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天降祸福

“那对凤钗是柔儿送给贤妃的?”

君珩坐在桌前,玉箸未动,半晌缓缓开口。

“是。”云柔哲猜到他会生气,却不料比想象中更严重些,遂夹起一片他素日爱吃的山海脆放在盘里,“小厨房用新鲜春笋做的,皇上尝尝?”

她已记不清君珩有多少时日未曾好好用膳,连身上这条最常系的浅金暗龙纹腰带都松了一圈。

“你明知朕从未想过要立贤妃。”君珩纹丝不动,眉心紧锁,低沉的声线似从喉间挤压而出,微颤中格外富有磁性。

“事急从权,臣妾想着若一对凤钗便能换来赈灾银,既可解百姓燃眉之急,又可对夏家施以缓兵之计,也算值得?”云柔哲放下玉箸,面沉如水地凝望他。

“在柔儿心中,百姓自是重于泰山,而朕身侧之位轻于鸿毛,可以轻易拱手让人。”桃花眼直直盯着她,微动间渗出一丝凛色,“朕的真心与承诺便不值得你权衡掂量吗?……就算当作筹码,也不能加在对面的秤砣上。”

云柔哲抿着唇低下头。

或许她这一步让君珩险些前功尽弃,但绝不曾如他所言那样想过。

这一点,君珩心知肚明。

“是臣妾擅做主张,请皇上责罚。”她起身屈膝跪地,眼圈微微泛红,却无半分软意。

君珩拧着眉心,默然间似有微不可察的叹息,随即抬手夹起盘中菜肴放入口中。

“先用膳吧。”

两人谁都没再开口,直到宫人将所用不多的银盘撤下,仍是无话。

晚膳之后,卓公公送了几沓关于灾情的折子过来,见殿中气氛不对,迟疑着欲言又止。

“有事就说。”君珩已在案前批阅起来,眼睑也未抬一下。

“这……方才奴才去圣乾宫取奏折,正巧碰见德妃娘娘宫里的梅香去请您,说是二皇子总是啼哭不止,只有见了您才会好一些……”

朱笔停滞片刻,桃花眸微微侧目,云柔哲正坐于软塌桌几旁翻着一本厚厚的扎册,仿佛也是近日女官赈灾的进展。

他沉吟片刻,此时若顺着台阶去了旁人宫里,或许有益打破眼前僵局,又能保留些许帝王颜面。

“朕忙着,叫太医去看看二皇子。”

——他不敢留下隔夜仇,怕她就这样再也不理会自己。

心中漫起丝缕焦躁又懊悔的情绪,君珩略不耐烦地挥了手示意卓公公退下,以免再问出什么不合时宜的问题。

云柔哲似乎对这里发生的一切置若罔闻,反倒也执起笔在扎册的空白页上写了起来。

宫人小心翼翼地进来添了几次烛火,又蹑手蹑脚地快速退了出去。

空气仿若凝成一块透明的冰,又被夜色渐渐染成一块浓墨。

云柔哲在妆台前独自卸了钗环,留了一盏寝阁的烛火,背对床帏向内躺于榻上。

未过多时,映在纱帐上的人影渐渐走近,随最后一盏宫灯熄灭陷入黑暗,背后传来被衾被掀开的轻微晃动。

两人同榻合衣而眠,先前从未有过。

他知晓她还醒着。

她亦知道他知晓。

黑夜笼罩着窒息的漫长,只有滴漏作响。

她忽而鼻头发酸,不由蜷起身子,眼角湿濡洇漫鸳鸯枕巾。

“柔儿……?”

温热掌心覆于腰间的一刻,她连忙用衣袖擦了眼睛。

背后动作停滞了几息,而后手臂环过腰腹收紧,将她深深裹入怀里。

“是朕不好,话说重了。”修长指尖轻轻略过她脑后的发丝,气息吞吐于脖颈之间,“只是卿心难求,怎么总也捂不热……”

一片温润轻轻印在她的后颈。

“阿珩既然觉得捂不热,那便不捂也罢。”

她半娇半嗔地转过身来,及其自然地枕在他不知何时伸过来的臂弯里。

暗夜不见五指,却能感觉身前的男子顿然眯起桃眸,发出一阵若有似无的轻笑。

很快他的呼吸贴近过来,在她前额上游弋沉落。

“朕已安排好祈雨祭礼,到时柔儿可要把凤钗一根不落地戴上。”

