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将无数良种自古衡所遗山中取出,这些本是当年神农留下的先天五谷的迭代。
当初,莘姬从族中宝库中的灰堆里寻来的种子,是有莘氏姬、己、姒三个公族当年离开老家外出开辟新部落时,自老祖黄帝有熊氏部落处继承而来。
可惜三大公族空守宝山多年,却对这些种子的力量一无所知。
待到莘姬继承获得“她”的执念,才从前面二百五十四位前辈处得知这些良种的妙用。
人族从茹毛饮血到食用五谷杂粮,自不稳定的渔猎游牧,学天文地理,寻山水衣食,到开辟地盘,开荒种地,稳定下来,用去了两代人皇的心血,是无数先辈的共同追求。
神农氏传承早已断绝,先天五谷随神农隐去,不显人前。
古衡本是有莘氏的大夫,随莘姬嫁入商部落,莘姬信任他,将良种委托给他培育。
期待代代改良后,得到高产的种子,用这先天五谷的后裔供养全人族,不仅要填饱肚子,还有孕养灵气,以求恢复三皇时期上古人族人人可修习的盛景。
可是古衡辜负了她,他不仅私自将良种繁育的方向向凡人不能吃的天地灵草转变,还用这些草药献祭诸天,炼制灵药,勾结同党,荼毒天下,以求已身登仙。
古衡身死,传首天下。
寸心将每一代灵种都细细看了,皆非高产。
大罗之力,推演万千,寸心想直接探知多产的方向,未来弯曲扭折,没成功。
洪荒生灵,前路未来理论上是无限的。
难怪当初莘姬要找人培育,而非自己搞定。
想找出那条正确的繁衍之路,寸心决定依靠众人的智慧。
凡有高士,秉持当年人神之约,回各自方国关卡镇守,寸心皆动念送去一份灵种。
朝歌中宫,王后妆台之上,一份五色光华流转的谷种熠熠生辉。
九州方国,仁人志士,今日皆得宝,拜谢莘姬娘娘恩德。
寸心告诉他们如何执掌人神之约,如何培育良种,桩桩件件清楚明白。
凡人如蝼蚁,转瞬即逝。他们尚且在当奴隶,饭都吃不饱,要去吃土。
莘姬辅佐商反夏,若以这结果论,反了个寂寞。
但她的精神永远流传下来,反抗暴政,已成为人道公理。人神之约,为所有庶民的正义背书。
在各地凡人填饱肚子之前,寸心不想轻举妄动。
她这一脉的目的和初心是什么,她不会忘,万不可争一时高下,本末倒置。
各方国的有识之士自发聚集,他们用法力托举起本地的人神之约,让这张天网再次笼罩。
方国的伯侯与祭祀,望着上空久违的无形束缚,皆低头。
他们的祖先曾流传过大恐怖,一旦签下人神之约,若有不顺此意,便会被雷霆击杀,被冤孽反噬。做方伯,竟要每日战战兢兢,生怕行差踏错,不能欺压良善,不能奢侈纵欲,还得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简直了无生趣。
古衡曾废掉的重重枷锁,又一次戴了上来。
面对这等伟力,他们心中忐忑,骑在百姓脖子上久了,他们不想下来。
都怪古衡,说送他们登仙,这么多年了,几代人心心念念诚诚恳恳,又有几人修成正果。
会法术的外姓人逼上门来,逼着他们签发诏令,他们也没那个实力制止。
无数奴隶欢呼雀跃,无论他们是否认字,他们都能看得到那大大的字,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人有其家,不得奴役。
“大王,有崇氏、有邰氏、有陶氏、有邓氏等皆发了放奴令。我等皇室贵胄,不可落于人后,恐失却民心,如夏桀那般为人道所弃。”王后劝说道。
人皇仰望天空,朝歌上空那张巨网越发壮大了。
“非是寡人不愿,子姓贵人皆蓄奴万计,若要他们放奴,恐怕要先失去宗室之心。”人皇叹息,无论是人祭还是人殉,又或是蓄奴,皆非他个人的意愿,他必须顾及天下贵人的利益,他本就是他们的代言人。
“大王所言正是。”王后亦抬头,“若待那位腾出手来质问子姓及其他大宗以人为祭为奴的旧事,我愿与大王用入地狱赎罪。”
人皇一愣,“寡人毕竟是人皇。”
“夏桀,此独夫民贼,之前也是人皇。”王后毫不客气。
“从长计议,当从长计议。”人皇仍旧难以下定决心。
宗室是他握在手中的力量,消弱宗室就是消弱自己。放奴不是大事,那分地是不是大事。子姓的地盘大,不比小姓方国好调头。
王后摸了摸皮囊中的稻谷种子,又放下了手,陪着人皇发呆。
她可以为他征战,为他祭祀,却不能做主。
寸心这一脉传承转移,暂未传开。待到越来越多的人去祖庙祭拜,见到那簇新的名字,便会知道莘姬娘娘已去,她的恩德永存。
天庭虽关闭四门,几百年各方神明欠我世人的愿望却要还来。收了香火不办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要么满足心愿,要么退钱。
寸心刻意用不算完整的人神之约天网通告四方,若是神明欠债不还,自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当初古衡倡导以人祭这种违反道法本质的行为,进行祭天敬神,他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天人利益团体,寸心说了,她会把这笔账跟他们算明白。
打草惊蛇,敲山震虎,将各方目光牵引到自己身上。寸心假装自己是个高调到极限的人,要为人族讨回公道。
至于凡间那些庙堂里,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争权夺利都是小事。只要人还是人,没有大规模成仙,他们是奴隶还是庶民,都是小事。
寸心打定主意要唱唱大戏,让各方巨头们开开眼,让他们没事儿少盯着人族看。
薪火之源,在众生。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