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的寒风卷着枯叶拍打着宿舍楼的玻璃窗。703宿舍里,弥漫着泡面、汗味和熬夜代码交织的独特气息。
赵安明盘腿坐在自己略显凌乱的书桌前,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C 代码。他眉头紧锁,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得飞快,偶尔停下来推推滑落的眼镜,对着屏幕上的报错信息发出无声的叹息。桌角放着一桶吃了大半的红烧牛肉面,汤汁已经有些凝固。
“靠!又特么Segmentation fault!这破指针跟我有仇是吧?!” 隔壁床铺传来一声暴躁的哀嚎。张博文顶着一头鸡窝似的乱发,烦躁地抓了抓头皮,把键盘往前一推,椅子“吱呀”一声转向赵安明,“老赵!江湖救急!快帮我看看这孙子到底指哪去了?我感觉我的脑子现在跟这堆内存一样,碎得稀里哗啦!”
赵安明头也没抬,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第几行?报错信息截图发我。” 他顺手拿起桌角的凉茶灌了一口。
“马上马上!” 张博文手忙脚乱地截图,嘴里还不停,“你说这指针它是不是成精了?专门挑期末跟我作对!我怀疑它暗恋隔壁数组,故意跑偏了示爱...”
赵安明被他无厘头的比喻逗得嘴角微抽,接过截图,目光快速扫过代码。“这里,”他用鼠标在屏幕上点了点,“你给这个结构体成员赋值前,没判断指针是否为空。野指针,不崩你崩谁?” 他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快速加了行判空代码,“试试。”
张博文如蒙大赦,赶紧运行。“哎哟我去!通了通了!老赵你就是我亲哥!代码界的华佗!妙手回春啊!” 他夸张地拍着赵安明的肩膀,力道大得让赵安明晃了晃。
“轻点...肩膀要碎了。” 赵安明无奈地躲开他的魔爪,揉了揉发酸的脖子。他瞥了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快十一点了。他保存好代码,合上笔记本,起身开始收拾画具——速写本、一盒炭笔、几支削好的铅笔。
“哟,这么晚还去画室‘修仙’?” 张博文叼着根能量棒,凑过来贼兮兮地问,“又是跟程同学‘学术交流’?” 他故意把“学术交流”几个字咬得百转千回。
赵安明动作一顿,耳根微热,含糊地“嗯”了一声,把炭笔盒塞进背包。
“啧啧啧,看看,看看这春心荡漾的小表情!” 张博文夸张地指着赵安明的脸,转头对刚推门进来的李想喊道,“老李!快看!咱们老赵要去奔赴他艺术的殿堂和爱情的战场了!”
李想刚结束物理实验回来,头发被风吹得更加凌乱,鼻梁上的圆框眼镜歪斜着。他怀里抱着几本厚厚的专业书,肩膀上还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里面隐约露出电路板和导线。听到张博文的喊叫,他扶了扶眼镜,精准地将目光锁定在赵安明收拾画具的手上,以及那微微泛红的耳根。
“奔赴战场前,建议进行能量补充。” 李想放下书,从他那仿佛四次元口袋般的帆布包里摸出两个独立包装的抹茶味铜锣烧,精准地抛给赵安明一个。“根据我的非精确统计和人体能量消耗模型,持续创作超过两小时,血糖水平会显著影响精细操作能力。抹茶口味,糖分适中,提神醒脑,符合程同学近期偏好。” 他语气平静得像在宣读实验报告,眼神却带着洞悉一切的了然和一丝促狭。
赵安明接住铜锣烧,有点哭笑不得:“...谢谢。” 他确实有点饿了。
“还是老李靠谱!老赵,学着点!追妹子要细致入微!” 张博文一把抢过李想抛给他的另一个铜锣烧,撕开包装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
“诶对了老赵,你上次问我的那个光影模拟的算法,老师帮我优化了一下,粒子运动更自然了,发你邮箱了。记得查收,别光顾着看美人忘了正事!”
“知道了。十分感谢!” 赵安明背上画具包,走到门口,又回头对李想说,“那个...兼容性测试...”