这便是他在世家与子民的夹缝中想出的两全之策。

几乎贴着唇说出来。

她微微闭了目,任由深沉柔情在指尖发缝的每个角落缠绵温存。

呼吸声与心跳声此起彼伏。

一道温热似不经意滑过小腹,引发一阵轻颤。

若能顺承天意,她在此局中尚有后招。

*

祈雨祭礼在宫外城郊的龙霖山举行。

祭台依地势建于主峰山腰,乃汇集龙脉风水之宝地,瑜国历代皇帝的封禅大典也在此举行。

参与祭祀的皇室宗亲和文武百官已提前斋戒三日,此刻目睹着皇帝与宸妃在一众礼官跟随下缓缓登上祭台。

十支金制宝珠点翠凤钗一丝不乱戴于凌云髻上,深青祎衣以金丝满绣龙凤翟鸟纹样,与皇帝的玄色乾金龙纹冕服相配呼应。

天子冕冠前垂下的十二旒珠串之后,是一张庄严肃穆下更显天人之姿的帝王面容。

迎神礼乐奏鸣,阶上二人俨然帝后。

“看来皇上是铁了心要立云氏为后。”一旁观礼的春国公见夏国公和冬国公铁青的面色,眼波流转间晦暗不明。

“老夫倒想知道,春国公怎能容许礼部办出如此逾制的祭礼?”夏国公抚髯徐徐,眉目低沉。

“云氏端庄持重,才智过人,若为国母必是百姓之福。”秋国公持剑而立,目光深邃遥望着随行皇帝身后的秋清晏。

“哼,什么凤仪天生,恐怕她没那个命数。”冬国公刚从府中解禁不久,只能忿忿逞一时口舌之快抒发恨意。

沿阶逐级而上,视野豁然开朗。

圆形祭坛设于方形祭台中央,取天圆地方、神灵庇佑之意。

祭坛顶层依次立着历代列宗牌位,底层放置着青铜香炉和祭品贡台。

皇帝亲自主祭,上香后行三拜九叩大礼,奠玉帛、献牲醴,并由司天监沈正使宣读祝文。

云柔哲亦随之祈礼。

四十九名身着鹤羽白衣的童子拟云鸟之态起舞求雨,鼓声震天。

秋清晏回头望了一眼更高处的峭壁。

“怎么了,清晏?”君珩将祝文与玉帛一同扔进火盆,微微转身侧目。

“没什么,可能是我听错了。”杏眸再回望时,先前的异响消失殆尽。

祭礼已成,君珩掸衣而起,双手递于云柔哲面前。

指尖还未相碰,一道轰鸣从天而降,巨石硕影遮天蔽日,正直落于祭台中央,地面石砖断裂成灰,空气中一时烟尘滚滚。

云柔哲睁开眼时,发现自己已被秋清晏的朱红披风扑出数丈远。

那块巨石正砸在她与君珩方才跪祭之处,此刻祭坛上香炉翻倒,贡品零落,已是一片狼藉。

“柔儿!”

君珩的身影自巨石之后摆脱禁军和礼官的束缚疾步而来,在看到秋清晏正扶她坐起时浑然一滞。

所有拥簇而来的脚步与目光也随之停滞——众人皆明白过来,随护圣驾的秋将军在危急关头选择先救宸妃娘娘。

云柔哲按下惊魂未定的心跳,正垂眸思索如何解决眼前乱局,君珩已冲到面前将她紧紧抱在怀里。

“太好了。”冕冠早被摘下,帝王头颅埋于她颈间,反复确认着她的气息,“柔儿没事吧……”

见君珩紧张地扫视上下,她也顾不上周遭那些审视玩味的目光,衣袖环绕过他的腰际,轻轻拍着他宽大衣袍下的背脊。

秋清晏站起身,向巨石滚落的方向再次投去锐利。

果然是从头顶峭壁而来。

但那万丈高崖荒无人烟,是巧合还是人为便难于得知了。

“清晏……可是受了伤?”

