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章

12、

周日的社团面试相当顺利。

地点就在海洋生物学院实验楼的阶梯教室。

分散而坐的一二十个面试小组。

每个小组至少都有两个胸口挂着社团小牌牌的面试考官面对面接待。

面试时间是分段通知的。

即便如此,同时候在教室后排的待考同学也不少。

我一眼就在考官小组里瞧见了身高板正的余同学。

他坐在稍远些的前排角落,正和远远看起来像是同伴师兄的男生一起,面试一个留黑直长发的新生姑娘。

我坐在后排的新生堆里,以为他并未留意我的到来。

本着合理避嫌的一层顾虑,我没试图现场与他招呼。

不过,手机上却很快收到一条来自鱼的海洋的即时消息。

他说:“不用看了,你不在我这一组。”

我:“?…”

这家伙,是不是误会什么了。

不过,他紧接着又来消息道:“这次的题有点难度,不过以你的程度应该没问题。”

听口气,他好像也是今天才知道题目。

没想到这社团招新的流程搞得还挺严谨。

不过有了这句专业人士的专业肯定,我那点唯恐白跑一趟的忐忑心情,多少也安定稳当了些。

面试我的是一位个头小巧的麻花辫师姐和一个耳朵大大的微胖师兄。

没想到,还没等我坐下,那师姐就一眼认出我来:

“诶,你不就是那天跟大余一起来听讲座的姑娘么?”

“?”

我一脸蒙地反应了半晌,才弄懂她口中的“大余”和“讲座”分别所指为何。

于是才后知后觉地想起,那天她好像就坐在鸠占鹊巢的我的旁边。

不过她似乎误会了那天之前的我和余同学的亲密程度。

我踌躇着要不要为了余同学的一点清誉多余解释两句。

对面完成了人脸识别的麻花辫师姐,已经快人快语地完成了两句寒暄,端正身子准备进入正题了。

我在心里默默为余同学过去时的清誉说了声抱歉,一边也端正坐下,专心开始应对挑战。

面试中考题的部分是抽签抽取的。

一共一百道题,裁成五题一组的单面纸条,背着铺在桌面上,随机抽出三组来答。

我回答得很顺利。

尽管有没见过的深奥知识点,可根据已有的三角猫功夫,连蒙带猜还是答对了多半。

“不错嘛,只错了两道题。”麻花辫师姐面露赞许,“看你不是相关专业的,没想到懂得这么多。”

被人当面表扬,我自然开心。

面上的笑当然也不能全无矜持。

我一边矜持地笑一边忍不住远望了一眼这背后的功臣余同学。

对面的麻花辫师姐似是对我这一眼的尾巴有所觉察。

再抬头时,她笑眯眯问我:“所以你是对我们社团涉及的知识领域感兴趣才想加入我们的?”

很常规的初次面试问题。

心里有鬼的我却愣是听出了点意有所指的弦外之音。

还好来之前有所准备。

于是积极整理面部表情,诚恳点头:

“嗯啊。小时候就喜欢看一些科幻小说科学杂志什么的,对这些东西都挺感兴趣……。”

又提到上次的讲座,和对学校这一块特色学科资源的好奇向往。

啰啰嗦嗦了一大篇,除了一句余同学的介绍推荐,其他的也算是实话实说。

其间提到我是专业内调剂到本校来的。

麻花辫师姐还有点意外:

“我以为你是有朋友在这边才考的我们学校呢。”

“……”

