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二,林怀谨从林如海的书房中取了拜给义忠亲王的书信,又寒暄几句后,同书房外等待许久的贾雨村一并出府,到渡口一再拜了送行的贾敏,握着林黛玉的手,共同上了船。
他们此行去京城走的是运河的水路,途径梁溪,济宁,再过黄淮两河,约有八十余天路程,算得上遥远非常。
因此上船辞别旧家后,林黛玉仍然是伫立在船头,望着渡口上的母亲同随侍的丫鬟消失在眼边后,才怅然若失地下了船尾,坐到船舱之中。
在她对侧,林怀谨却是已经坐在火炉旁等着了,见林黛玉过来,才放下手里的书点头向她微笑。
林黛玉道:“你倒是有心情读书。”
“毕竟功课还是要做的。”林怀谨道,“我先是已经看过地图,问过我们中途须停泊的几站——妹妹可想沿路去玩玩?见见这四海之内不一样的风景?”
林黛玉摇摇头,她说:“就算是你有这个心思,我看老师也是没有的。”
这话倒是一下说中关键——同林家兄妹一起赴京的,除去仆从外,还有两个人的老师贾雨村。
在同兄妹两人谈过后,林如海又问过贾雨村,问对方是否愿意拿着一封内书同兄妹两人并去京城,三人同行,也好中途有个照应。
贾雨村听得明白,林如海的意思是只要他中途能把这两个孩子照护好,一并送到京中,就用自己的人脉轻轻抬拔贾雨村一下,让他重新回到仕途上,当然十分乐意,竟是连教书都显得心不在焉,日日望着京城的方向,恨不得当天开船,第二天就到京中汇报去。
林黛玉对此是有点小意见的。
但林怀谨却是不慌不忙:“老师的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妹妹想不想停下来逛逛。父亲原是给了他两封手信,一封给贾府的在老师自己手上,考虑的是他若去拜贾府,必定要送我们去府上。”
“而另一封则压在我的手上,如果没有我,他一个人也是断然去不得王府的。”
林黛玉道:“既然如此,你莫是在这种小事上蹉跎人了。我们未来也是有时间游山玩水的。”
“妹妹仁善。”林怀谨笑道。
他见林黛玉目光时不时瞥过船尾,仍然念念不忘远去的家乡,也便顺着林黛玉的思绪,同对方谈起了这次远行。而细算来,此事竟得从上月贾敏的重病讲来。
当时贾敏魇中醒来,忙的房间里一阵骚动。
等到大夫给贾敏再次诊过脉,看过信,确认贾敏状态不错后,林如海看着重病初愈的妻子感叹:“我竟不想,你会突然倒下。”就好像记忆里的红颜一瞬生了白发,令人感到凡情抓不住的恐惧。
贾敏一反常态,不曾理会林如海的话,只是望着床栏,半晌后缓缓说:“夫君,我却是在这梦里照见了娘家,儿时的种种场景,竟像是像是走马灯一般转过。细想来时日怕是不多了。”
林如海长叹。他揽过贾敏,温切道:“夫人切莫如此言语。大夫刚说你的旧病这场后竟似有好转之象,未来想是长得很。”
贾敏摇摇头,反握住林如海的手道:“我不要紧,可我却是梦见我们女儿了。”
“怎么说?”
贾敏一一讲过梦里的场景。
“他们是有运在身的。”林如海感叹,他摸着胡子道:“说来我正想着此事,而今义忠亲王的这情我们是彻底脱不了了,但京中,太上皇和皇帝的暗争这几年却非但没有缓和,反而越发激烈了。如今更是波及到了整个朝廷。”
贾敏问:“如何说。”
林如海摇摇头:“就是前些天的消息,王子腾又高升了,擢升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
贾敏沉吟。
她听林如海说:“他本是京营节度使,管着京中的安危,如今细想来,在承平初年的时候,大抵是投靠了陛下,已经选好了队。他这一升,既是拔擢了王家,大抵也是某种投石问路,看看余下三大家的风声。”
贾敏道:“你是说圣上也可能垂顾贾家?”
林如海道:“是也不是。虽然如此猜测,但终归说到底还是看陛下的心愿——虽然混乱已经过去了几年,但如今这形式竟是比前几年还要更加复杂。”
贾敏慢吞吞地问:“这就是你写信将贾雨村拜给给二兄长的缘故吗?”
林如海道:“是有一部分的。太上皇虽有余势,但谁都见得新帝才是起势的那一方。若是没有瑾儿,想来我如今也是接了高枝。”
贾敏好奇:“什么高枝?”
