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情蛊为契,岁岁长安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云华山上的积雪早已消融,山间溪流潺潺,草木抽出新芽,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与草木的清香。药庐前的那棵海棠树,也抽出了嫩红的花骨朵,含苞待放,预示着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即将到来。

宋听梧坐在海棠树下的石桌旁,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医书,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他的身上,温暖而柔和。他的鬓角虽仍有几缕白发,却打理得整齐干净,眉宇间褪去了往日的沧桑,只剩下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温柔。他微微垂着眼,专注地看着书页上的文字,手指轻轻拂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那是他多年来行医的心得,也是他与燕迟绪相守岁月的见证。

“师尊,”一道温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笑意,“在看什么这么入神?”

宋听梧抬起头,看到燕迟绪端着一碗刚煮好的银耳羹走了过来。燕迟绪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布衣,身姿挺拔,面容俊朗,岁月似乎并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看向宋听梧时,更是盛满了化不开的温柔。他的胸口,那道当年为救宋听梧而留下的疤痕,被衣物覆盖着,却始终是两人心中最珍贵的印记。

“没什么,”宋听梧放下医书,接过燕迟绪递来的银耳羹,碗中的银耳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甜香,“只是翻一翻以前的医案,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燕迟绪在他对面坐下,拿起桌上的茶杯,为自己倒了一杯茶,说道:“师尊的医术已经够好了,山下的百姓都说,你是活神仙呢。”

宋听梧笑了笑,舀起一勺银耳羹放进嘴里,甜而不腻,温润爽口,是他最喜欢的味道。“不过是尽我所能罢了,”他说道,“能为百姓做点实事,心里也踏实。”

燕迟绪看着他脸上的笑容,心中满是暖意。这些年来,他们在云华山上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没有朝堂的尔虞我诈,没有江湖的血雨腥风,只有彼此的陪伴与相守。他每日为宋听梧劈柴、挑水、打理药田,在他诊病时默默守在一旁护法,在他看书时静静陪在身边研磨;宋听梧则为他调理身体,在他偶尔因旧伤不适时细心照料,两人相互扶持,彼此依赖,日子过得简单而温馨。

情蛊的羁绊,早已融入他们的骨血之中。无需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知晓彼此的心意。宋听梧能感受到燕迟绪心中的牵挂与呵护,燕迟绪也能感知到宋听梧的温柔与依赖。这份心意相通的默契,如同春日的暖阳,夏日的清风,秋日的明月,冬日的炉火,始终温暖着他们的心房。

“对了,师尊,”燕迟绪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前几日山下的王村长派人来送信,说村里的孩子们想让你去给他们讲讲医理常识,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急救方法。你看什么时候有空?”

宋听梧想了想,说道:“就明天吧。正好我也没什么事,去看看孩子们也好。”他向来喜欢孩子,山下村里的孩子们也都很喜欢这个温和可亲、医术高明的道长,时常会跑到山上来找他玩,听他讲一些有趣的故事。

“好,”燕迟绪点了点头,“明天我陪你一起去。”

次日清晨,两人收拾好东西,便一同下山前往村落。一路上,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两人并肩而行,偶尔交谈几句,或是相视一笑,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蜜的气息。村民们看到他们,都热情地打招呼,脸上满是善意的笑容。这些年来,宋听梧为村里的百姓诊病疗伤,从不收取分文,燕迟绪也时常在村里遇到困难时出手相助,村民们早已将他们当成了自己人,对于他们的关系,更是早已默许和祝福。

来到村里的学堂,孩子们早已在院子里等候多时。看到宋听梧和燕迟绪,孩子们都兴奋地围了上来,“宋道长好!燕大哥好!”

宋听梧笑着摸了摸孩子们的头,说道:“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一些简单的医理常识,教大家一些遇到意外时的急救方法,好不好?”

