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好几天,黛玉都没和宝玉再说过一句话。
她整天郁郁寡欢,放学后也不和宝钗她们去玩,一个人独自回斋舍。
这天,黛玉在回斋舍的路上,在一个转角处忽然被人从背后狠狠一推。
黛玉身体向前倒去,她下意识把手撑在地面上。
手掌与粗糙的石面相擦,黛玉倒在地上“嘶”地一声。
她抬起右手一看,右手掌根处蹭落了一层皮。
鲜血伴随着强烈的痛感从伤口处渗出,黛玉一时痛得站不起来。
她坐在地上转过头,看见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子正满脸挑衅地看着自己。
在这女子身后还有四五位年轻姑娘。
里面只有二公主殷沁露是黛玉见过的,其他人都不认识。
殷沁露走到黛玉身边,蹲下来,笑嘻嘻道:“如颜,你看看你,走路这么不小心,把林姑娘都撞倒了。”
随后她又故作惊讶,指着黛玉的手说:“哎呀,林姑娘的手都擦破了。”
“还不快赶紧把人扶起来。”殷沁露假模假样地斥责马如颜。
马如颜是殷沁露的跟班,对她唯命是从。
自从殷沁露在古琴台放出话后,几人就商量着怎么教训黛玉。
今天刚好碰见黛玉孤身一人,马如颜为了讨好殷沁露,率先出手。
她故意用力推倒黛玉,让黛玉摔个大跟斗。
见二公主假意责骂自己,马如颜轻笑道:“二公主,你冤枉我了,刚才明明是她自己走路不小心摔倒了。”
黛玉忍痛从地上爬起来,看见她们一唱一和的样子,不禁冷笑:“真晦气,出门被狗咬。”
马如颜听见黛玉骂她是狗,怒道:“你骂谁是狗呢?”
马如颜今年十四岁,身高比黛玉高出一个头。
她气势汹汹地盯着黛玉。
黛玉丝毫不怵,眼神与她对视,一字一句道:“谁撞的谁是狗。”
“疯……狗……”
马如颜第一次被人这么指着鼻子骂,气得扬起手就想扇黛玉巴掌。
黛玉见状一把抓住她的手,用力甩开,镇定说道:“你还想动手吗?我可不是你的丫鬟,任由你打骂。”
“要发疯回家疯去,这里是书院。”
马如颜没想到黛玉如此牙尖嘴利,她怕把事情闹大,不敢再动手。
见马如颜被降住了,殷沁露心里骂道:“真是废物,连个病秧子都斗不过。”
她看向身后的陈锦文,眼神示意她上前。
陈锦文本不想参与,但她不敢违抗殷沁露的命令,只能硬着头皮走出来。
刚刚马如颜武力没吓住黛玉,因此陈锦文另辟蹊径,准备从其他方面入手,寻找黛玉的弱点。
陈锦文把马如颜拉回身后,把黛玉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一回。
她语气轻蔑道:“林姑娘还真是厉害,没爹没娘的孩子果然就是比别人刚强。”
说完,陈锦文紧盯着黛玉,瞧她什么反应。
陈锦文这句话正中黛玉心底最脆弱的一面。
最痛苦的事情被说出来,黛玉身体不自觉后退了一步。
弱弱回应道:“你可知我是荣国府的人。”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颤抖,没有半点自信。
因为黛玉明白自己的身份,她不过是荣国府收养的孤女罢了。
陈锦文见黛玉露怯,知道自己找对了方向,开始对着黛玉猛烈攻击。
“你不过是寄人篱下的养女,难道荣国府还会有人为你出头吗?”
