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二卷第八章

部队驻守的阵地,位于阴山山脉,由此再往北到国境线,中间150多公里是一望无际的平坦草原,根本无险可守!

以阴山为界,分为漠南草原和漠北草原。

漠北的气候更为恶劣,尤其是冬季。

一旦遇到大风雪,牲畜大批死亡,当地的游牧民族无法生存,就会南下劫掠漠南草原的人们。

这也是从秦朝开始就修建长城的主要因素,

但长城并不能完全阻挡这些马上民族的入侵,不分朝代,明朝清朝等几乎都被这些活不下去的人入侵过!

晴空万里的时候,从阵地向北远眺:

冬季是白茫茫的雪原;

春季沙尘暴的时候就是飞沙走石的戈壁滩;

夏季则是片片充满生机的绿洲,中间点缀着时隐时现的流沙;

秋天则是各种小动物活跃的季节,可以看到野兔、黄羊、野马、狐狸、猞猁、甚至还有狼在这片土地嬉戏、捕猎!

据说,古代生活在这里的突厥人,曾把狼作为他们祖先的图腾;后来出现的蒙古人,也把狼作为长生天的化身崇拜!

蒙古人的神话传说里,他们是源自于狼的后裔,狼还教会了他们许多生存和作战的本领;

但在实际的放牧生活中,为了保护羊群、牛马等不受狼的侵害,他们又不得不与狼而战!

部队整编之后,给通信连还是留下了几匹战马。

毕竟汽车连的车根本不够用,有急事还是得骑马。

一匹是小白龙,一匹是大青马!

这天下午,连队都进驻了坑道,连长让张学奎骑马去白云鄂博矿区去取一份中央文件。

走时特意交代,让他带上一支压满30发子弹的冲锋枪!

张学奎穿好厚衣服,牵出大青马,带上枪出发了!

夕阳西下,北风呼啸,大地已经封冻!

枯草和地面的残雪连成一片,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着金光。

远处能看到零星的羊群,可能是当地老乡的,但却看不到牧羊人。

骆驼草和芨芨草在北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张学奎顺风疾行,两个多小时赶到矿区军管会,拿到了文件。

马跑了两个多小时,需要吃草料喝水休息,趁这个功夫,张学奎在矿上食堂吃了个晚饭,打算回部队!

内蒙古的冬季,天黑的比较早,还不到六点,就能看到星星了!

入夜后,北风渐小,但温度更低了!

寒气袭人,没一会儿,张学奎的帽子和眉毛上就结了一层白霜!

没有路灯,月亮从空中泄下一束清辉,远处的阴山山脉轮廓清晰可辨!

俗话说老马识途,大青马来回跑过几次矿区就记住了路线,让它自由奔跑即可!

耳边万籁俱寂,天地之间仿佛只有这一人一马,张学奎不禁想起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字伯玉,是梓州射洪县人。

他生性聪颖,样貌不凡,生在富贵之家,年少的时候喜欢行侠仗义。

陈子昂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中进士,他曾经给当时的皇帝武则天上书,得到皇帝的赏识,授予他麟台正字的官职。

陈子昂性格正直,经常对朝廷弊端提出批评意见,但武则天并有采纳,有一次更是把他当做叛党关了起来。

他的政治抱负一直得不到实现,心情苦闷;

在此期间,他随军出征两次,了解到戍边将士的辛苦,也了解到边塞的百姓一边受到朝廷的徭役之苦,一边又受到当时的游牧民族的侵扰之苦;

他对边塞地区有很深的感情,于是将自己的所有感触写在了诗中,创作了很多的诗歌,成为著名的边塞诗人。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

武攸宜为人轻率,没什么军事头脑。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攸宜不允。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陈子昂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都是在边塞出征!都是保家卫国!

此情此景,像是时空穿越到了陈子昂的时代,张学奎在心里默诵诗句,只觉得思绪万千,热血沸腾!

进山后,山路蜿蜒,大青马的速度也变慢了!

突然间,夜空中传来一阵长啸,是狼的叫声!

以前和二哥在呼伦贝尔草原打草的时候,张学奎也曾经听到过这样的叫声!

但今晚的声音更加凄厉,更加撕心裂肺!

大青马也站住了,打着响鼻,梯子踢着地面,发出“哒哒哒”的声音。

张学奎从马上下来,四下观望,发现不远处的巨石上,有黑灰色的影子在晃动!

他迅速把枪从背后移到胸前,横着端起来。

只见在明亮的月光下,阴影里探出一个灰黑色的三角形面孔,恶狠狠的三角眼,尖尖的耳朵耸立着!

“确实是狼!”

张学奎也紧张了起来,一个人和狼对峙,还是头一次。

他心里突突乱跳,端着枪的手竟然冒出了冷汗!

随后,又一条狼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竟然是两条!

这两条都是成年狼,看着体型健硕,动作敏捷,看来今晚就是出来捕食的啊!

张学奎一动也不敢动,两条狼慢慢靠近过来,在距离30多米的地方,狼停了下来,蹲坐在地上。

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狼的皮毛,它不时呲出整齐锋利的牙齿,长长的舌头时不时的伸出舔舔嘴角,像在品尝美味。

眼中的绿光不断闪动,像之前在坟地出现的鬼火!

两条狼蹲坐了片刻,好像是判断出猎物不够厉害,于是慢慢起身,摆出扑咬的姿势,发出一阵阵尖利的嚎叫。

张学奎以前就听呼伦贝尔的牧民说过:遇到狼,不要乱动,也不要仓皇逃跑!

狼很聪明,它能判断对手是否害怕和恐惧,一旦露出一丝恐惧,狼就会成群结队的窜上来,把对手撕个粉碎!

草原上有很多关于狼的传说,但狼除非饿急了眼,否则一般也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要是偶然在草原上遇到狼,要装作没看见,别惊慌,更不要主动去招惹狼,否则,狼会记仇,以后伺机报复!

张学奎心里默念:“不要紧张,不要紧张,狼终归是怕人的!”

一边慢慢地打开保险,把子弹推上膛,把射击装置扳到连发位置。

“怪不得连长一定要让我带枪呢!还是连长有经验,要是没有枪现在可怎么办啊?”

两条狼虽然在慢慢接近,但张学奎和马匹始终不动,狼也疑惑了!

张学奎想过先开枪,又怕万一没打中,狼扑上来,必定在劫难逃;

而且现在是敏感时期,万一枪声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怎么办?

但一直这么对峙也不是个办法,张学奎穿的还是骑兵的大头鞋,都开始冻脚了!

这两条狼是想打持久战啊!

耗到精疲力尽再做打算吗?

他想了想,沿着山路倒着往回慢慢走,大青马也像通人意一样,跟着他一点一点倒退。

倒着走很慢,走快了又怕被绊倒,张学奎急的浑身直冒汗,好几次都想开枪和这两条狼拼个你死我活。

但关键的时候理智占了上风,绝对不能主动进攻!

狼依然不紧不慢的等距离随行,不时还四处张望。

突然,有只狼猛地向前一窜,张学奎差点就要扣扳机了,却见两条狼回头张望,然后像是商量了一下,跑了!

张学奎终于松了一口气,几分钟之后听到山中传来马蹄声,原来是连长不放心,带着枪骑着小白龙出来接他!

听张学奎说完刚才的经历,连长掏出几枚空包弹,朝着狼逃走的方向几个点射,清脆的枪声划破了沉寂的夜空,在山谷中久久回响!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