“原职不动也是一种表示。”林如海道,“我虽然是先帝提拔的探花,但如今却是直隶皇上的巡使。他既然仍然任用我,那细算来两边的关系都是要平衡的。”
贾敏说:“这话你断不要同瑾儿谈起。”
“他可不用我去同他谈论。”林如海说过,却又感叹:“难啊。难啊。只把世事趟过了,才知道中间多少琐碎。把血泪撒尽了,才知道中间多少艰苦。”
贾敏从来是不搭这种话茬的。她等林如海感叹完,才问:“说起这事,夫君最近的工作如何?”
林如海摇摇头,他的面色显然并不好看:“各地虽都道着承平日上,四海升腾,争先恐后地抱着喜讯,但左不过上瞒下欺。近些年岁本就是不平稳的,今年只怕又是一年灾年。”
林如海说罢,停顿片刻,叹道:“这也是为什么为什么我问玉儿瑾儿要不要回京的缘故之一,我这个位置本身就凶险,若是逢上这种世道,只怕日子会更是艰难。”
艰难的不是度日,而是作为巡盐御史,在这个政局下,该怎么向朝廷述职工作,向皇上上报讯息。
贾敏听的明白林如海的话,又想起自己的一对儿女,因此更是深深叹气,指望着自己的母亲和儿女能在京城过得好一点。
想来以荣国府的气派,瑾儿玉儿也不用随着他们两个日日愁心,被一群人盯着,连是个平时的用度都须防着不被人参上一本了。
虽然,还在船上的林怀瑾和林黛玉并不知晓母亲的想法。他们此时距离京城只剩下半天的脚程,而在此之前,已有小船先一步去京中通了讯。只等着两人下船登岸来接。
林怀瑾派小厮站在船头,叫他若是看见了荣府派的轿子车辆等就直接回报。
那小厮站了好一会,才不确定地说:“瑾哥,我见着好像有一辆轿子,七八个人是在等我们的。”
林怀瑾问:“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几个抬轿的,还有几个大嬷嬷。只是那轿子好像有点小。”
林怀谨沉吟,他去船板上自己看了一眼,皱起眉头,然后拿出一件信物,同自己的小厮耳语了两句,只叫他下船后按着自己吩咐的照做。
林黛玉见状问:“你说些什么呢?”
林怀瑾摇摇头:“没什么,妹妹紧张吗?”
林黛玉叹道:“紧张是免不了的。我早听母亲说过,外祖母家是国公府,与别人家不同,最是富贵显赫,如果过来,须得步步留神,时时在意,免得因言谈举止惹人耻笑。丢了父母的面子。”
林怀瑾笑道:“国公府固然富贵,但到底也是外祖母家。固然母亲说过外祖母家富贵,但她也说过外祖母最是盼望我俩。既然是亲戚家串门,也是想来不用得如此谨慎的。雪雁,你说我说的话有道理吧?”
旁边的雪雁也笑着答:“哥儿说的正是。我正愁着不知道怎么安慰姑娘呢,哥儿一说,到底是说到我心坎上了。”
而被两个人共同调侃的林黛玉道:“你俩休得一应一和。快快别笑了,船要到了。”
林怀瑾笑着又聊了两句。
等船靠了边停稳,他才拉着妹妹不慌不忙地下船,见几人来接,问道:“不知道哪位是来接的大丫鬟或大管家,我带着父亲的一封信。”
林怀瑾赏钱是备好了的,但他开口时,却没想那领头的人见闻,只是懒散道:“哥儿还得自己去送。奴只是个三等下仆。”
那一瞬间,林怀瑾当场就愣了。
见林怀瑾站在原地不上轿,那仆从却是又不耐烦地催促到:“姑娘公子已经是晚到,莫过了好时候,那门一关,轿子就进不去了。”
这好像和说好的不太一样。
上了轿子,林黛玉同林怀瑾面面相窥,谁都没有吭声。只看着轿子不一会进了城,听着轿外街道繁华,人烟稠密,甚至多有碰撞。
林怀瑾说:“这竟是无人开道?”
林黛玉道:“大抵是不想惊动太多吧。”
林怀瑾没有回话。轿子行了半日,才到街北的两栋国府前,从侧边角门旁落了轿。
国公府的大门常年不开,只接贵重场合。故从角门入理论上没什么问题。但林黛玉看着换了轿子后,面色不算太好的林怀瑾,还是轻声多问了一句:“你在想什么?”
林怀瑾摇摇头,他轻声道:“没什么。只是在想姥姥。以及等会该怎么去见两位舅舅。”
林黛玉:完了,相处了四五年,一看他这脸色就知道这家伙八成已经低气压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入贾府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