“放心,虚拟机跑过了,Win和Mac主流系统都没问题。手机端适配需要时间,大屏展示优先保证。” 李想摆摆手,已经开始埋头拆他的电路板了,仿佛刚才只是处理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日常任务。
赵安明点点头,心里踏实了不少,推门走进了寒冷的夜色中。
-----------------------------------------------------------------------------
“嗝——”张博文满足地打了个悠长的饱嗝,把见底的面桶随手一抛,塑料桶在墙角堆积如山的垃圾堆顶端晃了晃,勉强站稳。“老李,看见没?”他油乎乎的手指指向对面空荡荡的书桌,那里只留下屏幕休眠的笔记本电脑,“咱老赵,真乃神人也!就那么瞟一眼!”他夸张地模仿赵安明推眼镜的动作,“‘此处应有判空’,唰!代码起死回生!这手艺,校门口贴膜的老王都得喊声祖师爷!”
斜对角,李想的脑袋从一块电路板后面探出来,鼻梁上的黑框圆眼镜滑到鼻尖。他慢条斯理地用沾着松香的手指把眼镜推回去,镜片反着光:“基于现有数据模型分析,赵安明处理野指针的效率,约等于你成功泡开一碗面所需时间的倒数。”他顿了顿,从仿佛连接着异次元的帆布包里摸出个苹果,“咔嚓”咬了一口,声音清脆,“简称:你泡好一碗面的功夫,够他拯救十个濒临崩溃的程序。”。
“靠!老李你骂人不带脏字是吧!”张博文笑骂着抓起一团废纸砸过去,被李想头也不抬地精准躲开,“我这叫享受生活!细嚼慢咽懂不懂?哪像你们俩,一个代码狂魔,一个…”他贼兮兮地压低声音,身体前倾,椅子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画室战神!你看他跑得多快,生怕赶不上末班车似的。”
李想终于放下了烙铁,拿起他那标志性的、杯壁糊满深褐色茶垢的保温杯,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口浓茶:“他最近去画室是挺勤的。程筱玲一般十一点左右离开,他基本都卡着那个点收拾东西。” 他陈述着观察到的事实,目光扫过赵安明桌上那盒削得尖尖的绘图铅笔,“比上半学期频率高多了。”
“看看!看看!”张博文猛地一拍大腿,震得桌上的空可乐罐嗡嗡作响,“我说什么来着?破案了老李!时间就是铁证!这说明啥?说明咱老赵那点心思,比他那代码注释还清晰!这叫啥?这叫精准卡点,意图明显!” 他兴奋地搓着手,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还有,”李想推了推眼镜,语气依旧没什么波澜,但内容精准,“你记不记得上周三,程筱玲的笔袋掉地上了,老赵帮她捡起来递过去?”
“记得记得!”张博文眼睛放光,“当时他那个手快的!我都没看清笔袋啥样呢,东西就递人家手里了!”
“嗯。”李想点点头,“从笔袋脱手到老赵递回去,整个过程大概一瞬间。但他耳朵红透,用了大概十五分钟才完全消下去。” 他顿了顿,补充道,“比他通宵调试完一个死锁问题后的脸色恢复时间还长点。”
“噗——!”张博文刚灌进嘴里的可乐差点喷出来,他拍着桌子闷笑,肩膀一耸一耸,“哈哈哈!老李!还得是你!这观察力!十五分钟!哈哈哈!怪不得!我就说那天他耳朵红得跟涂了辣椒油似的,问他热不热他还嘴硬说暖气太足!”他擦着笑出的眼泪,“太明显了!老赵这演技,负分!”
李想嘴角也弯起一点弧度,拿起烙铁,焊点上瞬间腾起一小缕青烟:“所以,得咱们替他推一把,让他别掉链子。他那个人,面上不显,心里估计挺在意的。”
张博文愣了一下,随即收起嬉皮笑脸,认真地点点头:“明白!保证自然流畅,绝不引起目标警觉!还是老李你想得周到。”他拿起手机,手指飞快地点着,“我这就跟卧底同志林薇联系一下,多推推他们!”