这先入为主的误会恐怕是解释不清了。

之后又聊了些兴趣特长故乡风物之类。

因社团也另有组织宣传公关赞助方面的工作,我也自荐了些音视图文方面的过往经验。

面试于是顺理结束。

余同学还在忙着他的分内工作。

只赶得及在送往迎来的间隙,草草冲我这边挥一挥手算是道别。

两天之后,就收到了邀请我正式加入社团的通知。

我自然回复了确认加入。

自此成为海洋生物社的正式一员。

也自此离半生不熟的余同学又近了一步。

13、

想说说余同学和赵老板们给自己取名字的事。

成为内部人士以后,知道了他们的名字连名带姓都是自己选的,觉得怪有意思,还细细探究了一番。

那感觉…怎么说呢。

就跟看外国友人给自己起中文名字差不多。

有文辞讲究的,就有不修边幅的。

有中规中矩的,就有跳脱出尘的。

总之,水平参差。

不过,也颇能见识一点各人的品貌性格。

余同学的名字取得明快又直白。

一个谐音的余字作姓。

故乡所在便是本名。

跟他这个人一样,有种平铺直叙的坦率。

而这坦率里,又不加掩饰地藏了许多事。

有点洒脱,又有点故意为之的小心思。

嗯…这也就是传说中的闷骚吧。

然后就是乔教授。

他为自己取的名字是乔客。

乔装为人,客居他乡。

约莫就是这个意思吧。

据说他有一儿一女。

女儿也是本校的毕业生师姐。

学习的是水文相关专业。

毕业后加入了一个致力于水资源保护的全球性公益组织。

长年在青海甘肃三江源头之类的水源地区做保护,也做研究。

女儿的名字是乔教授取的。

叫皎皎。

有字面上对女孩子的美好喻意。

也悄悄藏了个与身世有关的小小谐音暗笔。

即便是窥知了这层含义,也依旧觉得有种朦胧的古典美。

总之就是文化人的名字,有腔调。

文辞喻意,样样不少。

没有说起的乔教授的儿子,据说是选择了和家里人不一样的路,早早离开回归海中。

所以,他的名字也就没有了我等陆地动物可识得的表达形式。

其他再远些认识到的同类朋友们暂且不提。

最后再说一说赵老板。

这位仁兄的名字自然走得也是家常风格。

赵洋。

乍一看就是个重名率挺高的名字。

我问他这个姓是怎么挑的,是不是有什么表面看不出的特殊含义。

“啊?”赵老板一脸蒙圈地摇头,“这有什么特殊含义?就是你们那个什么百家姓,我随手挑了打头第一个啊。”

我:“……”

这随手一挑就有皇家气象的本事……

我又问他:“那这个洋字就是海洋的意思喽?”

“嗯啊。”赵老板潇洒地一指余同学,“我看他这名字起得挺好,就顺便也拿一个过来用用。”

我:“……”

敢情这名字就是东拼西凑信手拈来的。

着实比我想的还要任性随意。

我问他:“那为什么不选海字,比如叫赵大海什么的?”

赵老板:“这名字听着像个大爷。”

我笑眯眯:“那就先留着,等你以后成了大爷再考虑嘛。”

并不想这么早考虑成为大爷的赵老板:“……”

别看他比余同学年长几岁,可实际背井离乡上岸来的时间并不长。

所以才会借了先到一步的余同学的名字单字。

图省事的拿来主义,一点也不劳心费力。

“你们以前就认识么?”

我很好奇他和余同学曾经的水下关系。

余同学很字斟句酌地跟我解释:“嗯…算是有点拐弯抹角的血缘关系。”

“哦。”我假装懂了。

根据余同学告诉过我的关于他们种群的群居属性和复杂结构,我大概率是分不清这拐弯抹角里的具体路径的。

于是,我明智地选择了装懂不问。

14、

还是说回我加入海洋生物社以后的事。

收到入社通知已经是九月的最后一周了。

确认完正式入社,全体参加的迎新例会被安排在了十一假期过后的第一个周末。

我借这由头主动发消息给余同学,告诉他彼此正式成了社友。

余同学发来简短贺电:“恭喜。”

我挺开心,犹豫着要不要谢谢他的悉心辅导。

手里手机一震,那边余同学又先我一步发来询问:

“十一假期你有安排吗?还有时间去健身房吗?”

他知道我在冲刺备考的事,知道十一期间我可能会忙得无暇他顾。

我却还是预留了时间给他和赵老板的。

于是回复他说当然还去。

余同学又特意咨询了赵老板健身房何时人少,约了我假期最后一天的午后同往。

那天为了欢庆假期,赵老板坚持把一直说要请而没请的客请了。

却不是在人多客满的酒店餐厅,而是开车去了附近的海鲜小吃街。

一位后来被证实身份同样深藏不露的大嗓门老板热情接待了我们。

赵老板与他很是相熟。

他安排我们三个人坐了一张大桌。

不但免费加这送那,末了,还和模样秀气的老板娘一起上桌来,陪着吃喝闲聊了好一阵子。

赵老板很是推荐店里的各样鲜货,对我介绍说:“我这伙计是内行,挑的东西绝对新鲜,错不了。”

我那时候不明白这内行的含义。

只觉得这位个头不高声音洪亮的饭馆老板,看我的眼神友好中总带着点审视的味道。

让我一直怀疑,他是不是对我和余同学的关系有什么不给解释机会的单方面误会。

还是温柔秀气的老板娘照顾周全。

时不时问我些“饭菜合不合口味”“学校生活习不习惯”之类的闲话,才让我在余同学身边的座位上坐得更安稳自在了些。

相似的感觉,在我后来跟余同学一起去乔教授家做客时,也同样体验了一回。

不过那时候我已经知道得更多,和余同学的关系也不再是误会。

所以,面对乔师娘他们时,也就从容淡定了许多。

自然,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