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碾
第四十三章刃落尘寂,旧梦终同归
指尖攥着刀柄,冰冷的触感顺着指缝钻进心里,可宋茜却觉得浑身发暖,像又回到了那个暖炉旺燃的夜晚——静怡递来的橘子还带着体温,如眉夹的鱼肉鲜得能尝出溪水的甜,连苏砚添柴时溅起的火星,都像落在心尖上的小太阳。
她慢慢站起来,踉跄着走向屋角那面斑驳的土墙。墙上还贴着当年张叔儿子写的春联,红纸早已褪色发脆,边角卷成了波浪,可上面“春回大地”四个字,还能辨出依稀的墨痕。她伸出手,指尖轻轻抚过那些笔画,仿佛还能触到少年研墨时的温度,听到众人围看时的笑声。
“静怡,你看,春联还在呢。”她轻声说,嘴角牵起一抹极淡的笑,“我们说好要一起贴十年、二十年的,现在才三年,你怎么就不等了?”
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卷起地上的豆沙碎屑,打在她的衣角。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刀,又抬头望向窗外——雪不知何时停了,天边透出一点微弱的光,像极了那年惊蛰雨歇后,溪边初升的朝阳。
“不过没关系,”她接着说,声音轻得像要飘走,“我现在就去找你,我们接着贴春联,接着做年糕,清明的时候,还要一起放那只画满小院的纸鸢。”
她举起刀,刀刃对着自己的胸口,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只有一种终于要回家的平静。恍惚间,她又看见李静怡了——就站在院门口,穿着那件大红的棉袄,手里提着刚做好的糖画,蝴蝶的翅膀在晨光里闪着亮,笑得眉眼弯弯:“宋茜,我等你好久了。”
“我来了。”她轻声应着,闭上眼,猛地将刀刺了下去。
剧痛传来的瞬间,她仿佛真的扑进了静怡的怀里,还是记忆里温暖的温度,还能闻到静怡身上淡淡的艾草香。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画面,又一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腊月底众人围写春联的热闹,元宵夜长街篝火旁的歌声,惊蛰日溪边白鹭掠过的身影,清明时天上飘着的纸鸢……所有的温暖,所有的欢喜,都像潮水一样涌来,将她紧紧裹住。
她倒在地上,血慢慢从胸口渗出来,染红了身下的青砖,也染红了落在地上的虎头鞋。那只没绣完的虎眼,沾了血,竟像突然有了神采,仿佛在看着她,看着她终于追上了那个永远停在元宵夜的人。
不知过了多久,院门被轻轻推开,陆昭提着刚煮好的粥走进来。看到地上的景象时,他手里的粥碗“哐当”一声摔在地上,热粥撒了一地,很快就结了一层薄冰。他冲过去,跪在宋茜身边,颤抖着伸手去探她的鼻息,指尖触到的,只有一片冰冷。
“宋茜……宋茜!”他嘶吼着,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可地上的人,再也不会回应他了。
他看着宋茜脸上那抹淡淡的笑,看着她手里还攥着的刀柄,看着地上那只染了血的虎头鞋,突然明白了——她终于解脱了,终于回到了那个只有温暖和欢笑的梦里,和她的静怡,再也不会分开了。
雪又开始下了,一片片落在宋茜的脸上,慢慢把她的脸盖成了白色。陆昭蹲在地上,抱着她渐渐变冷的身体,像个孩子似的哭了起来。风声里,仿佛还能听到宋茜轻声的念叨:“静怡,我们回家了……”
后来,陆昭按照宋茜的心愿,把她和李静怡合葬在了一起。墓碑上没有刻太多字,只写着“宋茜与李静怡之墓”,旁边还刻了一只小小的纸鸢,翅膀上画着一个小小的院子,院子里,有梨树,有兰草,还有两个并肩而立的身影。
每年清明,陆昭都会带着青团和糖画来,放在碑前。风一吹,纸鸢的影子在碑上轻轻晃,像在对他笑。他总会坐一会儿,轻声说:“今年小院的梨花开得很好,你们要是想回去看看,就回去吧,我帮你们守着。”
枫桥镇的日子还在继续,长街的灯笼依旧每年元宵亮起,溪边的白鹭依旧每年惊蛰飞来,只是再也没有人,会在那个小院里,守着一场醒不来的梦,等一个永远不会回来的人了。那场关于爱与思念的故事,最终和雪一起,落在了时光里,成了枫桥镇人偶尔提起时,眼里会泛起泪光的,一段旧时光。
[撒花][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刃落尘寂,旧梦终同归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