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却把青梅嗅

喜儿认为不该进去打扰,待在了一旁的屋子里,却听见顾渊在喊。

于是她撩起帘子进去:“主子。”

三殿下正在一旁,坐得倒是很端正,只是耳畔的红还没褪尽,顾渊似乎也有些不自在,但不知怎的,看着似乎没有方才那么难受了。

却听顾渊道:“还有饭吗。”

饺子确实还剩下点,但是给殿下吃剩饭这种事,或许顾大将军干得来,喜儿却不敢干:“做点吧。”

檀清远道:“不必。”

顾渊:“你千里奔袭来的,不饿吗。”

“来的时候吃过,我看看你就走了。”

喜儿道:“天晚了,还下大雪,殿下往哪走。”

“客栈。”

顾渊:“不行,太远了,不安全。”

喜儿:“那留殿下住着,客室现成的。”

顾渊点点头道:“好,你歇着去吧,我没事。”

檀清远应声看过去。

喜儿一向有眼色,况且三殿下在,捅破天去顾渊也出不了事,于是回房去了。

檀清远才道:“除夕夜宴,我要赶回宫里。”

顾渊瞧见他衣服湿了一点,想来是蓑衣斗笠遮不完全,让风雪给打的,唯恐要着凉,凑到跟前,抬手绕过他的脖颈,将自己身上披的罩衫盖在了人肩上,檀清远颤了一下,握住了她尚未来得及收回的手。

跪在榻上的顾渊一时心滞,不知所措起来。

这种情形和以往那些梦里的太过相似,虽然几个月没见着人,可是顾渊居然已经习惯了和他亲近的感觉,知道都是虚幻,却觉得真实过头了。

檀清远却不似那个“三殿下”一般,脉脉无言许久,放开了手。

他觉得自己或许真的太懦弱了,想了千百遍的人在跟前,自己却不敢袒露真心,说的最直白的话是思念,除此以外竟然没有其他。

再不说出口就来不及了,可是怎么说呢,说什么呢。

说心悦吗,山有木兮,辗转反侧?巫山沧海太直白,念君忆君太轻,红豆相思不足以叙浓烈,还有什么能说。

这个人带给他的感觉太复杂了,复杂到不知该如何表达。

檀清远无法控制地想起少年时的事来,那是缘分的开始,也是厄运的开始。

-

彼时镇国元帅还健在,膝下儿女尽去,只剩一个十岁的外孙女,长得粉雕玉琢,精灵可爱。

若父母都在、家国安定,这孩子本是一无忧无虑的千金,生在将门,将来不过承袭祖辈荫蔽,做个习武的花架子,凡事有长辈去担,不必殚精竭虑。

可惜天不遂人愿,早慧者往往伤心,常冉看着只觉得无奈,却没有办法。

外孙女还很小,没有父母兄姊,天天一个人呆在府里,请的先生两天一来,只教读四书五经,偶尔说两句简化的兵法。

剩下的时间,顾渊都在习武,时间一久便越发不爱说话,疯天疯地的年纪,整个人安静得像棵草,只有挥拳时活泼点。

常冉自然疼孙女,可是国务在身,多数时候无暇顾及,恐她闷久了要出毛病,只好向皇上求恩典,将人送进了太学,做了三殿下的侍读。

檀清远不会忘记那个春末。

那时御书房外的海棠开得正好,父皇叫他过去,说镇国元帅家的独孙要来伴他读书。

常老元帅那个人,檀清远见过,白须白发,往那一立有如山岳,正是国之大将。

却没见过他的外孙女。

将门之后,往往带些粗莽的跋扈,若是受宠的孩子,兴许会骄纵一些,虽说任谁在皇子面前都不会放肆,但人的性子究竟如何是能看出来的。

檀清远怎么也没想到,他的侍读会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见到的是个穿着素净白衣的女孩,看年纪比自己略小,站在午后书房明亮的光线里,神色平静,透出种不属于孩子的清贵,不像他以往的那些玩伴,像没见过太阳的花,温柔漂亮,却太苍白。

父皇在一边坐着,将那女孩推到了檀清远的身边去,她跪了下来,眼神不往自己身上放,只看着地毯上的花纹:“殿下。”

那声音还嫩,语调却是沉的,檀清远居高临下地瞧她,明明从没见过,却莫名开始心疼,不想让她跪,没得父皇的令,就将人搀了起来。

好在皇帝不在乎这个,道:“这是渊儿,往后要好好相处。”

檀清远连连点头,那女孩被他握着手,眼睫抬起一些,似乎在看着他,又似乎没有。

暮春时,天气尚未热起来,春红谢去一些,还剩下大片大片的绿草,檀清远那时不懂什么叫做“丧亲之痛”,只知道顾渊总是不大开怀。

陪着殿下是顾渊的职责,太傅讲课时她就端坐着听,课后殿下去哪,她也跟着一道去,晚上再回老祖宗的广仁宫,到自己的屋里睡。

本来是按部就班的日子,可是顾渊发现,三殿下似乎总是有意无意地逗她玩,有时带点宫里吃不着的芝麻糖块递过来,有时折了柳枝做草环给她戴,更多的时候,太傅每讲完课,檀清远就要推人去园子里,找没人的石阶坐下,给她编头发,顺带看花看水。

进宫之前,顾渊知道自己是来侍奉殿下的,可是认识之后,她发现自己除了陪人读书、偶尔提醒考教日期之外,什么活也没干过,殿下不肯劳动她磨墨铺纸,反去整理她的书案,平时不准跪,只在碰到皇上和宫妃时做做样子。

