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西洋镜

林如海回府之时,只觉得自己精疲力尽。他本打算在面圣之时,要好生将自己这些年的治盐心得汇报一番,故而便将老早就写好的折子袖在袖中,只待皇上一问起,就立时捧出来细细解说。谁知去的时间不巧,正赶上皇帝吃了御厨新创的一道菜——他今年南巡之时,虽然在扬州受了许多惊吓,可也没耽误他临走前将扬州知府推荐的两位名厨给打包带走,这两位新封御厨半年来与宫中御厨互相切磋,又创出了不少新菜,令本就嘴刁的皇帝大饱口福——显然他对今天的这道新菜十分满意,当时便诗兴大发,写下新诗三首,拉着正好觐见的林如海,足足品了两刻钟的诗。待到林如海将该上奏的奏完,竟难得的有了心力交瘁之感。

回到府中,又听见管家回道:“老爷,半个时辰前,永寿宫夏总管过来,将姑娘备好的西洋镜搬了去,说是太后要瞧。又说太后兴致浓得紧,没准今儿就留姑娘在宫中用膳了。”

林如海并不意外黛玉会得了太后的欢心,自家女儿如此可人,但凡有心去奉承,便是来只猛虎都能给把毛给撸顺了,只道:“午饭备好玉儿爱吃的,赐膳还是没影的事,万一人回来了,再现做岂不是要饿着等。”

管家笑道:“这哪里用得着老爷特特的吩咐?自然是早早要备好了的。”

午饭时分,黛玉果然被宫中留住,没有回府用饭,直到午后,才乘了车子回来,一并过来的还有夏总管。林如海听了消息,忙命请到厅间看茶,一时夏太监施施然的进来,洋洋笑道:“林大人不必多礼了,咱家这趟过来是代太后颁赏的。太后娘娘今儿见了令千金,简直是心花怒放。咱家伺候她老人家这么些年,这还是头一遭看她对谁家的女孩子这么爱来着。不光赏了一大堆东西,中午吃饭时,还亲口封了令千金乡君。回头就叫下头拟了旨,过了明路,就把乡君的冠服一块儿送来。”

林如海忙道:“小女小小年纪,寸功未立,哪里当得起这等皇恩浩荡?惶恐得很。”

“诶,太后娘娘说当得起,令千金她就当得起。”夏太监挤挤眼,“府中敬的那台西洋镜,太后娘娘爱极了。便冲着这份孝心,令千金也是立了大功不是?咱家送令千金过来时,太后娘娘还特意嘱咐了,让林大人要好生教养,不可慢待了这孩子。”说着拍拍袖子,起身,“得,咱家话传完了,人也该走了。”

林如海挽留道:“公公暂留步,喝杯清茶再走不迟。”

“太后娘娘那边午觉快醒了,咱家还得赶着去伺候,这杯茶就留着,改日再领不迟。”夏太监摆摆手,一阵风似的走了。林如海待他走远后,方才低声一笑,说不出的自豪与诙谐的意味:“初到京师,做爹爹的还未来得及领上半份俸禄,倒叫玉儿抢先了一步。”

林靖听见,也是笑容满面:“这便是老爷常说的‘雏凤清于老凤声’了吧?”一个乡君,论品级并谈不上如何高贵,可爵位难得,黛玉既非宗室女,又不是皇家贵戚,连爹爹林如海也是今岁才挣到的爵位,她能凭着自己的本事给自己挣来这个封赐,着实稀罕,“不过太后哪里没有见过西洋的好东西,怎地被姑娘那台西洋镜给打动到这个地步?想不通,真心想不通。对了,姑娘何时请西洋工匠打的西洋镜?我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说过。”

“那台西洋镜啊……”林如海似乎忍俊不禁,可顾虑到君臣有别,又不便笑得过于露骨,便憋成了似笑非笑的模样,“是昨晚,她与孤竹真人去库房取了几块黄花梨的木料,拿了些颜料、漆料与螺钿、珠玉……自个儿做的。”

寻常工匠要做一台西洋镜,少则数日,多则数月,做工格外精细的甚至还要半年之久。黛玉却从挑材料到做成形,满打满算不过花了一炷香的功夫。一炷香后,当林如海看到屋子里凭空出现的那台有一人来高的西洋镜时,还有些微的意外。那西洋镜做得委实精美,柜体通体漆黑,光润得足可以当镜子照。上以螺钿、珠玉镶嵌成飞鹤瑞云的图形,鹤顶红若施朱,眼眸清亮,灵动得如同活物。林如海站在前头,甚至会平白生出被那鹤凝视的错觉。

