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电话都是姜小丽打来的。
“柯玉实啊,真不好意思,上次请你帮忙的那件事,我还得再麻烦你一下,”她语调轻快地说,“你必须得告诉我你家原来那套房子的详细地址,就是具体在什么街道办事处,什么社区,多少委,多少组,什么路,什么街,多少栋,几单元,以及门牌号是多少。”她像说绕口令似的一口气说出了一长串。
总共有多少个多少啊?
柯玉实听得一脸茫然。
“你问的这些……我都不知道呀。”他颓丧地说。
“怎么会呢?那是你家原来住过的房子啊。”姜小丽鼓励道,“我刚才去动迁办联系过了,人家也根据我提供的房主姓名查过了,但是什么也没查到。动迁办的人说,让我提供详细准确的地址,他们再给查一下。所以,你再仔细想想,或者再问一问身边的什么人。”
一时间,柯玉实彻底不知所措了。
他还能怎么想?问题是他住在红化街那套小房子里的时候年纪还很小,连身份证都没有,根本就没留心过家里户口本上的详细地址到底是什么。而且,现在他还能去问谁呢?家早就搬了,房子拆了,邻居都不知道去哪儿了,父母已经都不在了,洛霞精神失常了……
“那……我再想想办法吧。”他无奈地说,“要是找到地址了,我就立刻打电话告诉你。”
挂断电话,柯玉实把手机重新放回桌面上。
这个姜小丽,没看出来还真是个办事利落的人,他这样想着,一抬头,发现对面的老郑正用有些诧异的眼光有意无意地看着他。
“我家从前的一个老邻居,”他用闲适的语调随口解释道,“想让我帮着想想原来住的那地方的详细地址。那片地方早就动迁了,她家回迁的时候出了点儿问题。”
老郑虽然听得半懂不懂,但见柯玉实说得像模像样,就也跟着不停点头,帮着感叹道:“嗯,一说到动迁啊,啥稀奇事都有可能碰上。”
柯玉实苦笑了一下,心里暗暗吃惊自己居然是这样一个戏精。
真的,他以前一直认为自己是非常诚实的。他从小努力学习,考试从不作弊,工作后凭技术挣工资,对上司从不阳奉阴违,对同事也从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就连当年母亲说要找人修改他的婚姻状况,帮他抹去离婚那段经历,他都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但是,经历了这短短的三天之后,他再也不好意思这么想了。
他发现,如果需要的话,他可以把戏演得非常真,把谎说得特别圆。
接下来的整个上午,柯玉实和老郑一直都在按业务流水号核对这个月的报检单据,这是他俩每个月底必做的一项常规工作。
午餐时间快到了,老郑关上电脑,活动几下有些僵硬的肩膀和脖子,笑道:“说起来我这辈子啊,真是不知道自己已经填过多少张表格了,小时候用笔填,长大了用电脑填,工作之后更是天天离不开填表。”
“可不。”柯玉实附和地一笑,脑海里却立刻浮现出了一幅充满温情的画面——那是他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父亲还很年轻,有一天,学校给每人了一张学籍卡,要求拿回家让家长填,那天晚饭后,父亲就找出户口本,坐在擦得干干净净的餐桌旁,大手拿着学校发的那张小卡片犯难:“这格留得这么小,详细家庭住址又这么长,得写多小的字才能写下啊……”
“对呀,填表……”柯玉实兴奋地说,“我知道怎么查到我家老房子的地址了!真得谢谢你,老郑,晚上下了班我请你吃饭!”
在单位食堂打好午餐,柯玉实端着餐盘坐到了人事处老张的对面。
“张姐,我想拜托你个事儿,”他开门见山地说,“你能不能抽空儿帮我看看,我档案里有没有哪张表上填了我小学或者初中时候的详细家庭住址?”
“你翻这种老黄历干嘛?”老张奇道。
柯玉实就把上午对老郑说过的那番话,又绘声绘色地对老张说了一遍。
“行,”老张满口应承,“吃完饭你就跟我来吧,我给你找找看。”
感谢你的阅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14
点击弹出菜单