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亲自出钱给外甥女的两个孩子打平安醮,这事儿很快就在京中传开了。
史家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会为难了湘云和洪哥儿。
加上柳氏又是个心软的人,膝下也没有孩子,几乎就把湘云当成了自己的女儿来养。
史鼎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湘云刚过了虚岁四岁生日,他就嘱咐柳氏教湘云认字。
柳氏闲着也是闲着,与其去二房看陈氏和湘雯母女情深,不如在家好好教育小侄女儿。
她在诗书上虽不及甄氏,但教一个三四岁的小娃娃还是绰绰有余的。
最开始教的当然是三百千,柳氏每天吃过早饭,就把湘云抱在膝上,一字字指着书本教她念。一天也就只教两句,她想着,女孩儿又不急着考功名,不必学的太快,欲速则不达,把这些基础的东西吃透了读懂了就够了。
湘云却觉得进度实在有点慢了,虽然才是幼儿园小班的年纪,能背个三字经已经不错了,可古代的人都很早熟啊,贾宝玉林黛玉十一二岁就会作诗了唉,史湘云的文采更不输钗黛,她自觉没有红楼梦里的史湘云那么有才(史大姑娘,对不起了),但也不能差的太多,起码比迎春贾环强些个吧。
湘云搬着手指头算了算,短短七八年时间,她要读的书真不少,首先是启蒙类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有《幼学琼林》这些书都不难,有个一两年也就差不多了,然后是女四书,这些她不想读也的读。
接着是任务最重的一部分——四书五经,对女孩子来说虽不要求全背下来,但四书却是背熟的好,否则以后和红楼众女儿们说话会有沟通障碍的。
最后为了能诌几首诗,《声律启蒙》是必须的,湘云还记得上学时语文课本里有香菱学诗这一回,林黛玉教香菱做诗时说,要读一二百首王维的五言律,一二百首杜甫的七言律,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有这些诗做底子,作诗也就能成个样子了。湘云当时感叹,想写个诗真难啊!如今自己也不得不踏上这条艰难的道路了,压力好大!
她本来还想看看诸子百家历史杂记之类,一算自己的工作量,还是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湘云在压力下学的很快很好,没几天就主动要求柳氏加快进度,柳氏见她有天赋,便每天多教她读两句。
史鼎某日回家随便考了湘云两句,见她都能答上来,便笑着对柳氏道:“云姐儿真真聪明的紧,可光会认字儿可不够,你开始教她写字吧。”
柳氏斜睨了丈夫一眼,眸光中笑意盈盈,“老爷怎么只夸姐儿聪明,不说我教的好呢!”
史鼎闻言大笑,揽过妻子的肩膀,“是是是,夫人教的好,夫人辛苦了。”
柳氏笑嗔:“你这人……”
湘云觉得自己不能再呆下去了,看着小婶婶娇艳的面庞,自己都不由小心肝乱跳,更何况小叔了。
于是爬下炕,自己穿上鞋悄悄溜出屋子,往抱厦去了。
没过几日,柳氏就找来了描红的本子,手把手的教湘云写字,从“大人孔乙己”写起,湘云上辈子没练过书法,拿着毛笔很不习惯,而且手太胖了,指头太短了,一离开柳氏的手,笔就不听自己使唤,不是写出格子,就是写歪了。
湘云忍受不了自己写的这么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练好。
于是,最近史鼎下班回家经常看到三岁的小侄女儿趴在自己的书案上,小胖手拿着笔,一遍遍认真的练着字。
他以为是妻子给侄女儿留的功课,便对柳氏道:“云姐儿还小着呢,慢慢来,别累坏了眼睛。”
“我何尝不这么说,只是云姐儿好像对写字格外感兴趣似的,我不让她练了,她还不依,偷偷的又跑到书房去练了。”柳氏想,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不会那么自觉,必定是有了兴趣才会主动练。
史鼎一笑:“这倒也罢了,只是别累着就是。”
柳氏道:“按说是该给云姐儿请个先生来的,我总这么教着也不是个事儿。”
史鼎颔首,“正该如此,你和二嫂说说。”
柳氏一撇嘴:“我早说了的,二嫂却说云姐儿还小,过两年再说,还不是舍不得给云姐儿花那几个银子钱,二嫂也算是国公府里出来的,虽然败落了,可常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她怎么就……”
“好了好了,少说两句,如今咱们家也不宽裕,节省些也是应该的。”史鼎打断柳氏的牢骚。
他们兄弟二人都还处于巴结上司的阶段,出银子是必须的。家里前几年又连着办了两场丧事,二哥史鼐去年继承爵位,四处打点又花了些钱,现在府里的确是捉襟见肘,不过,他并不担心,钱嘛花完了还能挣,他已经从翰林院检讨升成了翰林院修撰,用不了几年,他们兄弟就到了等着别人来巴结自己的地步了。
柳氏不再说话,心里却依旧看不上陈氏扣扣索索的作风。
其实陈氏除了节省银子这个目的外,心里还有层不能说出口的想法,她家湘雯比湘云小十个月,现在上学又太早,让湘云先上,自己女儿岂不是要落后半拍,她可不想那样。倒不如等雯姐儿年纪够了,两个姐妹一块儿上,雯姐儿若能跟得上,别人自然说雯姐儿聪明,若学的慢些,大家也不会说什么,毕竟比云姐儿小差不多一岁呢。
湘云却觉得,有没有师父无所谓,反正有柳氏呢,现在学的三字经百家姓又不用如何解释,她也能看得懂,于是安安生生的继续练她的字,背她的书,
等她把三百千都背下来的时候,二叔夫妇终于开始为两个姑娘找师父了。
在湘云心目中,师父不是仙风道骨也该是长须美髯。可没想到,史鼐请的师父居然是个女的。
女的就女的吧,反正小学老师大多是女的。
她还是个寡妇,寡妇就寡妇吧,寡妇不寡妇的和她没啥关系,用这边的观念看,他俩还算同病相怜,都命硬。
最可恶的是,这人还死拽!史鼐写了帖子去请,请了三次才答应来,你以为你诸葛孔明啊!三顾茅庐才肯出山!
