起,他却浑然不觉,立于奉天殿外。

眉目间不见任何情绪,是同许多时刻一般的淡然。

纪唯年和萧子谦见他没有动作,只得生生忍住脚步。

宣帝不理会朝臣之见,自高坐上远眺,望着他这位斩了位将军的子侄,眼神渐沉,递了个眼神。

一旁太监立刻匍匐在地,尖细嗓音响彻全殿

"宣景曜王世子谢矜!"

门外的人终于有了动作,自殿外向里迈去脚步。

殿内顿时安静得可怕。

这可是斩了李固娄的人!背后曲解他的人焉能不怕?

陆党一派纷纷垂下头错过眼,殿中只剩一道由远及近的脚步声,他们只能看见一角醒目红服。

谢矜立于堂前,仪态端方。

"臣,谢矜,参见陛下。"

"阿矜"宣帝语气不辨喜怒:"此去半月,军饷一案所查为何,你且道来。"

当着满朝文武百官刨去少之又少知道真相的人,他的圣上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质问他,调查到的结果是什么。

圣上是如此的笃定,他不会知道真相。

"秉圣上"他两手抬起做礼,嗓音冷淡平稳:"此去雍州,臣,幸未辱使命。"

未辱使命?

陆逸初看着堂中还未加冠的男子,不由心中冷嗤。

若他谢矜,今日敢当文武百官的面,揭露真相,那明日赐死景曜王的圣纸便能传到北地。

"哦?"宣帝漫不经心:"你且说来听听。"

"臣此去雍州,刚到罪臣许巍之府,便遭其和李固娄共谋刺杀,幸得人相救,臣谨记圣上嘱咐,为自保手刃许巍李固娄后,日夜查找证据,拼凑起整件事始末。"

"雍州刺史许巍多年为官,为上欺瞒赋税,为下欺压百姓不得生,军饷自京都运出,途经雍州,被他联合一众蛀虫贪去,一半藏匿于他府中各奴仆家中,另外一半则被他秘密藏于庄子其杀害的女童尸体中。"

听见女童尸体二字,朝堂之上发出一阵揶揄,萧子谦虽未亲眼得见,但想起右浊所述,还是皱紧眉头。

"许巍心术不正,光平二年,强行玷污妇人,致其有孕,将其囚于身边磋磨数年,妇人不堪其辱,光平九年自戕于家中,他听信谗言,大兴巫术,欲行虚无缥缈的复活,迫害女童手段残忍至极。"

"军饷臣已派人多加看守,于子时入京,此刻应就在户部门前,雍州大小官员此刻就跪在大理寺,食君之禄,却玩忽职守,按律当斩,户部侍郎徐光念实为人所冤,陛下,军饷一案许,依臣之见,许巍背后必有靠山。"

这手段倒是雷厉风行。

陆逸初脸色阴冷至极,这小儿真是演的好一出大戏。

百官亦然惊恐。

许巍乃陆逸初一手提拔,这世子殿下从前素来不参与党争,自八月回京后,接连数次话锋直指陆中书。

纪党一脉微微扬起了头,纪衡之眉目淡然,静待时机。

"哦?"宣帝眉头微扬:"依你之见,所谓许刺史背后靠山为谁?"

"陛下!"大理寺卿周芝思出列,猛地跪倒在地:"景曜王世子罔顾国法,而今更是满口妄言,您断不能再轻信下去,他带一万定北军埋伏在雍州,李固娄将军忠君爱国,提前嗅到他不敬之心!带兵前去围剿却被反杀,今世子殿下却在这大殿之上,当着百官的面颠倒黑白!"

"周大人此言差矣!"一直沉默的萧子谦出列,少年眉目瑰丽,此刻不见往日散漫:

"雍州定北军上映着的图腾,是我麾下的兵,是我萧氏图腾,世子为国为民,征战沙场,我不忍他被奸佞所害再倒扣罪名,带兵前去迎救有何问题?"

他目光渐凉,混不吝反问:"还是说周大人认为,是本王有意谋反?!"

"三殿下莫要如此"陆逸初行至一众人中间,望着高坐台上的宣帝,语气恳切:"陛下,军饷一案被肃清是国之幸事,但李固娄将军半生征战沙场,眼下死无对证,李家一脉还在京中苦等一个公正……"

"陆卿"宣帝掀起沉重的眼皮,压下堂内所有异声:"且让世子说完"

奉天殿内,再次落针可闻。

所有目光都钉在谢矜身上,陆逸初的嘴角已经挂上了一丝准备反击的冷笑。

他再次躬身,姿态恭谨,声音却清冷平稳,清晰地传遍大殿:

"臣为将,职在查明真相,斩除明面荆棘。至于荆棘之根须蔓延至何方,深入何处,臣手中虽有许巍与京中官员往来书信若干,但其背后是那位高权重者为其张目,臣不敢妄加揣测。"

他微微抬眸,目光坦荡地迎上高座上的帝王

"此案关乎三十万边军粮饷,关乎无数惨死女童的公道,更关乎我大盛律法的尊严。臣深信,陛下圣心烛照,对此等蠹国之行径,定然深恶痛绝。"

"北地军情严峻,蛮敌狡诈,臣三日后便回北地,因此,臣恳请陛下——"

他声音陡然加重,一字一句,如金石坠地:"御笔亲点信重之臣,组成三司,彻查此案所有牵连!无论查到何人,官居何位,皆按律严惩,以正国法,以安民心"

"臣,谢矜,愿将所有证据悉数呈上,并在此立誓,全力配合调查,若有半字虚言,甘受军法处置!"

"至于卫南将军李固娄"他回身,扫视一众官员,凤眸冷冷:"多年为将,败仗连连,套取军饷,证据本殿亦会奉上,他死不足惜,李氏更应全家下狱。"

今天世子殿下搞事业

明天两人对手戏

我们世子以退为进 哈哈哈哈

看他怎么重创渣爹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章 雾散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