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良成帝心中已经有了猜测,听到周明月这话还是不免震惊。账本有一本书那么厚,上面记录的每个人名他都熟悉,每个数字都令人心惊。
“怎会如此?”良成帝心中涌出一股怒意,“小小的一个知府,竟然有本事贪墨这么多,把朝廷当什么了,又把百姓都置于何地,这些人莫非把朕当瞎子吗?查,给我好好的查!”
良成帝气得胸膛起伏不定,他的脸上满是怒容,额头上的青筋都绷出来了。常公公见状,慌忙上前给皇上顺气,“圣上,不可动怒啊,这些事情既然已经出现了,把这些人都处理掉才是最要紧的,这个关头,您的身体可不能出现什么差错,否则这一摊乱子交给谁来处理呢。”
常公公到底是侍奉在良成帝身边多年的奴才了,一出口便能抓住他的要害,果然,就见良成帝虽然还是恼怒,但脸色显然不像刚刚那般难看了。
他的呼吸慢慢平复下来,又端起桌案上的茶水饮了一口,心中这才慢慢平静下来。
良成帝看了一眼周明月,“那李今备如何了?”
“回父皇,臣回来时路途遥远,便将李今备关押在望江府的牢房之中,他的妻儿也都一并下狱,家产全都充公,听候父皇处置。”
良成帝“嗯”了一声,“你们这次做的不错,李今备既然已经送出去那么多银子,想来平时是没少苛刻百姓。只是京中受贿官员太多,这件事情还要慢慢做起,不可操之过急。”
周明月跪在地上,附和道,“正是。”
“这样吧,”良成帝道,“这件事情你先不要说出去,你母后那里也别泄露,等朕将事情全都查明,在一起处置,怎么样?”
周明月以头贴地,“儿臣全听父皇的。”
良成帝这才满意地点点头,他想了想,又道,“李今备目无法纪,贪污受贿金额过高,今判以绞刑,秋后问斩,他的妻儿也全部流放三千里,即日执行。”
周明月高声道,“儿臣遵命。”
“好了,你这趟也辛苦了。”良成帝亲自绕下台阶,将周明月扶起来,“看看我大周朝的明月公主,去了一趟江南,都晒黑了。”
“不许说我黑!”周明月一听这话就炸了,纵使对方是皇上,她也并不在乎,气哼哼道。
良成帝见状哈哈大笑,“是是是,我儿不黑,你是大周朝最白,最美丽的明月公主。”
周明月皱着的眉头这才渐渐松开。
她朝良成帝似是撒娇道,“父皇,江南那边真的很有意思,儿臣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呢。”
“是吗?”良成帝貌似很感兴趣,“你都学到了什么,跟父皇说说。”
周明月道,“学会了要取之有度,百姓不是一个个数字,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朝廷的一个政策,一个举动,都会对百姓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地方官府则是朝廷和百姓之间的桥梁,若是桥梁选的不好,就会让百姓误解朝廷的政策,朝廷也会不知道百姓的难处。所以朝廷想要让百姓过得好,这个桥梁一定要选的好。”
“嗯。”良成帝满意地点了点头,“这话说得不错,正是难就难在,地方官府要如何选择。朝廷中就这么多人,将能人都下派了,朝廷中便没有可用之人了。朝廷年年选拔,但从考试到真的能造福一方,时间还是太长了。”
良成帝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只是下派也不是这么容易的,很多人才还没来得及下派,便已经被拉拢了,这种明显带有身份立场的人不适合放到一些重要地区。况且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有时候只适合读书,真的下派到地方,反而不适合做事情。
这件事一直盘桓在良成帝的心头,如今公主只是去了一趟江南便能说出这种话,可见这件事已经不容小觑了。
周明月见良成帝眉间一片愁绪,问,“父皇可是在为此事担忧。”
良成帝点了点头,笑着打趣道,“怎么?你有办法为父皇解惑吗?”
周明月轻轻摇了摇头,“但我知道一人,或许可以为父皇分担。”
“谁?”良成帝来了兴趣。
“宋大人。”
“你说宋识?”良成帝皱了皱眉,须臾,他的眉头松开,“我怎么把他给忘了。”
周明月道:“父皇,宋大人来自民间,对于老百姓的生活最是了解,百姓需要什么样的官府,他或许比我们更清楚。与其我们在这里想破脑袋,不如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良成帝点了点头,“你说得不错,宋识本身家境贫苦,但为人又有才干,他从小生活在乡野之地,恐怕对于官府的感受比我们更加清晰,说不准会给我们一个更加满意的答案。”
“儿臣正是此意。”
良成帝又看了一眼周明月,突然笑道,“你这趟去江南,跟宋大人的关系似乎变得不错。”
周明月立刻跳脚,“哪有?臣不过是觉得宋大人心有丘壑,不忍埋没了这个人才,这才向父皇举荐了他,没有其他意思。”
她话虽然这么说,脸上却悄悄升起了一层红晕。
良成帝“哦”了一声,打趣道,“是这样吗?那或许是朕会错意了。”
周明月点了点头。
良成帝看着她红润的面颊,状似无意地问道,“宋大人还没娶亲吧,他这次陪着你一起去江南也很是辛苦,你说说,朕要不要作主给他赐婚呢?”
