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编书

之前因为王先生留下的书单比较特殊,钟慧苏特意去寻求了钟相的支持,在他答应将书单所列的书籍给她后,便让人在木樨院收拾出了一间书房。

不过钟相命人送来的书籍,内容都很“正统”,并无类似于《齐民要术》、《天工开物》之类的杂书——当然,在钟慧苏看来,这些并不算杂书,反而是专业性很强的书籍。

只不过,就像现代社会,语数外是主课,其他政史地、生化理都是副科那样,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四书五经才是必修课,其他的内容并未特意分门别类,只全部划归为“下九流”、“无关紧要”的杂课,可有可无那种。

有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相关的书籍,钟慧苏也无法凭空变出内容,听说钟相今日休沐、暂且无事,干脆让着人将他请来木樨院,摆事实讲道理,用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提出了让他不忍拒绝的要求——

今年冬日格外寒冷,她自个儿呆在丞相府中、房里摆了好几个炭盆,依然觉得天寒难耐,也不知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百姓,如何度过这漫漫寒冬?

她请钟相帮忙找些杂书来,想去书上找到解决的方法,若是能为大周百姓尽一点心力,也不枉费这锦衣玉食的一番供养。

听着她有条不紊的轻言曼语,钟良心下好笑的同时,莫名又有些触动。

才多大的孩子,已经会由己及人、心怀百姓,这样的柔软与仁善,远超那些虚有其表的饱学之士……

也没让她再费口舌,直接答应说回头让人送些书到木樨院,让她仔细研读,看看能否读通读懂。

若是无法通读——毕竟她如今尚处于启蒙阶段,之前请来教她的女先生又未曾归来……

或者无法找到合适之法,倒也不必强求,她有这份心思便已不错,胜过许多身居高位却心性凉薄之人。

看钟相神色,虽然欣慰满意,却并未将她的决定放在心上,显然并不觉得,钟慧苏一个豆蔻芳华的少女,能够成常人之所不能成,做到那些饱读之士都无法做到的事。

钟慧苏见状不自觉皱眉,除了无可奈何,更多的是不服气。

她在心中暗下决心,定要寻到度过寒冬的有效方法,助自己、也助更多的百姓平安过冬,却并未信誓旦旦地立下保证书。

毕竟,万事无绝对。

她对这个时代的大环境并不那么熟悉,对各个方面的了解远远比不上丞相爹这种位高权重的“土著”,若此时言之凿凿,来日却无法实现,岂不是自己打脸?

更何况,按她原本的打算,应该是表现出自己有心查找却一直无法找到,直到某天灵机一动,或者“无意”中发现了棉花和羽绒的相关记载……

若是现在夸下海口,便太过刻意了,很容易引人生疑。

……

收到钟相命人送来的一箱杂书后,钟慧苏认真研究了两三日,看得眼睛都酸胀发疼了,也没找到一星半点的类似记载,多半是些空泛无实、夸夸其谈的内容,心下难掩失望,那股认真与兴奋的劲儿自然也消退不少。

仔细想想,却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大周初定,科举制虽然已经实行,却不过短短十余年时间,天底下饱读诗书之人虽不在少数,却多为世家子弟,那些著书立说的人多半也在此列。

世家子弟自诩血脉高贵、高高在上,平日里研究的多半是权谋之道、朝中之事,或者风花雪月、吃喝玩乐,绝非低贱劳苦的农事工事。

若不是实在没办法,谁会低头看看,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是如何艰难过活的?

都说实践出真知,那些纨绔膏粱,不曾接触农事工事、又没有任何经验,能有几人能写得出实在靠谱的农书工书?

懂农事、工事的老农、工匠不懂写书,也没空写书,会写书、有空写书的人不通农事工事,能兼具二者的,写出书来也不一定能出版,出版了也没人感兴趣去看……

当然,工事相当于“技”,赚钱方面肯定比农事厉害,工匠们多半带徒弟时都会留一手,免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不去写书教人似乎也有些道理,但是农事呢?

这一箱杂书之中,关于二者的内容少之又少,甚至连归纳一些作物习性的都没几句,更别说闻所未闻的棉花、羽绒了,书上根本找不到任何痕迹!

整本书根本找不出多少实际具体的内容,多是些泛泛而谈、炫耀自夸的话……

所以,她要去找棉花和羽绒的相关记载,还得让人先去编纂一本真正的农书出来?

得出这个结论的钟慧苏,一时感觉脑子有点短路。

之前入宫赴宴那一次,她已经动摇了信念,迟疑着想要改变复仇的方式与路线,但她也完全没想过,要走这种路线复仇啊?

进后/宫玩宫斗,她不一定玩得过钟慧芸和其他土著宫妃,毕竟她前世是体弱多病的瑞王侧妃,并不经常入宫,先知的优势也不在这方面……

而且出了钟慧芸封惠妃的变故,只怕牵一发而动全身,日后的宫中局势与前世定然相差甚远,这一点她已经完全无法预料了……

宫斗路线很可能行不通,她就想着稍微作些改变也可留条后路,可是,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她就是因为受不得这寒冷的天气,想要找到棉花做件棉衣,让自己别再受寒生病、平安过冬而已!找棉花就变成了找书,找书又变成了编书……

编书,那是多么浩大的一个工程!

既繁复又劳累,还得全神贯注反复对照,要编纂农书的话,预计还得出门“云游”,到处找样本画图案,还得统计数据,观测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如果只是编个故事、写个话本,她一个人就能做到,如果是编纂农书……

可怜她才十一岁,自幼体弱不曾启蒙,如今才认字不久,一个月都难得出门一次,手底下才几个人,哪有条件去编书?