“我爹是工部侍郎,你舅舅就是我爹手下打杂的。”
“荣国府早就没落了,就算还有点能耐,也不见得有为你做主的人。”
黛玉被陈锦文说得哑口无言,她的自尊和骄傲碎了一地,瞬间失去了反抗的勇气,呆愣在原地。
其他人见黛玉被骂愣了,开始你一言我一语,一起踩痛脚,把黛玉贬得一无是处。
黛玉受不了她们的奚落,想要逃离却被人拦下。
她彻底放弃抵抗,低着头一声不吭,任由她们羞辱。
五个人围着黛玉一直骂,骂了有半个时辰。
殷沁露觉得解气了,她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笑道:“今天差不多了,咱们走吧。”
殷沁露等人走后,黛玉半天才缓过神来。
她看着手掌上渗出的鲜血,心仿佛死了一般,满脸悲戚。
这件事过后,只要黛玉和殷沁露她们碰上,就会被嘲讽一顿。
黛玉渐渐不敢一个人走路,平时也尽量躲着她们。
黛玉本身多愁善感,这些天和宝玉冷战,加上殷沁露她们的针对,她身心俱疲,上课总是走神。
这天上史学课,王子锴讲到越王勾践,他慷慨激昂地讲述了越王如何卧薪尝胆最终灭吴复国。
讲完后,王子锴开始提问,抽人回答。
他见黛玉没精打采,便叫了她的名字。
“黛玉,听完这节,你有什么感悟?”王子锴问道。
黛玉正出神,听到夫子叫自己的名字猛然回过神来。
她不知道夫子问的什么,因此答不上来。
黛玉十分窘迫,低垂着头,眼睛不敢向前看。
“坐下吧,上课要专心。”王子锴叹了一口气,说道:“在座各位皆是书院英才。”
“万望戒骄戒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才是。”
黛玉听到王夫子这句话,顿时臊红了脸。
她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那些烦心事,集中精力听课。
下午放学后,殷璟沐叫黛玉去山长室一趟,说院长找她。
黛玉不知道院长找她所为何事,心中忐忑不安。
到了山长室门口,黛玉不敢进去。
她在门外犹豫了半天,最后鼓起勇气走进了山长室。
李显见黛玉来了,语气温和地招呼她坐下。
等黛玉坐下后,李显说道:“黛玉,你昨日交上来的文章偏离主题,写岔了。”
“按说以你的水平,不应该犯这种错误的。”
“我……”黛玉顿时尴尬极了,不知道怎么解释。
她满脸通红,语气诚恳地说道:“我回去重新写一篇送来。”
李显满脸慈祥说道:“确实该重写。”
说完,他停了半晌,继续说道:“最近,夫子们都和我反应,说你上课经常走神,考问也没有刚上学那时出彩,表现差强人意啊。”
“我本以为你过几日就好了,便没理会。但是这些日子,你都是如此,实在令人担忧。”
这些日子黛玉沉浸在悲伤和痛苦中,把读书放在了一边。
知道诸位师长对自己的关注,她心中感激,对自己读书懈怠的行为感到十分羞愧。
黛玉想说些什么,不过李显话还没有说完。
他语重心长道:“黛玉,有件事你应该知道,你还有你们府里的几位姑娘是太后娘娘亲自推荐入学的。”
“嗯,学生知道。”黛玉点了点头。
李显接着说:“但后面的事,你可能不知道。”
“你入学那天,太后娘娘给我写了一封信。信里专门叮嘱我,让我尽全力培养你。”
“太后娘娘对你的期望很高,你若是为了其他事耽误学习,岂不是辜负太后娘娘和我们这些夫子的一番苦心。”
这些话好似惊雷在黛玉脑中炸开,她感觉太后娘娘推荐自己来远山书院读书似乎另有一番深意。
想想自己不过是一弱质女流,太后娘娘为什么这么看重自己呢?
黛玉不明白,太后娘娘这么培养她,是想让她做些什么。
无论太后娘娘是何用意,自己都应该刻苦读书。
黛玉压下心中的疑惑,郑重道:“院长,对不起,我以后会好好学习的。”
“如此甚好,黛玉,你要知道,你父亲是探花,你悟性这么高,这几年用心读书,日后定能有一番成就的。”李显激励道。
“院长说笑了,我不过是一介女子,还能有什么成就呢?”
黛玉心中感激院长对自己的鼓励,但心里清楚一个事实。
女子的一生不过是相夫教子,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
李显明白黛玉的顾虑,他手捻须髯,笑道:“为什么不能?远山书院招收女弟子不就是为了发掘你们的才干。”
“可惜大多数女学生来这读书也只是为了书院的名头,结束学业后依旧回归后宅。”
“只有少数人去内宫做了女官,或者办学做了女先生。”
“但是你不同,黛玉,我相信以你的天赋,一定能超越她们,有更大的成就。”
“真的吗?我还能像我父亲那样,入朝为官不成?”黛玉问道。
“当然了,你要相信自己。”李显斩钉截铁说道。
黛玉原本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院长竟然坚定认同了这一点。
她有些不可置信。
但是说这句话的是本朝最博学的大儒,黛玉打心底里尊敬他。
对于他说的话,她没有理由不相信。
想到夫子们对自己的关注,院长的鼓励,还有太后娘娘的厚爱,黛玉顿时热泪盈眶,眼泪不自觉就流了下来。
这一刻不是为了感情里的不安,也不是为了身世上的悲惨,而是一束光照进了黑暗,让她找到前进的方向。
黛玉坚定道:“谢谢您,院长,我会好好学习的。”
“嗯,去吧。”李显从桌上把黛玉写偏题的文章递给了她,“这篇文章拿回去,改好了给我。”
黛玉郑重接过自己写偏的文章。
她心中发誓以后不管多么愁苦,多么凄惨,都要把情绪抛开,不能影响到读书。
黛玉这么想着,脚步轻快地走出了山长室。
这一刻,她仿佛重获新生。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