“能把杜娘请来,也算二伯有本事,听说当年南安王府请她,她都没去呢。”柳氏一双美目亮晶晶的,和丈夫八卦。
度度度娘……湘云可算知道人家为毛这么拽了,原来是无所不能的度娘啊!
据柳氏和史鼎的对话,湘云得知,这位杜娘是江南书香大户的小姐,从小就颇有才名,十五岁嫁给了当年的状元郎卫平,婚后夫妻和美,一年后生下个男孩,谁料状元郎英年早逝,婆婆说杜娘命硬克夫,对她百般刁难,杜娘忧愤难当,写下著名的《悼夫十首》,带着一岁多的孩子回到了娘家。因她负有才名,很多世家贵族都请她去教女子读书,她却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德行不好,资质不好的一律入不得她的眼。
杜娘来到史府的时候,湘云已经五周岁了,在现代,也是上学前班的年纪了。
出了孝,周妈给她穿上鹅黄色贡缎长袄,下面是玉色的闪缎裙子,头发用珊瑚珠串绑了两个小揪儿。
照照镜子,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跟个雪团子似的。
和柳氏一同来到陈氏的正屋,见雯姐儿也穿的喜气迎人,嫩粉色绣云纹偏襟长袄配桃红色裙子,她生的瓜子脸庞,美目清秀似其母,举止安静端庄似其父,但眼中却有一股子与生俱来的骄傲。和湘云在一块儿,她倒显得像个姐姐。
陈氏才嘱咐了两人几句话,就听小丫头报杜娘来了,只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领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走了进来。
那妇人生的身材高挑,眉目端正,身穿一件石青色暗纹对襟褙子,头发梳的溜光,挽着一支镶红宝石的银簪。
她含笑给二位夫人施了一礼。
陈氏笑道:“杜姐姐千万别多礼。”
柳氏上前拉住那小男孩,“这就是若兰罢。”
小男孩忙规规矩矩给陈氏和柳氏请了个安:“若兰见过二位夫人。”
湘云一个激灵,她曾经在某文章中看到过,史湘云最后嫁给了卫若兰,证据是红楼梦金麒麟伏白首双星中,脂砚斋批语明明白白在那儿摆着,卫若兰射圃带的金麒麟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这一公一母金麒麟,最后一个带在湘云身上,一个则从贾宝玉那里辗转到了卫若兰那里。
不过呢,现在金麒麟还没有出现,她和卫若兰是不是也就没戏了呢?虽然这小正太长得不差,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可她还是不愿意,婚姻已经被注定的感觉可不怎么好,穿越女在古代都能遇到一群一群的美男,她怎么能就这样甘心和一个小正太注定一生呢?
“云姐儿可会写字?”
湘云从思绪中回过神儿来,走一步看一步罢,当下学习要紧,可不能被杜娘嫌弃了,当即看着杜娘,答道:“只会写几十个字,都是简单的。”
杜娘点点头,又问湘雯。湘雯细声道:“我会写的也不多。”
“雯姐儿还小呢,不过是我随手教她写几个大字罢了。”陈氏道。
“贵府的姐儿们开蒙的都比较早,”杜娘笑意温然,“我的意思是,女儿家读书不必太精,又不用考功名,只要懂得其中道理就是了,倒是有空时学学弹琴画画,陶冶情操,清心养性。”
湘云深以为然,这才是她向往的大家闺秀的生活啊。
陈氏也点头,“杜姐姐说的是,”她心里则觉得这些都没什么用,女人最重要的就是嫁个好男人,好男人不是靠弹首曲子就能吸引住的,靠这些吸引男人的,那是妓院里的姑娘们。好男人也不是做几首酸诗就能留住的,作为侯府的小姐,以后肯定是要做正妻的,学些为人处世眉眼高低才是正理儿。
可怎奈丈夫史鼐不这么想,费老大劲儿寻来个杜娘,她也只得笑脸陪着。
“兰哥儿也和两个姐儿一块上学么?”柳氏问。
杜娘道:“我们上京前北静王妃来信,让兰哥儿去陪世子读书,我想着这机会难得,能陪着世子读书,兰哥儿也能见些世面,便答应了。明儿个就带着去王府谢恩。”
陈氏眼中闪过一丝艳羡,自己以后若有了儿子,也能和兰哥儿一样就好了,“兰哥儿好福气,这一去可就要蟾宫折桂了。”
杜娘淡淡一笑,“我们孩子小家子气,我还担心他一个不小心得罪了贵人。”
柳氏道:“杜姐姐放心罢,”又看向卫若兰,“哥儿看着就是个机灵的,一定会给你娘争气的,兰哥儿,你说是不?”
兰哥儿抿唇一笑,“兰儿不敢保证别的,不给娘丢人就是,娘就在侯府里好好给两个世妹上课,不必担心儿子。”
“哎呦呦,兰哥儿如此懂事,杜姐姐可放心了罢。”柳氏笑着赞。
几人又说了两句话,陈氏便让小丫头带杜娘母子休息去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