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成帝和常公公都有些惊讶,只是周明月神色认真,一点都没有开玩笑的样子。良成帝愣了一会儿笑道:“怎么突然想要军队了?你好好跟父皇说说,要军队做什么?”
放在以往哪个朝代,都不会让皇子掌管军队,这是为了防止他们手中有了兵力之后,会选择造反。所以在听到周明月提出这个要求时,良成帝还真是有些震惊。毕竟换成其他人,这种话是压根不会摆到明面上来说的。
周明月神色恭敬,“父皇,儿臣前段时间去江南,曾经短暂落入过李今备的手中。当时儿臣虽然跟李今备尽力周旋,没有遭他毒手。但当时受制于人的景象现在还历历在目,所以儿臣想要手中有一只能够自己调遣的军队,这样等到将来有什么突发情况,儿臣也不至于手中无人可用。”
良成帝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在琢磨。若是所有孩子中,他最放心的一个,便是周明月了。如今太子太小,周明月作为大周朝的公主,手中确实应该有些兵力保全自己。
他现在身体不济看,若是哪日突然驾崩,靠周明月一个人,能否镇得住底下的那些大臣呢?
想到最近的贪腐案,良成帝额头又是一阵疼痛。
周明月见良成帝久久不回话,问道,“父皇,若是觉得此事为难,那便当儿臣没有说过吧,儿臣也是一时兴起,这才想着要一只军队来护身。”
“朕没说不同意。”良成帝抬头,笑着说道。
他的笑容有几分勉强,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一样,但周明月只沉浸在父皇答应给她军队的巨大震惊中,没有留意到这点。
“真的?”
“均无戏言。”
良成帝笑道,“只是朝廷已经训练好的军队都各有用处,是绝对不能给你的。你既然想要练手,城郊近日刚从民间招募了一批士兵,还没训练过,便给你了。”
周明月垂首恭敬道,“多谢父皇。”
“谢什么,你答应父皇的事可要做到,既然把兵给你了,你就好好训练,也让父皇看看你的本事有多高。”
“是。”
常公公在一旁看着两人的谈话,心中不免有些咂舌。明月公主的待遇真是疏通一般,先是从之前的接到外宾,到后面的负责江南贪腐案,如今又是将军队都给了她,这一桩桩一件件,看起来完全是按照太子的方式在培养。
他心中叹了口气,良成帝现在还不到五十岁,便已经开始放权了,看来他也清楚,他的身体已经不如之前那般健朗了,给明月公主一只军队,也是存了留一手的心思吧。
毕竟若是哪日皇上突然宾天,下面的这些大臣各怀鬼胎,只靠皇后和年幼的太子,怕还真是镇不住他们。
常公公低下了头,只盯着自己的脚尖,心中感叹,二皇子还是去世的太突然了,没了他,皇上的继承人只能是太子或者公主,再不会有旁人。皇上恐怕也是意识道这一点,这才会顺应了明月公主的心思。
周明月面上喜气洋洋,良成帝和常公公的那些心思,她完全没有注意。今日之事,本就是她突然兴起,没想到父皇真的同意了。
良成帝看着她高兴的样子,心中觉得有些好笑,“听说武平侯世子武功不错,训练士兵也有一手,你若是无人可用,不如我将他唤来,给你做个都督?”
“不用。”周明月斩钉截铁道,“关于都督的身份,我早就已经有了人选。”
“哦?”良成帝来了兴致,“是谁?”
周明月却一脸神秘,“保密。”
见她如此,良成帝也只当她小孩脾性,没有继续再问了。
周明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也不再逗留,她笑着跟良成帝告别,从御书房离开了。
等她走后,良成帝幽幽叹了一口气,常公公忙上前给他添了一杯茶,“圣上何必杞人忧天,依我看,公主的才能不再几位皇子之下呢?”
周明月有野心,又有能力,先前的江南贪腐案,她便完成的很好。观良成帝的几个孩子,大皇子每日耽于享乐,不堪大用。二皇子又早早离世,太子年纪小,往后如何还不知道怎样,如今能堪大用的,竟然只有一个明月公主。
良成帝也是想到了这层,“嘉琅还是去得太突然了。”
周嘉琅若是还在世,良成帝不会无人可用,如今他只能指望公主和太子,心中多少有些没底。
提到二皇子的死,他的脸上又蒙上一层阴翳,整个人像是路边灰白苍老的树,没有一丝生机与活力。
良成帝捂着胸口,又剧烈咳嗽起来。这几日也不知道怎么的,一提到周嘉琅,良成帝便心绪激烈的厉害,整个人也咳嗽不止。
常公公连忙帮他顺背,“圣上节哀,如今大周朝还离不开您啊,您一定要想开点。”
“咳咳。”良成帝整张脸都红了,常公公面上焦急,又无可奈何,只能在一旁劝说,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良成帝的心绪才慢慢平静下来。
*
却说周明月回去后,本来打算直接去找阿离的,但途径文德殿时,想起上次从宋识家,听他说过,有一本前朝的书籍他很感兴趣,但是找遍了整个京城的书肆,都没有发现这本书。周明月记得文德殿中有这本书的藏本,便打算将这本书找出来,下次去找宋识的时候,将这本书给他带过去。
文德殿很大,又很空旷,这里收藏了整个大周朝最多的书,是全天下的文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周明月走进去,打算亲自把这本书找出来。
文德殿里很安静,一个人都没有,周明月在每个木架之间穿梭,眼睛在一本本书上扫视过,都没有发现这本书的踪迹。再又转过一个木架时,周明月余光瞥见了一片天蓝色的袍角。
“皇兄?”周明月试探唤道。
那个身形顿住,缓缓转身,确实是大皇子周照。周照看着她,似乎也有些惊讶,“明月,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还想问皇兄呢,怎么好端端的,来文德殿了?”
