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贾蓉给南安王府送喜帖子归家,正给贾珍夫妇汇报,外祖罗家送的礼到了。
贾珍看着书单和两大箱子书正不知说些什么,跟船来的管家忙笑道:“许家小姐前两年在扬州时,也曾经跟着她姨妈来拜访老太太、太太们,极喜欢老太爷的书房,这些书都是当年许小姐看过的,老太太命七姑娘抄了送来,”
说着从袖中拿出个小盒子,奉给尤氏,银蝶忙过去接了,“这是老太太私下送给尤夫人的,夫人连日操劳辛苦。”
银蝶打开盒子,柔和光芒霎时映入眼帘:盒内是全是瑰丽多彩、细腻圆润的粉色南珠!
尤氏的笑意都多了几分真心:“咱们都是多少年的老亲了,罗老太太真是太客气了,这都是我这个做母亲的应当应分的。”
罗管家笑道:“老太太年老不便长途奔波,大太太定要来喝蓉大爷的喜酒的。小的一来给大爷送书,二来京里房舍十来年没住,也是提前过来打扫收拾一番。”
贾珍脸色也好看了些,他虽然不了解那两箱书的价值,起码知道肯定比这盒贵重的南珠更珍贵些,便笑道:“你们舟车劳顿,人乏马疲的,不着急收拾,先在府里住几天再慢慢安顿。”派人好好安置罗家的人。
罗管家到了客房,脸色才暗沉下来,伺候他的小厮忙着给他倒茶:“不怪我们老爷看不上贾家,只会讲究排场。”
罗管家忙低声呵斥:“闭嘴!在外还不知道谨言慎行!”他指了指窗外,小厮明白是怕隔墙有耳,撇了撇嘴收拾床铺去了。
贾珍出来,刚走到外书房,大总管赖升快步迎过来,贾珍问何事这么匆忙。赖升拿出帖子,说道:“兴隆街的贾大爷,由王统制保本,老爷与西府政老爷竭力协助,已补上了大司马。”
贾珍打开帖子,原来这贾时飞定了三日后在家中摆酒庆贺,特特下帖子请贾珍。贾珍不以为意道:“你去库房选两件体面礼物,到时提醒我去就是了。”
赖升答应了,却不动身,只说些闲话:“听说蓉大爷屋里的楚楚姑娘已经求了大爷,要放出去,大爷只说要看老爷的意思。”
贾珍哪里还记得楚楚是哪一个,不耐烦道:“又不是什么大事,回了你们太太就行了。”
宁国府打发贾蓉通房的时候,顾太太正为许雅诗的陪送发愁。
顾太太皱着眉头对女儿道:“我着人打听了,姑爷前头那位,成亲的时候嫁妆只有十六抬,这倒是好办,咱们也预备十六抬,只每抬挤紧密些也就是了。”
顾太太面露为难:“只是听说秦氏进门的时候只带了一个老妈妈,两个小丫头,若说宁府真是贫家寒户的也就算了,却偏是高门大户,规矩又大,家人仆从又多,我怕你带的人少了到时让人欺负,又怕你带多了被说不懂规矩。”
许雅诗低头想了想问道:“不知尤夫人当年进府带了多少人?”
顾太太道:“这我也查了,尤家虽没落了,那时尤老太爷还在世,到底架子还在,是跟去了两房家人,四个丫头的。”
许雅诗便道:“既这样,我就带黄妈妈一家和许山两口子吧,我的四个丫头也都带上。”侍立在旁的如缨极力掩饰喜色:这是把身边人都带去了,姑娘高嫁公府,她们这些伺候的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原来黄妈妈是大姑娘的奶妈,这许山家的未婚时也是大姑娘的贴身丫鬟,去年配给小厮许山后仍在姑娘身边做事,如缨是后补上来的,因她生的好看,手也巧,虽来的晚,年纪也小,却最得雅诗喜爱。
跟母亲商定陪送人员,雅诗便从母亲房内退了。
她知道父母为嫁妆的事已经争吵了好几次,她也私下劝过母亲,这些已经可以保她在贾府立足。
可顾太太一再执意争取,她也就没再说什么,充满斗志为女儿争取财产总比愤愤不平地给姨娘们找茬要好,起码前者争执对方是父亲,而后者遭殃的只有可怜的雅词雅诚姐弟。
雅诗回到自己屋内便整理从扬州老家带来的书纸字画,这些都是要带到贾府的。
外面有人通传:“少爷来了。”
正说着,雅诚已经自己掀帘进来了。
他环顾四周,见除了大姐的贴身丫鬟,并没外人,才从怀里掏出一本旧书,小心翼翼放到桌上,笑道:“我没有什么可为姐姐添的,就送本诗集吧,姐姐到了贾家,闲了就瞅几眼,就当我还在你身边一样。”
雅诗瞥了一眼,眼前这本袁宗道的《白素斋类集》是前朝所版,量少而珍贵。
雅诗极力婉拒:“《白素斋类集》我已经自己手抄了一份,这本定是你从双梅斋偷的,你快放回去,仔细父亲知道了打你。”
雅诚耸了耸鼻子:“姐姐知道父亲多久没有踏足过书房了吗?我早已经找人印了一千本类集,除在书房放了一本,其他的都送给那些穷书生了,也算是做件好事。”
雅诗还是不同意:“不行不行,你的心意姐姐已经领了,这书你千万放回大书房去。”
雅诚只得拿着书怏怏地走了。
过了几天雅诗的大丫鬟新雨和晚秋整理归置嫁妆箱子时,整到书纸这箱时,新雨忽然惊呼:“怎么有两本《白素斋类集》?可是姑娘拿重了?”
