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潘塔罗涅,或者说曾经的璃月子民潘明爵把玩着那朵看起来娇贵无比的花,眼底有无声的泪滚落。
他记得曾经,那被他抛弃在记忆角落的碎片终于还是浮了上来。
他本是街头乞儿,只有一个姓氏,是跟在一个落魄到行乞的书生后面取的,那个姓氏便就是潘,也由此,在他幼年期间,多是被人叫做潘子。
“潘子,又来买药给你老乞丐养父买药啊?”
“潘子,说了多少次,要吃的找叔叔婶子们说一声,别在地上捡或者和那些恶犬抢,怎么还是不听?”
是了,穷书生当了乞丐,朝不保夕地讨生活,却还是能帮助人时分文不取就真的一枚摩拉都不收,是个顶顶良善的人。
也由此,哪怕他俩在怎么落魄,受了书生恩惠的人,都会主动给他们一些吃的喝的和虽然很旧了,却没有多破烂的衣裳,日子紧巴巴地,却也能勉强度日。
他原本也以为这样的日子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到他十四五岁,算是一个大人,能去码头上做点小工攒点钱,然后给穷书生支出帮人写信来换钱的小铺子,接着就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的未来……
直到那一天……
那年,他十岁,第一次懂得了财富权利最终的流向都是商户或者官宦这样的道理……
那一天,他回到熟悉的当做是家的破财小木屋,看到浑身是血被人打的血肉模糊,气息微弱的穷书生时,他觉得他的天似乎塌下来一块。
附近的叔婶凑了点钱,只够把郎中请过来看诊,想治好书生的病却是不够。
过去的时间有些久了,他也不记得是多久,十年?二十年?又或者更长……
他只记得在现在算不上什么的三万摩拉,在那个时候,那时候璃月港虽然繁华但有很多棚户区,没有现在这么周整,乞儿更是遍地都是,三万摩拉,在那个年代,可以养活一个五十人的家族整整半年……
那位郎中就是要的这个数……
他把家里值钱的东西能卖的都点了点,算了算账,只够三千摩拉……
治不好穷书生,只能让他多苟延残喘一个月。
他想卖了那些家当,给书生买这一个月,书生轻轻拍了他的脑袋,骂他蠢,说这生意赔本,书生自己写了个方子,能给吊上五天命,却是只用到一千摩拉。
他看了看书生,书生说没事,然后,这剩下来的五天,书生用那两千摩拉教他一点点做生意。
五天后,他带着第一桶金的一万金币回家时,书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床边的书案上,是书生留给他的信。
信上说,商者,尖亦奸矣。尖者,是为平斗实秤堆尖卖出,意为商人重信,不克斤扣两。奸者,非为奸诈,而是一种圆滑,审其时度其势。
他自认学得很好,毕竟,他以一己之力用书生教的内容一个月内收获了很多摩拉,很多很多,多到换成一枚一枚的摩拉可以堆成一个屋子,可是,他用这些摩拉去祈求岩王帝君摩拉克斯让他可以见见那位书生时没有回应。
再后来,璃月迎来了一场黑灾,他结识的关系不错的朋友很多都在那场灾难中受了重伤,他又去祈求岩王帝君能赐他一枚神之眼,让他可以用来保护那些朋友,岩王帝君还是没有回应,他暂时放下了对神之眼的渴求,转而只是求岩王帝君可以看看受苦受难中的璃月。
终于,有神明回应了他,只是不是他渴求的岩王帝君……
那是一个很美很美的女子,美到他曾经看到的神明壁画上说是魔神中最美的那几个,比如花神,比如雷神,比如璃月自己的女性魔神尘之魔神,比如银原厅挂在嘴边的那位赫乌莉亚。
女子自称叫夕予,在他的梦里听到了他的祈愿,想来回答他几个问题。
其实他见过女子很多次了,在梦里,只不过一直是背影,女子也一直劝他不要太偏执,拥有太多太强大的力量未必是好事,只是这是女子第一次露出真容,第一次正面回应他关于某些事的真相。
第一个便就是为什么岩王帝君没有回应他来到这里斩杀魔物,在女子给他编织的梦境里,岩王帝君带领着仙众奋战在璃月边境,他身处璃月港郊外,虽说时有魔物作乱,比起边境已经可以说是世外桃源了。
“边境魔物更为强大可怖,他去了那边应对那里的魔物已是分身乏术,别添乱。”
这是那场梦里夕予的原话。
夕予回答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神之眼,大陆上众人的看法皆是神之眼乃是神明的注视,可是夕予却和他说,神之眼是天空的注视,是自魔神降世指引人类文明发展截止到魔神战争结束,历代以来所有先驱者的遗产。
她用了遗产来指代,没有说具体是什么,似乎是对什么力量有着高度戒备与警惕。
第三个就是关于他想再见见书生的想法,用夕予的说法就是生死有命。生与死有着边界,没有特殊权限可以沟通阴阳的生命想要打破边界,都要受到惩罚,哪怕强大到如同岩王帝君那般的存在也不例外,璃月港内有家棺材铺子,叫往生堂,若是真想见故人,或许可以通过他们,只是如今璃月百难加注,往生堂只怕顾不上他的请求。
但那时的他已经因为某个意外收到了至冬的邀请,参与一项可以说很疯狂的计划,他决定赴约了。
“你决定了要去做这么疯狂危险的事?”
“嗯,你不也曾做过类似的事吗?”
“不会后悔?”
“以后会不会不知道,反正现在肯定不会。”
最后的临别,夕予递给了一朵花,说这花叫织雪,在被抹去璃月历史中,这花代表祝福,祝他能如愿焚尽旧世界。
他收下了那纯白的花,带着花踏上至冬的国土。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穷人更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他在至冬很快就站稳脚跟,建立了北国银行。
对穷人而言说的天花乱坠,不如给的干脆。
能打动穷人的,永远不是高额的财富,而是一日三餐的温饱能落到实处,所以,哪怕他给出的工钱只是其他生意人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凭着那一句“我可以让你们在食堂里吃饱,想外带回家一份我也不介意,只要你们每天的工作能做到我满意就行”,他的每一个生意都不缺劳动者。
他将书生的话记得很牢,因为书生说过,穷苦人不怕穷不怕苦,怕的只是因为穷苦三餐食不饱腹,四季衣不蔽体。
到手的工钱虽说不多,但确实能吃得饱穿的体面,自然就有的是人趋之若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商者,要言而有信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