记忆中,大皇子一直不喜欢读书,他的文夫子都被他气走了好几个,后面等到及冠之后。大皇子更是每日都在市井间穿梭,因为这个原因,还被御史台痛批过,说他没有一点身为皇家子弟的样子。
他不知道在这里呆了多久了,手中还捧着一本书,周明月笑着道,“皇兄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喜欢读书了?真让人惊讶。”
大皇子笑了笑,面对周明月时,他的脸上永远挂着和煦的笑容,像是永远都不会生气一般,“在宫中闲来无事,便在这里消磨时间了。”
“哦,原来如此。”周明月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
“那你呢,怎么也突然来这里了?”大皇子也笑着打趣,“莫非也是闲来无事,来这里消磨时间吗?”
听出他话中的调侃,周明月面上一红,谁都知道,良成帝的这几个孩子中,若说大皇子是不爱读书第一名,那么周明月就是不爱读书第二名了。
所以当初周明月亲自挑选夫子时,大皇子经常觉得可笑。
周明月微微瞪眼,“是宋大人,他说有一本书他找不到,我记得在文德殿中有,便打算下次给他带过去。”
她看起来很不高兴,幽幽道,“皇兄你居然取笑我。”
“是皇兄的错,皇兄给你赔礼道歉,还请公主大人有大量,不要跟兄长一般见识。”
周明月哼了一声。兄妹两人每次见面都是这样的相处模式。周明月不是真的生大皇子的气,只是在撒娇罢了。
而大皇子自然也知道周明月是在撒娇,所以顺着哄她罢了。
周明月在附近的书架上寻觅一番,还是没看到那本书的踪迹,不禁有些奇怪,“奇怪,怎么没有呢,我记得明明就在这附近啊。”
“什么书?”周照见她面上苦恼,主动道,“你告诉我,我陪你一起找。”
周明月想了想,“好像叫什么编史年鉴。是他们文人喜欢看的,按理说应该不会被人拿走呀。”
周照似乎有些惊讶,他愣了片刻,将自己手上的书翻了过来,看了看封皮,拿到周明月面前,“是这本吗?”
蓝色的封面上写着四个大字,“编史年鉴。”
周明月点头,“没错,就是这个。”
她抬头,似乎有些为难,“皇兄这本书大概什么时侯能读完呢,我到时候用一下。”
“现在就可以给你。”周照笑着道,“我本来就是随便拿的。你拿走就是了。”
“多谢皇兄。”周明月笑嘻嘻。
看着她如获至宝一样,周照眉毛一动,斜倚着书架,双手环胸,眼神直勾勾盯着周明月,随意道,“看来传言不虚。”
周明月将书揣在怀里,听到这话,没太明白,“什么?”
周照笑容暧昧,“外界都传言明月公主跟宋大人感情甚笃,猜测再过不久,赐婚的圣旨恐怕就要落下了。京城的赌坊中还有人在下注呢,大家都在赌公主到底什么时候能把宋状元迎回府中。”
周照脸上的笑容扩大,“不瞒你说,为兄也下了一百两的注呢。”
“胡说八道什么?”周明月脸上晕起薄红,不知道是羞得还是气得,“皇兄你怎么也这么不正经,好端端地跟着他们下什么注。”
周照伸手捏住她落在耳边的一抹碎发,在手中捻了捻,他视线低垂,声音懒洋洋地,“明月不想知道为兄赌了什么吗?”
周明月哼了一声,扭头,“才不想知道,反正你们赌来赌去就那么两个选项,真没意思。”
周照听到她这话,想到当初在赌场中,自己看到这盘赌注时的样子,便觉得有些好笑。
“公主还真是冷漠。”周照随口道。
周明月不知道他又发哪门子疯,但周照向来如此,太过正经反而让人觉得反常。
她把自己的头发从周照手中捋下,后退了一步,“皇兄,我还有事,就先走一步了。”
说完,她带着书,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光影照在她身上,她的背影渐渐模糊。等到周明月从文德殿离开,殿中又只剩下周照一人的身影,他盯着自己刚刚捻过周明月发丝的手指,轻轻地“呵”了一声。
面上的笑容全都褪去,眼中又是一片冰凉。若是周明月这时候进来,定会惊讶,面前的这人跟往日里温柔的皇兄简直没有一点相似之处。
周明月回去之后,先是将自己拿到的这本书交给周喜保管起来。她坐在镜子面前,伸手摸过刚刚周照捻过的那缕发丝,心中有些奇怪。
不知道为什么,皇兄还是跟以往一般温柔,但周明月却觉得怪异极了,尤其是他摸着周明月的头发,轻声问她知不知道他下得什么赌注的时候。
他看起来不像是面上那般平静的样子,反而有些隐隐的疯狂。像是平静的湖面,但湖底的水都已经沸腾起来了。
周明月摇了摇头,强迫自己不要再想了。她唤来阿离,打算跟阿离说些军队的事情。
没错,她在良成帝面前说得都督,就是阿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