雅诗才知道雅诚趁自己一个没留神,还是把书藏这了,现在无论是送回雅诚那里还是放回双梅斋书房,都太显眼了,实在没法,雅诗又确实极爱这本,只好接受弟弟的好意。
三月十七日一大早,贾蔷就跟着赖升领着一帮人来许府拉嫁妆,沉甸甸的十六抬,抬嫁妆的礼夫需使下劲才能起身,贾蔷骑马领着礼夫们各大街逛了一圈才进了宁府大门。许山夫妇跟去贾府帮着清点看护嫁妆。
许家送贾蔷一行人出了胡同口才返回来,要说许家大姑娘成亲,最高兴的当然是父母,可雅诗的二婶却表现的比顾太太还兴奋,一个劲的恭喜,夸赞那位没见过面的姑爷,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雅诗心里清楚二婶为什么笑容满面:堂妹许雅静只比她小两岁,今年也十八了,跟方翰林的长子定亲也挺久了,但许家规矩是嫁娶皆长幼有序,她再急也没法。
所以雅诗这边的亲事一定,方家急匆匆地来二叔家问名,前几天已行到纳币这步,方家给的聘礼虽比不上宁国府,在二叔那个圈子里也算得上丰厚了,毕竟他至今也只是个员外郎。
许老爷又觉得是自家女儿拖累了侄女,已放出话来:雅静的嫁妆除公中那份外,大伯还要添妆。二婶自是神清气爽,看雅诗都顺眼了不少,自然捧场抬举。雅诗只微微笑着,装作害羞不理人。
亲朋在外面厅里喝酒听戏,顾太太在雅诗屋里跟她说悄悄话:“这四王八公比别家不同,前儿西安王妃身边姑姑说的话,可都记住了?”
雅诗点头:“记住了。”
顾太太又絮叨说了很多遍要注意的事项,末了道:“装现银的那只箱子中,除了那二百个大元宝,在最下面,为娘还给你塞了十张银票压箱,给你当私房钱,不在礼单里面,你查验嫁妆的时候别忘了拿出来自己收了。”雅诗忙应了。
顾太太又道:“不知雅词送了什么没有。”
雅诗笑道说明雅词和雅诚都有表示,雅词送了一副自己画的画,用她新学的西洋技法。雅诚送了一本自己手抄的《白素斋类集》。
顾太太点了点头:“还算他们有心。”
顾太太当年生雅诗的时候大出血,差点没抢救过来,好险从阎王手里捡回条命,将养了好几年才缓过来,这期间她提拔了跟随自己多年的大丫头,开脸做姨娘,掌管后院事宜。
田姨娘勤谨能干,那时许老太爷虽已致仕,还未返回原籍,许老爷也还没跟兄弟分家,二婶先是生了雅静,没两年又有了雅峥。
顾太太这边压力极大,几次明示暗示田姨娘要给大房添丁,可田姨娘一直未能有孕。
后来许老爷从外面领回来大着肚子的常姨娘,顾太太表现得十分得体,忙里忙外的收拾西厢房,费事摆酒请客。
许老爷也许是感觉有愧,那段时间待顾太太极好,也经常在她屋里安歇,但直至雅词出生,顾太太的身子仍然没有动静,她终于死心,一口气抬举了好几个屋里人,许老爷倒是越发对她尊重了。
就这样又过了好几年,终于田姨娘生了雅诚,许老爷自从有了儿子,除了偶尔去常姨娘那里歇息,大多数晚上都是自己睡书房。
而雅诚刚满月,就被顾太太抱到自己屋里。顾太太也有说法:“这孩子既然记我名下,从小教养他也是我的本分。”
田姨娘自然没有异议,还是兢兢业业地伺候老爷太太,勤谨地帮着太太管理后院。常姨娘和通房们怎么对待雅诚,她便怎么对待。
日子久了,雅诚竟好像真的是顾太太生的一样。顾太太对他比亲生的也不差什么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