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 16 章

“星河工作室”的揭牌日,阳光穿透高大的旧厂房玻璃顶棚,在整洁的水泥地上投下几何光影。空气里混合着棉麻的天然气息、植物染料的草木清香,以及新设备开启时淡淡的机油味。没有香槟塔,没有闪光灯簇拥的红毯,只有几张长条工作台、分类清晰的材料回收区、一排嗡嗡运转的缝纫机,以及角落里那个被精心规划的社区工坊教学区。

向欣然站在入口处,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感慨。一周前,她还站在风暴中心的舞台边缘;一周后,她拥有了这片承载梦想的土壤。苏青陪在她身边,利落的短发在阳光下泛着银光,眼神锐利地扫视着空间的每一个细节。

“第一步,是把‘星河’这块招牌擦亮。”苏青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入选扶持计划只是门票,媒体关注是双刃剑。卢鹏倒了,但盯着这块‘肥肉’的眼睛不会少。我们需要用无可挑剔的作品和扎实的运营站稳脚跟。”

她指向材料区:“分类标准要再细化。旧衣来源、材质成分、磨损程度、潜在文化符号……每一个细节都要记录在案,这是建立‘星河’独特材料库的基础,也是我们叙事和定价的根本依据。”她又看向工作台,“工艺流程必须规范化。手工的温度不能丢,但效率和品控也要提升。特别是高级定制线,‘凤凰’级别的工艺要成为标杆,也要探索可复制的标准化模块。”

“明白,苏老师。”向欣然点头,目光落在正在指导新学员缝补技巧的张姐身上。张姐神情专注,动作已带着一丝沉稳的自信,与她第一次怯生生拿起针线时判若两人。正是这些微小的改变,让她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这时,一个穿着快递制服的年轻人抱着一大箱东西进来:“向小姐,有您的快递,海外寄来的,发件人只写了‘Stars’。”

向欣然心头一动。她拆开封箱带,里面是码放整齐的数卷顶级意大利素缎、几盒珍稀的天然植物染料样本、一套德国制精密裁剪工具,还有一本装帧精美的古籍影印本——《中华传统织染绣谱考略》。箱底压着一份文件袋,里面是一份关于欧洲一家专注于废弃物再生的尖端材料实验室的详细资料及合作意向书。

没有署名,但这份精准到令人惊叹的“礼物”,只可能来自一个人——沈煜。他兑现了承诺,以他匿名的方式,为“星河”铺下了通往更高起点的基石。向欣然轻轻抚摸着那本古籍冰冷的封面,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沉默而强大的力量。

卢鹏帝国的崩塌如雪崩般迅速且彻底。卢氏集团核心资产被冻结拍卖,林浩等人锒铛入狱,宋薇薇的职业生涯彻底终结,在铺天盖地的唾弃声中销声匿迹。这场由一件礼服引发的风暴,最终以正义的清算暂时告一段落,也为“星河”扫清了最大的明面障碍。

然而,巨大的市场真空和“城市新生”扶持计划带来的光环,立刻引来了新的觊觎者。

环球风尚的艾米莉带着精心包装的“橄榄枝”亲自拜访“星河”工作室。

“向小姐,苏老师,恭喜‘星河’扬帆起航!”艾米莉笑容得体,语气充满赞赏,“环球风尚非常看好‘可持续时尚’的未来,我们希望能与‘星河’深度合作,将‘旧衣新生’的理念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她递上一份厚厚的计划书,“环球风尚愿意提供强大的供应链、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国际化的营销资源,协助‘星河’快速商业化、规模化。我们甚至可以设立‘星河’独立子品牌,共享环球风尚的全球网络。”

条件听起来极为诱人。对于一个初创工作室,环球风尚的资源几乎是梦幻级的。但向欣然和苏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

“艾米莉女士,感谢环球风尚的看重。”向欣然谨慎地开口,“‘星河’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社区赋能模式和对手工艺价值的坚守。我们重视合作,但合作必须以尊重这些核心为前提。环球风尚希望如何体现‘旧衣新生’的社会价值?社区工坊的模式如何在您的规划中体现?”