“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眼中满是期待。

宋听梧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孩子们围坐在他身边,燕迟绪则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宋听梧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医理知识讲得生动有趣。他还现场演示了如何处理伤口、如何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孩子们都听得认真,学得仔细。

燕迟绪看着宋听梧认真的模样,心中满是骄傲。他的师尊,不仅医术高明,心地也如此善良,总是愿意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阳光洒在宋听梧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看起来如同谪仙一般。

不知不觉,一上午的时间便过去了。宋听梧讲完后,孩子们都意犹未尽,围着他问东问西。宋听梧耐心地一一解答,直到孩子们的家长来接他们,才依依不舍地与他告别。

“宋道长,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了!”王村长走上前来,笑着说道,“孩子们学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不客气,”宋听梧笑了笑,“能为孩子们做点事情,我也很高兴。”

“中午就在村里吃吧,”王村长热情地邀请道,“我已经让家里人准备好了饭菜。”

宋听梧想要拒绝,燕迟绪却抢先说道:“好啊,那就麻烦王村长了。”他知道宋听梧性子温和,不喜欢麻烦别人,可他也想让宋听梧好好休息一下,不用再回去做饭。

宋听梧看了燕迟绪一眼,眼中带着一丝无奈,却也点了点头。

中午,王村长家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有鸡有鱼,还有各种新鲜的蔬菜。宋听梧和燕迟绪与王村长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吃着饭,聊着天。王村长还特意拿出了自己酿的米酒,非要让两人尝尝。

“这米酒是我自己酿的,度数不高,你们尝尝。”王村长一边倒酒,一边说道。

燕迟绪接过酒杯,先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便递给宋听梧:“师尊,你也尝尝。”

宋听梧接过酒杯,抿了一口,米酒的香甜在口中弥漫开来,带着一股淡淡的暖意。“嗯,味道很好。”他说道。

席间,王村长聊起了村里的近况,说这些年来,村里的日子越过越好,多亏了宋听梧和燕迟绪的帮助。他还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很敬佩他们,都以他们为榜样。

宋听梧和燕迟绪听着,心中都很欣慰。他们没想到,自己的一点点付出,竟然能给村里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吃过午饭,两人在村里又转了一圈,与村民们聊了聊,便起身返回云华山。回到药庐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药庐上,为药庐增添了几分温馨的氛围。

“累了吧?”燕迟绪看着宋听梧,问道。

宋听梧点了点头,确实有几分疲惫。“还好,”他说道,“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很开心。”

燕迟绪扶着他坐在海棠树下的石凳上,说道:“你先休息一下,我去做饭。”

宋听梧看着燕迟绪的背影,心中满是温暖。这些年来,燕迟绪总是这样,无论他做什么,都默默地支持着他,照顾着他。他想起当年,燕迟绪为了救他,不惜损耗大半内力,甚至差点失去武功;想起他们在爆竹声中跨越师徒界限,坦诚心意;想起他们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幸福感。

不一会儿,燕迟绪便做好了饭菜,端到了石桌上。有宋听梧喜欢吃的清蒸鱼,还有几道新鲜的蔬菜,都是从药田旁边的菜地里采摘的,纯天然无污染。

两人坐在石桌旁,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夕阳下的美景。海棠树的花骨朵已经渐渐绽放,露出了粉白的花瓣,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师尊,”燕迟绪突然开口,说道,“再过几日,就是我们相识十周年的日子了。”

宋听梧心中一动,仔细一想,确实如此。十年前,他在云华山遇到了前来拜师的燕迟绪,那时的燕迟绪,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略带青涩的少年,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成熟稳重、温柔体贴的男人。十年的时光,改变了很多事情,却改变不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是啊,”宋听梧眼中满是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十年就过去了。”

“这十年,”燕迟绪握住他的手,认真地说道,“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十年。能遇到你,能和你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幸运。”

宋听梧看着他眼中的深情,心中一暖,说道:“我也是。能遇到你,能和你相守十年,我也很幸福。”

情蛊的暖流在两人之间涌动,传递着彼此的心意。他们知道,这份感情来之不易,所以格外珍惜。

“师尊,”燕迟绪站起身,走到宋听梧面前,单膝跪地,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木盒,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枚用玉佩雕刻而成的情蛊吊坠,玉佩晶莹剔透,雕刻得栩栩如生。“这是我亲手雕刻的,”燕迟绪的声音带着几分紧张,却又无比坚定,“我知道,我们之间有过误会,有过磨难,可我们都一起挺过来了。从今往后,我想用这枚吊坠,向你承诺,我会用我的一生,去爱你,去守护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离开你。你愿意,和我永远在一起吗?”

