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那猎户告别后,贾政与书文加快脚步,赶到太阳落山前又下了山。
刚走到工地,袁三保与几位管事就迎了上来。
“大人去山上怎么也不多带几个护卫呢。”袁三保担忧地说,他们几个看时间不早了,四处找贾政却又找不到,就担心起他的行踪来。
贾政是有意没有说他的去向的,他不想身边时刻跟着一大堆人,那样做事总是畏首畏尾。
于是也就说道“是我的疏忽,以后不会了。”
“我们现在启程还能赶到城门关闭前回去,就走吧。”贾政向随他来的司里的管事说道。
“这里多烦袁管事辛苦了,明日我会再来的。”贾政对袁三保说。
袁三保恭敬应声。
他们返程时也是快马加鞭,堪堪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进了城。
在城门口,那几位管事想邀贾政去吃酒,被拒绝了。
“已经和家人说好了一起吃晚饭,不好爽约。你们几个一起聚吧。”贾政今日早早答应了探春要回家吃晚饭。
“等大殿竣工后,我一定会宴请各位的,到时诸位一定都要来。”贾政又说。
那几人见贾政这样说,也就不再勉强。他们知道贾政身份,也存了讨好的想法,既然被拒,也不能强求。
说罢,贾政与小厮先走了。
正是晚饭时间,荣国府各院子,陆续摆上了晚饭,只有王夫人这边还很安静。
探春一早就在院门口等着贾政回来。只是等到了贾政往日当差的回家时间也没有等到,不免有些失落。这几日来,贾政对他格外关怀,探春也想时刻亲近父亲。
“在这里巴巴等什么呢?晚饭用过了吗?”赵姨娘见探春已在门口等了许久,还兀自站着张望,就出来问她。她是探春的亲生母亲,只是两人平时很生疏。
“姨娘。”探春表情略显尴尬,招呼罢就不知说些什么。她虽年纪小,但已经很懂得一些事情了。她知道赵姨娘是她的生母,王夫人是嫡母。她自小养在王夫人膝下,王夫人又对她很好。
只是,没人教过她要怎么对待赵姨娘。
“没什么,只是等老爷回来。”探春想了想,还是说了实话。
赵姨娘见探春表情生疏,她自己也泄了气。想摸摸探春的头,手抬了抬,终是没有继续。
此时,贾政走近了。
探春一见贾政,就兴奋地迎了上去,行了礼,说着“老爷回来了!”
贾政蹲下身,轻轻抱了探春,摸摸她头,“父亲答应过你,当然要做到了。”
一旁行礼的赵姨娘很是惊讶,什么时候探春与老爷如此亲近了呢?想到这里,又有些落寞,探春与老爷太太都亲近,只是与自己却···
贾政见赵姨娘半蹲着行礼,开口免了她礼。
“晚饭用过了吗?”贾政温声问道。他前几日就见过赵姨娘,只是那时没想好怎么面对。
“还不曾。” 赵姨娘回道。贾政还没回来,因此院子里的大小主子们也都没有吃过。
“不如老爷去我那里···”赵姨娘试探着开口,想邀请贾政去她屋里用饭。赵姨娘颜色好,又年轻,以前贾政对她很是有几份宠爱的,常常吃住在她屋里,只是这几日却有些冷淡。
“今日与夫人有些事情要商议,就不过去了。时间也不早了,你快去用饭吧。”贾政好脾气地拒绝了。
赵姨娘闻言只好作罢。
这边贾政牵着探春的手进了屋。王夫人也在门口等,她见贾政进来,笑着迎上去说“老爷回来了。”
她亲自上前替贾政去了外衣,见贾政一身风尘,又吩咐丫鬟服侍他净脸。
贾政也觉得身上出了汗,骑了一天马,满是灰尘,很不舒服,索性把衣服都换了才出来吃饭。
王夫人见贾政脸红得异常,以为是被毒日头烤的,又很是担忧。虽贾政自己不觉得什么,但王夫人坚持要为他上药,贾政也不再拒绝。
王夫人神情认真,给贾政上药。贾政不经意从王夫人的专注眼神中看到了一种别样的忧虑关怀,这让贾政想到了她看贾珠的眼神。贾政感觉自己的脸庞痒痒的。
晚饭时,贾政问王夫人“珠儿今日身体可还好?”
