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刚过,许风眠就醒了,简单洗漱过后,套了件灰色衬衫,背着包,站在酒店早餐厅外张望了一会儿,其他老师还在用餐。
于是,许风眠绕到廊下观鱼池边上坐着,鱼池里养的不知是观赏鱼还是食材,肥得惊人,许风眠盯着鱼出了神。
祝一宁不吃鱼,喜欢吃虾但不喜欢剥虾。因为她学生时代高压力环境下养成的习惯,吃东西很快,不喜欢一切麻烦的食材,最为典型的是要挑刺的鱼和要剥壳的虾。
他俩刚在一起的时候,还没告诉其他人。
有一次乐队演出顺利,他们老大订了酒店包厢包了三桌,办了个小小的庆功宴,邀请了好友。
酒至半酣。乐队成员又抄起家伙,来了一段即兴表演。
“我的干锅虾呢?”下了场,高铭聊了半天,突然发现自己面前桌子空了一块,不禁提问。
祝一宁低头,自己面前的桌上有个小碟,碟子里放着剥好的虾肉,还放了几片柠檬和薄荷叶做点缀。
果不其然,许风眠贴她贴得很近。
“许风眠!”高铭喊,“你怎么跑到别的桌去了?”
“哎,我送个外卖。”许风眠振振有词。
高铭:“……”
祝一宁:“……”
“会给你好评的。”她打发人,“回去吧。”
许风眠走了。
五分钟后,许风眠又来了。
“外卖?”祝一宁已经麻了。
“不是,那是借口。”许风眠说,“我就想来看看你。”
“……看我干什么?”祝一宁问。
“我是你男朋友,你不想离我近点吗?”许风眠问,“而且,刚刚你一直在偷看我唱歌。”
许风眠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回了神。
回头一看是法学院的教授林姗,妆容精致,针织开衫搭配大地色连衣裙,挎着个包,冲许风眠笑得温婉,“许老师,昨晚没睡好?”
“有点失眠,”许风眠也冲她笑了一下,“我脸色很差吗?”
“黑眼圈稍微有点重。”
“哦,那没事。”许风眠心想,经历过如此惊心动魄、兵荒马乱的一晚,任谁都很难睡着吧。
“我听说你昨天吐了,”林姗把几缕碎发挽到耳后,关切地问,“昨晚喝多了?”
“也不能指望章老师一个人喝,”许风眠笑道,“今天悠着点。”
林姗点头,“今天应该还有饭局,明天或许就好了。”说完咳嗽了几声。
“林老师,你感冒了?”许风眠礼尚往来也关怀了同事。
“没事的,有一些上火。”
“哦,那饮食上要注意一些,有带药吗?”
“没,东西太多,落家里了。”
“没事,我待会儿去药店,给你带一盒。”
“真是麻烦你了。”
“小事。”
许风眠刚入职和这次考察团的教授们真的不太熟悉,于是不再言语,眺望着远处蔚蓝的天际线。
八点刚过,所有老师在自助餐厅外集合,今天的安排是去开会。
总的来说,第一天工作量不大。
考察团与勐宜瓦洛乡扶贫办、农业农村局、咖啡种植合作社等相关单位召开座谈会,了解咖啡产业现状、扶贫项目进展及政策支持情况。
许风眠本来不用入座参会,但是他的身份极为特殊,既是考察团的人,也属于此次投资大户许氏集团的内部人,因此他的意见就显得分外重要。
投资方面的事反正也有派他哥的秘书艾伦来盯着,许风眠对此一窍不通,干脆在会议桌末位,光明正大地借着会议背景音走起了神。
会议由勐宜瓦洛乡扶贫办主任张伟主持,啰里啰嗦介绍了一堆头衔的领导,拉了一篇欢迎词。
最后他清了清嗓子,微笑着说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一起和大家聊聊我们勐宜咖啡的现状和未来。”
考察团的团长——农学院教授梁静推了推眼镜,微笑着点头:“张主任,我们对勐宜咖啡很感兴趣,也希望能为你们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今天就麻烦各位多讲讲。”
张伟点了点头,示意咖啡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开始介绍产业现状。
他的话让许风眠想起祝一宁。
祝一宁向许风眠介绍勐宜时的神情和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数学课题时一模一样,非常认真,连她自己可能都没有发现。
她首先会以问题引出要说的话:“许风眠,你知道吗?世界上公认的顶级咖啡产区只包括三个地方。”
然后一脸期待地盯着许风眠的回答。
但许风眠往往是不知道的,他从不关心他平时喝的顶级咖啡从何而来,那是家里采购人员该关心的事。
于是他老老实实摇摇头。
祝一宁也不嫌弃他,耐心解答:“是B国的Minas Gerais,M国的Kona还有华国的勐宜产区,勐宜是咖啡的发源地,以其独特的花香和果酸味闻名于世,这里的咖啡豆生长在高海拔地区。”
然后,祝一宁问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勐宜明明拥有最好的天然条件,发展的却最不尽如人意?”