宋听梧看着单膝跪地的燕迟绪,看着他眼中的真诚与期待,眼中瞬间湿润了。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燕迟绪的脸颊,说道:“我愿意。迟绪,我愿意和你永远在一起,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燕迟绪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拿起那枚情蛊吊坠,小心翼翼地戴在了宋听梧的脖子上。吊坠贴在宋听梧的胸口,温热而光滑,仿佛带着燕迟绪的体温与心意。

燕迟绪站起身,将宋听梧紧紧地拥入怀中。宋听梧靠在他的肩头,感受着他温热的怀抱,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心中满是幸福与安宁。情蛊的羁绊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彼此心中的爱意与坚守,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两人。

“师尊,”燕迟绪在他耳边轻声说道,“我爱你。”

“我也爱你,迟绪。”宋听梧闭上眼睛,轻声回应道。

夕阳渐渐落下,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繁星出现在夜空中,月光如水,洒在药庐上,洒在海棠树上,洒在相拥的两人身上。药庐里的烛火摇曳,为这温馨的画面增添了几分浪漫。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宋听梧和燕迟绪在云华山上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他们一起经历了无数个日出日落,一起看遍了云华山的四季美景,一起分享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宋听梧的医术越来越高明,不仅山下的百姓来找他诊病,就连周边城镇的人,也慕名而来。燕迟绪则一直守在他身边,为他保驾护航,偶尔也会下山,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的事迹,渐渐传遍了周边的地区,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

有人说,宋道长是活神仙,医术高明,心地善良;有人说,燕大侠是英雄,武艺高强,义薄云天;还有人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彼此相守,情比金坚。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转眼间,又过去了几十年。宋听梧和燕迟绪都已不再年轻,他们的脸上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头发也变得花白,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依旧如同当年一般,深厚而坚定。

他们依旧每日在药田劳作,为百姓诊病;依旧在海棠树下品茶看书,闲话家常;依旧在春节时一起贴春联、包饺子、放爆竹;依旧在每一个重要的日子里,为彼此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情蛊的羁绊,早已成为了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能感受到彼此的疼痛,彼此的快乐,彼此的牵挂。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他们都始终陪伴在彼此身边,不离不弃。

这一日,阳光正好,海棠花再次绽放,粉白的花瓣铺满了药庐前的小院。宋听梧坐在海棠树下的摇椅上,闭着眼睛,享受着温暖的阳光。燕迟绪坐在他身边的石凳上,为他轻轻捶着腿,动作温柔而熟练。

“师尊,”燕迟绪轻声说道,“你看,这海棠花又开了,和我们当年第一次在这里相遇时一样美。”

宋听梧睁开眼,看着满树的海棠花,眼中满是笑意:“是啊,一样美。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几十年就过去了。”

“是啊,”燕迟绪叹了口气,却又立刻笑了起来,“不过,能和你一起度过这么多年,我很满足。”

宋听梧伸出手,握住燕迟绪的手,他的手已经变得有些粗糙,却依旧温暖而有力。“我也是,”他说道,“能和你相守一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燕迟绪看着他,眼中满是温柔:“师尊,下辈子,我还要遇到你,还要和你在一起。”

宋听梧笑了笑,点了点头:“好。下辈子,我还要做你的师尊,还要和你一起在这云华山上,守着这药庐,守着这海棠树,过一辈子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情蛊的暖流在两人之间缓缓流淌,传递着彼此的心意。他们知道,无论下辈子是否还能相遇,他们都会珍惜这辈子的缘分,好好度过剩下的时光。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海棠花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飘落,如同为他们送上的最美的祝福。

药庐里的烛火再次亮起,温暖而明亮。宋听梧靠在燕迟绪的肩头,听着他沉稳的心跳,感受着他温热的怀抱,心中满是安宁与幸福。

宋听梧蹲在院角翻晒药材,燕迟绪就倚在门边看,指尖转着颗刚摘的枇杷。

等他起身时,燕迟绪自然地接过竹筛,顺手把枇杷递到他嘴边。

药香混着果香漫开,

日子便在这般温柔里,慢慢淌。

——正文完——2025.11.12

木栀莞/著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