王夫人放下筷子,回道“好一些了,今日还额外用了半碗饭,只是还不能下地。大夫说,再过三五日就可以每日起来走一走,一直躺着也不利于恢复。”
贾政点点头,给王夫人与探春各夹了一筷青笋,说道“这几日衙门事忙,等珠儿健壮些了,我找时间与他好好谈谈。一定劝他再不要执迷考学,身子养好才是关键。”
王夫人见贾政如此郑重地表明态度,也很是欣慰。长子已经成家,也有了后代,日后做个富贵闲人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只是想到这里,她又开始担忧起宝玉。
饭罢,贾政从袖袋里拿出一个草编的小花篮,这是在山上的时候他随手编的。
蒲草为骨,几片黄红的树叶装饰,内里还有两朵粉红的杜鹃花。探春一看到就挪不开眼睛,问道“老爷,这是从外面买的吗?”
“探春喜欢吗?”贾政看到探春晶亮的眼神就知道她很喜欢。
“给你拿去玩,只是要对宝玉保密。”贾政笑着递给探春。
探春很是欢喜“明日我要拿去给二姐姐看,二姐姐手巧,她一看就可以做一个相似的出来。”
“随你开心。”贾政越发感觉到探春的可爱了。聪慧懂事,心里总是想着兄弟姐妹与长辈。
晚间,贾政沐浴之后,又在书房开始画图纸。经过今日的实地考察,贾政对如何设计已经很有把握。等他把图纸完成时已过了三更天。书房里本来有守夜伺候他的丫鬟,早被他打发去休息了。
整理好图纸,贾政也没有再惊动别人,打算在书房睡一夜。
第二日,贾政早早就去了京郊的工地。
他一下马,袁三保就上前行礼了。
二人说话间走到了凉棚里。此时日头还不高,正是凉爽的时候。除了大殿的施工,袁三保又抽了一些人搭建凉棚。
昨日贾政说的清水和解暑汤也已经齐备,十位大夫也早已在旁边待命。另外,袁三保昨日连夜拟定了轮班制度,今日上工时也吩咐下去了。
贾政听罢,不吝赞赏,对袁三保连连夸赞。
“大人,这是我昨夜做好的图纸,这几张是水车的,这几张是蓄水池和冰窖的。管道铺设的今天也可以画好。”袁三保恭敬递上一沓图纸。
贾政接过之后细细看罢,很是惊讶。先不说袁三保昨天在他们走后,不仅拟定了轮班制度,又趁着天明,把这些需要绘测的地方一一完成。几样图纸都做得很详细,已经是可以直接施工的水准了。
贾政心里赞叹之余,看了一眼袁三保的面容。果然眼底一片青黑,昨夜肯定通宵达旦,这才能赶出这些图纸。这个袁三保不仅是精通营造之事,更是个很好的管理人才。
想到这里,贾政起了招贤揽才的心思。他拍拍袁三保的肩膀,郑重说道“袁管事才华横溢,勤恳务工,佛家说‘功不唐捐’,你只管认真做事,你的辛劳不会白费的。”
袁三保忙俯身作揖,“多谢大人赏识”,内心很是激动。昨日与营缮司的几位管事聊天时,他知道了贾政的身份,虽然贾政的官职并不高,但地位却显赫。若是有这位荣国府当家人的保举,他的仕途还是大有希望的。这也是他昨日通宵达旦,尽心尽力的原因,想给贾政留个好印象。
二人说话间,另几位管事也到了。贾政便让他们几个看过了袁三保的图纸。
几人看罢,均是夸赞,认为今日便可动工。贾政也许可了。
随后,贾政又拿出了自己昨夜绘制的图纸给他们几个看,说道“这是初稿,只能看个大概,待这几日我带人详细测绘之后方可施工,今日拿给你们看是让你们先了解一下。”
贾政经过研读,对当下的图纸测绘也有了更多的了解,画的图纸虽然样式新颖些,他们几个也能看懂。
那范远看罢,忍不住赞道“往日竟然不知道贾大人于绘图上如此精通。这图纸寥寥几笔却让人一看便懂,如此简明的图纸正适合在工地上广而传之。”
其余几人也是纷纷称赞,更不必说。
一连十几日,贾政白日里都是待在工地上。几项图纸都一一完成实地测绘,开始施工。他也更加忙碌,不仅需要随时应对施工时的突发情况,还需要盯着风力装置的搭建。幸好袁三保和另几位管事都很能干。
在几人的通力合作下,各项工程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公事繁忙,通常他们赶不及城门闭前回城,索性就在城外住了。比起上一世来说,在工地上还有人伺候起居的日子简直太幸福了。
十几天中,贾政只有两天宿在家中。这就引得贾母与王夫人担心起来。
昨日,贾政好不容易抽了时间回家。只是早晨请安后,他又匆匆离开。
贾母忍不住问王夫人“二老爷这些日子披星戴月,也不宿在家中,可是衙门事忙吗?”