艾米莉的笑容不变,但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社会价值当然是品牌叙事的重要部分!我们会为社区工坊拍摄感人的纪录片,作为品牌宣传的素材。至于工坊本身,为了保证效率和品控,完全可以纳入环球风尚的统一管理和标准化流程。您放心,待遇福利绝对一流!”

统一管理?标准化流程?向欣然的心沉了下去。这无异于将“灵魂”剥离,只留下一个空壳供资本驱使。那些像张姐一样渴望尊严和技能的人,最终只会沦为流水线上的螺丝钉。

“艾米莉女士,”苏青的声音冷了几分,“‘星河’的工坊,不是为环球风尚生产贴牌产品的车间。它是‘旧衣新生’理念的根基,是赋予普通人创造力的土壤。剥离了灵魂的合作,不是‘星河’想要的。”

艾米莉脸上的笑容终于挂不住了,带上了一丝居高临下的审视:“苏老师,向小姐,我很欣赏你们的理想主义。但市场是现实的。单靠情怀和小作坊式的生产,能支撑起多大的梦想?环球风尚的条件,已经是业界顶级。错过了这次机会……”

“我们更怕错过了自己。”向欣然打断她,语气平静却坚定,“‘星河’的路或许走得慢,但每一步都要踩在自己的脚印上。抱歉,这份合作计划,‘星河’无法接受。”

艾米莉眼神冷了冷,收起计划书:“那就祝‘星河’好运了。希望你们的‘脚印’,能承受得住市场的风雨。”她优雅地转身离开,高跟鞋敲击水泥地面的声音带着一丝未达目的的愠怒。

**第三章:线上的烽烟与“山寨”的阴影**

拒绝了环球风尚,意料之中的反扑来得迅猛且刁钻。

深谙互联网营销之道的对手,开始操控舆论。

首先是在各大社交媒体和购物平台上,突然涌现出大量打着“旧衣改造”、“可持续时尚”旗号的店铺和账号。它们的产品价格低廉得离谱,使用粗制滥造的仿旧布料甚至化纤材料,配以煽情的“环保”、“情怀”文案和盗用自“星河”工作室概念图的劣质仿品照片。这些“山寨货”迅速抢占了下沉市场,混淆视听。

接着,一些看似专业的测评博主开始发布对比视频:“揭露情怀溢价陷阱!百元‘星河风’ vs 千元正品,差距真有那么大?”视频中,刻意将星河工作室精心设计、工艺复杂的样品,与粗劣的山寨仿品放在一起进行耐磨、脱色等简单粗暴的物理测试,避而不谈设计、文化内涵、工艺价值和社区赋能,只强调“性价比”,引导舆论质疑星河产品的定价“虚高”、“收割智商税”。

同时,一批水军账号开始集中攻击张姐等工坊学员早期略显稚嫩的作品照片(被恶意盗取发布),嘲讽“这也叫设计?”“大妈手工水平”,试图从根本上瓦解“星河”立足的“赋能”理念,将其污名化为“低端手工作坊集合体”。

更有甚者,开始散布关于“星河”材料来源“造假”、使用“洋垃圾旧衣”的耸人听闻谣言,直接触碰环保红线。

这些攻击如同附骨之疽,精准地利用了互联网的信息碎片化、情绪化和下沉市场的价格敏感度。“旧衣新生”的概念刚刚被推到风口浪尖,就面临被低劣模仿和污名化吞噬的危险。

工作室里,年轻的运营专员小杨看着后台激增的负面评论和下滑的询盘数据,急得团团转:“欣然姐,苏老师!我们得反击啊!发律师函?找媒体澄清?或者我们也降价促销?”

向欣然盯着屏幕上一条条充满戾气的评论,眉头紧锁,但眼神并未慌乱。经历过卢鹏那场风暴的淬炼,她知道愤怒和鲁莽反击只会掉入对方的陷阱。

“法律途径要走,取证工作立刻开始,重点打击恶意造谣和盗用图片的源头。但舆论战,不能用对方的打法。”向欣然沉稳地说,“苏老师,还记得沈煜寄来的那本《中华传统织染绣谱考略》吗?”