宿舍里,烙铁接触焊点的“滋滋”声、张博文压低嗓音打电话的“嗯嗯”声,和窗外寒风的呼啸交织在一起。在这堆满泡面桶、电路板和代码废稿的狭小空间里,一场没有硝烟、却充满暖意的“兄弟行动”,正伴随着松香和方便面的味道,悄然推进。
-----------------------------------------------------------------------------
画室里果然只剩下程筱玲。她正对着画板上一幅未完成的静物素描较劲,眉头微蹙,手里的炭笔在粗糙的纸面上发出沙沙的摩擦声。头顶的白炽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将她专注的身影拉长投在地上。
赵安明放轻脚步走过去,在她旁边的画架支好画板。画室里只有炭笔划过纸张的声音,空气里浮动着松节油和铅笔屑的熟悉气味。两人没有过多言语,各自沉浸在自己的线条世界里,却有一种无声的默契在流淌。
画了约莫一个多小时,赵安明感觉肩膀有些僵硬,放下炭笔活动了一下脖子。程筱玲也停下来,揉了揉发酸的手腕。
“还在和那个苹果的暗部较劲?” 赵安明看着她的画板,上面一个苹果的投影显得有些生硬。
“嗯,”程筱玲有点懊恼,“总觉得不够透气,像一块黑布贴上去的。”
“你觉得这样怎么样,试试侧锋轻轻扫,别压太死。环境色加一点点进去?比如旁边衬布的反光?” 赵安明拿起一支较软的炭笔,在自己的速写本边缘仿照着试了试,提议道。
程筱玲凑过去看,眼睛一亮:“对哦!我怎么没想到!” 她立刻拿起笔尝试,果然效果好了很多。她侧头对赵安明笑了笑,灯光下,她鼻尖不知何时蹭上了一小块炭黑,像只小花猫。
赵安明看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刚想提醒她,画室的门又被推开了。
这次进来的是陈宇轩-社长汪雯雯的男朋友。他背着画板,手里还拎着一个保温袋,身上带着室外的寒气。“哟,二位还在奋斗呢?够拼的啊!” 他声音温和,带着学长特有的沉稳。他把画板放在靠墙的位置,走过来自然地看了看两人的画。
“陈学长,你怎么也这么晚?” 程筱玲有些惊讶。
“刚赶完一个模型渲染,路过看灯还亮着,就上来看看。” 陈宇轩解释道,目光落在程筱玲画板上那个调整后自然多了的苹果暗部,赞许地点点头,“暗部处理进步很大,透气感出来了。” 他又看向赵安明速写本上刚完成的一张建筑局部速写,“安明这结构抓得还是这么准,透视一丝不苟。不过...” 他指了指屋檐下的阴影,“这里加点暖灰色进去?模拟点远处灯光漫反射的感觉?会更生动。”
赵安明虚心受教:“有道理,我试试。”
陈宇轩笑了笑,把手里的保温袋放在旁边的小桌上:“给,我女朋友熬了点银耳雪梨羹,非让我带点过来,说润肺。大冷天的,你们也喝点暖暖。” 他打开袋子,里面是几个分装好的小保温杯,还冒着丝丝热气。
“哇!谢谢学长!代我们谢谢学姐!” 程筱玲眼睛亮了,冬天深夜的热甜汤简直是救赎。
赵安明也道了谢,接过一杯。温热的甜羹滑入喉咙,瞬间驱散了熬夜的疲惫和画室的寒意。陈宇轩自己也拿了一杯,靠在桌边,边喝边随意地聊着天,话题从期末作业的变态要求,聊到下学期社团采风的选址想法,气氛轻松融洽。
“对了,”陈宇轩像是想起什么,看向赵安明,“安明,你之前问的多媒体室申请,我帮你递上去了。理由写的是‘探索数字媒介与绘画结合的期末作品展示’,学院挺支持这种跨学科尝试的,应该问题不大。钥匙在我这儿,你要用提前跟我说,我帮你开门调试设备。”
赵安明心中一暖。“谢谢学长!太麻烦你了。”
“客气什么,期待你的作品。” 陈宇轩温和地笑笑,目光扫过赵安明和程筱玲,带着一种过来人的了然和祝福。“好了,不打扰你们了,喝完早点回去休息,别熬太晚。” 他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拿着空保温杯,跟两人道别,离开了画室。
陈宇轩走后,画室重新安静下来,但那份温润的关怀和无声的支持仿佛还留在空气里。赵安明和程筱玲相视一笑,继续投入到各自的画作中。窗外的寒风似乎也不再那么刺骨。这一夜,有代码的烧脑,有朋友的插科打诨和雪中送炭,有学长的关怀提点,也有画室里并肩创作的静谧与默契。这些都是赵安明大学生活里,平凡却闪着微光的日常碎片,也悄然铺垫着那份即将在生日揭晓的、不平凡的心意。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