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 109 章

隔日,因为良成帝事先告知了一些大臣,周明月上朝时没有遭到什么为难。

百官向往常一般见了礼,周明月问,“众爱卿可有要事禀奏?”

首先是礼部尚书出列,问道,“钦天监算过了,下个月初三和十八是好日子。不知道公主选择哪天?”

其余大臣盯着自己的脚,他们本来以为到了这个时候了,公主应该会将定亲推到年后才是,没想到公主却坚持在年前完婚。

下月初三时间有些着急,但周明月答应过宋识的,会将两人的亲事尽快定下来,她道,“那就下月初三吧。时间有些着急,还要劳烦礼部多多抓紧些时间。”

礼部尚书道,“公主放心,礼部定会抓紧时间操办,定不让公主失望。”

“好。”

解决了这件事,周明月环顾大殿,问道,“众爱卿可还有其他要上奏的吗?”

兵部侍郎出列,高声道,“臣有本奏。”

周明月见他面色凝重,便料想到边关有些不太平,心中也跟着慎重起来,“爱卿请说。”

兵部侍郎道,“这两日,蒙国屡次在边境试探,戍边将士来报,蒙国现在集合兵力,似乎有与我大周朝开战的趋势。还请公主决断,我们应该如何做?”

周明月早就想到蒙国不会这么老实,但也没想到他们竟然这般心急,周照先在皇宫中起事,蒙国后脚就跟着骚扰边境,若说他们两人没有串通,周明月是不相信的。

只能说,幸好皇宫中的事情解决了,否则现在朝政被周照把持着,边境又生了事。内忧外患,结果简直无法想象。

周明月想了想,问,“现在朝中还有多少兵力?”

“约二十万。”

“二十万?”

周明月皱了皱眉。

这个数字有些太少了。

若她没记错的话,上次兵部呈上来的折子中说得是蒙国现在大约有十五万兵力。

且蒙国自小在草原长大,手下的将士多身强力壮,有以一当十之态。

反观周朝呢,因为这些年天下太平,便疏于对武将的培养,导致现在大战当前,朝中竟然无人可用。

在场的人心中也有数,一听到蒙国竟然有这么多士兵,场内纷纷响起了抽气声。短短几年,蒙国怎么有了这么多兵力?要知道,上次周朝和蒙国开战之时,蒙国还只有五万兵马啊。

有个大臣说,“公主,蒙国兵强马壮,我朝如今刚被搅得一团糟,还没恢复过来,万不可再此时和蒙国开战啊!”

周明月认识,这个人是一个文官,平日里胆小如鼠,从不敢在朝堂之上谏言,没想到今日好不容易勇敢一次,一开口,却是要劝周明月不打了。

一个武将不忿道,“蒙国只是一个我大周朝的附属国,若是连这样一个小国我们都怕了,我们大周朝又如何在其他国家面前立足?”

“再说了。”他斜眼看了一眼文官,“又不是你去打,你怕什么?”

“你——”文官气得脸色通红。

他深吸几口气,强忍心中怒火,对周明月说道,“公主,臣并不是懦弱,只是打仗牵扯众多,光是军资这一项,就要耗费巨大。我们现在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蒙国那种无知小儿,纵使先让他们几年又如何,等到我们恢复过来了,再去打他们个落花流水,岂不是好事吗?”

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周明月垂眼看着站在前排的户部尚书,众人这才发现,自打公主说起这个话题时,户部尚书一句话都没有说。

周明月问道,“韩尚书,国库中的还有多少银子,本宫若是想在此事和蒙国开战,库中的银子够打多久的账?”

众人纷纷看向户部尚书。

打仗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若非必要,谁也不愿意打仗。

可现在蒙国屡次挑衅,若是不灭一灭他们的气焰,岂不是要让他们爬到自家头上来?

如今兵部出人,还需要户部出钱才是。

户部尚书出列,向周明月行了一礼,缓缓道,“回公主,江南是税收大户,因为大皇子的缘故,国库这两年少收了很多银子,如今库中银子刨除日常开销,所剩下的钱大概够打上三个月的仗。”

韩尚书面上平静,其余大臣却纷纷炸开了锅。

首先是兵部侍郎提出疑问,“只够打三个月的仗?那怎么行?蒙国这么多人,不打上个几年,怎么可能把这块硬骨头啃下。”

“就是,就算是不打仗,我们国库中的银子也太少了吧?之前收上来的钱都去哪了?”有人开始翻旧账,话里话外都在怀疑银子是不是被户部尚书都偷走了。

韩尚书却只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辩解。

周明月心中也有些惊讶,她料想到国库中的银子可能不会太多,但也没想到竟然这般少。

银子只够打三个月的仗,那怎么行?