“林大人不妨凑前一观。”孤竹君见他只顾着和那鹤干瞪眼,抬手做出了“请”的动作,含笑道。林如海这才将目光从仙鹤上挪开,踱着步子靠近前,将眼睛凑到了呈像孔之前。闯入他眼帘的是一只亭亭而立的仙鹤,脖颈修长体态优雅,细脚昂然立于芦苇丛中。似乎感觉到了他的注视,那鹤扭头瞄了林如海一眼,鸟喙微微开合,似乎要发出一声清越悠长的鹤唳,而后双翼一振,便腾空而去。

林如海这一惊非同小可,要不是心中知道黛玉亲自鼓捣出来的东西定然会有几分奇特之处,故而早有了心理准备,否则差点没惊得后退一步去。饶是如此,他还是将头略挪开了些,阖上眼定了定神。黛玉见状,问道:“爹爹,你是看到了何物?”

“一只鹤,行动自在,竟是俨然如活物。”林如海心有余悸地道。黛玉笑道:“只是俨然如活物,归根结底仍旧不是活物,爹爹只管放心,接着瞧瞧?”有了她这句话,林如海才彻底的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凑过去继续看。这回在他眼前展开的是一座精秀玲珑的六角小亭,楹联上题“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四围碧波澹荡,荷浪习习。忽地一缕清风袭来,便见满池风动,一亭清凉,正是苏州拙政园有名的景致荷风四面亭。

狮子林群石竞秀。

留园三峰怪奇。

孤山梅花似雪。

虎丘一塔斜立。

……

诸般逸景流水般变幻,林如海看到后来,竟有了目不暇接之感。待那景象重新回到开头的鹤时,他才意犹未尽的站直了身子:“这是怎生做出来的?为父也看过几回西洋镜,无非是几副西洋画来来回回的转,人物画得格外真切些——也是西洋画特有的趣味,看多了也就那样,没多大新意——没这个的画儿多,也不如这个真,还会动。”

黛玉扶着林如海坐下,探手替他按揉肩颈。林如海这才发觉自己的脖子、双肩竟已隐隐发酸。只是随着黛玉轻轻的按揉,似有清冽暖流从她的指尖处晕开,不适感旋即消失无踪,反倒是融融意流淌全身,暖洋洋的十分舒坦。黛玉边按边道:“哪里是那画儿会动,只不过是孤竹往里头塞的画儿格外多些,彼此之间又换得格外快些,每张画儿又只在细微之处有所不同,爹爹才看不出个中的差别,才以为是那画儿会动。”

林如海这回着实诧异了:“居然都是画?这副西洋镜里究竟藏了多少张画?”

孤竹君望天,颇为自得:“统共有二十多万张吧,吾也懒怠去算个详尽,总归够看上半个时辰不重样的。”

“原来老夫竟趴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看了半个时辰的西洋镜?”林如海这才意识到自己肩颈不适的原因,不禁大觉好笑,“说来也是有趣,这苏州各处的景致,平素也是看得眼熟、见怪不怪的。可是一旦做成这西洋镜,看起来便新鲜太多,叫人看不住眼。”

林如海长居姑苏,尚且觉得有趣,那么换做离乡多年的苏太后,对这西洋镜自然惟有倍加珍惜。故此,黛玉能凭这一副西洋镜博得苏太后凤颜大悦,林如海丝毫不觉意外。他翻了翻太后颁下的赏赐的单子,见是缠枝牡丹金宝地云锦两端,紫檀嵌玉云头式如意两柄,镶宝鹿鹤同春金簪一对,珊瑚嵌珠镯一对,宝砚一方。其余的簪、镯、宝砚犹可,其中云锦昂贵胜于黄金数倍,且每年产出有限,便是宫中之人除却高位妃嫔外也少有人能用,而如意寓意贵重,拿来赐给一位未出阁的姑娘,更显看重之意。林如海看罢,笑着摇摇头,心道:“玉儿向来被放纵着,我这做爹爹的看她自然是千好万好,只是过去也不免担心她不熟谙闺阁风度,难免会有疏狂之举,引人侧目——如今她在太后面前尚且能够进退合宜,其他场面自然更能应付自如。从今而后,我便不必再替她操心了。”

一念及此,他放下单子,又将目光挪向案头。自他入京后,各家各府的帖子便如雪片般飞入子爵府,很快便在他的书桌上堆成了座小山。只是他急着入宫面圣,无暇理会,只是命底下人按着送帖子的人家的高低远近整理出来,待他腾出手来再慢慢处理。

林如海拿起放在最上方的一张帖子,翻开,唇畔适意的笑容便不自在的微微一僵。原来这下帖之人不是别的,正是现今的一等将军、他的好妻兄、黛玉的好大舅贾赦。

竹子精:吾这一拨走得是(玄幻)技术流

说来不知道大家玩过西洋镜没?

作者有话说

第123章 西洋镜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