答案是什么,他想不起来了。
“许多年来,我们勐宜咖啡采摘和处理过程遵循传统工艺,保留了咖啡最原始的风味,在全球咖啡市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理事长赵明介绍道。
是的,在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效率才是第一位的。B国有大规模种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M国有严格的地理标志保护和高品质认证,而勐宜只有顶级天然条件,这是上天赐予它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困住它发展的枷锁。
考察团中有人微微点头,赵明继续说道:“我们这儿的咖啡种植,大多是散户,家家户户自己种,自己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我们这儿的咖啡,大部分都是卖给外地的加工厂,贴上别人的牌子,价格就被压得很低。我们自己没有品牌,没有定价权,只能任人宰割。”
许风眠有些疑惑:“就没有人尝试过想做自有品牌吗?”
坐在赵明旁边的农业农村局局长□□接过话茬:“怎么没有?做的人都失败了,也算有一个成功的吧。叫什么来着?就祝家夫妻俩做的那个。”
张伟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叫‘青柠山庄’,有一对夫妻于 1999年创办的,是我们这,也是当时华国第一个以咖啡豆农场兼加工企业为主体的咖啡品牌。这个品牌都代表了勐宜咖啡产业从原料供应向自有品牌化发展的早期尝试,为后续我们勐宜咖啡的品牌化奠定了基础。后来,哎,也是运气不好……”
眼见不相干话题要深入下去,李局赶紧使了个眼色,继续推进会议:“赵理事长说得没错。我们勐宜咖啡,天时地利都有了,就是这‘人和’还差得远。我们局里也一直在想办法,想把咖啡产业做大做强。”
李局长叹了口气,接着开始卖惨:“市场上那些知名的咖啡品牌,人家有精深加工的技术,能做出咖啡胶囊、咖啡浓缩液,附加值高得很。我们呢?大多还停留在卖咖啡豆的阶段。”
这时,坐在角落里的咖啡种植大户老李站了起来。他穿着一件褪色的衬衫,脸上带着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透着一股倔强:“各位领导,我是老李,种了一辈子咖啡。我知道我们这儿的咖啡好,可就是卖不出好价钱。这几年,我也想搞搞品牌,搞搞电商,可实在是力不从心。我们这儿的咖啡,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太低了,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说过。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可和那些国际大品牌一比,还是差得太远。”
梁静教授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后说道:“说得对,品牌和市场推广确实是关键。勐宜咖啡有这么好的天然条件,如果能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上下功夫,一定能走得更远。”
众人聊了许久,最后张伟主任总结道:“各位,今天听了大家的发言,我们对勐宜咖啡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们这儿的咖啡,确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接下来,我们会和考察团的专家们一起,制定一个详细的帮扶计划。从种植标准、品牌建设到市场推广,我们都要一步步来,争取让勐宜咖啡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会议结束后,在乡里的机关食堂吃饭,八菜一汤,最高规格接待。四荤四素,荤菜有清蒸羊肉、红烧牛肉、清炒虾仁、鱼香肉丝。素菜是一些清炒时蔬。汤品是当地的特色虫草花炖鸡汤。
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许风眠心不在焉地吃完了,见章斌和艾伦聊得正欢,便说:“我出去走走。”
艾伦连忙站起来,就要跟过来:“二少,我找个人给您带路……”
“不用,”许风眠忍住了,“就在周边转转。”
随后,许风眠径自拉开门出去了,来时他注意到了食堂隔壁有家小超市,过去买了包烟,还没出门就见扶贫办主任张伟也走进来了。
这位张主任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年纪挺大了,看上去四十岁出头,精明能干,看见他连声招呼他:“许教授。”
许风眠点点头:“张主任。”
张伟说:“不不不,您太客气了,就叫我老张吧,许教授!”
张伟说着就来握住许风眠的手,眼镜后一双眼炯炯有神:“您这长得也太俊了,跟个大学生似的,我冒昧问一句,您贵庚啊?我猜啊,不超过二十五岁,绝对不超过二十五!”
许风眠昨晚没睡好,不耐烦打官腔,但又想找他打听事儿,只得耐下性子道:“您猜错了。您现在方便吗?找您打听点儿事儿。”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