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很久没见你了

沉默了一会儿,榆洱轻轻拉了拉绥桉的衣角,示意该进行必要提问了。

绥桉也觉得沟通冷静期够了,轻声开口询问:“蓝小姐,听您说今天是法定节假日,可以和我们说说吗?”

其实最早幻灵前去其它世界,确实是完全娱乐性的。后来乱七八糟的事情越来越多,变动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加入某个联盟事务局之后,规则在不改变的基础上,全改了。

这又导致去其它世界需要过多程序,最严重的时候比皇权压人还窒息。不过由于时间流逝加上质疑抗议,规则精简之后再精简,又基本回归无规则状态。

现在也基本没人会再遵守那傻冒规则。当然,偶尔还会有乖乖幻灵去走走形式,做做样子。

蓝妤撇了撇嘴:“喂,不要叫我‘您’什么的,我又不是那些大人物了,没必要,懂吗?”

还没等她回话,接着又问:“是安白让你们来找我吗?她介绍的我吗?”

绥桉想了想刚刚的回答,还是诚实道:“其实不是,是我们自己找来的。安白没有介绍,不过我们还是大致了解你,嗯……我想我们应该知道一些,要不然会像白痴。”

蓝妤看她们眨眨眼,她想,该怎样呢?本界有记载至今,唯一的递拜贴者。百年法规中唯一认可的正规外来者,虽然人很奇怪,但以她们的特殊性,有异能才是正常的。真是该死的,为什么有些难过?狗屎世界。

心思百转,面上不显,蓝妤仍没什么表示,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不再过问。

她象征性地为安白辩解下:“她没有介绍吗?哦,那可能是有什么事,走的太急了吧。”

绥桉也没多关心这个,目光沉静地看着她。许多人的不告而别,常会让榆洱感到难过。好在榆洱现在不怎么在意了,反正永远有绥桉。

蓝妤这时才开始回答最开始的问题:“对了,今天确实是个节日,是‘同衣日’。很明显,在今天大家会穿同一种颜色的衣服。”

说着还瞄了她们一眼:“还挺巧,今年就是白色。”

又回归主题:“当然我们考虑各类因素,斟酌过后选择由政府统一发放,每年颜色、版式都不一样。

但我们并不要求民众一定穿我们发放的衣服,可以是以前你喜欢的版式,可以是你自己买的同一颜色的衣服。

而起源大概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那时候似乎叫‘桐衣日’。是先辈们用梧桐叶作衣蔽体由来的,但由于各项原因,这个解释仍有待考究。

比如梧桐叶小,作衣远不如用大叶整而蔽之来的方便。但我们也不能排除以前的梧桐可能与现今差异巨大的可能性。以及最重要的文化记载、传承、变更等各种问题。”

蓝妤闭闭眼,捏了捏鼻骨,有些无力地说:“由于发展的迅猛、过去的难以调查、‘tong’字的不确定性和如今‘桐’不可穿,改名并确定‘同衣日’,开始了现当代符合社会潮流的新文化节日。”

刚刚在走出院到大街上时,蓝妤就从口袋里拿了一颗纯净透亮的珠子。

珠子晶莹剔透呈现出流光溢彩的漂亮光芒,周身还有淡蓝光晕萦绕,奇异美观。

她随手一丢,珠子四散炸开,出现漩涡门。不必言说,便知道是和‘传送门’一样的东西。

也真没问,跟着蓝妤就一块走进去。

进去后一步直达酒店前,顶上标着“安抚兴盛酒店”。呵,虚伪。

绥榆和蓝妤一起走进去,听蓝妤继续讲解和介绍的其它。

说话间已走到电梯里蓝妤伸手按到39,转头望向她们:“总之,最大的原因就是发展较快,历史较短。

三千年光华岁月,超过两千年,基本都无从考证,只能听传说来推测。”

“唉—”她有些无力地叹了口气“,反正详细介绍一些较古早的东西都是不确定的,很麻烦,我想你也不在意这些,随便听听得了。”

同时尽心尽力的为幻灵大人们介绍这里:“对了,本来这种楼是给你们这类外来人的,但你也知道,根本没什么‘漂泊者’,渐渐就又改了,算普通酒店。”

绥桉和榆洱认真地听着,虽然和她们没什么关系,纯瞎听。

从来到这里的那一刻,世界意志就开始有思维的书写本世界的大致里程。可以等可以不等,全凭意愿,写完会自动回归“一室”,排列好。

随着电梯继续上升,蓝妤也接着说道:“你们在这里看书,可能会看到类似‘漂泊者’、‘异国人’、‘恶心的爬虫’、“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这种称呼,但没关系,这都不是形容你们的。

也许会有受创伤后偏激的人骂,不过按理说,那些老古董也不太容易诈尸,还是放心吧。”

听蓝妤叭叭地讲,看她像是个清清冷冷的人儿,一副疏离模样。但说话又这么随便,吊儿郎当的,感觉就像是……

和脸不太一样的ooc?