可这仗不打又不行。

让周明月去屈辱地派使臣和蒙国和谈,她做不到。

没想到,一上朝就遇到了这么一个大事,周明月愁得直皱眉。

她用求救的目光看向户部尚书,“还有什么办法能弄到钱吗?”

户部尚书摇了摇头,“今年的税已经收过了。”

周明月便没有再说话,税是关乎百姓生计的大事,既然已经收过了,便不能再打百姓的主意。否则逼得太紧,把人逼得造反了就大事不妙了。

朝中上下一干人等都在看着她,兵部侍郎忍不住问道,“公主,这仗还打吗?”

周明月点头,“打!为何不打?”

蒙国只是周朝的一个附属小国,若是连他们起事周朝都要派人去和谈的话,那其他附属国看了难道不会有想法吗?

所以这仗必须打。

但国库中没钱,所以这仗要怎么打,周明月还需要仔细掂量一下。

散了朝,周明月因为这件事郁结于心,闷闷不乐。

阿离陪在她身边,看她眉头紧皱,问道,“公主还在忧心边境之事吗?”

周明月坐在荷花池边,揪起一片叶子扔往池塘中,叹了口气,“是啊,蒙国所图甚多,他们都打上门来了,我们自然没有装聋作哑的道理。”

她趴在自己膝头,哀叹一声,“但这仗要怎么打,我还真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阿离想了想,问道,“公主不如问问宋大人?”

“他?”

可宋识只是一介文官啊,战场上的事情,他能有什么主意吗?

迎着周明月疑惑的目光,阿离解释道,“战场上的事情宋大人可能不清楚,但关于银子上的事情,或许他会有主意。”

被她这么一提醒,周明月恍然大悟。

她现在发愁的不光是打仗,更是国库中没银子。怎么打应该是筹到钱之后下一步考虑的问题。

周明月站起身,“好,那本宫现在就去找他。”

这几日,周明月没让宋识回去,而是让他在太医署中养伤。

她到太医署的时候,宋识正在睡觉,清隽的脸埋在枕头中,看起来竟然有几分可爱。

似乎是听到脚步声,长睫动了动,下一瞬,那双清润的眸子睁开,眼瞳中还带着一丝迷茫。

宋识有些惊讶,“公主?”

周明月“嗯”了一声。

宋识大脑回神,这才意识到真的是公主过来了,他飞速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

还好还好,衣服都好好穿着。

周明月在他床前的凳子上坐下,“宋大人这么紧张做什么?本宫又不会吃了你。”

宋识面上有些烧,他轻咳一声,道,“我们还未成婚,该守的礼数还是要守的。”

“嘁,老古板。”周明月嘟囔了一声。

宋识侧脸看着她,“公主怎么来了?下朝了吗?”

这几日他受伤,周明月免了他的早朝,宋识在太医署的消息并不灵通,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他一无所知。

周明月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给他讲了一遍,道,“现在本宫发愁的就是这个,若是没有银子,便无法打仗。但就看着李恪允这么欺负到我头上来,我不甘心。”

宋识将她的话品味了一番,问,“所以公主现在是想要筹钱?”

“不错。”周明月丢给他一个孺子可教的眼神,“我今日前来,就是想问问宋大人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本宫在短时间内迅速募集到钱的。”

自古以来,朝廷手中的钱要么来自百姓,要么来自商人。

今年的税已经收过了,百姓那里便不可再动,否则容易滋生暴乱。那么想要筹钱,就只能从商人下手。

宋识看着周明月,道,“短时间内,公主想要弄出大部分钱出来,只能从那些商户身上下手。”

可怎么下手,又是一个问题。

逼得急了,商户容易有怨言。

可是不逼,他们又岂肯乖乖将钱交出来?

四目相对,周明月明白了他的心中所想。

她叹了口气,“我先前也想过这个办法。但那些商户平日里跟钱打交道,把钱看得跟自己的命根子一样,又哪里愿意把钱乖乖交出来?”

宋识缓缓道,“他们不愿意,那就逼着他们愿意好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