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迷雾渐散

义妁夫人见公主已有起色,就留下两个小医童在霍府,作为后来的针灸,开方,照顾卫长公主所用,自己则打算启程返回茂陵。

临行前,义妁夫人将柳贤泽叫到跟前,“有一事冠军侯和公主那儿我不好多说,怕他们太过担心,你找机会和他们说吧。”见贤泽乖巧地点了点头,义妁缓缓道,“那孩儿,在母腹中就遭了如此大罪,恐怕有弱症,现在虽然没什么问题,将来还是要好好调理才是。”

冠军侯霍去病亲自将义妁夫人送至渭水边,外加赠品无数,以感谢她救治妻子。

府中的访查工作也不紧不慢地进行着。自从知道府中大厨房有个来自淮南国的厨师之后,贤泽就一面使人悄悄盯着他,一面调查他平日来往的人。只要举止亲密,不管男的女的,一律暗中扣下。他有个姘头叫阿颜,居然是公主带来的二等宫女,她同屋的小姐妹得了命令,这下也不敢再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钳口不语了,主动翻箱倒柜,居然真的搜出不少沾着粉末的布袋子。

卫长公主这阵子住在水榭,身边只跟去了几个贴身宫女,大部分人都留在正院里,这样最好。这日,贤泽召集鸳鸯馆中宫女,府上涉及来往人员,外加几个粗壮婆子,在院子中集合,“之前有人谋害公主,要拉我们全府的侍女小厮陪葬,今日合该有个了断了。”

那男的姓邓,单名一个短字,长得肥头大耳,行为举止都令人生厌。此时嚎哭着,脸上身上的赘肉都一颤一颤,“我哪知道会有这种后果啊,要不然打死我也不敢告诉阿颜那贱人啊!”

他口中的阿颜,正是旁边趴着的一个女的。一把骨头,又黑又干又瘦,十七八岁,十分憔悴,看过去却大了好几岁不止,原是鸳鸯馆里负责打扫的丫头,此时被摁在地上,眼睛还咕溜溜地转着。

柳贤泽心下厌烦,却只得忍着,“你怎么说?”阿颜也哭叫到,“就是这负心的,欺骗了奴家的身子,还要把罪过都推到奴家身上,都是他引诱的。”

正院的宫女站了两排,贤泽重重地拍了拍桌子,连茶碗都跳了起来,砰砰响个不停,“你们差点把大家都害死了。现在谁也别说谁,一人关一个柴房。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吗,你俩各自招供,招到相差无几为止。一处不同就再招一次。。。”

霍去病根本不想和那起子肮脏下贱的奴仆们打交道,于是把事情交给贤泽审理,自己坐在内堂屏风后听审。听到这里,他差点憋不住笑出声来,办法损是损了点,还真切中人的心理要害。接着又听那少女一诈,“实在不一样也没关系,就在柴房待着,不说柴房里阴冷刺骨,连炭火都没有,就算你们忍得住,要是到晚上供词还不一样,就等着骠骑将军亲自来审。想想骠骑将军对付匈奴人的手段。。。”

两人又哭叫起来,被拖到柴房,柴房里早就垫碎瓦片,格外难受,不一会儿,就竹篓倒豆子般招了。那两人生怕供词不一样,抢着按当时的事实来,贤泽要得就是这个效果。

原来阿颜和厨师邓短背地里早就摸索上了,夜里常在仆人的住所快活,开始时还趁人不在,后来胆子也大了,做着也上瘾了,索性不管不顾地欢爱起来,汉代对平民奴仆之间的男女私情极松,其他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压根也不在意。

公主身边掌事宫女要出嫁,一等宫女升一个掌事,那一等的位置就空出了一个。阿颜是正院内打扫跑腿的二等宫女,想往上爬,心思也就活泛起来。她和邓短合计,怎么讨公主欢心才好。开始时,她不知道从哪儿听来了一个阴招,说在食物中放入罂粟壳,银针验不出毒,但可以使人上瘾,到时候邓短得了脸,就说饭是阿颜做的。邓短多少是宫里来的厨师,闻言腿都软了,“公主现在怀孕,食品上最是厉害,又难控制计量,万一有个什么好歹,全家人性命都不够。”两人只好又想别的办法。

阿颜人品虽不咋地,头脑却灵活的很,“公主喜欢香料,可惜她房中都有,要是能找到什么不寻常的,在她面前卖个好就成了。”听了这话,邓短倒想起淮南国似乎曾经有过香料贡品,他心里也有个小算盘,他负责做饭,香料和他八竿子打不着,将来东窗事发,且有阿颜替着呢,牵涉他还有好长一段时间。就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阿颜,“我听说多年前我们淮南国曾给朝廷贡过一种,十分珍稀,据说能促进安眠,不过可后来渐渐不见踪影,那时我还小得很,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阿颜听了大喜过望,马上张罗着去买,而后又在公主那里讨巧卖乖,把寻常的香料替换成了这种。