云柔哲被君珩半抱着站起,一眼看到背身过去的玄色戎衣臂肘处依稀渗出血色。

那正是方才护住了她的后首重重跌于地上,被锋利碎石划出的口子。

“无事。”秋清晏低头看了一瞬,只毫不在意地眨了下眼睛。

云柔哲旋即步至他近旁,从怀中掏出一条雪白丝帕。

近日二皇子多有不适,太医都留在宫中照看,故未随行祭礼。

秋清晏迟疑片刻,终是快速接过,一角咬在齿间,另一只手熟练地包扎打结。

同样的动作不知他在战场上重复过多少次。

君珩于一旁负手而立,望着峭壁眉头紧锁。

“皇上,祭礼被毁是大大不吉,恐因宸妃娘娘逾制参祭惹怒上天,还请皇上尽快惩处以息天怒……”靠近皇帝的礼官在春国公眼色下诚惶诚恐跪身请求,顾不得布满灰尘的吉服礼帽歪向一边。

君珩神情严肃,喉间发出一阵冷哼,向前半步将云柔哲护到自己身后,又给了沈序一个深邃的眼色。

“皇上,依微臣所见,且不言仪程顺利并未有触怒天神之兆,此次祭礼得成,正得益于宸妃娘娘坤元厚德、福泽昌隆的命数……”

“依沈大人所言,若是此次求雨不成,便是宸妃娘娘命格有虚、所求无用了?”春国公幽幽开口,厉声打断。

“朕还未追究礼部的责任,春国公倒是先攀诬起朕的爱妃了。”君珩声线低沉,不怒自威。

“皇上,天降横灾实非礼部筹备祭礼时所能预料,倒是禁军护驾不力,秋将军更是为救宸妃而弃皇上安危于不顾,此等行径简直与谋逆无异!”春国公言语激烈,几要化作一只被扼住命门而奋力自保的野豹。

“恕臣失职……”秋清晏见势利落拱手跪身。

“清晏何罪之有。”冕服宽袖抬住他的臂腕,桃花眼俯望杏眸,“朕还要多谢你,护她周全。”

“妖妃误国,逆臣谋祸,请皇上江山为重,忍痛割爱,以平天怒,安民心!”冬国公眼珠一转,故作悲怆激愤,带头跪地。

春国公和夏国公及所领礼部、户部官员亦纷纷跪地,口中高呼“请皇上江山为重,平天怒,安民心!”

看似苦谏,实则威逼。

“众卿……这是要谋反吗?!”帝王气宇挟着怒意,似要直击穹顶。

秋国公铁甲一挥,百名禁军冲上祭台层层围护于皇帝和宸妃身侧。秋国公亦与秋清晏比肩而立,手握刃柄,剑拔弩张。

“诸位可否平心静气听本宫一言。”云柔哲自君珩身后走到台前,向台下叩首众人略一福礼,“皇上设坛祈雨,乃为拯黎庶于灾旱,禁军以身挡石,乃为护我辈于危难。那尔等口口声声‘平天怒、安民心’,竟欲何为?”

诸臣暗自交耳,面面相觑,又见背后峭壁之巅陆续出现秋家军查探山崖、处理碎石的身影,故大多垂首无言。

唯有夏国公不露声色,显然不为所动:“宸妃娘娘果善蛊惑人心,可臣等心沉意坚,定要为皇上肃清左右。”

“夏国公三朝为宰,于国有功,定长久秉持对事考实、无征不信之则。”云柔哲微笑轻语,话间气势却不输半分,“若台下诸位能有实据指证本宫任一错处,本宫便自请降位禁足,绝无二话……若无一所证,徒以长跪挟君亲之私,而不能造福百姓为国解忧,便比之本宫的女官尚有不及。”

句句挟风裹霜,掷地有声,台下无一言语,只俯身埋头更低。

君珩倾身前踏一步,适时盖棺定论。

“众卿再有异议者,便先去龙霖峰顶上替朕问问天意。”

但祭坛已毁,他不得不考虑重行祭礼。

目及尽远之处,忽见宋初迟疾步走上阶台。

“皇上,北方三城来报,天降甘霖,及时得雨,灾民有救矣!”

众人旋即欢欣鼓舞,额手称庆。

云柔哲与君珩相视含笑,微湿手心轻然拢向小腹。

这一章了却一桩大事,后续几章也都会是白热化的节奏。

猜猜天降巨石是哪家干的?

简单回顾一下四大世家的恩怨情仇:

春家和秋家因为秋将军之母(春宁娥)被先帝春皇后害死而结怨

冬家和夏家因为在朝中得势,且德贤二妃在宫中争夺后位而互相不对付

但是为了阻止女主封后,春夏冬三家偶尔也会统一战线,相对也是都排斥亲皇权的秋家。

下一章就如结尾一样,女主再次有孕啦,还有一个霹雳大事件即将发生,敬请期待[撒花][撒花]

(悄悄说一句,女主离再次晋位不远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8章 天降祸福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