算了,榆洱想,人是不一样的,也不能以刻板印象看待所有人。

无论怎样,蓝妤是也算是尽责,到了39楼领着她们到门口,打开门:“正常房间,东西都有,有需要可以再说。会定时派人打扫,住多久都行,不想住也行。”

洁净宽敞的房间,温暖的灯光色调,整齐的各项排列,确实会给人一种安心的归属感。

打开门说完最后的补充,蓝妤又拿出两张卡递给她们,回身打了个哈切,掷出传送珠,摆摆手:“这两张卡你们的身份证,有事再说,随时联络,拜~”

绥桉回道:“好的。”

看向右墙收纳盒中的房卡,以及蓝妤顺手塞给她们的通讯器:两个素圈戒指。

蓝妤手指上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绥桉想。好像这种东西是可变换的来着,虽然我不需要。

绥桉随手将戒指和身份证放在了房卡收纳盒里,关上门,牵起榆洱的手。

她轻轻的说:“别总沉默,不然大家会忽略你。”

又用另一只手摸摸榆洱的头:“别让人轻视了你,小殿下。”

幻灵没有名字,全是代称。一切可以说出的称呼、字句,都可以表示她们。

感觉到榆洱点头后,才拉着她走:“我们下楼吧,39层,也还好。”

她们相携而去,步履轻缓。时间慢走,像彼此唯一的稳定。

下楼时绥桉一手轻提衣裙,随着动作的幅度,牵着的两只手,腕间隐约显出红线。没有任何装饰的红绳,刚好一圈,连绳结都没有。

无需松紧,大小合适,首尾相连。与素白的手腕和纯白的衣服相衬,更显鲜艳。隐约的红痕,像是注定的捆绑。

生生世世的羁绊,你我一定会在一起。

曾听说红绳的寓意,但太多了,挑自己想记的就好了。诅咒什么的也无所谓,混到这种地步,谁还怕几句传说?!

绥桉专注地看着楼梯,和其她人沟通。

榆洱听了一会儿,手指微动了下,绥桉抬头望向她,是依旧的浅笑,安抚的气质。

“不用都联络,很快的。”绥桉说。

榆洱点了点头,她刚刚只是无意识的动了一下,也没事。

望向楼梯墙上的数字:27。已经走了十二层,还好。

榆洱问:“我们要去哪里。”

绥桉说:“随便哪里,去逛逛,探索一下。”

榆洱呆呆地又走了一会儿,试探的问:“要去图书馆吗?”

绥桉:“好。”

14,过了十三层,还有十四层。

好慢。

到五六楼时,楼梯也不算太长,渐渐能听到些喧闹,各楼层活跃的人也更多。

也对,现在的时间是大多数人都午睡过了的点儿。

声音越来越多,很难再分辨谁和谁的对话。只能零星听出一些词。

推开门,燥热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要将人灼伤的温度,真不想出去了。

感觉声音都变小了,一瞬间的耳鸣,熙攘的人声被吹散了些。

阳光直射而来,光线太强,微微眯眼,风沙仿佛也将扑面而来。

绥桉说:“这的温度一般都差不多,温暖适宜。现在是不可控的因素导致的,过两天就好了。不过也说不定是大家为了体验不一样的温度。”

打开门时,绥桉和榆洱就把手分开了,太热,皮肤相贴热传递会更热。

绥桉摊了摊手:“也挺有趣。”

榆洱牵起一抹笑,觉得她现在更鲜活:“也是。”

其实幻灵可以屏蔽对外界的感应,使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不过即使用了,也要装出没有用的样子融入群体,让自己在所处世界更合理。

