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 19 章

国内,“星河”后院已是浓烟滚滚。

* **供应链危机爆发:** 古董面料和靛蓝染料的“意外”,直接导致数位重要客户的定制订单面临严重延期甚至违约风险,高额赔偿金威胁迫在眉睫。吴宇焦头烂额地寻找替代供应商,但李蔓的网络早已布控,要么价格高得离谱,要么质量无法保证。

* **林风摊牌:** 在又一次关键的植物染料萃取失败后,面对吴宇的质问,林风终于爆发:“吴总监!你看看这里!守着这些染缸能有什么前途?人家给我开的价码是这里十倍!还有真正的实验室、国际舞台!你们就知道守着旧布头!这叫可持续?这叫固步自封!”他递交了辞呈。

* **阴风再起:** 那个关于“汉代卷云纹”的“抄袭”质疑帖突然被几个有影响力的设计类营销号转载,标题耸动:《国风新贵深陷“文化挪用”疑云?“星河”的设计原创性再遭拷问!》。水军涌入,“伪国风”、“抄袭惯犯”的帽子开始飞舞。

内忧外患,工作室人心浮动。吴宇看着邮箱里那封来自瑞士的、条件优渥到刺眼的正式录用通知,又看着屏幕上向欣然从泽拉格发回的一张照片:张姐和阿米娜并肩坐着,粗糙的手指共同捏着一根针,对着镜头露出一个虽然疲惫却无比真实的笑容。照片下方是向欣然简短有力的附言:“这里没有‘设计师’和‘难民’,只有共同试图用针线缝补破碎世界的姐妹。根基在人心,不在染缸。坚持住。”

吴宇猛地关掉了瑞士的邮件页面。“根基在人心……”他喃喃自语。他想起了自己研究的初衷,不是为了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而是为了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李蔓许诺的“自由”,不过是另一种精致的牢笼。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断:

1. **坦诚沟通:** 他紧急召集所有客户,召开线上会议。没有隐瞒供应链遭遇的恶意狙击,展示了证据链(虽然指向模糊但足以说明问题)。同时,他首次向核心客户展示了泽拉格项目的艰难进展和震撼人心的设计原型、影像资料。“星河遭遇的不是商业竞争,而是一场针对其核心价值的绞杀。但我们并非没有筹码——我们的筹码是真实的价值创造,是跨越国界的人性联结。”他恳请客户给予宽限,并提出以泽拉格项目首批产品(即使工艺尚不完美)作为替代方案一部分的折中办法。令人意外的是,几位重量级客户被泽拉格的故事和原型深深打动,不仅同意延期,甚至主动提出提高定金支持该项目。

2. **公开亮剑:** 吴宇一改往日学者式的温和,在“星河”官方账号发布长文《来自风雨中的“星河”独白》。

文章坦诚当前困境,点名供应链遭遇“不明势力的狙击”,痛斥恶意挖角行为。对于“抄袭”质疑,他没有急于自证,而是晒出了团队大量的设计灵感手稿、对中国传统纹样的研究脉络,以及最重要的——那份汉代卷云纹与争议波斯纹样的权威学术比对报告(由苏青紧急联系国内顶尖纺织考古学者出具),清晰证明两者在文化源头、象征意义、构图逻辑上的本质差异。文章最后写道:“‘星河’的力量,不在于无懈可击,而在于每一次破碎后,我们选择用信念和真诚去缝合。泽拉格的姐妹们在炮火尚未散尽的土地上绣着希望,我们有什么理由在风雨面前放下手中的针?”

3. **激活社区:** 张姐等工坊骨干在国内组织起一场“旧衣捐赠与故事收集”活动。她们讲述泽拉格的故事,号召人们捐赠有故事的旧衣旧料。“每一件旧物,都可能成为跨越山海传递力量的媒介。”活动引发强烈情感共鸣,大量捐赠涌来,更凝聚了社区用户的忠诚度,形成一股对抗外界风浪的强大精神后盾。

吴宇的雷霆手段和真诚姿态,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风雨飘摇的“星河”。舆论风向再次逆转,#星河风雨独白#、#为泽拉格刺绣#、#旧衣传递希望#等话题冲上热搜。恶意挖角和抄袭质疑在详实的证据和强大的情感共鸣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林风的离职并未造成预想的崩塌,反而让留下的团队更加紧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