“不要!”周明月脱口而出。
良成帝眯起眼睛,“为何不要?”
周明月道,“宋大人这个人呆呆的,父皇若是给他指的人他不喜欢,这一辈子不就蹉跎了吗?”
“谁说他会不喜欢?”良成帝故意反问道,“你难道还不相信父皇的眼光吗?朕又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帮人指婚的人,给宋识指的人,定是家事样貌都是京城中数一数二的,绝对不会辱没了他,说不准宋大人心中很是乐意呢。”
“那也不行。”周明月知道自己这话说的无礼,她咬了咬嘴唇,“我都还没成婚呢,宋大人就更不能成婚了。反正就是不行。”
“你这孩子。”良成帝故意道,“宋大人成婚跟你有什么关系,难道你不成婚,宋大人一辈子也不能成婚了?”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周明月微微撅起嘴巴,面上一副很不开心的模样,“父皇若是真的硬要给宋大人赐婚,等他成婚那日我就带人上门捣乱。”
良成帝见她这副小孩子脾气,无奈地摇了摇头,“好好好,父皇答应你就是,只是我不给宋大人赐婚,宋大人却未必不会自己喜欢上旁人啊,你阻挡了了我这边,难道还能阻挡宋识爱上别人吗?”
周明月听到这话,漂亮的眉头皱在一起,像是在思考这件事,良成帝见她这副样子,心中一笑。
自家闺女整日说宋识呆,其实在感情一事上,两人不遑多让啊。
周明月自打听了良成帝的话,想着宋识可能会喜欢上别人,便觉得百爪挠心,心中极为不痛快。
良成帝见她坐立不安,神不守舍,知道她的心早就不在这里了,也就不再强留,找了个理由,将人打发走了。
周明月一走,常公公走到桌案前给良成帝添茶。
清亮的茶叶在杯盏中浮浮沉沉,常公公笑着问,“圣上既然已经知道宋大人喜欢公主,又何必捉弄公主呢?”
刚刚公主在这里魂不守舍的样子,想来回去之后又是有一段时间闹腾了。
良成帝哈哈大笑,“朕哪里是捉弄她,分明是在帮她一把啊。
“宋识那般闷的性子,指望他来剖白心意,怕是等到海枯石烂也等不到了,明月想要和他在一起,还得先认清楚自己的心意,主动出击。”
“原来如此,”常公公笑着道,“奴婢还以为圣上真的想给宋大人赐婚呢。”
良成帝笑道,“我若是给宋识赐婚,那宫里可要翻天了。”
主仆俩都心照不宣。
这边,周明月却将良成帝的话听到心里去了,回去之后几天,她每天都在想着这件事,一会儿想着万一父皇真的给宋识赐婚了怎么办,一会儿又想着京城中的贵女这么多,宋大人真的喜欢上别人了怎么办。
她这般坐卧不宁的样子,被周喜和阿离都看在眼里。在又一次周明月苦恼之际,阿离从房梁上跳下来,问,“公主在为何事烦心?”
周明月看了一眼阿离面无表情的脸,又烦躁地将头扭了回去,“说了你也不会懂。”
阿离自小在暗卫营中长大,每日都在想着怎么活下去,没有时间去思考那些多余的情爱,纵使跟在周明月身边多年,也还是一副淡漠的性子,周明月都要怀疑,她是不是此生都不会爱上别人了。
周明月想到什么,将周喜叫进来,“宋大人这几日在做什么?”
“回公主,自打宋大人那日回去后,便一直在家中看书,听闻王太医昨日去他家中给他调理了身子。”周喜派了一个小公公去伺候宋识,他又知道公主关心宋大人,便让小公公将宋识每日在家做的事情都传信过来。
“他可真是无趣。”周明月撅了撅嘴巴。
周喜见她眉目中萦绕着一丝愁绪,忍不住问,“公主是在为宋大人烦心吗?”
周明月想起良成帝那日说的话,点了点头,“算是吧。”
周喜在一旁劝慰,“公主不必忧心,宋大人最是听公主的话了,您有什么事情,尽管告诉他,宋大人一定不会让您为难的。”
他的话像是什么开关一样,周明月眼睛一亮,一拍桌子,“我怎么没有想到。”
是了,宋识对她言听计从,她不想宋识成婚,直接跟他说就是了,何必在这里自寻烦恼呢。况且宋识此人最是重诺,若是答应了她,就一定会遵守约定的。
周明月的心情瞬间由阴转晴,她眼睛亮晶晶的,“快将宋大人叫进宫来,就说本公主又要事跟他说。”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