虽然说,农书一旦编纂出来,好处肯定非常多,官府宣传得当、教导有力的话,对老百姓也有很大用处,编书之人更能得到偌大的名声,和天下百姓的感激,但是……她一个闺阁女子,名声太大也不好吧?

不对,或许她可以……

通过编书刷声望、提升社会地位,然后利用舆论,去毁人声誉或者借刀杀人?

但是走这个路线,风险似乎也挺大的,毕竟名声太大也有利有弊,若是一着不慎被人发现破绽……

话说回来,如果她真能通过编书刷个好名声,对于进宫为妃的事应该也能有所帮助?

但是编书这件事,真的太难了,远远在她能力范围之外……

思来想去,却是半晌也无法下定决心,钟慧苏略显烦乱的捡起一本《寻芳录》随意翻看着,直到秦姨娘姗姗而来——

“寻芳录?苏儿这是想养花?”看到她手中的书稿封面,秦姨娘好奇地问。

没错,寻芳录,就是一本花谱。

这花谱简单粗略地介绍了作者喜欢的各种花卉,还附了一些图。

不过这些图都是写意风,重神不重形,只能看出姿态和“风骨”,看不出具体模样,要将图中的花与实物对上还挺不容易。

至于这寻芳录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些抒发感情、以花喻人的诗赋,辞藻华丽、内容单一,文字的篇幅起码占了百分之八十……

说实话,对于养花并无任何帮助。

真想养活这些花,还不如直接问花匠该怎么侍弄。

“没有。女儿对养花无甚兴趣。”钟慧苏不假思索地摇头否认。

她虽然喜欢看花,却并不喜欢养花,尤其是那种娇贵脆弱、需要精心侍养的名品——稍不注意就会重病甚至死亡,跟前世的她何其相似?

略一思忖,她试探性地提了一句自己的想法,“姨娘,我想编书。”

秦姨娘微愣了下:“编书?苏儿想编什么书?”

钟慧苏见她并未直接反对,心下微定,便回答句:“农书。”

农书?

秦姨娘闻言怔了一下,随即蹙眉,略带狐疑地问:“苏儿……为何想起编纂农书了?”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五谷六畜一无所知的闺阁女子,怎么会想起编纂农书?

钟慧苏略一迟疑,便将之前说服丞相爹找书的说法略略改动一番,告诉了秦姨娘。

理由依然正大光明——知县知州是一地父母官,她父亲乃当朝丞相,也算天下百姓的父母官,虽然这个“父母官”位高权重,如今已经不怎么亲民了。

但是作为父母官的女儿,不说爱民如子,却也想以自己的父亲为榜样,为万千百姓尽一份心力。当然,这也是不忘本的一种表示。

若是能编纂好一本农书,既能教会更多的百姓如何侍弄田地、使其增产,也能给父亲刷一波名望,使其丞相之位愈发稳如磐石,还能稳定大周的江山——百姓都很容易满足,能够吃饱穿暖、能够活下来,自然不会落草不会造反,流民减少了,自然江山安定……

难得一番长篇大论,钟慧苏越说越是灵感泉涌,想法频出,到后来甚至把自己都说服了——

编纂农书确实是个一举多得、一石数鸟、一箭数雕的好方法!

可她刚开始说这话,只是想让秦姨娘帮她参考,该不该走编书刷名望、提升社会地位的路线啊,怎么就越说越歪了……

这么一总结,编书的好处确实很多,可是这件事对于她来说难度太高、周期太长,可能十年八年都见不到成效,她能有这个耐心等下去?

换个角度来说,她有这个自信,有这个能力,编好这么一本农书吗?

秦姨娘越听神色越凝重,她并没有被钟慧苏画的大饼迷惑住,反而认真地思索了片刻后,直截了当地说:“你是闺阁女儿家,身娇体弱,不可时常抛头露面,名声传扬太过也会影响闺誉。这件事既然有诸多好处,不若问问你爹的意见罢。”

世人都言“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无论钟慧苏是如何想到这种事的,秦姨娘第一反应却是担忧。这事既然有诸多利处,为何世家之中却无人提起,朝中百官亦无人想到?

总不能是他们都比不上苏儿的聪慧吧?

想必这其中定有不利之处。只是女儿年纪尚小,一时想不周全罢了。

这事必须问过老爷——若是利大于弊,那便请老爷来主持此事,莫要将女儿之言泄露出去;若是弊大于利,那就该将苏儿的念头彻底打消,此事绝不能任意妄为……

“也罢,那就拜托姨娘帮我问一下爹爹了。”

第19章大修~~~~~~

收藏哗哗地掉~~~

熬夜头秃的作者疯狂抓头恸哭~o(╥﹏╥)o

——————

这一章删删改改了三遍,最后一遍把内容都全部换过了QAQ~~~【捂脸】

原本的内容是【诡梦】,后来写着写着,就删删改改,最后成了【编书】~

这一章的内容有点怪,显得脑洞有点大,好像神展开的感觉,但是写完感觉很舒服,不想拐回原来那章【诡梦】的内容了~~~

emmmmmm其实就是感觉复仇雪恨玩宫斗,好像格局有点小,显得女主特别耿耿于怀,一直沉浸在仇恨中无法自拔,于是就想展开一点,给女主一点其他的内容,让她把心胸放开一点,眼光放远一点,然后……在以后的发展路线中,也有更多的优势,有更多的选择~

我觉得这才是我给女主安排的优点,或者说金手指吧……不然,好歹是穿越过去的人,一直纠缠于小情小爱中,跟那些台言女主、女配有什么区别?【(*/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编书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