王夫人闻言回道“老爷只是说公事繁忙,再多的也没有说。只是每日他还会派人回来传话,说今日是否要回来,让我告诉老太太不要担心,并嘱咐我多在老太太处侍奉陪伴。”
贾母听了,也放心了下来,又问道“二老爷身边服侍的人有几个?可都乖巧?天热,可别中了暑。”
“因为老爷近日宿在外面,就安排了六个下人轮换着伺候老爷的饮食起居。我从大夫那里要来解暑的丸药也让他们时刻备着呢,想来应该没有大碍。”王夫人回道。
贾母见王夫人安排的很是妥帖,满意地点点头,“还是你行事要精细些。”
王夫人从贾母那里离开后,就去了贾珠的院子。这几日,贾珠已经可以下床走路,精神也好了许多。
一进屋子,李纨就迎上来行了礼,说了贾珠近日的状况。
贾珠此时正半靠在床头,丫鬟端一碗红豆百合糯米粥,喂他喝着。见王夫人过来,贾珠欲起身行礼,被王夫人止下了。她坐在贾珠床边,接过丫鬟手上的碗。
“太太,让下人们来就好了,何须您辛苦呢?”贾珠身子已经好了许多,也不想劳苦母亲。
王夫人见贾珠坚持,也就放下了碗。想了一息,她说道“方才,你妹子从宫里来了信。”
贾珠与元春年龄相差不大,自幼二人也很是亲热。此时他听了忙问道“妹妹在宫里没受什么委屈吧?”话一出,他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元春在宫里虽是女官,但说到底也不过是服侍皇家的,怎么可能不受委屈呢?他叹了口气,神色黯然。
“元春在信上说,工部营缮司负责建造含凉殿,这是圣上登基以来第一次兴修宫室,让你父亲务必重视。”王夫人顿了顿,又说“送信的人是自小服侍你妹妹的,她说你妹妹传话说圣上喜喜好简朴,厌恶奢华,让老爷切记切记。这个没有写在信里。”
“那么含凉殿是由老爷负责督造的吗?”贾珠问道。
“你父亲没有与我说过,但元春既然特特派人传了话出来,想必她从哪里知道此事与你父亲有关。”王夫人回道。
“如此说来,这几日老爷回家了,太太就把事情说与老爷。”贾珠又道。
王夫人点了点头。她犹豫了一会儿,又说道“珠儿,你如今也成了家,有了兰儿。你自小聪慧,于读书上也有天分,你父亲因此对你很是期许。”
贾珠见王夫人提起此事,心内也有些低落。
“只是,凡事都有命数。你父亲前几日也与我说过了,他以后不会再逼你考学。母亲能看出来,你父亲说的都是真心话。你这几日总是闷闷不乐,母亲知道你的心结。现在你可以放下心来了吗?”王夫人说罢,期盼地看着贾珠。
“自从那日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儿子也了悟了。只是万万不该让您和父亲还有老太太为我担心,实在不孝。”贾珠很是愧疚。
“元春入了宫,以后还不知如何,我日夜期望你和宝玉能好好的,我也就···”王夫人语气哽咽,说不下去了。
一旁的李纨见王夫人落泪,忙出言关怀,拿了帕子为婆母拭泪。
王夫人很快止住了眼泪,不愿在儿子媳妇前这般作态。平静下来后,她又说了几句话,随后离开了贾珠的院子。
她要去看看宝玉。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