直面走着昂首阔步显然有些晒人,而低头则可以规避一些阳光,但感觉这都不够优雅,两人各撑一把遮阳伞,在街上闲逛。

周围的各式楼房,店铺,拼拼凑凑成的一条街,很有生活气息。

但街上人很少,也许再过些时候,晚一些,不那么热了,人会多些。

总之七拐八拐,在路过无数图书馆后,终于选定了一家要进门。

窗明几净,玻璃大门很明显的映出一列列整齐的书架,以及找书、挑书、看书的人们。

金色门框有种金属塑料光泽,闪闪发亮,又被这么盛的太阳一照,感觉刺目。

与正对面黑框玻璃门图书馆相衬,显得都不怎么好看。

一个“博览图书馆”。

一个“饱读图书馆”。

看得出来,也许用心了,但不怎么看得出来。两人随便看看,就近选择了右边的“博览图书馆”。

服务台两名女士静待着帮助某个读书人,看到绥桉和榆洱两人推门进来,向她们报以甜美的微笑。

推拉门的设计刚好无声,有人下意识望向她们,又低下头干自己的事。

绥桉大致扫了能看到范围内的人,榆洱拉了拉她的衣袖,示意她看向服务台。

服务台的两位女士仍是礼貌的无声微笑,不同的是她们身后有了字幕:您好亲爱的,有什么需要可以来找我们哦~。亲切俏皮的字幕令人忍俊不禁。

记得以前黑白红都有,这个显示的是白色,不知道改了没,只有某一颜色还是随机的。

绥桉笑着歪了下头,用左手比出一个“OK”的手势,榆洱则反方向歪头比出手势。

虽然有些奇怪,但两人姣好的面容显得她们更像是两个对称的小福娃。

前台的两位小姐看到她们这么有意思,捂嘴相视一笑,她们身前的方形名片一瞬变换,显示出:“您真有趣”和“So cute!”

绥桉和榆洱又加深笑意,分别用左右手画出一个小爱心表示“谢谢”,然后摆手欢快离去。

走到书架旁,榆洱小声问:“我们要看什么书?”

绥桉也小声回道:“去里面看看,我记得蝴蝶一类的书很有趣。”

榆洱点点头,跟着绥桉。

书店整体设计还好,走进去的一路上,零零星星的人也不多。

书店深处,看到一个书架两边夹角处拖了个竖幅:桃柳编著蝴蝶系列书籍(旧)。

绥桉走至最右边的书架,看到一张手写卡片,伸手拿下:

敬爱的读者您好!由于作品过早,以及考虑作者意愿,我们我们在双本、附页、备注等选择多项融合补充说明。

榆洱站在旁边低头思索:来的时候身高193,下了39层楼,少15厘米,178。

好吧,也还好,她安慰自己,不能太突出嘛,还和周围人差不多,很好啦。

绥桉看完卡片又原处放回,伸手取下最高层的第一本。

双语言形式,中文形体漂亮的“蝴蝶”二字,以及下面的花体英文版“Butterflies”,被色彩艳丽的丝线蝴蝶状包裹。

大致的黑色背景,和一些其它小设计,精致漂亮。

翻开书籍第一面是一张白纸,然后是前言,大致翻阅后得到:

第一张纸是用来作者签名,但本书作者是前两千年左右的人。

哦,那肯定没有,有也没人信。

然后是介绍本书的使用方法,以及随书加赠的一张透明卡片,比书本要稍宽一些。夹在书本里刚好大小多出的一条,自上而下的写着一些数字,从一到十二。

以及卡片形式的一至十二的解释。再往后翻,是目录和一些分类,不太在意。

直到第一页正文开始。很简洁的设计,黑色粗体大标题“萍蝶”。

第一行:萍蝶——春的使者。然后是三张图片,分别显示了这只蝴蝶的正、侧、反三个面,接着是三张不同地点的抓拍。

前三张图片可以看出来,该蝴蝶体型不大,通体绿色,黑色镶边,无特殊花纹,有极小的尾突。

后三张抓拍又分别是一群绿色蝴蝶在水下浅游、陆上空中飞舞和背景虚化单一蝴蝶汲取花蜜的三张照片。

再后面就是正式介绍:

萍蝶:飞行类水陆两栖动物,圆翅,通体绿,翅边缘为黑。上翅似山林之木叶,深绿浅显;下翅似春草之嫩叶,淡青更显。

飞行速度极快,如风吹落叶,眨眼而又一站①。可急转,灵活性高;喜光,偏爱向阳处,逐光而行,夜可同舞。

(通灵性,有性情。它们可以感知其它生物情绪,还能对此给出自己的帮助,极有灵气。与同伴沟通很好,有团队合作意识,配合能力极强。②)

防御手段:于海生物上天,于陆生物入海。

下面划了一道线,批注着浅浅的注释。

【注】①:“站”,古时没有这种度量单位,有极少数人用,猜测上“一站”约为十步,作者可能是用夸张手法描述。

②:本书作者有讲“通灵性”事件,但今已不可见类似事件。由于作者居住地与自然田野极近,认为是时间久远,古时天地生灵,凡活物皆有丝线情缘,而现淡漠已逝。

看到这里,本页就结束了。绥桉没接着看下一页,轻轻的摩挲了一下页面,闻到了一股极淡馨香,是带有安抚意味的某种香味。

抚摸着微微泛黄的书页,书面反映出微凸的颗粒感,并不粗糙,反而更有质感。像是历经百年风霜上世纪的书籍,柔和的香味让人心安,也有些昏茫。

绥桉瞄了一眼原在书籍旁微薄的双本和补解,没翻,大致明白了内容。

盯着本页的第一张图片,它刚刚动了。继续看,蝴蝶细弱的触须卷了卷,又抖抖翅膀,竟就这样翩翩然飞了出来。

闪着荧光的蝴蝶旋转着飞舞,绥桉饶有兴趣的看,手腕一翻,变出一只钢笔。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