时间一久,小顾渊混乱了。

彼时入夏不久,暑气渐起,早晚却还凉快,傍晚时下了课,檀清远照例和顾渊去了御花园里,东南角处位置偏僻,却清幽舒服,有一处排着玉阶的池塘,四周种了许多绣球花。

小殿下穿着轻盈的常服,半蹲在台子上看鱼,水面上浮着的睡莲已经合上了,天色处于明暗交界之时,顾渊在一旁待着,看着他的侧脸,终于忍不住开了口:“殿下。”

“怎么?”檀清远抬起头来。

顾渊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好,有头没尾地道:“爷爷说让我好好侍奉你。”

檀清远想了想,摇头道:“你是我朋友。”

说着又笑了,从怀里摸出一个细细的镯子来,坐到了她的身边来,捉起顾渊的一只手,环了上去:“给你戴着玩,厌了就摘。”

小顾渊眨眨眼睛。

檀清远仔细地瞧了瞧她的脸,突然抬手压上了顾渊的嘴角,往上提了提,用的力道很轻:“你怎么不爱笑呢。”

“现在漂亮,笑了更好看,”顾渊被扯着,唔唔了两声,没说出话,就听他又道,“别侍奉我,你开心点我就开心。”

殿下对自己很好,不似亲生,倒胜似手足,那时的顾渊心里就明白,一直到三年后离宫回府,几年后率军出征,都一直记着。

后来成人之后,顾将军看着平阳公主时总是恍惚,不知自己与这一对皇家兄妹的缘分为何如此牵心动魄,想来是情不知所起,不论那是亲情,友情,还是别的什么。

小顾渊本人都没意识到的是,自己在日渐一日地开朗起来。

双亲去了是事实,爷爷也少来看自己,然而殿下如兄长,虽然没大多少,却像爱护妹妹一样给了关心和在意,或许是被人放在心里的感觉太温和,她身上那股绷着的劲散去了许多,后来已经能开怀地朗声而笑了。

元帅府教孩子重武,即使进了宫里,顾渊该练的功也不能落下,而皇子要学的武艺没那么精深,无非自卫骑射而已,读完治国策论、长短政要之后,檀清远可以休息,她却得继续,皇帝瞧见时总要赞赏一番,说些“皇儿亦不可懈怠”之类的话。

只有当事人知道,殿下没抛下自己独自走过,从来陪着一块,没有怨言。

两年后的冬天,檀清远跟父皇南巡,顾渊一个人在宫里,久违地孤寂起来,从前自己待久了不觉得,这时才发现,有了玩伴又失去的感觉真的不太好。

她捉了兵书来瞧,蹲在地上拿木棍画布阵图,画得心不在焉,脑子里都是和三殿下拿着刀枪棍棒闹来闹去的情景。

宫里有人迹罕至的殿,长了荒草的平地最适合切磋,每到捉起兵器时,顾渊整个人气质会变,在堆满经史子集的书房里,她总像个木头雕的摆设,舞刀弄枪起来,却仿佛换了一个人,虽然是孩子,顾盼间却已经称得上“英姿勃发”了。

“接着!”三殿下那次隔老远就扔了一把弓来。

小顾渊伸手接来,一看漂亮得紧:“送臣的?”

“送你的。”

顾渊笑了:“谢谢殿下。”

殿下果然就跟着开心起来,玩闹说笑一阵,就要推着顾渊去殿里吃点心。

这样的时间长了,俩孩子越发亲近,皇帝看着满意,常元帅也松下了心,小顾渊做着侍读,却像多了个兄长,性子开朗起来,一切都好。

转折在这一年的除夕,檀清远短暂出巡后归来,似乎成为了许多事的开端,那次分别之后,两小无猜的总角情怀开始向过去奔走。

日头走到了年末,除夕,宫中要大宴。

顾渊等了两个月,那时天已经很冷,京城下了好一阵纷纷扬扬的雪,积了满地,宫中梅花开得正好。

终于盼回来了三殿下。

年末逢休沐,镇国元帅总算来瞧了孙女一趟,十二岁的顾渊披了身暖和的白狐裘,看着像个粉雕玉砌的娃娃,手被牵着,跟着爷爷一起到了宫门外,恭迎圣上回宫。

暮色四合,车队碾着官道积雪驶近,皇上御轿在前,檀清远的暖轿在后面,被南方的风吹了两个月,他有些不适应当头的酷寒,撩开窗帘一角,远远地看向宫门,望见了那个几乎要与雪色融为一体的身影。

忽然难以自已地呼吸急促起来。

四周其实还站着群臣,陛下出来,顾渊跟着一起跪在雪地里,檀清远跳了下来,唯恐冻坏了人,想去搀,奈何隔得太远,只好心急如焚地看着。

“爱卿啊,”皇帝对常元帅道,“京城可好。”

常冉与太后是一辈人,却到底是臣,恭敬道:“万事无忧,恭迎陛下南巡归来。”

皇帝例行公事地说了一番,那是大人们的事,小顾渊对那个没兴趣,她老远就瞧见了往这边看的三殿下,想向他招手,可惜这种场合不太合适。

于是安顿之后,换了衣服的檀清远抓了把伞,顶着漫天风雪冲广仁宫去,老祖宗不在,才到偏殿跟前,就被一向稳重的顾渊扑过来抱住了。

伞掉在了地上。

顾渊身上的暖香绕了过来:“想你。”

忙。

拜谢金银汀女神、44983849小天使的霸王票和123、bug、阿涸小天使的营养液~~~TAT

以及拜谢真女人从不畏惧核弹小天……呸,这个是作者ovo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却把青梅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