奇就奇在这里。两人的供词都显示,阿颜和邓短不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到消失多年的香料的,而是大大方方在长安城中的两个脂粉铺子买到的。

审到此处,已经不是侯府可以控制的了,这两个京城里二三十年不倒的脂粉铺子,焉知是不是淮南王的产业或是余党?案子即刻报到中央,皇帝刘彻此时也回来了,一听非同小可,立刻钦点张汤,彻查此案。

廷尉属连夜查抄了涉及的两家胭脂水粉铺,果然发现了不少淮南国之物。除此之外,长安城内外所有的酒楼饭馆脂粉衣料铺子都被明察暗访,连客栈都没有放过。

多年前红极一时又在廷尉属自杀身亡的淮南王翁主刘陵再度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十多年前,淮南王翁主刘陵就在长安城长待了。她少年早慧,敏捷多才,在国都中混得风生水起,是许多王公贵族的座上宾,堪称社交名媛。淮南国父子暗地里筹划造反,方方面面都有布置,其中很小的一项就是向汉宫和长安城贵族们提供有毒的香料,万一能使帝后慢性中毒就好了。刘陵也不遗余力地在长安城内四处布线,投资各行各业,扩充她自己的人脉。甚至于里通外国,将定襄出击那次的军报送给匈奴大单于。可惜,淮南王和世子却没能配得上刘陵的聪明才智,几年前谋反失败被赐死,刘陵也没入廷尉属,生性骄傲的她不肯受审,在狱中自杀身亡。淮南国因此国除,土地人口也全部归入郡县。

因为连着几年大面积削藩,刘姓宗族怨怼,加上刘陵在长安城内实在风流,一大批高官都和她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绯闻八卦名单中甚至还有刘彻,至于是不是无稽之谈,就没人敢求证了。为了不牵连过广而损害帝国的权力网,也为了安抚刘姓诸王,刘彻当时下旨给廷尉属,只株连查抄首恶附逆,拉拉扯扯的就不要计较了。因此刘陵虽死,她在京城中布置的许多间谍暗卫还留了下来,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或者是香料铺子的师傅,或者是酒楼的伙计。

这次遇到卫长公主府的丫鬟来买香料,还点名要淮南国的,那师傅就顺水推舟,把药性强烈,早已禁止的香料卖给了那丫鬟。他不知道要给谁用,能毒一个是一个,当年淮南王和翁主都对他们有恩,汉朝中央的高官皇亲就是他们的仇敌,如此送上门来的机会为何不要呢?事发之后也能说,是那丫头自己来买的呀,他不过就是卖了而已。

连张汤办案后都不禁啧啧称奇,边缘的间谍都能训练到这个份上,可想而知刘陵的能耐。她也算得上女中英豪,要不是她父兄,而是她自己是淮南王的话,刘彻想对付她,怕要费事得多。

此次离淮南国国除过去了好几年,皇上刘彻不再有什么顾忌,张汤查的十分仔细,淮南国在长安的残余被全部拔出得干干净净。涉及人员,外加阿颜和邓短,都没活成。

另一个重查的就是陈阿娇案。案发更早,有十多年了,差不多是淮南国刚刚向汉宫送香料的时候。那几年刘彻和阿娇关系疏远,但他心中毕竟有愧,于是不管属国还是外国进贡的礼物,一律都送到椒房殿先挑。刘彻不太习惯萦绕的香味,香水等就统统给陈后留着了。与刘彻不同,陈后从小喜欢各类香水香料,然而香料中多含麝香,能让人不孕不育(这是后来才知道的,汉朝宫廷医学不发达),她摆弄惯了常见的香料,对淮南国的贡品十分喜欢,日夜点着,悲剧就来了。她渐渐出现幻觉,性格越来越乖戾,越来越让人不可理喻,和刘彻也渐行渐远。刘彻当时血气方刚,专心于自己的宏图伟略,一心扑在对匈奴作战上,也懒得再理阿娇,更不会耐心替她诊治,找出原因。终于金屋不复,椒房易主。

椒房殿所有物品都被收入廷尉属,卫后不喜欢陈后的所有东西,椒房殿的若有若无香味更让她想起多年来所受的折磨。她命人将椒房殿内外都刷了一遍,窗子更不知开了多少扇。据说陈后去了长门宫还好了不少,只日日弹琴读书,偶尔千金买赋,可是覆水难收,一年多前,她也病故了。

至此,陈后也终于沉冤得雪。

张贺因在此次案件中立下汗马功劳,被皇帝刘彻授予廷尉右平的官职,成为太子刘据的幕僚中第一个在朝为官之人。

第二次风波到此结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章 迷雾渐散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