苏青眼睛一亮:“你想……亮手艺?”

“对!”向欣然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既然他们攻击我们的核心是‘价值’,我们就用最硬核的‘价值’来回击!他们不是质疑工艺和设计吗?我们就直播工艺!”

**第四章:织染之间,星河初绽**

一场前所未有的直播策划在“星河”工作室紧锣密鼓地展开。没有喧嚣的带货口号,没有浮夸的滤镜美颜。

直播主题:《经纬之间,旧物涅槃——探秘“星河”的草木光阴》。

直播间就设在工作室的染坊区。背景是巨大的靛蓝染缸,晾晒架上挂着深浅不一的蓝染布匹,空气中弥漫着板蓝根特有的草木气息。

向欣然和苏青亲自担任讲解。

直播从一块被遗忘在角落、布满虫蛀和污渍的清末老缎开始。镜头清晰地记录下向欣然如何运用古籍记载的“织补”绝技,以桑蚕丝为经纬,一针一线如同微雕般修复虫洞,赋予脆弱老料以筋骨。苏青则在一旁讲解这种几近失传的手艺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以及修复一块老缎所需的工时与心力。

接着,镜头转向染坊。向欣然挽起袖子,亲自演示如何用古籍中记载的配方,萃取苏木、茜草、黄檗等天然植物色素。她讲解不同水质、温度、媒染剂对最终成色的微妙影响,展示如何通过套染、扎染、蜡染等古老技法,在一块朴素的旧棉麻上渲染出如同星河般变幻莫测的绚丽色彩。随着布料在染液中沉浮、氧化、固色,观众仿佛亲眼目睹了一场自然的魔法。

直播的**,是向欣然将那块修复好的老缎与染好的新布结合。没有画设计稿,她直接在人台上进行立体剪裁。灵巧的手指如同指挥家,让两种跨越百年时光的布料对话、交织。老缎的华贵底蕴与新布的灵动色彩在她手中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一件极具当代艺术感又不失东方神韵的罩衫轮廓。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充满了即兴创作的魅力与扎实功底的自信。

同时,直播镜头巧妙地带过社区工坊区。张姐和其他几位学员正专注地进行着相对基础的拼接和缝制工作。向欣然没有回避她们技术的青涩,反而大方介绍:“这位是我们的张姐,三个月前才开始系统学习缝纫。她手中的这件拼接外套,用的都是街坊邻居送来的废旧衣物。每一件‘星河’的产品,无论出自谁手,都承载着我们对旧物的敬意和对赋予新生的诚意。”

这场长达四小时的“工艺马拉松”直播,如同一次沉浸式的艺术创作体验和传统文化洗礼。没有叫卖,只有专注的技艺展示和真诚的理念传递。

效果是爆炸性的。

* **硬核工艺折服专业圈:** 业内设计师、服装院校师生、传统工艺爱好者被那精妙绝伦的织补和草木染技艺深深震撼,自发转发科普,称这场直播是“活着的服饰史教科书”、“对快时尚最优雅的耳光”。

* **破除谣言,价值自显:** 亲眼目睹从废旧材料甄选、古法修复染色到匠心设计的全过程,关于“洋垃圾”、“低劣手工”、“价格虚高”的谣言不攻自破。观众直观感受到每一件“星河”产品背后凝聚的时间、技艺和文化厚度,理解了其价格背后的真正价值。

* **赋能理念深入人心:** 张姐们朴素的专注和肉眼可见的进步,让“社区赋能”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可感知的温暖力量。许多观众在弹幕留言:“看着张姐缝衣服,莫名感动”、“我也想学!这才是真正的手艺!”

* **文化自信与环保共鸣:** 对古籍技艺的挖掘和应用,激起了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天然草木染料的环保理念也获得了广泛认同。#星河草木光阴#、#古法织染新生#、#看得见的手艺价值#等话题冲上热搜。

那些喧嚣的山寨货和恶意测评,在这股清流面前,瞬间显得苍白可笑。舆论的风向,在“星河”用硬核实力和赤诚之心搭建的舞台上,完成了彻底的逆转。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